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美育实践

2023-11-21王天越金晨暄王宇轩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理工科美育美学

王天越 金晨暄 王宇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全面人才培养在理工科教育中显得尤为关键,美育作为“五育”一环,在培养新时代人才中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梳理美育路径,结合从理论到落实的院系美育实践过程,进行了美育实践探索,以期为新时代高校美育提供启发与参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理工科类高校院系面临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当前理工科类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重点主要放在了专业建设层面,往往存在强调理科知识和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缺乏多元化和个性化教育等问题,对学生的美育教育不足。这些问题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和个性,也不利于学生适应社会变革和创新发展。因此,在理工科背景下探索新时代院系美育实践,创新美育实践内容,优化美育实践供给,对于高校新时代美育发展至关重要。

一、路径思考:从艺术到人文

(一)审美层次提高——夯实美学教育的基础

美育是一种教育形式,旨在培养个体对艺术、美学和文化的感受、理解与评价能力。这不仅包括对艺术作品的直接体验和创造,还涵盖了更广泛的美学素养,如对美的审美观念、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理解。在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美育也被视为一种多维度、跨学科的教育方式。理工科的学生较为重视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对美的意识力较为单薄,对世界的认知也比较单一。美育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美感”,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的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创造力”。就像陶行知提倡的“化云朵触动心灵”的美育方式一样,提高审美意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提高观察力、感知力和想象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自我的认知体系以及与他人和世界互动的根本。应该创新美育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并进。

(二)创新能力提升——培养美学教育的核心

美育不仅仅是审美教育,还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艺术能够打破思维约束,通过不同触发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创造力,进而提升综合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素养是培养工程师的核心内容之一,创新能力不仅是学生未来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的重要素质,也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源泉。美育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表达能力,摆脱传统模式和思维框架,以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的方式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应该加强美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引导工科学生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通过美的体验和创造来锻炼提升创新能力。

(三)人文素养增强——拓展美学教育的视野

美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能够孕育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即对人类文化和社会历史的尊重、理解和认同。人文素养是理工科学生在全球化时代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合作和竞争的必备条件,也是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道德感、有公民意识的现代人的基础。《关于全面加強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以世界各国各民族优秀文化为参照”,推进美育国际化、多元化。美育如细雨,润物细无声,让理工科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艺术传统和文化精髓,并使其在体会中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豪感;美育如晓风,弗绿万物生,让理工科学生广泛接触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和文化现象,并使其于感悟中拓展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解力。应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引进优质的美育资源和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项目,在美的欣赏和比较中提高人文素养。

二、美育探索:从理论到落实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推动下,学校加强了理工科与美育的结合。将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学院积极响应,并高度重视美育在理工科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积极探索理工科与美育的有效结合,不断提升美育的质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工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围绕“一心”,构建学院美育工作新体系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中心任务,坚持将美育工作作为培根铸魂的重要抓手,出台学院层面的《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以院领导为负责人,辅导员、班导师、专任教师为成员的美育工作组,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从健全通识性美育体系、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优化美育活动供给、融合美育教学内容、加强美育教师队伍、营造美育校园环境等方面着手,深挖校院美育元素,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构筑具有鲜明特色的美育体系。

(二)确保“两向”,形成学院美育工作新局面

坚持育人导向,将美育实践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为遵循,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实践活动,紧密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引导学生将青春梦与中国梦有机融合。坚持面向全体,多校区、本硕博全年级联动,通过举办晚会、音乐节、各类摄影、设计美育比赛等面向全体学生的美育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有美的浸润与熏陶。

(三)推进“三步”,完善学院美育工作全周期

协调推进“美育认知”“美育传承”“美育发展”三步走,完善美育工作全周期。即第一年新生入学教育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美育相关课程、加入大学生艺术团、美育相关社团,在学习实践中形成“美育认知”。第二年,强化“美育传承”,组织受过专业美育训练的同学作为主力开展相关美育实践活动,作为助学导师传帮带。第三第四年,组织学生参加美育大型赛事,整合校内外美育资源,有效拓展美育平台,打造多方协作、全员参与、开放高效、充满活力的美育工作新局面。

(四)做实“四位”,贯通学院美育工作全链条

着力构建美育认知、美育实践、美育环境、美育赛事“四位一体”的美育工作全链条育人机制。鼓励学生修读美育相关课程,鼓励参加美育相关学生组织、社团,组织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同学开展朋辈美育分享会。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与祖国同行”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好校内校外平台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彰显学院文化特色,挖掘不同学科所蕴含的美育元素和美育功能,依托专业学科优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技术与艺术联通”。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美育文化环境。

三、美育实践:从日常到专业

美育是一项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工程,从美育认知、到美育传承与发展,需要美育实践融入进日常生活、学习与专业教育的方方面面。学校致力于通过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大力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与人文情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观艺术场馆,感受瑰宝所蕴含的美;安排公益劳动,领悟美好生活;设立社会实践项目,体味美德价值等,使学子在日常生活中领略生活之美。同时,专业教学环节也融入美育元素,将工程美学、环境美学等理念应用于工程设计之中,培养学生兼顾功能与美感的审美能力。日常生活与专业学习相辅相成,全方位探索美育建设的各种可能。

(一)参与美育构建

大学生艺术团和美育类相关学生社团是美育活动的主阵地,院系鼓励并积极推荐有艺术特长和兴趣的同学加入并主动投入相关的建设、架构与创作工作。为校园美育营造良好氛围。除了演绎一些经典艺术作品外,还参与创作演绎了一批反映学校特色文化和水利精神的原创作品,如《禹·志》《港珠澳大桥》等展现华夏古代文明与新时代大国工程奇迹的舞蹈作品。通过参与相关艺术展演的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加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同时,通过相关美育作品的校内外展示,能进一步展现院校办学方向与办学成果,发挥院校社会美育功能。

(二)凝聚美育涵养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是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提升人文素养,结合学生美育需求开设了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探索挖掘社会美育资源,与博物馆、艺术团体、文化中心等设计开发美育活动,通过解说、讲座等形式学习艺术知识,启迪美感,陶冶情操,拓宽视野,激发美学兴趣。公益劳动方面,学生进驻社区,发挥专业知识服务居民,在劳动实践中感受美好生活的意义。校内外社会实践项目让学子通过志愿服务涵养道德情操,体会美德对个人成长的价值。学校鼓励学生在文化艺术第二课堂发挥特长,自组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团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审美素养。人文社科主题讲座邀请学者通俗讲解艺术、文学、哲学等领域知识,开阔学生思维境界,启发美学思维。通过第二课堂美育实践,学子增强对生活与社会之美的领悟,找到艺术人文学科与自身专业的契合点。

(三)融入美育元素

在学院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逐步将美学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授课教授在讲解有关知识的过程中引入了“工程美学”“环境美学”的概念,向学生们灌输在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自然和人文因素的思想。强调水利工程对环境、景观、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和贡献。此外,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学生们还能深入了解大国工程的美育元素,学习了解如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及港珠澳大桥等大型工程中运用到的美育知识,这无疑将激发学生对理工科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培养未来能运用、会运用美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工程师而努力。

现有的研究已经开始关注如何将美学原则应用于实际问题,其中包括学院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课题。这些研究不仅在促进学科交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还开辟了实践美育的新途径。举例来说,在“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课题中,研究团队运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因素,以求得最理想的水资源配置方案。通过可视化技术,他们将不同方案下的水资源系统状态和效果进行展示,让决策者和公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方案对水资源系统美感和价值的影响。這种方法不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决策支持工具,同时也突显了水资源管理与美学之间的紧密联系。总之,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正在逐渐引入美学原则,通过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运用可视化技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更具美感和价值的解决方案。这种跨学科合作的研究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还促进了实践美育的发展。

在理工科背景下探索新时代院系美育实践,对于持续推动理工科院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至关重要。院系美育作为高校美育实践的重要主体,应明确育人方向,坚持美育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不断优化美育实践内容和美育实践供给,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理工科美育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纯白美学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