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评价的认知差异探析

2023-11-19白永利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患方医方医患

贾 明,白永利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医学陕西中医编辑部,陕西 西安 710003)

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医方和患方对医患关系的评价往往存在认知差异。因此,深入了解医方和患方对医患关系评价的认知差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差异,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医方和患方对医患关系评价的认知差异,并提出解决这些差异的方法和建议。

1 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评价的认知差异的重要性

认识和理解医方和患方对医患关系评价的认知差异的重要性在于促进医患之间的理解、沟通和信任,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以及促进医患合作和共同决策。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和医疗安全至关重要,对于医生和患者双方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以下探讨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评价的认知差异的重要性。

1.1 理解和满足患者需求

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评价差异反映了双方对医疗服务的不同关注点和需求。医方更注重专业角度的评价,而患方更关注自身的健康需求和体验。通过了解和认识这种差异,医方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贴心的医疗服务。

1.2 提升医患沟通和信任

医患关系的良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认知差异的存在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和误解,进而影响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通过了解双方的评价差异,可以促进医患之间更加有效和顺畅地沟通,增强双方的信任感,从而改善医患关系。

1.3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评价差异反映了医疗服务的不同维度和指标。医方更注重治疗效果和专业能力,而患方更注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体验。通过了解双方的评价差异,可以帮助医方更全面地评估和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1.4 促进医患合作和共同决策

医患关系的良好与否对于医患合作和共同决策至关重要。认知差异的存在可能导致医患之间产生分歧和冲突。通过了解双方的评价差异,可以促进医患之间更加平等和有效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改善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参与度[1]。

2 医方对医患关系评价的认知

2.1 专业角度

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医方会评估医患关系中医生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他们会考虑医生能否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能否提供有效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医方也会评估医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

②患者治疗结果的评估:医方会根据患者的治疗结果来评估医患关系。他们会考虑自身的疾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否出现并发症,以及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医方会根据治疗结果来判断医患关系的好坏,如果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治疗结果良好,医方通常会认为医患关系是良好的。需要注意的是,医患关系的评价不仅包括专业角度,还包括其他因素,如沟通能力、尊重和信任等。

2.2 职业角度

①工作压力和负担:医方会考虑自身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医生通常面临高强度的工作环境,需要处理大量的病例和复杂的医疗情况。他们可能会面临时间紧迫、决策困难等压力,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医患关系产生一定影响。医方可能会评估医患关系中是否存在因工作压力而导致的沟通不畅等问题。

②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性:医方通常会重视患者的满意度,认为这是医患关系良好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医方会评估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包括对医生的专业能力、沟通和关怀等方面的评价。他们认为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可以促进医患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就医体验。

医患关系的评价应该综合考虑专业角度和职业角度的因素。医方需要协调自身的职业要求和患者的需求,努力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3 患方对医患关系评价的认知

3.1 健康需求的满足

①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患方会评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包括医生的专业能力、诊断准确性、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等。他们会关注医生能否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以及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患方通常会根据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来评价医患关系的好坏,如果医疗服务能够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他们通常会认为医患关系是良好的。

②沟通和关怀的体验:患方也会评估医患关系中的沟通和关怀体验。他们会关注医生是否能够与自己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倾听自己的意见和关注自己的需求。患方还会评估医生是否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支持,包括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患方通常会根据沟通和关怀的体验来评价医患关系的好坏,如果他们感受到医生的关心和支持,他们通常会认为医患关系是良好的。患方对医患关系的评价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医疗费用、等待时间等。每位患者的评价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医方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和期望来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3.2 患者角度的评价

①对医生的信任和尊重:患方会评估医生是否能够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他们会考虑医生是否能够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是否能够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患方通常会根据医生的专业能力、沟通技巧和态度来评价医患关系的好坏。如果患方能信任医生的能力,尊重医生的人品,他们通常会认为医患关系是良好的。

②患者权益的保障:患方也会评估医患关系中是否能够保障患者的权益。他们会关注医生是否能够尊重自己的知情权、自主权和隐私权等。患方通常会评估医生是否能够充分告知治疗方案、风险和效果,并尊重自己的决策权。患方还会关注医生是否能够保护患者的隐私。患方通常会根据患者权益的保障来评价医患关系的好坏,如果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权益得到了保护,他们通常会认为医患关系是良好的。患方对医患关系的评价是主观的,并且可能受到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和期望的影响。医方需要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以满足自己的期望和需求。同时,医方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则,保护患者的权益和隐私[2]。

4 影响医患关系评价认知差异的因素

4.1 文化和社会背景

文化和社会背景是影响医患关系评价认知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会塑造人们对医患关系的期望、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评价存在差异。

①价值观和信念。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医患关系的价值观和信念可能存在差异。例如,有些患者视医生为权威和决策者,他们更倾向于依从医生的建议。而有的患者更加强调自主权和参与决策的权利。这些不同的价值观和信念会影响患者对医患关系的评价。

②沟通方式和行为习惯。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沟通方式和行为习惯的理解和期望也存在差异。在一些情况下,直接表达意见可能被视为冒犯或不礼貌,相反,有时直接表达意见被视为坦诚和诚实。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医患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效果,进而影响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评价。

③社会结构和医疗制度。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和医疗制度也会对医患关系产生影响。当医疗资源有限,医生可能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时,这可能会影响医患关系的质量。而当医疗资源相对充足,医生可能更加注重患者的需求和体验。这些差异会影响患者对医患关系的评价。文化和社会背景只是影响医患关系评价认知差异的其中一个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如个人经历、教育水平等也会对评价产生影响。医方需要了解和尊重患者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4.2 教育和信息获取

①教育水平。患者的教育水平会影响他们对医患关系的评价。受过高等教育的患者可能更加理性和独立,对医疗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参与医疗决策和评估医疗服务的质量。相比之下,教育水平较低的患者可能对医疗知识了解较少,更依赖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②信息获取渠道。患者获取医疗信息的渠道也会影响他们对医患关系的评价。一些患者可能通过互联网、医学书籍、学术研究报道等途径主动获取医疗信息,对医疗服务有一定的了解和期望。而另一些患者可能主要依赖医生的解释和指导,对医疗信息的了解相对较少。

③健康素养。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也会影响他们对医患关系的评价。健康素养包括对健康问题的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和就医决策能力等。具有较高健康素养的患者可能更加主动参与医疗决策,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有更高的期望。

④媒体影响。媒体对医疗信息的报道和宣传也会影响患者对医患关系的评价。一些患者可能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和评价受到媒体的引导。部分媒体的负面报道可能导致患者对医患关系持怀疑态度,而正面报道可能增强患者对医患关系的信任和提高满意度。教育和信息获取只是影响医患关系评价认知差异的其中一个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如文化背景、个人经历等也会对评价产生影响。医方需要根据患者的受教育水平和信息获取渠道,提供恰当的医疗信息和沟通方式,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4.3 医疗体系和制度的差异

医疗体系和制度的差异是影响医患关系评价认知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医疗体系和制度可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对医生角色的理解以及对医疗质量的评价。

①医疗资源分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医疗资源分配可能存在差异,如医疗设施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患者对医疗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公平性的认知可能会因此而有所不同。

②医疗费用和保险制度。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医疗费用和保险制度会存在差异。患者对医疗费用的承担能力和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的认知差异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医疗服务的评价。

③医疗质量评价标准。不同国家或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医疗质量评价标准和指标。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认知可能受到这些评价标准的影响,从而导致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差异[3]。

④医疗法律和伦理规定。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医疗法律和伦理规定也可能存在差异。这些规定可能会影响医生和患者的权利和责任,从而影响医患关系的评价认知。医疗体系和制度的差异是影响医患关系评价认知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医疗体系和制度差异,有助于促进跨文化医患交流和理解。

5 平衡医患关系评价认知差异的方法

5.1 提高沟通和协商能力

①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医生和患者之间应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包括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关切,以及向患者清晰地传达医疗信息和建议。医生应尽量使用患者可以理解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医学术语。

②倾听和尊重。医生应倾听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并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患者应被视为医疗决策的合作伙伴,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

③解释和教育。医生应尽可能清晰地解释医疗诊断、治疗方案和预后等信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医疗服务的质量。医生可以使用图表、图片或可视化工具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医学知识。

④协商决策。医生和患者应共同参与医疗决策的过程,共同讨论治疗选择和风险,并权衡不同的选项。医生可以提供专业建议,但最终的决策应尊重患者的意愿和价值观。

⑤提供支持和回应反馈。医生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怀,回应患者的疑问和反馈。医生可以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他们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并及时解决患者的疑虑和问题[4]。

5.2 加强医患教育和互动

加强医患教育和互动,可以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客观理解和评价,减少医患关系评价认知差异的发生。

①提供医患教育。医生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材料、讲座或宣教会等方式,向患者传递医学知识和健康信息。这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医疗服务的过程和目的,从而减少评价认知差异的发生。

②促进患者参与。医生可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医疗决策和治疗过程。例如,医生可以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治疗选择和风险,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意见。

③开展互动活动。医生可以组织一些互动活动,如座谈会、小组讨论或在线社区等,让患者有机会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这种互动可以促进医患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减少评价认知差异。

④引入患者反馈机制。医疗机构可以建立患者反馈机制,鼓励患者提供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建议。医生和医疗团队可以从患者的反馈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进一步改进医疗服务,减少评价认知差异。

⑤培训医生沟通技巧。医生可以接受相关的沟通技巧培训,提高他们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这包括倾听技巧、非语言沟通、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5.3 建立公平和透明的医疗制度

通过建立公平和透明的医疗制度,可以减少医患关系评价认知差异,提高医疗服务的公正性和质量,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和满意度[5]。

①提供科学的医疗资源分配方案。确保医疗资源的分配是合理的,不偏袒任何一方。这包括医疗设施的建设和分布、医疗人员的配置和培训等方面。公平合理的医疗资源分配可以减少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认知差异。

②透明的医疗费用和保险制度。确保医疗费用和保险制度的透明度,让患者清楚医疗费用的构成和支付方式,以及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报销流程。透明的医疗费用和保险制度可以减少患者对医疗费用的疑虑和不满。

③建立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客观和可靠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医疗质量指标、评估方法和结果公示等。这样可以让患者更好地了解医疗服务的质量,并进行客观的评价,减少评价认知差异。

④强化医疗法律和伦理规定。加强医疗法律和伦理规定的执行,保护患者的权益和利益。这包括医疗纠纷的解决机制、医疗隐私的保护、医疗误诊和医疗事故的处理等方面。公正和透明的医疗法律和伦理规定可以增加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和满意度[5]。

⑤加强医患沟通和协商。鼓励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协商,让患者参与医疗决策和治疗过程。这可以增加患者对医疗服务的理解和认同,减少评价认知差异的发生。

6 结语

在医患关系中,医患双方存在着评价认知差异。医方更注重专业知识和技术,他们可能将医疗质量的评价主要基于医学指标和治疗效果[6]。患方则更注重对待态度、沟通和关怀,他们可能将医疗质量的评价主要基于对医生的信任和满意度。这种评价认知差异的存在可能导致医患之间的理解和沟通障碍,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因此,解决医患关系评价认知差异应提高医患双方沟通和协商能力、加强医患教育和互动、建立公正和透明的医疗制度等,帮助医患双方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建立起更加信任和合作的医患关系。

猜你喜欢

患方医方医患
良医拒传方
患方私自录音录像能作为证据吗?
从几组医方谈西夏文医药文献的来源
良医拒传方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
患方私自录音录像能作为证据吗?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