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背景 积极联想 审慎构思 适度融合
——对两道解三角形试题命制过程的思考*
2023-11-16杨元韡
杨元韡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213003)
数学检测是评价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方式,数学检测离不开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高质量的试题.因此,试题命制是日常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试题命制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往往需要经历发现、联想、探究、构思等一系列复杂过程.试题命制主要有基于母题的改编式命制与原创命制两种类型,相对而言,基于母题的改编式命制更为容易些,值得一线教师去尝试.通过试题的改编式命制,教师往往更能高屋建瓴地看待数学问题,更能从复杂的问题中析出深刻的背景,因此试题命制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很好的途径.下文笔者将结合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检测高一数学卷的两道解三角形试题的命制过程,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1 第1道解三角形试题的命制过程
母题1 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c-2acosB.
(1)证明:B=2A;
母题2 (多选)在△ABC中,若a∶b∶c=4∶ 5∶6,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sinA∶sinB∶sinC=4∶5∶6
B.△ABC是钝角三角形
C.△ABC的最大内角是最小内角的2倍
背景挖掘 母题1的第(1)问由条件a=c-2acosB证明B=2A,第(2)问又给出其他两个边的条件,求三角形面积,母题1是一道比较常规的解三角形问题.母题1给出了B=2A的一个充分条件a=c-2acosB.母题2的各选项维度不一,但是引起笔者兴趣的是选项C(为正确选项).据此,确定命题背景:边长之比为4∶5∶6的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最小内角的2倍.
确定命题背景之后,展开联想,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尝试,设定已知条件与问题.
联想与构思1 以边的关系为已知条件,以角的关系为问题,拟定下列试题1.
试题1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个:① sinA∶sinB∶sinC=4∶6∶5;②a=c-2acosB.
若选择条件(在条件①,②中选择一个),求证:B=2A.
联想与构思2 以角的关系和部分边的关系为已知条件,以求角或求边为问题,拟定下列试题2.
试题2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B=2A,3a=2b,c=5.
(1)求cosB的值;
(2)求△ABC的周长.
试题1,2评析试题1从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条件(条件的结构不良),虽然维度不同,但试题本身略显单薄;试题2主要的缺点在于,若将B=2A转化为sinB=sin 2A,就会出现两解的情况(两者不等价造成的),要进行舍解(过程参见下面定稿试题(1)解析),最后求出周长.试题2就成为一道有“陷阱”的题目,学生很可能因为思维缜密性不够而丢分.笔者对试题1,2都不满意.
联想与构思3 结合母题2命制了第(1)小问后,笔者将试题2的(2)仍作为第(2)问.如何消除试题2中的“陷阱”?可让学生先证明三角形的唯一性,再去求其周长,使学生明确取舍这一要求.据此命制如下定稿试题1,该题不设“陷阱”,还能从多个角度加以解决,不禁锢学生的思维.
定稿试题1(试卷第21题)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①a=c-2acosB;②B=2A;③ 3a=2b;④c=5.
(1)若△ABC满足条件①,求证:△ABC满足条件②;
(2)求证:同时满足条件②,③,④的△ABC是唯一的,并求出其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