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觉醒情感:新时代家庭情感教育行动

2023-11-18李亚娟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19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情感教育

李亚娟

摘要:人类情感的一个共同源泉是父母和家庭。每个儿童都需要情感教育,父母需要不断建立与强化情感教育意识,提升家庭情感教育智慧。基于家庭忽视情感教育的基本问题,明确家庭情感教育的四大行动:家庭情感教育意识与情感关系建立行动;家庭情感教育环境营造行动;情感品格涵养的仪式传承与创新行动;父母情感教育素养提升行动。

关键词:觉醒情感;情感教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9-0011-06

“家庭應该是教育的中心,孩子应当由他们双亲抚育……这种亲密的情感也只能从家庭里特有的亲属关系中得到。这是保持内部密切关系的基础。”[1]家庭是影响人情感发展的主要环境,人的情感发展与人格养成首先是在家庭里完成的,儿童在充满关爱的家庭生活中养成情感能力,将为其良好性情、品格、道德与人格发展奠基。

一、童心母爱:家庭情感教育核心价值追求

儿童教育家斯霞源于童心、行于爱心、臻于成长,基于七十多年的教育实践智慧生成“童心母爱”思想。“童心母爱”也是家庭情感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即父母应有童心,珍视儿童的童年生活,用爱呵护其幸福童年;父母应自然承袭原生家庭中情感精神内核,接纳自己所经历的成长与价值情感,做情绪情感健康的父母;父母需尊重、信任孩子,提升自身情感能力,让家庭充满持续幸福的力量。

家庭情感教育的价值具体体现为如下五个方面:一是情感润泽。家是充满爱的港湾。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中,父母尊重与珍视儿童的个性,相信其是独特的,儿童可以感受到被爱,并在彼此情感传递的过程中,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二是情感明亮。家是充满阳光的港湾。家庭成员共同用内心的阳光汇聚家庭的温暖,共同享受家庭的阳光与爱。情感明亮的家庭有利于儿童养成开朗的性格与健康的人格。三是情感健康。家是充满关心与呵护的港湾。父母需要以观察、预测、判断、参与、卷入等健康的情感干预方式,关心儿童的情绪情感问题,及时进行情感教育指导,经营健康、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四是情感顺遂。家是充满信任的港湾。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的情感关系与适度的教育距离,有利于彼此之间保持顺畅沟通,保持家庭的民主与和谐。五是情感文明。家是情感丰盈与表达的港湾。家庭成员情感丰裕、人格完善,会易于应对生活中的问题、焦虑、压力,也会创造与延续家庭情感的文明。

二、情感忽视:家庭情感教育现实问题

2020年12月,笔者就家庭情感教育问题对6520名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520份。其中,男性为1484人,女性为5036人;幼儿的父母1728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父母4404份,高中生的父母324份,大学生的父母64人。调查发现,情感忽视在家庭情感教育中较为普遍。

一是父母对孩子情绪情感状态了解不足。父母对孩子情绪情感状态的了解(66.83%),低于对孩子性格(88.23%)、饮食与身体发育(79.25%)、兴趣爱好(75.96%)、学习成绩(73.85%)的了解,仅高于对孩子交往与友谊(55.38%)的了解。能经常关注到并允许孩子进行情绪表达的父母仅占15.20%。父母在家中能经常做到与孩子沟通情感问题的占55.71%,相当一部分父母未能经常与孩子沟通情感问题。

二是和谐家庭情感氛围的营造不够。父母经常有意识营造温馨、认同的家庭情感氛围的仅占45.76%。父母经常有意识地减少消极命令的语气,减少对孩子恐吓和威胁的占比仅为30.36%。可见,父母仍会习惯于对孩子进行命令。家长在孩子犯错时选择责罚与痛打的比例为66.58%,而经常会关注孩子的内疚、羞耻等消极情感的比例仅为6.34%。孩子伤心难过时,父母采用的主要应对方式是讲道理(41.16%)、劝说(16.83%)等言语方式;采用拥抱、默默关注的比例分别为33.73%和5.74%,相对较低。

三是父母情感调控能力、沟通能力有待提高。父母心情不好时迁怒于孩子的比例为54.00%。父母之间发生冲突时,能够主动沟通的占50.00%,能寻求第三方调解的仅占3.01%,而生气、愤怒,冷战、不理会、等待对方道歉的共占46.99%。父母经常训练自己的情绪情感调适与控制能力的占47.69%。认为需要对父母、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比例达97.43%,特别是亲子情感沟通技巧指导的需求率高达80.31%。

三、四大行动:新时代家庭情感教育实践

(一)家庭情感教育意识与情感关系建立行动

1.基于儿童安全感与归属感的亲密依恋关系建立

从身心发展层面看,儿童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至关重要。基于儿童安全感与归属感的依恋关系建立,是培养儿童心性品质与家庭情感教育实施的关键所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儿童可能要面对孤僻、淡漠、攻击性行为、注意力不集中等困境,从情感教育角度看,这与儿童早期亲子依恋关系有关。依恋研究专家约翰·鲍比认为:“如果家长能够在儿童早期有效地辨认其情感需求、并且满足这样的情感需求,就会在彼此间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而且这种基础性关系会延续一生,这种最初的依恋关系,是个人在日后构成正面自我形象的基础。父母拥有三种基本情感技巧:第一,父母能够对孩子感觉到情感上的联结;第二,父母能够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将他看成一个独特且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延伸、财产或是负担;第三,运用情感联结和注意力,父母能够充分地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2]儿童需要在充满温暖、关爱的家庭里,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是家庭亲密依恋关系建立的基础,家庭亲密依恋关系也是稳固儿童安全感与归属感的保障。

2.基于儿童认同感与自尊感的亲近信任关系建立

从社会文化层面看,儿童的认同感与自尊感至关重要。父母采用正向的表扬与肯定利于儿童建立高认同感与自尊感,也有利于其责任意识与行为发生。“肯定和表扬及其所带来的感受——对自我的肯定——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在人际关系中展现出来的某种特质。”[3]儿童因为被认同而产生的自豪感,利于其进行“我是谁?”“我将成为谁?”等自我价值追问,进一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感与自尊感。

3.基于儿童尊严感与价值感的亲和情感关系建立

从精神价值层面看,儿童的尊严感与价值感至关重要。儿童失去尊严感和价值感,可能形成情感的“两极性”:一个极端是越来越懦弱与退缩,另一个极端是越来越暴躁、具有攻击性。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有意识地维护亲和的情感关系,充分鼓励儿童自主选择、判断与决定,就容易促进儿童建立起自我价值感。但要把握分寸,不能过分地关怀与迁就儿童,使其产生严重的“自我中心”。因为“过分的关怀使儿童萌生的不是互相同情和关心,而是冷漠无情和粗暴;过分的迁就使儿童发展的不是心灵的仁慈,而是意志薄弱和性格的怯懦;经常使儿童感到,只有他才是家庭的快乐和骄傲,这培养的不是他对家庭的责任感,而是自高自大和自满自足。”[4]家庭亲和情感关系建立是儿童拥有高自尊感与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条件。

(二)家庭情感环境营造行动

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是从家庭开始的,儿童情感健康发展需要良好家庭情感环境。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个体行为公式为B=f(PE)。公式中B指行为,f为函数,P指人,E指环境。即人的行为随着人与环境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而环境既包括客观环境,还包括心理环境,心理环境与个体的需求、愿望、情绪、情感状态有关。”[5]陈鹤琴说:“环境好,小孩子就容易变好;环境坏,小孩子就容易变坏。一个小孩子生长在诡诈恶劣的环境里,长大了也会变成诡诈恶劣的。一个小孩子生长在忠厚勤俭的环境里,长大了也是忠厚勤俭的。”[6]家庭情感环境会影响儿童的性情、风格、行为模式、交往模式与心境。

1.情感体验时空:游戏的环境

游戏是儿童早期最基本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儿童的快乐、高兴、愉悦、兴趣、关爱、友善、同理心等积极的情绪情感,都能在玩的过程中获得。“游戏增强儿童的社交能力和信心,有助于儿童与同伴及成人关系的建立,促进了儿童情感的成熟。并对儿童学业成就及日后工作中的成功有着深远的影响。游戏为儿童提供了表达与管理积极和消极情感的途径,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7]44“游戏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趣味性和愉悦性,笑容与笑声总是伴随着游戏,当儿童将学习技能和内容纳入他们的游戏时,这些快乐情感就与教育科目相关起来,这反过来可促进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且游戏所具有的快乐也可以促进儿童从事教育性活动,游戏活动具有自发的内在-动机快乐。”[8]336游戏也能使儿童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对自己、他人、集体与周围世界保持兴趣。“游戏对儿童自我形成与情绪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缺乏机会、缺少鼓励以及性格上不喜欢参与假装游戏的儿童会失去一个重要阶段,正是这个阶段有助于使他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个人,并发展复杂的自我计划,以及学习如何表达情绪。剥夺早期游戏的机会将不可避免地严重破坏成人时期的社会情绪。”[8]49“当儿童在他们控制的情境下表演生气、难过等焦虑情绪时,游戏除了有益于情感表达还能帮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7]45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在家庭中营造游戏环境,寻找时机、空间、媒介、方法支持充满创造力的游戏,培养使孩子受益一生的情感品质。

2.情感理解时空:阅读的环境

阅读环境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情感理解时空。阅读为儿童的思想和情感提供无限扩展与自由生长的时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会以独特的方式给予儿童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儿童尽情呼吸,享受精神的阳光雨露,习得善,对抗与远离恶。要想使儿童喜欢阅读,家庭要先有阅读环境,父母以身示范。在充满爱与期待的阅读环境中,孩子的语言、记忆、表情、想象、玩耍都变得那么温情、可爱与美丽。家庭阅读环境不仅是重要的情感理解媒介,更是可以再生的家庭情感教育资本。

3.情感表达时空:艺术的环境

艺术环境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情感表达时空。儿童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要想使儿童拥有艺术能力与素养,家庭要先有艺术的环境,培育儿童的审美情感,让其生活在一个“美的家庭世界”里。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环境,皆可成为儿童情感表达的时空,将会让儿童在艺术学习、熏染的过程中提升艺术能力与素养,增强“心理弹性”,为儿童性格、性情、情感、道德与品格涵育助力。

4.情感升华时空:劳动的环境

劳动环境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情感升华时空。要引导儿童提升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对家庭劳动感兴趣,对家庭有责任心,并认识到自己是家庭的重要一员,有权利、责任与义务通过劳动让自己、让自己的家变得更美丽。通过劳动培养儿童积极劳动的价值与情感,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感、掌控感与责任感。

5.情感渲染时空:幽默的环境

幽默环境是家庭中重要的情感渲染时空。幽默情感是一种有影响力的积极情感,有意识地在家中营造幽默的环境至关重要。临床心理学家蒂策将“幽默作为一种治疗方式,相信幽默的视角能在自己和所要面对的障碍与挑战之间创造认知距离,产生心理上的保护性”[9]26。在家庭中,父母幽默快乐的形象示范、幽默风趣的交流习惯、幽默温暖的家庭氛围等至关重要,父母要有意识地通过言语、动作等方式让儿童习得轻松、自在、舒服、开心的表达方式。

6.情感互动时空:对话的环境

对话环境是家庭中重要的情感互动时空。对话不仅停留在日常的聊天层面,对话“意味着对他人的意见作一种反思性的探索和努力去了解其中的含义,在过程中谈话的几方有建设性地面对彼此,历经冲突及在不断改变观念的过程中寻求立足点”[10]。人的心理成熟不能仅在自我世界中完成,而更多地要通過对话的方式来实现。通过对话,家庭成员之间会对思维碰撞与问题解决、情感冲突与情感和谐、搁置己见与固执己见、参与分享与敏感记忆等进行习惯性思考,在互动过程中实现情感的深化与超越。对话需要家庭成员明确自己的目的,在对话双方情绪非常激烈的关键对话过程中,需要注意维护彼此的安全感,使彼此无压力地进行沟通,这是家庭对话时空中情感互动的最佳原则。

7.情感释放时空:运动的环境

运动环境是家庭中重要的情感释放时空。根据儿童性别、体能状况等实际情况,有意识地为儿童提供运动的时间、空间、器材,家庭成员参与一两项集体运动项目,把闲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不仅仅能够锻炼身体,提升体能,更重要的是让家庭生活充满生机与健康。多与孩子一起到户外运动,户外的野餐、风景、绘画、自然、天气、游戏、田野等等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成长时刻”。同时,情感释放、情感宣泄、情感控制等皆可在运动过程中消散,运动成为家庭精神与心理健康的最佳途径。

8.情感流动时空:表达的环境

表达的环境是家庭中重要的情感流动时空。家庭是讲“情”的地方,儿童需要生活在一个“积极情感流动”的家庭,家里充满积极的情感表达节奏,这是整个家庭快乐、安定的基础。当然,家庭中的情感表达,也包括消极情感的接纳、不良情绪的转化与调控,家长需要学会运用语言、非言语行为、多元媒介给予儿童情感表达的指导与支持,允许儿童进行情感表达。

(三)情感品格涵养的仪式传承与创新行动

1.基于归属感的情感约定仪式

情感约定仪式的过程是家长与儿童一起建立家庭归属感的过程,也是建立家庭亲密依恋关系、亲近信任关系、亲和情感关系的过程。情感约定仪式有利于儿童建立家庭归属感,有利于家长情感教育意识觉醒。让父母意识到儿童是正在成长的人,他们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认知与情感。家庭情感约定仪式也应成为家风、家训与家庭公约的主要内容。

2.基于幸福感的情感生活仪式

家庭首脑议事会、儿童公益行动、家庭自制工艺品、家庭餐饮礼仪公约制定等日常家庭生活仪式,往往充满着爱的情感与生活创意,让每个家庭成员拥有自我胜任感,创造与感受幸福,这是家庭共同体的精神内核。“活跃的创意精神是我们安康的一个部分。”[11]有創意的家庭生活仪式,让人感受与体会生活中的仪式美,感受家庭生活的宁静、平和,在相亲相爱中增强家庭幸福感。在幸福的家庭氛围中,父母的情感也会越来越成熟。

3.基于时代感的情感表达仪式

充满时代感的家庭情感表达仪式凸显家庭情感教育觉醒与智慧。如:“新家书”“新记录”可以成为情感表达仪式,表达家庭情感教育的新观点、新价值、新思想。“家庭情感教育日记”见证儿童成长的情感历程,诠释父母教育理念,反思情感教育方法,让儿童的成长看得见。

(四)父母情感教育素养自我提升行动

1.理解情感需求

读懂孩子情感需求是家庭情感教育的前提条件。父母要明确孩子需要什么,了解其情感发展特点,关注其积极情感,接纳其消极情感,培养其积极态度,倾听与回应其情感需求,用积极的方式与其进行交流,为其提供自由选择的权利;发展孩子主观能动性,使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也要对孩子行为做适当要求,教会其一些交往技巧,支持其应对更开阔的世界,指导其学习不伤害他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2.加强情感沟通

父母的情感沟通与交流方式直接影响家庭幸福。父母可以运用“我-信息”进行情感回应与表达,完整的“我-信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孩子的行为,二是父母的感受,三是对父母具体的影响。”[12]正向亲子情感沟通,有利于解决教育冲突与问题。同时,沉默是有情感力量的,父母学会积极沉默,也会给儿童自我反思的机会和勇气。

3.注重情绪调适

“任何人都会愤怒,这很容易。但是,对适当的人、以适当的程度、在适当的时间、为适当的目的并且以适当的方法表现愤怒则绝非易事。”[9]91父母做好自身的情绪管理,寻找自我情绪管理的媒介,进行自我反思与训练,是重要的情感能力。父母要学会情绪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方式,可以自己把生活中亲子之间发生的冲突写下来:“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提示;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说出你的感受,不评价孩子的个性与人品;写便条。”[13]并列举出这个五种方法指导下的言语、情感、行为表达。当然,父母做好情感调适,不是把自己的情感“禁足”,而是学会反思,明确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与教养风格。建立自身的安全感、归属感与价值感,拥有情绪情感调适能力。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家庭情感教育构筑行动,是教育者觉醒情感,系统建立情感教育意识与价值的行动,学会面向儿童、理解儿童、走进儿童心灵世界的行动,提升自我情感教育能力,培养爱的能力与智慧的行动,也是在情感文明视域下传递幸福家庭教育的行动。

参考文献:

[1]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M].潘允康,张文宏,马志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3-14.

[2]钟妮斯·韦伯.童年情感忽视:为何我们总是渴望亲密,却又难以承受?[M].张佳棻,译.台北:橡实文化出版社,2018:26-27.

[3]马克斯·范梅南.教育的情调[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55.

[4]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么样?[M].朱佩荣,高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72.

[5]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348.

[6]陈鹤琴.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92.

[7]伊森伯格,贾隆戈.创造性思维和基于艺术的学习:学前阶段到小学四年级[M].叶平枝,杨宁,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8]约翰逊.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M].华爱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威廉·鲍威尔,欧辰·库苏玛-鲍威尔.做一名高情商教师[M].张园,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10]卡洛琳·爱德华兹,莱拉·甘第尼,乔治·福尔曼.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罗雅芬,连英式,金乃琪,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1.

[11]阿曼达·布莱克·索尔.培养孩子创意从家庭开始[M].管晏,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117.

[12]托马斯·戈登.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M].窦珺,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126.

[13]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M].安燕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57.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情感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探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表现力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