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堂融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2023-11-21陈蕊邵玮楠

高教学刊 2023年31期
关键词:教学成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践

陈蕊 邵玮楠

摘  要: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传统的单一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效性上不尽如人意。为不断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在史实与理论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教学与形象教学结合的基础上,通过打造实践教学、现场教学和革命影视经典融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创新形式,最终形成理论主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新课堂“三堂融合”的教学新体系,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痛点”问题,提升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三堂融合;教学改革;教学实践;教学成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1-0070-04

Abstract: For the cours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single indoctrination at classroom is not satisfactory in terms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enhance the ideological, theoretical, pertinence and affinity of the course,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historical facts and theory, history and reality,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image teaching, we have the cre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on-site teaching and classics of revolutionary movie and TV drama into the innovative form of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We finally form a new teaching system integrating theoretical main classroom, social classroom and online new classroom, which can help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ain points" in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Keywords: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fusion of three classrooms;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承担着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在既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传统的单一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效果上暴露出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可通过推进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衔接,构筑理论主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新课堂“三堂融合”的思政教学新体系,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和情感共鸣,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一  “三堂融合”的教学理念与思路

本文研究的“三堂”是指思政课教学的理论主课堂、实施实践教学的社会大课堂和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的网络新课堂,目标在于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树立“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理论需求、现实需求和自身专业背景、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与反馈,注重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和丰富的社会资源,改善教学策略,实行翻转课堂、混合课堂、情境教学等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

以“三堂融合”为理念,纲要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历史认同、历史思维与时代担当为基本目标,在教学思路上有以下思考。

(一)  坚持史实与理论结合的原则,采用“专题式”讲授,突出重难点,增强课程思想性和理论性,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与历史思维

由于中学阶段中国近现代史为必修科目,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大学阶段授课中继续进行历史过程的讲授显然难以收到理想效果,因此“专题式教学”的优势正在于围绕重点问题展开论述,避免了与普通历史课程教材的重复。通过“一个主题”(近代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现代化的奋斗历程)、“两条主线”(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曲折历程;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強而进行的奋斗历程)的教学脉络,针对性地重点突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运行轨迹。重点强调大历史脉络下的事件关联,使学生增强把握历史规律、借鉴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的能力,深刻领会中国历史和人民的“四个选择”,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历史思维。同时,紧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史党建学科前沿,把最新的中央精神、理论成果融入专题教学,彰显课程科学性、发展性和创新性,不断夯实学生理论基础。

(二)  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紧扣时代脉搏,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历史认同与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纲要课程的教学也不能停留于就书本讲书本,就历史讲历史,而应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调查问卷、互动交流等形式摸排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回应与课程理论紧密联系的重大问题、热点话题等,在释疑、解惑、明理的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找到现实与历史的结合点,激发学生的历史认同、政治认同,拓宽其历史视野与维度,让其深刻理解“历史是过去,也是现在”,进而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担当。同时,在教师指导下,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口述历史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分析和理解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思政课程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  坚持理论教学和形象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增强本门课程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亲和力”和“感染力”不仅关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课堂感受、影响着课堂氛围,也是决定教学实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积极推动理论教学与形象教学相结合,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一是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便捷和优势,选取适量时代感强、针对性强和教育价值高的影视作品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增加课程“亲和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实效。二是利用南京丰富的近代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历史寻访与现场教学,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激活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建立历史与现实的“共情”、过去与现在的“共振”。三是以校史、党史资源为基础,指导学生开展话剧展演、微视频拍摄等活动,促使学生在搜集资料、创作剧本、排练演出的沉浸式体验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人民的“四个选择”。

二  构筑“三堂融合”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三堂融合”的实践主要围绕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参与感”进行,目的在于引起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思辨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具体采取的创新形式主要有实践教学、现场教学和革命影视经典融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最终形成理论主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新课堂“三堂融合”的教学新体系。

(一)  讲好红色故事,构筑情理融合的理论主课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于高校而言,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一所所学校也在栉风沐雨中与党共同成长,在其校史上深深熔铸着许许多多英雄的名字、传奇的岁月,在其血脉中流淌着红色的基因,因此,在理论主课堂中,为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及“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在纲要课程教学中融入本校红色校史的相关内容意义重大。一方面,革命先辈为了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豪情可以起到对青年学子思想和价值引领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本校的历史,可以拉近学生们与宏大历史叙事的距离,产生更加强烈的情感共鸣。例如,在笔者讲解“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时,就会提到本校参加新四军的李广(嵇仲虎)、朱克贵、胡含等先贤,其中李广当时坚持斗争在汪伪政权心脏南京周边的溧水、茅山等地,充分说明了我们党强大的战斗力、组织力、凝聚力。同时,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中,笔者所在学校的熊德邵、徐纬英、徐矶和王宇光等诸位先辈所做的大量工作也是授课的组成部分。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将思政课搬入以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场所,开展现场教学,既是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也是校内理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作为近代历史文化名城的南京,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得益于南京丰富的近现代历史遗存和纪念场馆,已组织教师完成和拟开展的教学点包括静海寺(南京条约)、瞻园(太平天国)、1865产业园(金陵机器制造局,洋务运动)、中山陵(辛亥革命)、雨花台(新民主主义革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红色李巷(抗日战争)、梅园新村(国共谈判)、渡江胜利纪念馆(解放战争)、南京长江大桥(社会主义建设)、金陵饭店(改革开放)和南京眼(新时代)等,实际上勾勒出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基本脉络。其中,在中山陵、红色李巷、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梅园新村、南京长江大桥、南京眼等10处的现场教学还制作了视频,供无法来到现场的同学在线上学习。由于现场教学的形式可以令学生在教师讲解的同时设身处地触摸历史的现场,因此不仅可以强化对于历史的体验和认知,也是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新尝试。

(二)  构筑四大模块,打造知行合一的社会大课堂

实践教学是社会大课堂的主要呈现形式,包括“讲”“读”“行”“知”四大模块,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形式,开展实践展播(讲)、悦读经典(读)、红色走访(行)、国情调研和口述历史(知)活动,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与能力,也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

实践展播包括演讲、微电影、情景剧等多种形式,要求学生从校史、党史中发掘主题,设计讲稿、剧本,并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旨在令学生通过对资料的查阅、分析、运用,重温历史、体悟真理、感佩革命精神。悦读经典选取一批與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改革开放史等密切相关的经典著述,如《毛泽东传》《西行漫记》《中国抗日战争史》《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和《习近平讲党史故事》等书,并提供纸质或电子资源,要求学生选读并撰写读书笔记,在了解、吸收最新科研、理论成果的过程中,认识历史,树立理想信念。红色走访要求学生在南京丰富的近现代史遗存和纪念馆、博物馆中寻找感兴趣的场所进行寻访,并以摄影、摄像、文字报告的形式进行记录。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此项活动,收集整理了南京地区400多处相关场所地址(含165处红色资源)信息,作为学生开展寻访百年南京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南。国情调研和口述历史注重引导学生以历史视野探究历史、现实问题和家庭、家族的故事,从而通过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增进对中国基层社会的认识,感受时代洪流中普通人的喜乐哀愁。

藉由这四大模块的应用,纲要课程的实践教学变得更加鲜活、生动,也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寻找、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在沉浸式体验中,将理论知识与对历史、社会的认知与思考相融合,最终促成对深层次历史规律的逻辑认知。

(三)  结合信息技术,建设永远在线的网络新课堂

信息技术广泛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不仅有疫情防控造就的意外契机,也是为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入耳、入脑、入心”,而进行的主动求变。

目前进行的网络新课堂实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  慕课建设

为拍摄的10处现场教学视频统一制作了片头片尾,设计了课后习题,作为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SPOC课程,已于2022年春季上线运行。

2  资讯平台建设

2021年开通课程专属微信公众号,发布教学教改资讯、学生实践成果、近现代史研究的相关内容,2021—2022年先后推出“红色校史人物”“口述家史”等系列专栏文章,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3  资料库建设

不仅搜集整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和中外学者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的经典论著,上传至学习通平台,作为教师备课、学生学习参考资料,还收集整理了学生实践等自制视频资料,以及一批认可度高、严谨严肃的红色經典影视作品,包括《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无名英雄》《恰同学少年》《觉醒年代》《建党伟业》《秋收起义》《冰血长津湖》《功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和《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等。其中,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利用既体现在线上,也体现在线下。在教授相关内容以前,先将视频或视频链接上传到学习通等教学平台,让学生观看后形成初步认识,再在课堂上结合经典片段讲授相关历史,令学生直观感受到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创业艰难百战多”。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时”,通过先期观看《觉醒年代》中巴黎和会和《建党伟业》中火烧赵家楼等片段,直观地揭示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以及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思政教学的结合带来了永远在线的网络课堂,其不仅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界限,令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电脑、手机自由地获取教学资料,开展课后学习,还因其资料的丰富、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此外,在课内外教学中,通过创新表达形式,用接地气的语言讲通大历史、讲透大道理,也可以消弭师生间的距离感,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困难与意见,并根据反馈适当调整教学方式、教学进度。在进行成绩评定时,也不只关注期末考试的成绩,而是根据不同权重,把学生在教学全程的表现纳入评价机制,形成对学习全过程的科学评价。

三  “三堂融合”的教学成效

经过持续建设,理论主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新课堂“三堂融合”的思政新立体教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这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体现,也是旨在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主动探索。

教学中,这一教学体系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各个环节的参与热情高涨。在教学评价和课后交流中,许多学生表示现场教学可以增加他们的历史体认,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其中。还有学生在接受《中国教育报》采访时表示,“为了完成课程实践的任务,我专门去南京总统府查看史料,还看到了当年用来避难的防空洞”,尽管之前“去过几次南京总统府,但是这次特地去拍摄,最有感觉。”笔者制作的一份《纲要课程在线教学效果》抽样调查显示,红色影视经典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线上教学资源,总计319份有效问卷中有248人选择了此项,占总人数的77.74%。

在社会层面,这一教学创新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针对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报》《现代快报》《新华日报·交汇点》、荔枝网等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都进行了专门报道。其中,由师生自编自演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话剧《党旗飘扬》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仅在2021年获得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长剧类一等奖,还得到了《新华日报》、江苏卫视等媒体的关注,学习强国、人民网、中青网、中国江苏网、江苏文明网等主流网站也做了转载报道,教育部网站刊发的关于江苏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文章也专门提到了该剧,并对其创新形式予以了肯定。

总体而言,其主要有3个优势:①树立宏大视野,在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贯通中帮助学生深刻理解 “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②扩大课堂范围,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联动中增强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自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拓展教育资源,在线上与线下、形象与抽象的结合中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在“三堂融合”的创新教学体系的助力下,纲要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中的痛点,据笔者所在高校曾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调查”的数据显示,纲要是最受本校学生欢迎的思政课,在满分5分里获得了4.34分,是4门本科思政课程中得分最高的一门。

不过,这一教学新体系的建立并非一劳永逸的工作,为更好地提升教学实效,在未来还需要针对性地不断改善。

第一,受制于场地、安全、班级人数过多等多方面因素,现场教学目前尚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实地参与,因此,多数同学只能通过视频在线学习,这就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现场体认感。可以尝试用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开发近现代史的虚拟仿真资源,令无法来到现场参与的学生也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第二,以小组为单位的实践不可避免地存在搭便车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就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通过控制小组规模、设立量化标准、加强过程监管等方式,确保每一名学生都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的进程中。

第三,根据社会实践发展以及党和国家最新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丰富资料库、资讯平台,做到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葛笑如,曹璇.教师专业素养对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性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南京N高校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1):60-69.

[2] 贾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创新探索[J].高教学刊,2022,8(26):33-36.

[3]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 习近平:“‘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

[5] 习近平: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N].人民日报,2021-3-31.

[6]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17.

基金项目:2020年江苏省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示范点项目“‘三堂’融合:构建知农爱农思政育人创新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苏教社政函〔2020〕15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高校思政课‘三堂’融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2021SJZDA062);南京农业大学思政专项重点项目“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政课与青年政治信仰培育研究”阶段性成果(SKSZ2020001);南京农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重点项目“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南京农业大学红色校史人物资料研究与传播”阶段性成果(NJAUWH202201);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思政教学亲和力提升的情感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MYJG2022002)

第一作者简介:陈蕊(1984-),女,汉族,安徽宿州人,历史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通信作者:邵玮楠(1985-),男,汉族,江苏南通人,历史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教学成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职校物理教学如何优化整体效果
注重兴趣培养提高体育教学成效研究
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