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教学研用”校企融合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3-11-21詹耀辉秦琳玲王晴李孝峰
詹耀辉 秦琳玲 王晴 李孝峰
摘 要:根据新时代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发展需求,追溯“政产教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探讨校企融合在研究生教学课程改革、实践平台搭建、联合培养体系构筑等诸多方面的作用机制,简要综述学院在“政产教学研用”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中的实践经验和策略,最后展望“政产教学研用”多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对高校、企业和地方经济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政产教学研用;校企融合;研究生培养;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1-0046-0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 in the new era,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integrated training mode of "government-production-teaching-learning-research-application" (GPTLRA) was traced back. The function mechanism of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integration was discussed on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the postgraduate teaching curriculum reform, pract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joint trai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briefly summarize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strategies of our college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 of GPTLRA, and finally looked forward to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GPTLRA multi-integrated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 on universities, enterprises and local economy.
Keywords: government-production-teaching-learning-research-application; university-industry integration;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cultivation mode; research and practice
研究生教育是研究型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地方经济、推进科技强国战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新时期经济社会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吹响了“政产教学研用”一体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时代强音。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决定了研究生培养应该紧跟宏观政策指挥棒,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主动服务地方产业布局,有力推动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地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改革,全方位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加快培养各类学有所用的高端人才。
一 “政产教学研用”一体化校企融合培养模式
“产学研”模式可追溯到二战前后美国科研人员创办高科技企业,后在美国硅谷日益发展成熟。为了突出政府在推进“产学研”模式中的重要作用,“产学研”模式也被扩展为“政产学研”模式[1]。当前,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产学研的政策、方针和具体措施,已经在国内形成了稳定的科教政策环境。针对制造业人才供给存在的“整体过剩、高端短缺”和“人才培养对制造业的支撑不足”等结构性问题,李云等[2]研究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出来的“研学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庞洪臣等[3]针对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同质化问题提出采用“产学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在充分发挥企业生产优势、高校学术优势和机械类专业应用优势的基础上,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探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李龙根等[4]针对高职教育进入“规模到质量”的发展需求,提出通过引企入校共建教学实践基地,成立技术合作研发中心,开展“生产、教学、科研、应用”一体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管志光等[5]以山东交通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协同育人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模式及产生的有益效果,并指出当前产学研存在的问题。黄召[6]提出把人才培养主动融入所在城市的产业发展,通过创新政产学用合作机制、拓展政产学用合作途径与平台,共建师资队伍和共管共评实践教学,构建了政产学用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應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曹鸿飞等[7]以独立学院为切入点,对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进行调研,提出产学用结合、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积极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协同培养。
二 基于校企融合的研究生教学课程改革
2013年,教育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并强调了加强专业学位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8]。不仅限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学术学位研究生而言,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仍然是课题和科研方向的重要导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程珺[9]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出发,针对集成电路专业人才需求,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对集成电路专业的课程结构展开研究,充分强调了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张建斌等[10]研究了产教融合培养工程硕士的机制,在课程建设方面提出了要以工程需求为导向、强调专业基础和职业发展潜力的综合培养、以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和研究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邬国栋等[11]指出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理论课程应更偏向于实践性,应大力发展专业课程设计,探索校企共同授课,提倡以应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启发式教育为主,锻炼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吴文锋等[12]针对涉海类专业分析了产教融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探讨了当前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设置合理课程体系和双导师培养等方面制定可行的培养方案,为提高专业硕士综合能力和就业率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苏平等[13]针对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企业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开展了系统研究,其在研究生课程改革方面指出,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应邀请政府官员、企业家、工程师和研究生等角色协同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撰写教材、设计教学和设置课程。
三 基于校企融合的共建平台及联合培养体系
随着现代研究生教育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校企融合不断催生出联合共建的科研平台、教学中心和实习基地等。该校企联合模式是由美国提出的“合作教育”演化而来,所谓的“合作教育”是由企业和学校合作,学校根据教育计划安排学生在校的学习课程,企业根据教育计划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和实践,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评定[14]。此外,英国建立英国科学创业中心并成立专门的为加强校企合作设立的高等教育创新资金,促使高校和企业之间开展合作;德國建立以高等教育为主导的、与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的联合体,以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我国也逐渐认识到校企融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校企合作办学和共建研究生科研、教学和实践基地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精心筛选实践基地,优先选择关键领域、行业领先企业,包括宝钢、航天八院、上海电气、商飞等重点企业以及包头、百色等地方研究院,共建“工程教育实践”基地[15]。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已经创立了8家校企联合实验室,合作对象包括华为公司、珍岛集团等。此外,有10家企业在学院设立了企业奖学金或捐赠云计算资源,为学校进行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6]。针对印刷工程专业为本硕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武汉大学刘强等[17]指出校企共建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为实现产学研融合的协同培养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南大学刘源远等[18]以应用统计专业为例,探讨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建立、考评激励机制的构建以及“校企联合工程化育人平台”的搭建,对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机制的构建和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覃琴等[19]提出了以校企双导师为抓手的产教融合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路径,介绍了该校在“学院引导、系室组织、导师落实”的组织形式下构建校内导师主导、校外副导师“双师型”教学团队的经验成果。中山大学邱航等[20]介绍了学校与珠三角地区的生物化工、生物制药企业合作,研究了以产品研发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分享了校企共建研发平台和推动产学研联盟的成功案例,为构建现代新型校企共建平台及联合培养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四 苏州大学光电学院校企融合研究生培养实践
探索“政产教学研用”多元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从研究生培养制度层面保障“政产教学研用”全链条的有机融合和统一。从系统论的高度出发,深刻剖析“政产教学研用”六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广泛争取和吸纳社会教育教学资源,构筑立体综合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从学校和学院层次,重点研究促进“政产教学研用”发展的校级、院级文件规定,修改完善符合校企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充分调动企业家、教师和研究生参与校企融合的积极性,有力保障校企融合的各项事业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实现“政产教学研用”全链条的有机啮合和协调联动。
发展校企融合、协同开展研究生教学的创新模式,校企共建精品课程、思政课堂和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研究生课堂和课外教学,探索校企联合开展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践的新模式,重视产业案例和实践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将企业导师引入研究生教学,明确产业需求导向,提供产业案例,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需求牵引、课堂讨论和课后研究,增强研究生的工程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重点建设几门校企共建的精品课程,将产业元素引入到思政课堂,协同开展前沿创新和科技创业教育。
发展校企融合、协同开展研究生科研指导的创新模式,形成“产业导师”和“科技副总”、项目合作、人才培训及就业协议等校企合作新机制。实行高校导师和产业导师双导师制,补齐研究生培养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短板,从产教融合的资源库中抽取真实问题供学生做探索并对其指导,师生紧紧围绕产业瓶颈和重大战略需求联合攻关。同时,高校教师也可以作为科技副总入驻企业,通过项目联合申报和滚动合作为研究生培养提供有源之水,搭建研究生就业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桥梁,形成灵活机动的校企融合创新机制。
充分发挥校企共建科研平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重点研究校企共建平台上研究生的评价考核方法。积极推进平台的建设、维护和客观评价工作,充分发挥校企共建科研平台、教学中心和实习基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建立一套依托校企平台的研究生客观成绩评价依据,改变传统单一的论文发表导向,融合多元的评价标准,例如发明专利、成果转化、产线改造、产品优化和项目攻关等。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岗位意识,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汇聚了包括院士(获国际永久性小行星命名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特聘和青年特聘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以及江苏省杰青、省特聘教授、省双创和省333工程等省级人才在内的40余位高水平研究生指导教师。学院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等不同研究定位,结合纵向与横向项目特色,整合和组建了多个高水平研究团队。①制定并多次修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上岗招生申请实施细则”,分类别、分学科明确研究生导师的科研水平和成果要求,同时从制度上明确了校外专家(如江苏省产业教授)与院内导师联合培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②设立学院层面的优秀青年学者培养计划结合学校研究生分类培养要求和岗位供给侧改革需求;③分类别、分学科明确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要求,分类指导、科学评价,秉承以质量为核心的成果考评理念,满足学术/专业型研究生个性化培养需求;④学院坚持以“四个面向”指引科技创新,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江苏及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凝练微纳制造加工和光学设计加工两大学科特色方向。
将研究生培养放到政策、教育、科技和经济相结合的大循环中考虑,将“政产教学研用”相结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切入点,将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作为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载体,推动研究生走出象牙塔,进入到企业创新的主战场。注重依托重大科研项目,融入江苏及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略,特别是对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产业难题中提炼一些重大基础性理论问题和原创性科学问题。整合校企资源,共同打造集学科优势和行业特色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实践平台。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行业共性难题和企业核心产品等科技创新课题研发,鼓励研究生积极申报国家/省级光电设计竞赛等项目,支持研究生把创新的理念付诸实践,贯穿“政产教学研用”,提升高层次人才科研创新实践能力。
整合校企资源,以学科前沿、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成果更新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共建精品课程和讨论式、案例式、项目式等研究性教学方式。定期举办研究生学术沙龙进行院内互相学习交流,组织重点实验室开放日、“信息光子学”领域专题学术论坛和“创新”“责任”“学术道德”专题讲座等活动,激发研究生科研创新热情与思路。
五 结束语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在产业中的比重日益增加,科技竞争日趋白炽化和国际化,从近年经济事件诸如华为芯片断供、深紫外光刻机禁运、大疆无人机被列入“实体清单”等可窥见一斑。科技競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而高端人才培养正是高等教育肩负的本职任务。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的发展阶段,伴随着中国产业布局日益完善且经济体量稳居世界前列,弘扬和贯彻“政产教学研用”培养模式不仅符合高校三大职能的内在需求,而且顺应科技强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需求。“政产教学研用”多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①虽然产学研融合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已存在数十年的历程,但是主要集中于高职层次教育,而研究生层次的“政产教学研用”培养模式在高度、广度和深度上仍然存在大量理论和实践空间。特别是近年来,专业硕士学位的出现给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其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生产实习以及工作就业等各方面都呈现出区别于学术硕士的需求特征。为此,从专业硕士培养方面考虑,研究生教育亟需大力发展“政产教学研用”培养模式,紧密融合“教学研”于政策导向、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之中,真正培养出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高端研究型人才。②随着产业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逐渐成为重要的创新主体之一,而且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越了高校的主导地位。这一方面是因为高新技术企业逐渐认识到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以在激烈国际产业竞争中生存;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对高新企业的大力扶持,除了税费减免、财政补贴之外,大量的国家级、省部市级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项目都是企业牵头或者以骨干单位参与。因此,高校一定要联合高新技术企业共同培养研究生,产教学研融合,优势互补,双向奔赴,为国家输出高端研究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③新工科和新兴专业是产业界对专业人才需求与高校旧专业不匹配的具体体现和必然产物。然而,研究生教育改革远不止于此,甚至可以打破专业界限,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生专业能力培养。总之,大力推进“政产教学研用”研究生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构建地方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畅通的人才培养和流通机制,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地方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科技力量的快速崛起。
参考文献:
[1] 王大明.社会经济发展中“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解析[J].知识经济,2017(22):139-140.
[2] 李云,李光照,李莎,等.高起点,创“研学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J].铸造技术,2021,42(6):541-543.
[3] 庞洪臣,梁永回,王贵,等.探索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用一体化培养模式[J].大学教育,2019(3):77-79.
[4] 李龙根,陈惠蓝,苏江.引企入校实施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5(11):65,72-74.
[5] 管志光,浦恩帅,苗秋华,等.协同育人视域下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23):100-102,105.
[6] 黄召.杭州城市发展战略导向的“政产学用”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8):120-121.
[7] 曹鸿飞,石立博.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协同培养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9):70-71.
[8] 肖芃颖,赵天涛,张丽杰.产教融合导向的化学工程专业硕士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5):36-37.
[9] 程珺.基于产教融合育人体系的集成电路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科技风,2021(17):25-26.
[10] 张建斌,屠远,臧爱琴.产教融合促进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提升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20,26(2):112-119.
[11] 邬国栋,邱敏,安明,等.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探索[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0,36(6):93-94.
[12] 吴文锋,张家阔,卢金树,等.基于产教融合的涉海类专业硕士综合能力的探究[J].管理观察,2019(21):142-144.
[13] 苏平,赵怡琳.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企业知识产权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研究[J].知识产权,2020(7):26-41.
[14] 吴雁,张珂,郑刚,等.“产教融合,同心致远”——智能制造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1(5):157-159.
[15] 谢尉慧,叶定剑,王敏.产教融合全过程合力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20(7):67-70.
[16] 金澈清,钱卫宁,陈佳,等.产教融合打通数据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最后一公里路”[J].计算机教育,2021(10):85-88.
[17] 刘强,胡燚,周世富,等.产教融合背景下本硕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数字印刷,2021(4):118-122.
[18] 刘源远,牛子博,郑洲顺.专业硕士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机制研究——以应用统计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21,7(31):18-21.
[19] 覃琴,陈名松.导师制下“产教融合”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高教学刊,2022,8(3):163-166.
[20] 邱航,张革.药学专业学位硕士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探讨[J].广州化工,2022,50(2):162-164.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教改课题重点项目“‘政产教学研用’全链条校企融合——苏州大学光电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苏学位字函〔2022〕4号);“苏大课程2022-3I工程”混合式教学课程项目“应用光学”(苏大教〔2022〕99号)
第一作者简介:詹耀辉(1983-),男,汉族,河南鲁山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微纳光电子。
*通信作者:李孝峰(1979-),男,汉族,四川内江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光电转换与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