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杯状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混合感染的病例报告
2023-11-15陈天容
陈天容
(西昌市农业农村局,四川 凉山 615000)
猫上呼吸道疾病是兽医临床的一种常见病,通常由感染性病原引起,主要病原有猫杯状病毒(FCV)、猫疱疹病毒(FHV)、猫支原体、猫衣原体和败血波氏杆菌。其中,最主要的病原是FHV-Ⅰ和FCV,FHV-Ⅰ感染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FCV感染是一种多发性口腔和上呼吸道传染病。FHV-I感染还被称为猫传染性鼻支气管炎,以2~6月龄幼猫最易感,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是呼吸道黏膜炎症,打喷嚏、鼻炎、流泪、结膜炎、流涎和口腔溃疡等。FCV感染还被称为猫流行性感冒、猫传染性鼻结膜炎等,各年龄段猫均可感染,2~3月龄幼猫最易感,感染后主要症状是口腔和上呼吸道病变,最为典型的症状是口腔溃疡,还可能会引起猫的慢性胃肠炎、跛行、流产等。猫的上呼吸道疾病可能是由于一种主要病原引发,也可能出现多种主要病原的共感染,而使临床症状变得更加复杂。有研究发现,环境灰尘和猫毛中的病毒可通过气溶胶进行传播,猫支原体、支气管败血波氏菌和衣原体都会造成猫的上呼吸道感染但是衣原体主要造成结膜感染。作为在猫群中感染率很高的病原,FCV可单独感染,也可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严重危害猫及猫科动物的健康。现就以某只猫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多处就医反复治疗,效果欠佳后来我处规范、检查、治疗,后得以康复,总结经验,与大家交流分享。
1 发病情况
患猫为2岁英国短毛猫,雌性(已绝育),体重3.8 kg,银灰色被毛,性格开朗,喜欢黏人,适应能力强。畜主购回就开始流鼻涕,打喷嚏。多处辗转就诊,曾口服赖氨酸,黄芪多糖,速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多西环素等药物,并采用对症治疗的滴鼻剂一并使用,病情时有好坏,一直未得到有效的改善治疗。
临床检查发现:鼻腔大量脓性鼻液,呼吸不畅,时有喷嚏。营养状况良好,皮肤,黏膜颜色正常,听诊心音与呼吸音正常,其他视诊触诊未见异常,食欲精神良好。
2 实验室检查
2.1 血常规检查与生化检验
采集猫只血液,对肝肾功能等进行检查,结果详见表2-1、表2-2。
表2-1 血常规检测结果
表2-2 生化检测结果
2.2 X线检查
对猫只的上呼吸道与胸腔做了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详见图2-1。
图2-1 猫只上呼吸道与腕腔检查的X线片
2.3 病原体检查
对猫只呼吸道分泌物、唾液与泪液做了多病原PCR检查,详见表2-3。
表2-3 病原体检查结果
结果说明:Ct<16:病原体含量极高16<Ct<26:病原体含量较高26<Ct<36:病原体含量较低(可检测到病原体)Ct>36:无病原体或病原体含量极低(低于检测下限)NoCt:无病原体
3 诊断
猫杯状病毒,猫支原体,猫衣原体混合感染。
4 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以抗病毒、消炎杀菌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取猫杯状病毒、猫疱疹病毒二联卵黄抗体,1次/d,2 mL/次,皮下注射;拜有利0.4 mL,1次/d,皮下注射,连用5d;口服盐酸多西环素片,2次/d,连用14 d,25 mg/次;口服猫呼舒口服液(成分:黄芪多糖,转移因子等),2次/d,2 mL/次,连续用药10 d。用药第3d猫的精神状态好转,打喷嚏症状消失。14d后鼻腔干净,未见脓性鼻液。停用多西环素后,换泰乐菌素胶囊5万单位,口服,1次/ d,连用7 d。
抗菌消炎的同时,要及时清洁鼻孔周围的附着物,保持患猫呼吸通畅。对于已经感染的患猫,除做好对症治疗外,提高其自身免疫力、促进食欲也非常重要,可以给予一定的食欲刺激剂,以尽早恢复食欲,饲喂营养丰富、柔软的食物,如乳类、肉汤、鸡蛋等。对食欲废绝、不能采食的患猫,要及时输液或强制喂食,及时补充一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维持体液及营养平衡。
5 愈后情况
21 d后畜主复诊,未见流涕与喷嚏,复查感染病原全部转阴,停止用药。3个月后,分别电话回访,未见复发。
6 小结
随着猫的保有量增加,猫的交换流通频繁,猫的疫病也随之增加;加之宠物猫价格较好,繁殖场为追求经济效益无序繁殖,频繁引种,且不做相应病原检测与净化,造成大量猫咪多病原携带或感染,严重威胁猫与人类健康安全。治疗中应用的拜有利是专为动物研制的最新化学合成制剂,是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及支原体的克星,是治疗动物各种细菌及支原体疾病的特效药。拜有利直接进入细菌的细胞核内,通过阻断DNA合成而迅速发挥杀菌作用,可与任何药物配合使用。而且该药具有超广谱性,不会产生抗药性,无交叉抗药性现象,安全性较高。本病例同时使用了盐酸多西环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属于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用于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和支原体等感染。治疗中配合使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硫酸锰、硫酸钾、硫酸锌等20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猫多维营养膏,可以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为疾病的转归发挥良好作用。病原中的支原体是1898年发现的一种类似细菌但不具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能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直径50~300 nm,能通过细菌滤器。过去曾称之为类胸膜肺炎微生物。1967年正式命名为支原体。支原体不侵入机体组织与血液,而是在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黏附并定居后,通过不同机制引起细胞损伤,如获取细胞膜上的脂质与胆固醇造成膜的损伤,释放神经(外)毒素、磷酸酶及过氧化氢等。对影响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不敏感,但含PHMB杀菌成分的洁阴洗液、红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及氯霉素等作用于支原体核蛋白体的抗生素,可抑制或影响蛋白质合成,有杀灭支原体的作用。衣原体同支原体类似对作用于细胞壁的药物耐药,如青霉素类、万古霉素、杆菌肽,对于抑制膜蛋白和胞质蛋白合成药物敏感,如四环素、红霉素等。该病例病情长时间未能有效治疗与检测不规范,用药不恰当,疗程不足够有很大关系。该病例感染病原中的支原体与衣原体对用药有特殊要求,普通抗生素对其无效,且因其特殊的致病机制导致其给药疗程较长;而且这些病原极易产生耐药性,这就对兽医有了更高的要求,要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对疾病的充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