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语文质疑实践”为眼 聚焦学生批判性思维

2023-11-21陈雪萍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评价

陈雪萍

陶行知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公,只在每事问。”言简意赅地阐释了学生在学习时主动质疑实践的重要意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适切的文本解读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质疑实践能力,训练其思维品质,调动其独特的智能优势。作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挖掘学生的潜能,促使他们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

一、质疑实践的内涵及实施必要性

质疑实践,重在培养学生实践体验的思维能力,更重在培养学生用以自主解决问题及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基于新课程倡导的“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形成批判性思维”这一基本理念,关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质疑实践状态,是一种有效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教学模式。

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质疑实践能力是直接推动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原动力。然而纵观当今小学语文课堂,不乏教师忽略引导学生质疑契机的现象,他们往往心中装满了教案,恨不得替学生学习一切,咬定“质疑”主动权不放松,过度替代学生思考、实践和体验,学生无法获得自主发展。

二、提升学生质疑实践能力的操作策略

(一)创设质疑实践的外在情境

1.引导学生回归生活

生活是滋养学生质疑实践的土壤,如果脱离生活这个土壤,缺乏生活经验,造成认知上的不足,便谈不上批判性思维的养成。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无论是大自然的山川河流、虫鱼鸟兽,还是日常生活的奇闻轶事,乃至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坎坷故事,都可以成为引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生成的素材。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地关爱、探索大自然的未知领域,了解大道至简、道法自然,天时、地利、人和必能为质疑实践提供广阔的舞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敢于批判,才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学生需要接触社会,积极参与、了解社会的动态与走向;教师、家长要正确引导学生的生活,关注他们成长中哪怕微乎其微的进步;社会、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质疑实践活动,通过书、报刊、影视、广播等形式,让学生亲近活生生世界中的母语,并抒发自己的思考。老师也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生活中的画面,并批判性地看待问题。比如语文可以和数学、综合实践等课程融合在一起,到室外去亲手量一量、记一记,探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之间的区别。也可以到超市里去实地看一看、摸一摸商品,切实感受升、毫升等容积单位,对照数学老师课上讲的知识,写成自己的具有批判性思考的调查小报告,在晨会课或者班会中请小组代表上台发表独到的学习经验,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的融合性语文课中,其实也是给学生创设了质疑实践的外在情境,让分数成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副产品,让学生享受到了富有幸福感的学习,尽早发现自己的志趣,越能激发其批判性思维的潜能。

2.鼓励学生批判性表达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记得在一次关于寒假见闻的习作中,厚厚一叠作文本从上至下连续翻阅数本都是记叙自己关于压岁钱用法主题的习作,情节大多雷同,我当时困惑:这些孩子怎么了?难道整整20多天里发生了那么多事,真的只能以千篇一律搪塞吗?当即我就在讲评课上重设写作范围:不限题材,不计字数,写下寒假中所见、所闻、所感,但一定要写出自己对处理压岁钱方法的独到见解,吐露真情实感,并且质疑自己能否有更加妥当的处理压岁钱的方法,先写在自备本上。后来,意想不到的是,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佳作连连,令人目不暇接,我当堂朗诵佳作。自此,一些不爱写作的孩子每次上作文讲评课,都目光炯炯地盯着我,热切盼望我朗诵到他们的得意之作,因为他们有了第一次体验,尝到了甜头,体会到了敢于说真情实感带来的快乐。他们总是力争写好每一篇作文,批判性地看待、解決问题,这样的教学变革让他们耳目一新,乐于参与所有的活动。

为此,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以它为支架贯穿整个课堂。发挥评价机制的GPS定位功能,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因为新课程中对于评价的要求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学习,而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就是其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在语文质疑实践中狠下功夫,聚焦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注重过程评价,与评价技术深度融合,创新评价方式方法,与语文课程标准高度保质一致性,必能提升学生的学业质量,从而提升其核心素养。

如何鼓励学生批判性表达,卷入教学评价的全过程呢?可以让学生尝试以下途径:

(1)参与评分规则的制定,学习评分规则的内涵

首先要让学生发挥主体功能,以学习小主人的姿态明确自己进行质疑实践,批判性地看问题的评价任务是什么,用以检测自己和同伴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比如某教师上二年级上册《蜘蛛开店》一课以后,让多位同学上来复述课文中各个串联起来的情节相似的小故事,让在座的同学进行评价。但是学生的评价只是局限于如何有效记故事,分别从小选手的体态、语言方面进行批判评价。却忽略了从学方法、结构和思维训练方面进行批判性评价。如果教师能在语文质疑实践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让学生充分学习评分规则的内涵,知道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上均匀各项评价规则的赋分,学生就会抓住批判性评价的线索,按图索骥,必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用评分规则管理学习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其实学生批判性评价任务的有效完成也是一种学习。学生在语文质疑实践过程中收集检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信息,并进行整合,用一起参与制定的评分规则来管理学习并进行自评和互评,自始至终是以批判性的思维进行学习,已内化为自己的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嵌入完善的评价机制,教师和学生形成一股批判性思维的合力,必能提升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比如学生、同伴和教师在批判性评价实践中都要明白“我要去哪里?我现在在哪里?我如何缩短距离。”学生自己用评分规则理解了学习目标和良好表现的内涵以后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和监控。同伴可以利用评分规则理解和分享学习目标与良好表现的内涵后进行同伴互评,并提供描述性反馈进行学习。而教师需要澄清和分享学习目标与良好表现的内涵,设计有效的质疑实践任务,获取学习证据,最后提供描述性反馈促进学习。这里的描述性反馈可以是等级制、赋分制的量表、打星或者简洁的语言描述。

总之,语文质疑实践中完善的批判性评价机制相当于一个导向教学目标达成的支架,引领并且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而形成批判性思维。

3.借给学生一个微笑

当你每天借给学生一个微笑,日积月累间,学生那“我能行”的信念必将坚不可摧,求知欲变得更旺。当我们营造出和谐的、关注学生身心成长的课堂氛围时,相信“你还有什么不懂吗?”这样的问题一抛出,学生必定“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辅以老师及时评价,总能让大胆质疑的学生如常胜将军般自信满满,让不小心出错的学生及时换角度质疑,让他们都能心满意足地享受课堂的赐予,从而习惯于批判性地看待任何问题。

(二)创设质疑实践的内在情境

“九层高台,起于累土。”培养学生善思善问的习惯,需要扎扎实实的日常课内外实践。从学会质疑到善用技巧质疑的实践,经过平时训练量的积累后,才能使学生成长为富有批判精神的学习主人,实现心智成长质的飞跃。具体可从如下情境创设入手:

1.巧用多媒体

多媒体课件的灵活运用填补了丰富学生直观感受的空白。图文并茂、声色光影间,多渠道展现文本魅力,学生的质疑灵感一触即发。我在执教《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时,通过美轮美奂的配文图片展示,让习惯于形象思维的二年级孩子直观感知了“一大片、簇簇”、“绚丽多彩、五颜六色”等这些有助于理解文本内涵的关键短语,进一步让学生进行质疑实践:“从描写小路的句子中你发现了什么?”从而感知这些量词和形容词的妙用,再结合实际生活的阅读,谈谈自己积累的关于描绘鲜花数量多、颜色多的词汇。以此激发学生愿意分享美好、传递快乐的情感,最终情不自禁地带着这种情感走进文本,以充沛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的重点段落。

2.优化教学用语

除了启发性强的教师口头语言,还可辅以丰富的肢体语言,举手投足间暗示学生纠正错误。我在教授《找春天》这课时,对于小草“探出头”一词的理解难点把握在“探”的诠释上,先让几位同学表演探出小脑袋的动作,在对比中说出正确的“探出头”的动作和钻出头的区别,通过比较揣摩,终于发现“探出头”是人或动物自行出现,并且是小心地出现。理解以后,请同学按照自己的理解再来表演一下这个动作,就生动传神地把小草的调皮、可爱,春天的生机勃勃演绎得淋漓尽致。还采用低年级喜闻乐见的画画的方式,请小画家们到黑板前画一画这种形态的嫩草。语文课堂,就是关注学生身心成长的乐园。及时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是情境创设质疑实践源源不断的活水。

3.唤醒激情

陶行知认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成为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动力。巧妙补白文本,活用小练笔,为情感表露提供了展示平台。如在教学《钱学森》一课中,美国人想要留住这位科学巨擘,会使用什么手段?钱学森又在最困苦的艰难时刻,以怎样的信念支撑自己的曙光。这也是可贵的小练笔资源。让学生当堂交流,展示小练笔成果,分享质疑智慧的结晶。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真”从何而来?正是“质疑”二字,它是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基础。质疑实践其实也是引导学生读薄、读厚、再读薄文本的关键,当教师利用在活动中融入情景创设,充分备学生、备教材,营造出民主的质疑实践氛围时,学生的自主批判性思维必将得到训练。

4.渗透批判性思考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使学生自觉转变拿来主义的学习方式,养成主动质疑、批判性看待问题的习惯。“好的先生乃是教学生学。”如何教?不妨注重如下措施:

(1)瞄准契机

“解放学生的眼睛,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这些契机往往隐藏于闲适的教学环节中,犹如书法课堂上的“读帖”,教师出示范字,并不急于让学生描摹或说出范字特点和识记方法。而是留下想象空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用心读帖,直至他们若有所思、所悟。这样的闲适,尽显课堂本真,学生往往能充分发挥智能优势,自己与质疑契机擦出灵感火花。

(2)追求技巧

学生掌握质疑实践技巧是一个需要耐心训练的过程,并不立竿见影。一开始,教师给学生渗透些心理学中有效的提问技巧,如列举、比较、想象、类推等,培养其多元质疑实践能力,逐步扎实地形成批判性思维。

让语文教学的质疑实践回归生活,从“做”中学,就是让学生在与生活的对话中,进入新的批判性思想境界。生活是兴趣产生的沃土。质疑实践只停留在知识技能的训练上,而不能从学生的真正需要出发,无论采用多么好的教学策略,即使真的训练出了批判性思维,也只是暂时强化了学生外在动机的结果。

以“语文质疑实践”为眼,于生活中聚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变革即是回到了学生兴趣和动机栖息的土壤。因此,寻求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最优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大自然,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悟和体验。正如学者刘墉关于写作的阐释:“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而不仅是语文课堂这一亩三分地。从而使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的质疑实践动机,在敢于质疑、敢于自主参与语文学习的质疑实践活动中,在亲身经历发现问题、解決问题、建构、运用知识的环境中,自发地形成批判性思维。然而,学生能增强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活学活用,切实提高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的综合能力,这才是聚焦学生批判性思维教学变革的归属。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评价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