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几何直观 促进深度学习

2023-11-21罗勇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几何直观深度学习新课标

罗勇

摘要: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下的“核心素养的内涵”在初中阶段的主要表现中,将几何直观列为九个表现之一,并对几何直观的内涵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可以从发现数学对象、认识数学对象的性质、运用数学对象三个方面入手,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几何直观;新课标;深度学习

几何直观主要指的是运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在图形的性质学习中,主要体现为能够感知各种几何图形及其元素,依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根据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图形,分析图形的性质。几何直观有助于学生把握问题的本质,明晰思维的路径。本文将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探究为例,阐述如何在图形的性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

一、发现数学对象

具体分析及实施建议如下:

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图片。

问题1:你能在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吗?

目标分析:从实际背景或数学背景中抽象图形,发现数学对象,关注共性,分辨差异,并能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画出(描出)平行四边形。

学生行为及分析:将视觉转化为触觉,通过描图,体会平行四边形由四条边组成,且对边互相平行。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语言描述)。如,停车位施划的实线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行为及分析:将直观感觉转化为语言表达,提炼图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是由四条边首尾顺次连接组成的,且两组对边互相平行)。

问题2:你能说说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这样认为?

目标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合适的类别,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研究对象的概念,提升抽象能力。

学生行为及分析:语言表达,尝试给出定义。学生說出的结果可能有很多种,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甚至会说不全,如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应先肯定学生得出的结论,然后追问原因,把学生抽象思考的过程暴露出来。然后,说明采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作为定义条件的原因,让学生理解“将图形之间的关系特殊化”是得到新的类(平行四边形)的原因,也因此了解“属+种差”定义新类的合理性。学生经历条件逐步完备、语言逐渐精练的过程,使几何直观从基于操作经验的感悟向基于概念的推理过渡。

问题3:请你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你想怎样画?请参考三角形的表达方式记录这个平行四边形。

目标分析:理解图形作为一个整体,内部的元素有相应的位置关系,用符号与元素对应标记出来。文字表达、符号表达、图形表达相互对应。根据符号表达能画出图形,根据图形能写出符号表达,并能在转换的过程中用自然语言解释。在基于概念的层面上体会几何直观。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

学生行为及分析:直尺可以画直线(线段),三角板可以画特殊角,结合后可画出平行线段,从而画出三角形。学生先确定画图的依据(定义),然后设计画图的程序(先后顺序),从推理和操作的角度体会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从中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学生画出的图形可能位置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这是概念外延的表现,都符合其认知规律。

教师引导根据给出的符号表达画出图形,再根据给出的图形写出它的符号表达,并用自然语言解释。

学生行为及分析:在三种表达的转换中,体会对应关系。结合三个不同的角度认识图形。

问题4:图1中有几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请找到并表示出来。

目标分析:形成基于概念的几何直观,能用推理的方式说明数学对象。

学生行为及分析:找到平行四边形,并用概念说明。辨析并应用概念,能从数学情境中发现几何对象,并能说出原因。

问题5:回顾研究平行四边形定义的学习过程,我们经历了什么?对你学习其他图形会有什么启发?

目标分析:重新梳理研究的历程,了解思考形成的过程,体会其合理性,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再思考,提升思维水平。

学生行为及分析:梳理研究的过程,用交谈的方式展现思考的过程,并从其他同学的谈话中获益,了解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思考角度,获得思考提纯(对认知的认知)的经验。

数学对象的产生主要有两类,一是从现实世界中产生,二是从数学问题中产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图形时,几何直观主要建立在以直观感受(触摸)、测量、剪拼等经验的基础上,属于直观思维层面,而在初中的学习中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层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发现数学对象—描述和形成概念—辨析概念的过程。

二、认识数学对象的性质

下面是学习平行四边形性质相关内容(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不同教学设计方案。

方案一: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它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其边之间还有什么关系?角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度量一下,和你的猜想一致吗?为什么?上述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你有什么收获?你能设计更好的探究过程吗?为什么不探究边和角之间的关系或邻角之间的关系呢?

方案二:请度量给定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边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角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根据你的度量,能得到怎样的猜想?请证明你的猜想。

方案三:用剪刀沿着平行四边形纸片的对角线剪开,得到两个三角形,动手操作,体会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根据你的操作,能得到怎样的猜想?请证明你的猜想。

方案四:请借助等腰三角形的学习经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比较四种方案我们会发现:方案一问题脉络清晰,展现了探究的全景,留给学生探究、思考和交流的空间较大,方便学生探索;引导学生归纳认识的过程及认识方法,并鼓励提出质疑。方案二、方案三细致指导学生的操作探究活动,问题准确,目标清晰,学生思考的空间显现得有些局促,细节突出,有宏观不够清晰的感觉。方案四鼓励学生在已有的探究图形性质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探究方案,开展探索;对学生要求高,学生独立完成的可能性较小,需要合作学习。针对不同的学情,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探究方案,可弹性处理,达到教学目的即可。

在证明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思路:基于操作经验的直观(沿着对角线剪平行四边形纸片,连接对角线);基于概念推理的直观(全等三角形能转移边、角,要出现全等三角形,则连接对角线);基于概念推理+图形直观(我们曾把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得到内角和为360°,尝试将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关系问题,故连接对角线)。回顾探究过程,学生会发现问题的起点都是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由此认识到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数学学科本质是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在学生经历证明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证明思路产生的原因,体会基于概念的几何直观对思路产生的影响。

三、运用数学对象

例题:如图2,在?ABCD中,DE⊥AB,BF⊥CD,垂足分别为E,F。

求证: AE=CF。

数学对象分析:由条件可知,数学对象有?ABCD,由图形直观可得,数学对象还应该有四边形BEDF,△AED和△CFB。

数学对象元素及关系分析:在?ABCD中,∠A=∠C,∠B=∠D,AB=CD,AD=BC,AB[?]CD,AD[?]BC;在四边形BEDF中,∠DEB=∠DFB=90°,DF[?]BE;在△AED与△CFB中,∠AED=∠CFB=90°。

数学对象之间的关系分析:(1)在?ABCD与四边形BEDF之间,有AE=AB-BE,CF=CD-DF;(2)在?ABCD与△AED,△CFB之间,AD,BC,∠A,∠C是共有元素; (3)观察可知△AED≌△CFB,AE与CF是对应边。

由此可产生下面的思路:

一是考虑到?ABCD与四边形BEDF的位置关系,由AE=AB-BE,CF=CD-DF,只要证明AE=CF,即证明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

二是?ABCD与△AED,△CFB之间,AD,BC,∠A,∠C是共有元素,AE,CF是△AED和△CFB的边,只要证明△AED≌△CFB即可。

數学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在复杂的数学问题中出现,其中包含的元素是若干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数学对象的作用主要是传递关系,理解数学对象(基本图形)在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会有助于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厘清问题的本质。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几个问题:问题中有哪些数学对象(基本图形)?每个对象中有哪些元素?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数学对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图形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围绕体现整体性和结构性的学习主题,深刻经历几何直观的形成过程,不断反思、比较、总结,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思考习惯,提升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孔凡哲,史宁中,赵欣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主要变化特色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22 (10).

[2]鲍建生,章建跃.数学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的主要表现之三:几何直观[J].中国数学教育,2022(23).

(责任编辑:杨强)

猜你喜欢

几何直观深度学习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谈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几何直观——数学教学的应然之道
多路径:让课堂教学更直观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几何直观”的教学策略分析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