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校本实践

2023-11-18徐敏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19期
关键词:课程评价劳动教育

徐敏

摘要:职业院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劳动必修课程,是实现高素质一线人才技术技能提升的必要手段。针对当前劳动教育授课方式单一、课程资源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从构建项目式劳动课程体系、开发非遗特色教学资源、完善技能和素养双维度评价指标、建立双师型劳动教育教学团队四方面展开劳动教育校本实践。通过建立保障体制和优化评价体系两方面不断提升劳动教育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劳动教育;非遗课程;特色教学资源;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9-0057-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劳动教育是培养和强化外在劳动行为和内在劳动素养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实现高素质一线人才的技术技能素养要求,满足学生教育空间拓展和教育生态多元化的要求,成为教育改革重点方向。当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难以满足智能时代劳动多元化、协同化的发展需求。针对都市化小家庭及少子化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普遍缺乏实际劳动体验、劳动观念不足、劳动能力不足和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协同政府、学校、企业、家庭等多方力量,开展职业院校劳动课程实践探索,促进劳动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1]。

一、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现状

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应立足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以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为导向不断丰富深化职業体验和专业实践。当下学生习惯各种智能设备的运用,对社会实际问题解决有较大期待,愿意接受各项真实任务的挑战。但是对于劳动安全规范认识不足、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对于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缺少职业经验和劳动技巧。而当前开展的劳动教育课程受师资和场地设备所限,劳动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劳动意识与劳动习惯的养成不足,难以满足时代发展对新兴生产技术和社会服务新变化的劳动要求[2]。

(一)授课方式单一,劳动体验不足

职业教育拥有丰富的专业类型,但劳动教育没有融入专业技能教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与类型不够丰富。劳动课程更多地表现为劳动活动,且不受学校重视,经常被其他课程占用,甚至沦为大扫除式的体力劳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劳动教育的实施注重形式而忽略实质,学生劳动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往往出现有劳无教的困境。职业学校所提供的劳动课程,不能满足学生多层次接触行业、服务社会的劳动体验需求。

(二)课程资源陈旧,缺乏地方特色

劳动课程多为零散性、随意性和临时性的活动,常常呈现出课上“听”劳动、校园“喊”劳动、基地“看”劳动、家中“演”劳动等现象。劳动课程资源整体上缺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的学科融合化、内容主题化、结构序列化的多维互动体系。课程知识讲授缺少地方传统劳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大国工匠精神等方面的有效融入,技能体验缺少劳动实践应用、检验、反思、改进的全过程探究,教学方式缺少信息化、科技化元素的应用,学生无法在劳动课程的学习成果中感受现代社会中日常生活劳动和生产服务劳动的价值意义。

(三)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双师型”教学团队

目前职业院校专业劳动教师师资不足,师资力量和专业水平有限。劳动课程多为其他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兼职授课,往往形成说教式劳动课堂,围绕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劳动和社会服务劳动的课程项目实施能力有待提高。教学队伍亟须由副业转向主业、由专职走向专业,形成学做结合、产业技能与教学实施并重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二、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实践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将劳动课程瞄准“培养完整的个人”,服务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以非遗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开展基于真实情境主题的劳动教育课程,针对劳动实践课程有效资源缺乏等问题,围绕现代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和时代特征,构建“诚实劳动、智慧劳动、辛勤劳动、情感劳动、创新劳动”五位一体,融合“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核心素养的劳动课程实践模式。

(一)依托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构建劳动课程体系

学校在烹饪工艺和营养、艺术设计、园林技术等专业中嵌入苏帮菜、苏扇、核雕、缂丝、苏派盆景等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引入非遗项目传承人成立非遗大师工作室,按照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大师工作室为引领、传承与创新为目标、双导师制教学为特色”,“实训教学基地与非遗传承基地相结合”的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同时,将劳动教育设为必修课程,通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制课程标准,嵌入非遗特色劳动实践课程。学生从学习非遗知识入手,到研习相关非遗项目技艺,最后直接参与非遗文创产品的研发。具体而言,学校开发了苏帮菜烹制技艺、苏州端午习俗、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制扇技艺、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14个非遗特色劳动课程项目。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以娱乐游戏为主的“职业角色扮演”认知型模式和以沉浸式体验为主的“职业自我探索”能力型模式,在劳动实践活动中设计贴近社会生活的“感受体验—探究技能—创新创作”项目式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职业意向和信念。

(二)聚焦新时代劳动特征,开发特色教学资源

针对当前劳动教育未能充分反映新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问题,学校坚持“做中学”“体验学习”等理论指导,在职业领域深化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在实践活动中设计贴近社会、生活的劳动实践活动主题。以基础劳动为主、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劳动本源及其内涵;兼顾新型劳动方式、提升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以理解非遗大师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职业体验增强学生服务社会本领,在劳动实践中锻炼学生动手与创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体会劳动文化魅力,感受非遗制作精彩。学校借助职教云、泛雅等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通过虚拟仿真、交互体验、实际操作等,将非遗传统文化与智能劳动形式结合、传统工匠精神与时代劳动品质结合、传统非遗项目与数字劳动工具结合。学生在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职业的同时,感知非遗工匠的劳动魅力及文化感召力,提升欣赏美、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学校通过欣赏劳动成果、模仿与创造劳动产品等形式,提高学生劳动物化与创新能力。学校实施非遗特色劳动课程十年来,已经形成独具本校风格的非遗工艺美术、茶艺、烹饪、财经珠算等劳动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出基于慕课、在线课程等跨区域远程输出的职业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构建了线上线下结合、多方互动的教学模式。

(三)量化综合素质指标,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针对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方式,构建以技能提升为硬核指标和以素养塑造为内核指标的双维度横向评价体系。采用档案袋、评价手册、网络平台评价等多种途径记录学生成长,完善学校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既關注职业体验等活动中的劳动显性效果,也关注隐性的劳动意识提升。重点评价学生独立或协作解决劳动问题、完成劳动任务的能力,劳动技能的掌握、劳动观念与劳动习惯的习得情况,在典型的、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提升劳动创造、劳动反思和劳动情感水平。以班级劳动、家庭劳动、社会劳动为内容,依据劳动次数、劳动态度、操作规范、劳动成果、创新创意等要素实施评价,将劳动教育各项指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每位学生建立劳动教育成长档案。建立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制度,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开展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实践情况全面真实客观地记入档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四)依托综合实践基地,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

以非遗文化为主线搭建的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拥有大量的仿真、模拟实训教学设施,融专业性、教育性和体验性为一体,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茶文化体验中心和财经技能职业体验中心,学校搭建了专业实训室、名师(大师)工作室、学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在综合实践基地,整合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通过虚拟仿真、交互体验、实际操作等手段,架构贯穿高中低全学段的劳动教育,实现不同学段的互通互联,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某种非遗文化职业的同时感知非遗工匠的劳动魅力及文化感召力,提高学生劳动物化与创新能力。同时,学校组建了双导师教学团队,成立劳动教育工作室,由班主任、辅导员、思政教师及相关学科任课教师共同担任劳动教育授课教师,校外从企业中聘请生产劳动模范、技术岗位能手、非遗大师等担任兼职劳动教育导师。双导师教学团队既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为劳动教育实施提供强大的师资保障。例如,学生组织的社团直接参与非遗大师开放日活动,依托“旅小青”服务团队开设江南丝竹民乐队、苏绣社、苏扇社、茶艺社、昆曲社、核雕社、太极社、苏式盆景社、苏帮菜研习社等社团,学生在专业精进和兴趣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创新创业大赛。

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优化机制

(一)构建保障机制,引导持续健康发展

职业院校劳动课程教育达成育人实效需要各方的机制保障。学校成立劳动教育领导工作小组,出台《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有力保障劳动教育的开展,建立激励保障和经费统筹制度,促进多方协作联动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盘活地方劳动教育资源,打破企业、学校和社会间的壁垒,形成区域层面的劳动教育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劳动教育培训,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组织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开展劳动课程项目的开发,通过交流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拓展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提高灵活运用生活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融合能力。

(二)优化评价体系,落实反馈建议

劳动教育实践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包括学生、双师型导师及家长。组织者和参与者现场考察和问卷调查后,再由专家评审团进行小组评价,从而获取课程建设的科学指导建议,了解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和优势,从而优化劳动课程体系,促进劳动教育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乔锦忠.补齐劳动教育短板,重构“五育”教育体系[J].人民教育,2018(21):33.

[2]唐烨伟,陆淑婉,赵一婷,等.跨界融合视域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内涵、路径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1(5):55.

责任编辑:许洁

猜你喜欢

课程评价劳动教育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工业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