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引领学生健康人生
——浅谈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23-11-13宋艳花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第一中学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班主任心理

■ 宋艳花 (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第一中学/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常常会让笔者深思,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进而在教学实践中改进,这是常年工作在一线教师的习惯,更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近年来,学生出现厌学、网瘾、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情况增多,究其原因,与家庭、学校、社会都有一定的关系。为此,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刻不容缓。但是,现状是,大多数学校没有专业心理教师,在这样的状况下,班主任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

一、一次心理健康诊断测试分析

2021—2022年,依托香港大学及大理大学心理学研究生资源,针对学生心理问题,我们曾经在某校以初中阶段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做了两次心理健康诊断测试,以下分析以其中一次测试数据为主。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主要检测被测试对象的情绪困扰和适应不良倾向,测验共有100个项目,包含对人焦虑、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敏感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恐怖倾向8个内容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 (即测慌量表)构成,内容量表的总分表示个人焦虑的倾向,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本次测验发放MHT问卷466份,覆盖了某校全部初中生,收回问卷466份,无效问卷12份。

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做了比较:

1.年级差异 (见表1)

表1 :均值

2.性别差异 (见表2)

表2 :均值

3.年龄差异 (见表3)

表3 :均值

根据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处于小升初过渡期的初一学生,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高于初二、初三学生。究其原因,在生理上,他们处于一个“断乳期”,在思想上,此时是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形成初期。处于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学生情绪变化较大,抗挫能力较弱,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加上女生心思细腻,情绪极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所以产生心理问题概率也比男同学高;从年龄 (12—17岁)上看,13岁、16岁青春期的孩子,是内心最为动荡不安、剧烈变化的时期,学校、家长、班主任、教师若不帮助孩子处理好这一冲突,孩子就容易发生各种心理障碍,严重的甚至患上心理疾病,这也是该阶段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原因。这份调查报告与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吻合。那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呢?

二、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9015名中小学生 (主要年龄为10—14岁)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孩子中17.4%的“认真想过自杀”,8.2%的孩子甚至“做过自杀计划”。近年来,城市生活节奏加快,成人生活压力大,很多时候把生活压力转化在对孩子的期望值上,导致孩子学习压力大,心理健康很容易出现问题。2021年11月30日,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证实了其子宋昊然不幸离世的消息。在家长看来,孩子是因为作业负担过重,心理疏导不及时,流于形式等原因,导致孩子跳楼自杀。不管最后结论如何,我们都不得不反省,是什么让孩子选择一条不归路?作为教师,我们该做什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做?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孩子健康成长,就是家庭最大的幸福。真正的教育,就是造福人民的教育。作为一线教学教师,笔者发现,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留守老人和儿童数量剧增。在外出务工过程中,随着务工者经济、心态和环境的变化,离婚现象非常普遍,离婚率逐年升高。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家庭的呵护,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些孩子,一旦产生心理疾病,面临的不仅仅是学习问题,更多的是社会问题。

学校教育中,目前能够配备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不多,更不要说能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初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导致病情加重、恶化,甚至会产生过激行为。一旦介入医药医治,很多学生只能终身服药,有的不堪其重,会选择自杀,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现实的严峻,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能只重视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忽视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首先,学生应学习心理文化知识,促使他们提高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这对学生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都有好处。然后,青少年学生应该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乐观向上的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优良的个性和健康统一的人格。最后,教育工作者的心理辅导也是促进学生建立正确认知结构、情感模式形成的重要途径。

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充分发展,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对教育的关注,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随处可以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是帮助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由此可见,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只有家校合作,学校主导,教师主力,家长助力,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三、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我浅见

通过大量的调查资料结果显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容忽视,积极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健康心理是十分紧迫、重要的课题。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桥梁,是孩子心中最值得信任和敬仰的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是具备爱心、耐心、细心的教师。班主任工作,除了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该如何关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

1.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意识,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学校领导要注重心理健康工作,积极创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要改变认知,认真积极参加心理课程培训,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处理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学校要开展有规律的开展心理测试,让心理测试具有时效性,学生的状态即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动态性;关注学生是否有夸大或隐藏的成分,心理测验是参考手段,不能唯测验结果论。只有领导重视、教师实干,家校合作、社会关注,才能真正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

2.学校内要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体制与教育形式

学校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体制,要有主抓的部门,有合格的心理辅导员,应有健康的情感、价值观,健全的人格魅力和坚强意志,高尚的职业道德,全面的知识结构,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评估制度。在教育形式上群策群力,不拘一格,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包括学习态度方法,学习成绩,智力发展情况,非智力发展情况,职业兴趣等);对特殊学生 (个案)进行的研究,进行个别的疏导;群体的疏导;组织心理疏导和专门活动与训练,严格遵守心理辅导咨询的保密性原则。

3.各班主任细心关注学生,摸查本班表现异常的学生,关心呵护,与家长达成共识,根据不同症状尽快采取相应措施

近年来,我们发现出现抑郁倾向的学生人数增多。去年毕业的某班学生中,出现3例被医院确诊为抑郁症的病例,最为严重的一个女生,目前已经没有学习能力,其余两例在药物干预下,有好转迹象。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细心观察学生变化。在某班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一位女同学眼光有点呆滞,还有嗜睡情况,在与她谈心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她的小手臂上布满大大小小的刀痕。她是一位留守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笔者迅速通知其父母,要求他们尽快带孩子就医。在其父母没有回来之前,和本班教师、学生沟通,尽量给予学生爱和关怀,让她感受集体的温暖。因为干预得早,孩子的病情好得很快,已经能够正常学习生活。

4.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产生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如语文课,学习《论语》,要结合学生实际,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为人处世、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知识;学习苏轼的作品,要教会学生不惧生活挫折,乐观面对生活磨难的品质;学习《走一步 再走一步》,要教会学生坚持就是胜利。如政治课,与学生心理健康相联系的内容更多,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能够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契合点,从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挖掘学生亮点,开发出学生的各种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找到学生的特长,激发出学生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好奇心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只要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就会有让你意想不到的答案;社会,是一门学问,但是,不是学校开设的课程。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这也是教师要关注的教育内容。教会学生应对生活中层出不穷的问题,解决生活、学习的困惑,培养学生良好心态;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接纳自己的缺点,不自卑、不气馁,欣赏自己的优点,不自大、不自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5.学校加强家校联系,提供给家长一定的学习平台,做到家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自古以来,父母给予子女的爱,那是世界上最真的情感。如何爱?《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左师公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父母重视教育的意识增强,但是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却忽视自身的学习,这是家庭教育中常见的现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更是孩子终身的教师。家校联系,教师家长合力,才能塑造孩子健康的身心。学校,是汇聚更多的教育优质资源和人脉的地方,好的学校,不光有大楼,更应该有大师。家长,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家长有为孩子寻找优质资源的殷切期望。学校,有这样的平台,那么家校合一,就能给学生一个最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健康的成长。

6.减轻学生压力,教会学生释放压力,让学生做情绪的主人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同日,教育部发文阐述《意见》出台的背景和过程,表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太重,教育短视化、教育功利性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导致学生作业、校外培训负担重,家长经济及精力负担加重,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的成果。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学生减压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做好课后服务工作,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后服务,真正让学生减压,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生活,这就是学校教育应该做的。我们需要的不是只会学习的机器,我们要培养的是身心健康的社会合格公民。

总之,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国家需要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学是由青春期走向成熟期的过渡时期,学校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各方面出发,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让社会各界都提高共识,健康青少年心理,成就每一个家庭的幸福。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班主任心理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夸夸我的班主任
心理感受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