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

2023-11-21张弢副教授张玉叶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00

商业会计 2023年20期
关键词:集中度会计信息股权

张弢 (副教授) 张玉叶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0)

一、引言

我国资本市场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会计造假、财务舞弊事件也不断出现,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关注。为遏制企业的财务造假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印发一系列有关内部控制的规章和制度,但随着近年来不断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舞弊等事件的曝光,说明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仅流于表面,这些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堪忧,如何进一步规范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度的研究。研究发现:管理者的胜任能力、内部控制、国有股比例(张程睿,2010)、独立董事比例(王斌、梁欣欣,2008)、员工持股计划(罗依琳、陈庆杰,2022)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其中,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有重要影响。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会计信息高质量的基础,而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要以良好的内控环境为基础,股权集中度作为公司内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部治理机制的有效发挥起到基础性作用。本文通过研究2017—2020 年沪、深A 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内部控制、股权集中度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股权集中度对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该调节作用在不同产权性质、不同股权结构下有所差异,这一发现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提高、股权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贡献。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内部控制产生的根源在于两权分离后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两权分离使得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委托代理问题。这是由于股东和管理者目标发生分歧所导致的,而逐利本性使得管理者会致力于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进行财务舞弊的动机。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粉饰财务报表等盈余管理行为,获取股东和投资者的信任,提高自身报酬,但这无疑会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造成损害。为了实现经营目标,维护企业和股东利益,公司的内部控制就应运而生。

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而该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实施水平(张先治、戴文涛,2011)。从制度水平看,内部控制制度中的会计制度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宋容榕,2016),会计核算不规范,会使得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资料出现计量错误等,而会计档案不完整,会造成会计信息各项资料不连贯(吴媛圆、章雁,2022)。因此,有效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准确无误,使会计信息能如实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向外部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外部投资人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刘朝,2019)。此外,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个完整的组织,它包含了企业的日常采购、生产、运营、资金的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不仅有助于内部信息的流转和沟通,也能促使监事会等内部监督部门高效行使监督职能,从而缩减管理者的自利空间。因此,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可以有效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从而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促进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显著正相关。

(二)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

对于股权集中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部分学者认为:股权集中度的提高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起促进作用(魏贤富,2019)。企业股权集中化增强了股东的权力,当股权集中度较高时,出于利益协同理论,大股东会更积极地参与公司治理,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者的自利行为,进而对会计信息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有部分学者发现,股权的扩张可能会引发隧道效应,引起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此外,大股东为了获取私利可能会蓄意隐瞒部分信息,致使信息的流通受到阻碍,进而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损害。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竞争性假设:

H2a: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

H2b: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负相关关系。

(三)内部控制、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

吴敬琏(1994)研究认为股权结构在企业治理、内部管理中起基础性作用,此外,良好的股权结构还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股权结构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决定了公司的控制权结构,进而影响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有效发挥。从公司治理方面来说,股权集中度决定了企业的股权结构,进而通过公司治理对内部环境造成影响。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明确指出,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因此,股权集中度的高低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当企业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时,股东往往会产生“搭便车”心理,这是因为在企业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对于小股东而言,行使监督权所付出的成本远高于其将取得的收益,因此股东行使监督权的积极性较低。监督的缺位会使管理者的寻租空间大大提升,此时比起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管理者更倾向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而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出现,代理成本也进一步提高。此外,股权的分散也会削弱企业的决策效率,影响内部控制的运行环境,因此在股权较为分散的情况下,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可能会受到阻碍,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促进作用也较弱。当企业的股权较为集中时,基于激励效应和利益趋同效应,股东会积极地参与公司治理,行使监督权,减少管理者的自利空间,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优化内部环境,进而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而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池国华、楼昕悦,2021),因此,股权较为集中时,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股权集中度对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7—2020 年沪深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对数据进行如下处理:(1)剔除ST、*ST 类企业。(2)剔除金融保险类企业。(3)剔除账面净资产为负的公司。(4)剔除数据不全或缺失的企业。最终得到9 501 个观测样本。并通过缩尾处理来避免极端值的影响。本文数据来源于CSMAR 以及迪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使用的软件为Stata 17.0。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本文参考Jones 和Dechow 等的研究,采用修正的Jones 模型进行计算,以企业的可操纵应计利润作为替代指标,衡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具体计算如下:

其中,TA表示总盈余,ΔREV为当年营业收入变动额,ΔREC 为当年应收账款变动额,PPEi,t为t 期固定资产净额。DA 为可操纵应计利润,其绝对值越大,说明企业的盈余管理空间越大,会计信息质量便越低。

2.解释变量。本文以迪博公司发布的内部控制指数+1后取对数测算的结果来测量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

3.调节变量。股权集中度(FIRST)。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度量企业的股权集中度。

4.控制变量。本文选取了以下指标作为主要控制变量: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增长率、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

各变量定义如表1 所示。

(三)模型构建

为检验H1,构建模型(1)如下:

为了检验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2)如下:

为验证股权集中度是否会对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建立模型(3)如下,对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做中心化处理,并构建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的交互项(ICFIRST)代入模型进行检验。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 所示。可以看出,可操纵应计利润的均值为0.0530,最大值为0.844,最小值为0.001。该数据反映,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操控财务数据的行为,且差距较为显著。内部控制(IC)的均值为6.474,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6.848,这表明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较高,且部分上市公司在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方面差异较大。股权集中度的均值为31.28,说明大部分上市公司处于股权相对集中状态,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89.090 和0.130,说明不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差异较大。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3 可知,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回归系数为-0.294,并且在1%的控制水平上显著,初步验证了假设1。而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回归系数为-0.043,并且在1%的控制水平上显著,假设2 得到初步验证。此外,从表3 可以看出,相关控制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大都是显著的,这表示这些控制变量都会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可以认为,本文的控制变量选取较为准确。并通过VIF 检验证明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综合上述分析和检验,可以在同一模型中研究这些变量。

表3 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分析

对模型(1)至(3)进行回归,结果如下页表4 所示。从列(1)可以看出,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在1%的控制水平上负相关,与H1 一致。即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有助于降低代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压缩管理者的寻租空间,保障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会计信息质量便相应提升。列(2)显示,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由此可知股权集中度对会计信息质量没有直接影响,H2a 和H2b 不成立。下页表4 列(3)显示,内部控制(IC)与股权集中度(FIRST)的交乘项ICFIRST 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回归系数为-0.002,并且在1%的控制水平上显著,这表明股权集中度对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验证了假设3。说明随着股权的扩张,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促进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表4 内部控制、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回归结果

(四)稳健性检验

为了验证实证结果的可靠性,采用变量替换法进行稳健性测试,以会计信息披露质量(DAQ)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将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分为以下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以及不合格。并将之代入模型(1)至(3)进行检验,从下页表5 可以看出,回归结果与前文一致,支持原假设。

表5 稳健性检验

五、进一步分析

(一)基于产权性质的分组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对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不同股权性质下该调节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将样本根据股权性质分为两组:国企与非国企。样本量分别为2 940和6 561,并使用模型(3)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下页表6 所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的回归系数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负,进一步验证了假设1。在国企中,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的交互项尽管为负但并不显著,而在非国有企业中,交互项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说明:相比于国有企业,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表6 企业异质性分析

(二)基于股权集中度的分组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本文参考有关学者的研究以及三种股权结构划分的依据,将样本依次分为低、中、高股权集中度组,股权集中度分别为10%以下、10%(含)到50%(含)和50%以上,样本量依次为758、7 509、1 234,并将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在三组不同股权集中度条件下进行回归检验。在低、高股权集中度组中,内部控制的回归系数都为正,在高股权集中度组中内部控制回归系数显著,而在中股权集中度组中,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三个样本组与未分组前模型(1)的回归结果有较大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检验组间系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借鉴连玉君(2017)等的分组回归后组间系数差异的检验方法,采用 SUEST 检验来判断,结果显示中股权集中度组与低和高两组组间系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的p 值均为0,说明组间系数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低和高两组间组间系数差异的检验结果并不显著。这说明在股权相对集中的环境中,股权集中度对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股权的高度集中和高度分散都会对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起到削弱作用,并且该削弱作用在高股权集中度组中更为明显。在股权较为分散时,股东没有动力参与公司治理或行使监督权,而股权高度集中时,股东更倾向于谋取个人利益。而股权适度集中所形成的均衡股权结构不仅能有效激励大股东行使监督权,还能有效约束大股东和管理者的自利行为,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进而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六、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17—2020 年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正相关关系,即内部控制越完善,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2)股权集中度的提高,会强化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促进作用。(3)相比于非国有企业,股权集中度对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关系的促进作用更显著。(4)将样本根据股权集中度分为三组后,发现在股权集中度适中的企业中,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促进作用较强,且会计信息质量普遍较高。在低和高股权集中度组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起削弱作用。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企业要重视股权集中度过高和过低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优化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以抑制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此外,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言,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还要关注其股权集中度过高和过低背后可能暗藏的风险。

猜你喜欢

集中度会计信息股权
京津冀县域人口集中度分析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新形势下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什么是股权转让,股权转让有哪些注意事项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业务集中度与再保险需求研究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