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型硕士的个性化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探索

2023-11-15卢春莲刘雨平

山西青年 2023年19期
关键词:专业型硕士导师

耿 涛 李 松 卢春莲 刘雨平 张 潇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报告进一步凸显了教育、科技、人才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彰显了党中央对于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高度重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科技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1]。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为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用大家常说的话来理解就是“专硕是为了工作,学硕是为了研究。”培养目的是通过掌握扎实的理论学术知识为基础,具备专业的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导向,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要求。但目前许多例子都表明,更多的高校模糊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目的。因此,针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创新能力培养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现状、如何改革完善研究生的培养,以及革新课程设置内容等方面着手进行,探索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面向工程应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结构性、关联性、整体性、目的性和专业性。而国内高校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方面表现出一些不足。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生生源不均衡

对于学生生源不均衡这一问题,其实很多高校、很多专业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于研究生的招生选拔考试,大部分都是有一个固定的题库,招生考试的范围就是题库的内容,于是导致很多跨专业学科考试的同学们也可以考到高分,但一旦入学之后,对于科研来说,并不单单只是题库里面的知识了,更多的是对于该专业领域更深层次的探究。因此作为学校,要针对这些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生进行专门的摸底调研,在正式开展科研任务之前,对他们进行系统化学科知识前沿的普及,让他们更深入了解所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和特点[2]。

(二)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探究性

目前,国内的大部分高校对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主要还是理论偏多,且更多的教学知识主要集中在课堂上的指导,结合实践的机会较少。因此,将课程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课下的实践性大大降低,大部分高校在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上仍然类比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两者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几乎相同,教学上还是多以传统的“传、教、授”为主。这一问题导致了学校培养了很多理论能力很强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限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偏差,无法满足新经济环境下市场对高新技术人才的要求。

(三)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对于专业学位的硕士培养,与学术型的研究生相比,培养方式更侧重于能力的培养,创新的考核。但是目前的很多高校对于专业型研究生的课程考核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和传统,相比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是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归纳总结为一张百分制的试卷,采用课程大作业、期末测评等考核方式去评价该学生对该专业课的掌握能力。与实践的关联度并不是很高,该考核方式相对单一,无法引导学生提高实践能力[3]。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一)改进招生方式,提高学生专业认同度

目前,大部分考生和企业领导人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认知和定位并不清晰,先入为主地认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不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针对这种问题,招生单位需要提高考生和企业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认知定位。从招生宣传上来说,招生单位需要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定位加以明确并宣传,让考生认识到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在人才培养方面对国家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提高考生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认可程度,让考生从多方面例如自身能力、职业发展等角度进行客观分析,不盲目跟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从而提高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第一志愿招生比例。在入学考核选拔中,通过精心设置的考试形式和考试科目,让学生准确认识到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在未来市场上的定位。在初试考核阶段,招考单位就应当根据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区别,考虑到其中的知识结构差异性,科学并且合理的设置自主命题方向和考题,筛选出具备培养要求有潜力的考生。在复试阶段中,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考核,需要重点突出实践能力的考察,可以选择与学校有培养合作的企业中的企业导师参与复试过程,科学设置复试环节,选拔出贴合实践活动、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学生入学后,第一时间采集学生对专业型硕士的认知程度,如发现问题,及时对认知有偏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及时解决问题,并提供科学合理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消除个别学生对专业型硕士的认知偏差,以此来提高招录生源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的专业认同度,为未来培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优化课程设置

现在,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更加迫切。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不难发现,如果学生在课业上的某些课程设置与企业要求高度吻合,将会大幅提升学生就业率,同时该课程也会受到更多非相关学生作为选修课的选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学校应坚持以市场发展为牵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中心,发展走在行业中心的培养道路。这需要在课业设置上考虑到学科的市场性、科学性、前沿性和实践性,学校需要实时掌握学科专业前沿知识,同时也要深入市场,走访企业,进行实际调查,掌握企业对人才选拔需求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就业方向,制定与企业需要吻合的培养方案,优化现有的课程设置。可以开展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建立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活动基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并鼓励导师积极申请企业政府创新型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场所,通过在教室和实践基地的综合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体现出专业知识对创新型技术发展和实际工程实践的指导意义[4]。

(三)考核方式多元化

专业型硕士人才的培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的转化,侧重于管理、技术设计、技术创新以及技术改进能力的培养。因此,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考核标准要与学术性研究生的理论考试方式区分开来,单一的理论考试和学术研究能力只能展现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对于理论向技术实践转化还是有所欠缺。因此,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要在考评方式上加上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综合考评。通过详细设定课程教学与评价环节相得益彰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考核。学生通过在对理论基础进行夯实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培养良好的思考学习习惯。而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更应该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综合筛选指标,培养以动手能力为前提的高新技术人才。

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实习基地,结合虚拟仿真等线上考核来规范操作过程,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作用,引导企业导师切实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来。充分发挥联合企业的实践关联,针对专业型人才提出更切合的实践要求,制定多元化的考核评定标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政府企业的合作申报项目和实际工作中,真正走入实际工程案例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和工程管理能力。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保障导师调控的前提下,充分给予学生发挥空间,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工程进展以及现阶段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对于优秀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尝试自己组建团队,锻炼学生的团队管理能力、设计能力和学生沟通能力。

如本校面向电子信息专业开展的光学系统设计这门课程,该课程最好的考核方式,应该是让同学们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条件,自己设计一款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透镜,并以设计方案的形式进行展示和内容的陈述,而不是单单给一个不是很新的课题,并且书本上可以找得到的方案让同学们去进行设计。而教师对于工程模块的评价,也不能只是单一进行百分制的打分,而是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专业基础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问题分析与工程实践,为学生后续进行更加复杂的工程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问题基础[5]。

(四)做好学校和企业的良好过渡

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更加注重的是职业性的培养,培养的学生应该更能够适应企业化的管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重点应当放在实际研究上,在实验室和实践活动中完成探索创新,需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应用工作上,充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的教学办法,在科研选择上要以解决实际企业问题出发,针对某个企业受到的制约问题,重点进行研究,同时研究成果要体现出社会性、实用性和经济性价值,切实为解决企业内部问题和提高实践部门的经济效益考量。

学校应该投入更多精力在课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上。通过建立完善的高级别的重点实验室以及校内外联合培养机制,为校内学生在进入正式工作之前提供一些校内外的实践平台。通过高校和企业进行沟通,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学习实践的实习场所,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理论实践能力。

学校不仅要大量提供实习的场地,也要考虑到对学生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设定相关的管理办法,使校外的实习基地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具体实施的措施有,一是可以设定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培养管理机制,并且将企业导师纳入学校的导师管理序列,充分发挥其作用。二是建立一个除了导师和学生之外的第三方监督管理机构。使校外的实习基地各项管理保障制度充分落实,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科研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和论文开题及答辩环节需要学校导师监督指导。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职业发展规划以及沟通能力则需要企业导师充分接触并指导,通过“传帮带”的教导方式,让学生掌握工作中的人文、交流、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就业过渡难度,提高业务职业素养。

对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企业培养质量,要考量校内外联合反馈机制,对学生的培养环节合理性和完成情况进行考评,保证学生完成培养目标。校内主要以学生的课程完成度以及科研学术能力开展考评,校外导师主要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考评。并通过反馈和考评机制实时改进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短板,使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提升质量和水平更加适配于校企过渡阶段,达到具有一定理论和高技术人才选拔标准的培养目标。

三、结语

随着当今科技的高速发展,培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素养,能够解决实际的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创新性思维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应当引起各高校的关注。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的长期工作。学校应当从源头改进招生方式,提高生源对专业认同度,在过程中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具有实践性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从结果上设置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激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从学校走向企业中的过渡,帮助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各高校需要找准自身优势,结合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构建出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猜你喜欢

专业型硕士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V eraW an g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导师榜
分析创新专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DSK—1500CT专业型直喷烟机
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