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3-11-21何玉冰副教授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1325

商业会计 2023年20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课赛会计专业

何玉冰 (副教授)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1325)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社会各行各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当前,高职教育依然存在着社会认识有偏差、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渠道窄、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平衡等突出问题。2019 年2 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并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1]。《方案》不仅为新时代职业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和蓝图规划,而且把党中央、国务院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细化为若干具体行动,提出了7 个方面20 项政策举措。要实现职业教育类型化高质量和适应性发展,必须有创新育人模式和创新机制驱动落实。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首次提出以“岗课赛证”引领“三教”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2021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构建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2]。2021 年11 月,教育部等三十五部门印发的《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章程》进一步提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由此可见,“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适应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本文在系统分析“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逻辑内涵与时代价值基础上,结合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探索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实践路径。

一、“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逻辑内涵与时代价值

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岗位需求变化背景下,结合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和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重新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理解“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逻辑内涵和时代价值,是高职院校探索产教融合、赛教对接、书证融通的基础。

(一)“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逻辑内涵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深化产教融合,紧密对接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供给侧双向要素,联通产业、教育、竞赛和证书四大系统的跨界融通的新型育人模式。“岗课赛证”分别是工作岗位、课程体系、技能大赛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岗课赛证”融通以育人为根本,构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

1.“岗”是学习方向与标准。职业教育是面向工作体系的教育,工作体系结构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定位[5]。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更新迭代会引起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分析专业所面向的行业、职业类别和工作岗位,明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产业行业需求与专业设置对接、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对接、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5]。“岗课”融合是职业教育育人的逻辑起点。

2.“课”是育人核心与载体。课程体系来源于工作岗位,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岗课赛证”融通的载体。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瞄准企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课程评价方法对接岗位考核方式。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推动“课堂革命”,引领“教师、教材与教法”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赛”是课程教学示范与标杆。大赛围绕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真实工作过程任务要求和企业生产现实需要设计比赛,着重考查选手的职业素养、理论功底、实操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达到检验教学成果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6]。通过“课赛融通”将技能大赛标准融入课程标准、技能大赛内容融入教学内容、技能大赛评分标准融于课程考核标准,有效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有效延伸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

4.“证”是学习成果的行业评价和检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社会需求、企业岗位(群)需求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依据,对学习者职业技能进行综合评价,如实反映学习者职业技术能力[7]。通过“课证融通”,将岗位技能要求嵌入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渗透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的内容和要求,将岗位技能通过课堂教学方式传输给学生,学生能够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

(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时代价值

1.“岗课赛证”综合育人顺应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随着技术变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日益加快,人才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不匹配、劳动者技能水平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突出,就业市场“招工难”与高职毕业生“就业难”两难现象并存。职业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滞后于经济社会需求的实际变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瞄准岗位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大赛作为示范标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综合评价,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综合性和复合性人才,顺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2.“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现了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本质属性。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重知识、理论,轻技能、实践的现象严重。深入贯彻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发展理念,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岗课对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盯企业需求,校企共同制定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岗课”融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现“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4]的类型教育理念;“课赛融通”以技能大赛为平台,充分调动社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将行业企业岗位技能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体现“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4]的类型教育理念。“岗课赛证”融合将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教育部门的各类资源有效整合,推动职业教育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1],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体现“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4]的类型教育理念。

3.“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推动“三教改革”的重要抓手。“岗课赛证”融通是一种跨界、多元和整合的综合育人模式,高职院校实施“岗课赛证”融通,必须建立与之适应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为高职院校推动“三教”改革提供了重要抓手。第一,“岗课赛证”融通丰富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要求教师既要有行业企业岗位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又要有学生技能竞赛指导能力和职业证书培训能力,这要求教师必须及时掌握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更新技术技能知识,积极进行课程资源优化调整和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程育人质量,积极参与技能竞赛指导活动,掌握行业专业竞赛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需积极参与证书讲师培训,提升证书认证能力。第二,“岗课赛证”融通丰富了职业教育“教材”内容。“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下的“教材”是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充分融合了企业培训内容、教学内容、竞赛内容和X 证书培训内容,教材内容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不仅丰富了教材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增强教材内容的时效性和增加教材内容的趣味性,解决传统教材内容单一乏味、过时失效、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极大提升教材质量。第三,“岗课赛证”融通赋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岗课赛证”融通要求教师有四位一体的教学能力、教材有四位一体的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应突破传统单一教法,构建融合生产过程、教学过程、赛训过程和证书考试流程等多层次的教学流程,形成融入企业生产情境、学校实践环境、竞赛氛围和考证环境等多场景的教学模式。

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必要性

(一)数字化信息技术对会计职业能力的影响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衍生出一系列的财务数字化场景,促使财务数字化转型加快,行业企业对财务人员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2021 年11 月,财政部印发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以推动会计审计工作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实现会计职能拓展升级的目标[8]。数字化转型升级,会计行业必须培养数字技术型会计人才,为未来数字财务时代服务。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会专业知识技能,更要具备数字化思维能力,能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管理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财会岗位。

(二)数字化时代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2021 年教育部印发的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是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适应了数字化信息技术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新版专业目录对财会类专业名称进行了重大调整,高职“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意味着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侧重于财务信息的生成与运用,培养能够利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会计核算、税务管理、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会计人才。然而,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会计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脱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相对滞后,实践教学开展不足,职业技能竞赛成绩不理想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率较低的现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创新模式,从会计职业岗位(群)出发,分析会计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财会岗位与专业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会计职业能力及标准对接,将课程内容与会计岗位和职业技能证书相融通,同时在课程教学体系中融入会计类技能竞赛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岗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9],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既有精湛的财会业务能力,又具备大数据与会计信息融合创新能力的会计人员。

三、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创新实践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旨在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和复合性。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是省级立项建设的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核心专业,以培养适应数字化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会计人才为目标,构建“岗课对接”课程体系、“赛证结合”实践教学模式与“书证融通”的评价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和实践路径问题。

(一)岗课对接:对接财会岗位需求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岗位能力需求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标准,也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的起点和依据。高职院校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首要任务是围绕岗位能力需求,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科学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位群分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安排需紧扣岗位能力要求,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进行规划与设计,使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顶岗”。一是通过校企共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二是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使教师学习会计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了解企业对会计人才在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三是与标杆院校和兄弟院校交流学习,了解其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四是对会计毕业生进行就业与职业发展情况跟踪反馈,了解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安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五是通过招聘网站发布的招聘信息,了解会计岗位的职责与要求。通过对财会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与分析,确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包括会计核算与管理、税务核算与管理、成本核算与管理、大数据财务分析等。

2.依据职业岗位(群)标准,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促进“岗课对接”。通过科学分析会计核算与管理、税务核算与管理、 成本核算与管理、大数据财务分析等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发展能力,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有会计核算、税务处理、成本控制与管理、编制财务报告、大数据财务分析、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决策支持与评估等,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构建满足就业岗位与职业发展的核心能力体系,不仅对传统会计课程如《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而且增加了《大数据技术原理》《大数据财务分析》《财务共享服务》和《企业财务与会计机器人》等适应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专业课程,建立“前期基础课程共享+中期核心课程分立+后期发展课程互选”的三层次课程体系,并在中、后期分别将技能大赛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融于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主要岗位的实践技能与职业素养。

(二)课赛融通:对接技能大赛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当前,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已经形成以校赛为基础、省赛为主体、国赛为示范、世校赛为牵引,上下衔接、内外贯通的大赛体系[6]。截至2023 年4 月,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面向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省级赛项包括“会计技能”“智能财税”“财务管理技能”和“税务技能”四个赛项。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以下简称金砖技能大赛)从2017 年开始举办,其目标是为金砖国家建立人才选拔通道,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服务先进制造领域,促进金砖国家技能发展。金砖技能大赛2021—2023 年与大数据与会计相关的赛项如表1 所示。

表1 2021—2023 年金砖技能大赛(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相关赛项)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以省级技能大赛“会计技能”与“税务技能”赛项标准为基础调整《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税费计算与申报》等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以技能竞赛考核内容为载体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将竞赛集训过程与日常课程教学过程相融合;以赛项的评分标准细化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促进课赛全面融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最近三年学生荣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一等奖1 项、二等奖8 项、三等奖25 项,其中金砖技能大赛智能财税和智能会计赛项全国初赛二等奖2 项、三等奖5 项、全国总决赛三等奖2 项。

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规划(2023-2027年)》,全国职业院校面向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赛项有“会计实务”和“业财税融合大数据应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赛项规程是按照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中涉及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以及核心课程、对接产业行业、对应岗位(群)及核心能力形成的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规则标准,技能竞赛内容对接行业标准和先进技术,体现专业最新的发展方向与趋势。2023 年5 月,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计实务”赛项为例,通过对赛项两个模块“业财信息化业务处理”和”财务数字化业务处理“的主要考核内容进行分析,将主要对接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构和组合,形成相应的“课赛融通”课程体系和教学项目,如表2 所示。

表2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赛融通”对接表(会计实务赛项)

(三)课证融通:对接“1+X”证书检验教育教学成果

教育部从2019 年开始实施《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起,分四批共发布了 446 个不同专业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参与的教育培训评价组织348 个,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3 个,详见表 3。

表3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相关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从2020 年10 月开始实施“1+X”证书试点,选取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合作企业,共同培养“财务数字化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方面的数智化财会人才。一是选派专业骨干教师通过参加素质提高计划、“1+X”证书师资培训等项目,提升教学、培训和考核评价能力,引进培训评价组织培训教师与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高专业师资团队的教学与培训能力[10];二是调整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书证融通;三是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培训内容融入日常课程教学,建立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融合的课程体系,进行课证融通[10]。2020 年、2021 年学生“1+X”证书考试平均通过率达到90%,基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书证融通与课证融通的创新实践,学校获得评价组织授予的“优秀教学成果奖”与“全国优秀试点院校”荣誉称号,教学案例《基于“1+X”证书制度试点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获得2022 年度广东民办教育典型案例优秀奖。“1+X”证书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对比实施“1+X”证书试点前2021 届和试点后2022 届毕业生就业情况,2022 届、2021 届毕业生就业率分别99.43% 和98.78%,提升了0.65%;2022 届、2021 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分别为94.60%、75.61%,提升了18.99%(数据来源:广东大学生创业就业管理平台)。通过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检验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四、结语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融合了产业、教育、竞赛与证书四大系统的育人要求,引领“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标准化与复合化,解决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人才“输出”质量难以获得行业企业认可等问题,是一种创新有效的育人模式。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课赛会计专业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赛”融通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