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2023-11-16林锦萍

惠州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劳育劳动时代

黄 鑫,林锦萍

(莆田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1],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2022 年4 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召开,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2]。4 月21 日,教育部发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其中指出,将劳动课程从综合性教育实践课程之中独立出来,强调并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有力推进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课程体系进程,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解读及实践路径等方面提供指导[3]。新时代呼唤各大高校劳动教育新作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让新时代青年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培育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本,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4]。学术界关于劳动教育价值解读的相关研究丰盈,纵观劳动教育的理论、历史及实践三重逻辑,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关乎教育制度的健全,涉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对于立德树人目标的深化具有重要价值意蕴。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价值界定的三重逻辑

1.理论逻辑:劳育助力劳育核心价值体认的内化。劳动贯穿着人类社会历史,同人类社会历史共始终,并对人类自身的起源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作了具体的论述,指出劳动不仅仅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更是目的本身[5]。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6]。为寻求新的发展出路,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创新性地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实现由西方的译介向理性的探索的转向,从多维度、多视角拓宽劳动教育的理论视野,加强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以东北大学为例,该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史料编纂及当代价值研究》,深入解读课题中的思政元素,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尊重劳动,以真正地发挥劳动教育所具备的独特的育人价值[7]。

2.历史逻辑:劳育助推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健全。追溯历史古今,劳动教育源远流长,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劳动的发展。“耕读传家”一词历来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追求的理想图景,对我国的劳动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的功能。国内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已有学者对劳动教育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周美云基于1949—2019年中国知网刊载的1 008篇劳动教育研究,深入剖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研究的“知识地图”[8];施广东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着手,研究了高校劳动教育新的历史使命[9]。新时代的到来,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时代内涵,要求把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进一步凸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明晰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育人价值。

3.实践逻辑:劳育助效知行合一时代新人的培育。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认为,“知”就是“行”,二者不可割裂,强调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主张“知行合一”。宋以国将劳动教育在“五育并举”中的角色定位由“独立并列”转向“融通综合”,明晰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地位,促进劳动教育与“五育并举”在理论及实践逻辑层面的耦合共振[10]。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驱动性的地位,以日常生活劳动为基点,生产劳动为先导,服务性劳动为驱动,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素养。由此可归纳为,劳动教育可以实现“以劳促全”,具有强大的综合育人功能。培育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需建立完善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劳动教育体系,以劳融合德、智、体、美,以五育协同育人,将劳动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烟台工会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引领广大职工在赛中练,助推重点项目提质增效。过程中,烟台市在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开展了40 个行业107 个工种的技能大赛,其中,约有1.8万名职工技术等级晋升档次[11]。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价值的三大层面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劳动教育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3 年,比2021年提高0.11 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4.2%,人口素质的提高将推动社会持续协调发展[12]。孙丹基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剖析了劳动教育与培育“真正的人”的内在关联[13];刘冬冬认为,发展高校劳动教育,需要厘清高校劳动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基础、将“立德树人”作为价值目标、走向“具身化发展”的价值取向的价值意蕴[14]。对高校劳动教育发展价值意蕴的解读,可从“爱劳崇德”“悟劳明理”“善劳促全”三大发展阶段予以关注,学生在此发展过程中,逐步走过从崇尚劳动到综合学习,再到全面发展的开悟历程,见图1。

图1 高校劳动教育发展价值意蕴示意

1.爱劳崇德:崇尚生产劳动,培育造就社会主义栋梁。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素养的一种教育活动[15]。弘扬劳模精神,以劳动实践中先进的人与事来提供热爱劳动的情感激励,让时代青年在劳动实践中收获更好的自己。

其一,劳动模范促学习。2022 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发布的“青少年眼中的科学和科学家精神”调查显示,约93.7%的受访青少年会将科学家作为人生榜样[16]。躬耕陇亩守好粮仓的全国劳模徐淙祥、艰苦奋斗敢想敢干的扶贫英雄杨宁、身残志坚创业济困的阿甘厂长陆鸿——劳动楷模作为新青年学习的榜样,不同时期的劳模身上闪耀着相同的精神光辉,激励着当代新青年向劳模学习,树牢主人翁意识及激发忘我的劳动热情,在新时代踔厉奋发,笃行致远。

其二,劳动事迹促感悟。宋立华认为,劳动事迹具有独特的劳动价值,为学生践行劳动提供榜样示范,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17]。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忠芳,埋头铸盾60 余载。“风华正茂奠基人,古稀之年开拓者”是我国这位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的代名词。劳动模范以自己的人格力量,生动诠释着劳模精神,成为全社会学习和践行的榜样,引导当代青年学习劳模精神,锤炼人格,于实践中成长成才。

其三,自我感受促认同。高校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高校劳动教育体系,让时代青年真正地投入到劳动实践中去,借此可端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感受劳动价值真谛所在,学会尊重崇尚劳动,最终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接班人。合肥工业大学坚持党建引领,带领支部党员走进定点帮扶乡村,了解并参与了农业生产发展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通过实践强化学生劳动观念,以“劳”树德、促全,将劳动教育的种子撒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18]。

2.悟劳明理:聚焦“五育并举”,蓄力提升高校教学质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生育人,而劳动则把人造就成真正的人[19]”。在五育中,劳动教育是实现其他四育——德、智、体、美的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达到“懂劳动”这一高标准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五育并举”,由此全面提升高校综合教育质量。劳动教育帮助高校学生摆脱和纠正错误的劳动思想,树立和端正无产阶级的劳动价值取向,同时,注入了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四者的多元价值,为劳动教育相关课程的综合化设立提供一定贡献。当然,劳动教育并非一成不变,其内容和形式会随着社会及环境的变化而呈现多样化特点,社会仍需在未来接续挖掘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发展“五育融合”新模式,重视高校学子劳动素质、劳动技能的培养,助推大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3.善劳促全:促进全面发展,筑牢立德树人思想根基。在新时代洪流中,劳动能力的提升成为大家共同的价值追求。新时代高校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以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思想根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检验人的全面发展成效,培育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全方位成长发展的时代新人。劳育促进大学生主动参加到劳动实践中去,淬炼社会发展所需的劳动素养,将学会的知识、技能、素养等融入劳动,激励着当代高校学生以劳动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为例,2021 年,吉州区成功创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并以此为契机开展特色活动及课程,期间吉州区共发起志愿讲解活动61 次,为近1.3 万人次游客讲解534批次,让学生志愿者在讲解活动的同时,筑牢立德树人思想根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0]。

二、劳动教育问题概况及成因分析

劳动教育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培育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全方位成长发展人才的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劳动教育现状应围绕学生,从社会、学校及家庭三大角度予以逻辑剖析,总结实践中“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现实难点,为后续实践路径探究提供支撑,见图2。

(一)劳动教育的社会认同程度较低

劳动和教育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强有力的手段之一,而想要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需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并充分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腐思想虽已不再为今人认同,但时至今日矮化甚至丑化体力劳动的现象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由此延伸到劳动教育中,体力劳动也随之在这种社会风气中被边缘化。同体力劳动这一看得见的行为不同的是脑力劳动,后者是以消耗脑力为主的实践活动。现如今生长在新时代的大学生们,所付出的脑力劳动便是在学习生活中勤于思考,但由于劳动的体验和收获上仍存在不足,对于劳动给人类带来价值没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在脑力劳动上重模仿、轻创造的现象仍需致力改变。

(二)高校的劳动教育体系亟待完善

现阶段各大高校本身对于劳动教育存在认识偏差。虽然劳动教育已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由于部分高校在针对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的解读和把握上存在差异,所以难免在认知方面停留于表层。一方面,劳动教育的内容简单化,具体体现于部分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多停留于课程表中,很少能达到实质上的落地践行,虽然设置了相关的劳动教育课程,但难以有计划并全面地开展;另一方面,部分高校“重智轻劳”现象仍旧存在,以选修课出现的劳动课程,可能面临让位于必修课程的尴尬境地,从而在师资、课程、实践、评价等方面存在弱化问题。劳动教育没有深刻地融入新时代育人体系之中。

(三)家庭教育家长主体缺失

家庭中劳动教育的实施对于树立时代青年的劳动价值观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然现阶段许多家庭无法在劳动教育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不属于必考科目的劳动教育处于边缘化及日益削弱的状态。“学历文凭风”“天才论”现象频出,当代家长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即更为重视孩子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孩子品德的培塑。与之同时,现阶段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家长难免陷入将劳动教育同诸如校园清洁等的体力劳动划等号的误区。家长忽视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理念偏差导致劳动教育的缺失,认为孩子从事社会劳动实践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业的事情,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难免形成轻视劳动的劳动价值观。

(四)学生劳动认知存在偏差

现阶段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认知明确,但仍有一些狭隘、负面的文化思潮影响并侵蚀着当代青年。一方面,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便已指出,需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中去[21]。这一将劳动教育量化、课程化的做法,有效保证了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劳动,但也诱生了个别错误认知,即分数异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深层认知,导致对于学校劳动教育的轻视,虽劳动参与度较高,但劳动习惯较差。另一方面,受西方的消费主义及享乐主义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功利心较强,缺乏个人爱好,只注重理论学习,脱离实践,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学生的劳动素质难以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三、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探析现阶段各大高校将劳动教育融入教学体系现状发现,部分高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推行战略型、阶梯式、实质化的教学育人体系。通过剖析现阶段高校劳动与教育结合的现状和成因,针对劳动同教育相融合的三大难点,从课程设置、支持体系、氛围营造等方面寻求解围,进而探索出规范化、多元化、常态化,最终进阶可持续化的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见图3。

图3 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一)课程体系:推进规范化劳育课程设置

构建思政劳育、课程劳育、专业劳育和实践劳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实现规范化发展。

1.思政劳育:培育正确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相互协同所形成的教育体系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有着巨大的影响。形成正确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有助于滋养学生心灵,为学生成人成才培根铸魂。高校需做好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乘法”,使得二者相互融合,从而形成教育协同效应,将思政课融入相关教学,让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培育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积极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课程劳育:学深悟透劳动价值观。设立劳动教育相关必修课程,让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精神等走进课堂、落地生根,借此让大学生通过该课程以提高思想觉悟,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与之同时,保证课程的趣味性、引导性、现实性,即以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主要目标,以现实依据为基础,寻求日常生活中的事迹、人物支撑课程的展开,通过劳动教育专题模块设计发掘趣味性,激发大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动力,确保学子在学深悟透劳动价值观的同时笃行力行,赋能教育事业发展。

3.专业劳育:“专业技能+劳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好高校劳动教育体系,需确立相关劳动教育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融合,开设劳动教育实践特色课程,提升实用性、综合性,贯穿大学生劳动教育生涯全过程。一方面,特色课程需将劳动教育深入融合到专业课程中去,以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引导人、培塑人的功能,如在教育类学科的专业课程中,给予学生相关专业理论指导的同时培育学生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特色课程的建立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专业知识积累为基础,激发学生兴趣,发扬创造性思维,让劳动教育赋能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培育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如北京理工大学面向全学院开设“工程实践”这一必修实践课程,聚焦前沿学科及技术,课赛结合,培育学生思维与实践协同发展,激发专业学习兴趣[22]。

4.实践劳育:“劳动实践+人生价值”协同结合机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只有那种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恰当地结合起来的生产劳动才可以称之为有教育意义的劳动。”[23]高校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将志愿活动融入劳动教育,在兼备专业和公益两大性质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通过创建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假期社会实践、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等相关“实习+实践”的活动,培塑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涵养劳动情怀,体悟劳动乐趣。武汉商学院将面积3 000多亩,涵盖600多个植物品种的三里香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作为劳育“课堂”,关注大学生成就感、获得感的提升,将理论同实践协同起来,让学生在切实体悟劳动乐趣的同时学思悟践,在无垠大地上挥洒青春汗水,实现人生价值[24]。

(二)支持体系:建构多元化劳育保障体系

通过修订评价机制、促进融入机制、推行示范机制这三大机制,建构多元化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首先,修订评价机制,推进劳动素养培育。《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加强劳动教育评价的要求,同时,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追踪评价体系为劳动教育的实效提供保障,也是检验劳动教育是否融入教育机制下大学生受教育情况的重要指标[25]。第一,确保评价内容的科学性,评价内容的标准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全面的评价标准从宏观、微观、主客观出发,以动态形式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的劳动教育现状,帮助找寻薄弱环节,有目的地进行相关练习;第二,提升评价方法的灵活性,评价方式作为评价机制中最重要的操作环节之一,需兼备公正性以及灵活性,可通过个人自评、同行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准确反映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及大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实际表现,培育大学生劳动素质;第三,保障评价机制的合理性,通过在大学生综合测评中合理增加劳动教育效果占比,将大学生劳动教养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或者对大学生劳动教育成果进行评级,以确保评价机制的合理性。

其次,促进融入机制,构筑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矩阵,即加强就业指导以及进行创新创业宣讲,以提升高校学子劳动素养;同时,通过拓展劳动教育的创业实践平台,给予学生深入基层进行实地社会调查和实践的机会,令学生全身心地进行劳动价值观体悟。

最后,推行示范机制,凸显劳动教育价值。以新媒体为抓手,宣传相关劳模工匠先进典型事例,凸显劳动教育成效,打造“劳模工匠+实践”崇劳创新品牌,贯彻尊劳崇劳育人目标,提升育人水平,凸显劳动教育价值。同时,通过劳模进校开展专题讲座,在劳动者本人的视角下解读实践过程中对劳动的体悟,并将自身在劳动生产中积累的精神财富传递给高校学子,全方位体悟劳动精神,感受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三)文化氛围:营造常态化劳育文化氛围

在校内,整合师资力量,筑牢教师队伍,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基地、教材建设,结合育人理念,提升劳动教育质量,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劳动教育网络课堂,开辟“互联网+劳动教育”新形式,灵活应用新媒体平台,推出更多具备时代感的劳育作品,提升劳动教育感染力。同时,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社团活动,如举办劳动技能竞赛,设立劳动兴趣小组,依托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素养,积极投身创造性劳动中。

在校外,开展党团活动、志愿活动,坚持“活动到支部,服务在身边”的劳动服务理念,以党团为引领,稳妥推进劳动教育育人机制。同时,开展好劳动教育第一堂课,家庭是关键,故家庭良好的劳动氛围塑造尤为重要,父母需肩负起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导师的责任,从小进行相关劳动教育,将劳动思想熏陶渗透于孩子日常生活细节中,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孩子的劳动素养,使得孩子学会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综上,针对劳育课程构建,应注重思政同专业课程相结合,培塑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强调理论与实践协同,有针对性地发展创新型思维人才;对于劳育支持机制,构筑科学性、灵活性、合理性有机结合的评价机制,将劳动教育平台融入日常教学中,并推行劳模工匠示范机制,激发学生服务社会动力;针对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注重校内效益同校外相一致,协同社会、高校、家庭三者,培育知行合一、明礼崇德的新时代青年。

猜你喜欢

劳育劳动时代
We reap what we sow校园农耕育英才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叶圣陶教育思想下的草编劳育对话教学创新实践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大学生劳育观培养系统构建研究——以大学生劳动实践示范基地为抓手
新时代大学生劳育培育路径探究
热爱劳动
HANDS OFF THE WHEEL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