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教育影响力因素分析

2023-11-15姚志刚罗小平

山西青年 2023年19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影响力权力

姚志刚 罗小平 刘 瑶 刘 茹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一、教师教育影响力定义

该如何定义教师教育影响力呢?章洁琼认为,教师影响力主要是指教师在与学生的人际交往中,教师运用包括教师的职权、资历、自己的知识、思想观点、道德品质等在内的载体,用于改变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力量[1]。行为科学认为,影响力指的是人际交往的能力。根据这个观点,可以定义高校教师的教育影响力,是指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影响甚至改变学生心理与行为的能力。每个教师都有影响力,只是各自影响力大小不一,主要取决于教师如何发挥教育影响力。

二、教师教育影响力的构成

梁美华等在研究中指出,教师的教育影响力是一个由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构成的复合体[2]。华丽晶认为,权力因素主要包括职位因素、传统因素和资历因素;非权力因素主要是指教师自身的品格因素、知识因素、能力因素以及情感因素等[3]。

本文综合一些学者的观点后认为,教师教育影响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由社会历史、文化、政治及经济需要而对教师及其职位赋予的权力所带来的影响力;以及教师因为自身品格、能力、知识和感情等因素而拥有的非权力性影响[4]。本文对教师影响力的研究主要立足于高校教师的教育影响力。

三、教师影响力作用的发挥

(一)权力性影响力

权力是一种能力或一种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教师权力性影响力的来源主要是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的需要而对教师及其职业赋予。社会对高校教师有较高的期待与要求,所以从制度上赋予高校教师一定的合法性权力,也相应赋予高校教师一定的话语权。

银星严和艾军认为,权力可以分成五种,分别为合法权力、专家权力、指示权力、奖励权力和强制权力。而教师权力也符合权力的定义,是这五种权力的综合体现[5]。

教师权力性影响力来源于外部,具有威严性、难以抗拒性和强制性的特点。这些权力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发挥,教师影响力就会增大,反之则会削弱。在面对权力性影响力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表现为服从。如果这种权力利用得好,可以起到维护教师影响力的作用。反之,则会降低作用,甚至会起反作用。

(二)非权力性影响力

教师非权力性影响力强调的是顺从和依赖,是一种自然性的影响力。教师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来源主要是教师自身的素质,包括教师自身的品性、个人能力、知识储备以及情感能力等[4]。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接受教师影响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高校教师教育影响力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

教师非权力性影响力具有自然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主要来源于教师自身。这种影响力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并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学生对于这种影响力表现出接受和顺从。如果这种影响力利用得好,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育影响力。

四、教育影响力的因素

(一)教师因素

教师是教育影响力发挥作用的主体。教师因素还可以继续划分成知识素养、行为能力、情感能力等几个方面。

1.知识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知识素养指的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应该具备所在学科、专业相应的知识结构。教师具备深厚的知识素养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面对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挑战,高校教师必须改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包括各类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也包括教育实践知识和文化知识。

2.行为能力

在教育教学以及管理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行为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管理能力、信息素养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一是教学设计能力。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设计的僵化与呆板,现代高校教学设计更加关注教学弹性以及师生之间互动,更加强调情景教学和环境教学。

二是管理能力。教师的组织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有责任组织好课堂教学工作,维持好课堂秩序;此外,教师的管理能力还应该体现在对班级课后活动的管理,包括班级干部的培养、选拔,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等。

三是信息素养能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开始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这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形式的挑战,同时也是现代高校教育的机会。教学新形势、新技术、新手段的出现,加快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变革进程,也加快了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速度,也为教育方式的转变开拓了空间。

四是科研能力。要推动高校课程改革进程,需要高校教师积极转变自身原有观念,让自己向“教育家”的角色转换。要实现高校课程改革的目标,高校教师就应该将自己置身于实际教学情景中,要学会以研究者的眼光来审视和分析实际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出教学经验。

3.情感能力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的关系是粘合剂,可以增强教师影响力作用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以及课后生活中,教师能够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交流,会使学生感觉被尊重,获得认同感,从而尊敬教师;也会让教师获得关于学生更多的有效信息,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影响力。

在制约教师发挥其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行为与其自身影响力有着非常明显的关联。高校教师的行为能力会直接影响教学过程实施的效果,制约着教学功能的发挥,并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因素

学生是教师教育影响力的客体。学生对教师的接受和信赖程度会直接影响教师教育影响力的发挥。高校教师具备权力性能力,这是被社会赋予的,是制度保证的。但高校教师的权威只有在被学生接受后,才能发挥影响力,才能实现教育体系育人的目标。换而言之,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接受和认可程度,直接决定了高校教师影响力发挥。从整体来看,当代大学生具有这些特征。

一是素质多元化。大学生的素质差别相去甚远,具体包括智力水平、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生源性质及地域性差异,使大学生的群体结构更具多元化特点。

二是个性的开放性。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中西方思想碰撞交汇的时代。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可塑性极强的阶段,他们能快速接受新事物,能迅速认同新观念,整个群体的思想十分活跃。当代大学生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对新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极强的接纳能力;社会科技的发展使他们学习的途径更加多样化,能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见多识广视野开阔。

大学生在这个阶段的特征,对高校教师影响力能否顺利发挥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在高校组织情景中教师影响力的运行,能否被大学生认可、接受,并对大学生产生影响,都与大学生的特点紧密相关。

(三)学校因素

学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教育活动的组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发生场所,也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一方面,高校规定了高校教师与大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另一方面,高校又规定了两者在高校组织中拥有的权力与地位。正是因为学校从制度上的规定,才让高校教师拥有了权力。高校教师的职权有:自主选择教材、自主实施教学计划、自主组织教学活动以及自主选择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等。教师的教育职权,是由高校依据高校教师角色特点制定的,是教育赋予高校教师的一种制度化权力。

学校因素中,还有一种重要的因素即学校文化,该因素也会影响教师教育影响力的发挥。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沉淀下来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想观念以及共同的行为方式等被称为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传承,影响着高校的发展方向、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甚至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文化输出和接受过程。学生和高校教师都会在教学过程中受文化的影响。有着先进学校文化的高校可以凭借学校文化来增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意识,塑造高校教师的目标意识,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引领高校教师朝着更明确和更高尚的方向发展;除了高校教师,在校大学生也可以被学校文化激励,高校文化可以从多角度对大学生进行塑造和培养,包括大学生性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便于更好地接受高校教师传递的文化,从而实现高校教师影响力的发挥。

(四)社会因素

如今的高校已经不再是象牙塔。身处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在受到高校内部组织系统和高校文化影响的同时,还会受到来自社会人文环境影响。其中就包括社会文化和大众传媒。

1.社会文化

高校教师除了是学科知识的传递者,还是某种文化的施行者。如果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文化趋于多元,高校教师所代表的某一类文化就会因为其他社会文化的存在而被削弱。对此,无论高校教师采取何种措施,都难以改变现实,教育影响力也将随之被削弱。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也是影响高校教师教育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2.大众传媒

在网络时代,移动终端的普及,大众接受信息知识的渠道不再单一。在校大学生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就不再局限于单一渠道,高校教师所传播的文化仅仅是大学生所接触诸多文化中的一种。文化接受渠道的多样化导致高校教师知识上位者的地位受到了冲击,教师教育影响力被削弱。从这个角度来看,大众媒体也是影响教师教育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五、提升教师教育影响力的途径

高校教师的教育影响力是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组成。多数学者认为,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共同发生作用影响教师影响力的发挥[6]。要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影响力,需要注意维护教师的权力性影响,这就需要从制度和文化等方面入手。

(一)制度保证。制度保证是指从制度层面保证高校教师的教育影响力。一方面,从制度上保证高校教师拥有一定的合法权力,让高校教师的权威合法化;另一方面,严格执行高校教师资格制度,岗前培训制度、考核制度,让高校教师的知识、能力等有客观标准可以参考。由社会赋予教师的职务、权力、地位等,让教师成为受社会尊敬的职业。

(二)文化氛围。整个社会要继续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文化,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文化氛围。一方面要利用媒体资源,塑造教师的美好形象,增强教师的美誉度;另一方面,应该将提高高校教师待遇落到实处,从物质层面保证高校教师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提升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7]。要提升高校教师的教育影响力,除了关注权力性影响力层面,还应该关注非权力性影响力层面。所以,需要从教师自身入手提高教师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从而在整体上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影响力[4]。

(三)增强专业素养,提升知识能力。知识储备是高校教师有效施教的基础[8]。高校教师必须持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还要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教学过程不仅是高校教师工作的过程,也是高校教师实现成长的历程。教学过程并不会因为授课过程结束而结束,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应该不断分析、总结,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成果,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不断提升教学技能。

(四)角色转换,提升行为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要求高校教师转换角色,要当好社会文化知识的梳理者和传递者。面对内外部环境新的变化,高校教师要善于发现大学生的需要,引导大学生根据需要、兴趣来组织和管理知识。大学生身处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中,他们原本积累的文化信息和思想价值在多元文化背景中,比较容易受到冲击,面临抉择冲突。所以,高校教师应该扮演文化“鉴别师”的角色,帮助学生梳理文化,同时向学生传递社会需要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努力做高校教育的研究者和践行者。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影响力权力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权力的网络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