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3-11-13唐为芷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8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本科生化工

唐为芷

(南京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江苏南京 211816)

在推进“双一流”与“双创”建设的背景下,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逐渐成为各类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1]。创新人才的培养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创建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人才培养起着关键作用。目前,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各高校也愈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化工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1.1 实验与实践教学不受重视

化工实验与实践教学是培养化工专业人才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化工专业人才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环节。然而,目前各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多将实验与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课程,而且在实验与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大多为验证性的实验,创新性实验和自主设计型实践不足,这种实验与实践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培养化工专业人才的创新思维,更难以发挥实验与实践教学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2]。

1.2 缺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虽然目前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较多地安排了学生进企业实习实训,还有不少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共建可供学生实习实训的基地,帮助学生通过各种创业园将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孵化。但部分学生参与实习实训,只是进企业参观,并没有真正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使得校企合作不够深入,高校难以借助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实现化工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3]。

1.3 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当前,高校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参与科研竞赛,但部分专业教师未重视激发参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部分高校科研竞赛的激励机制单一,大多与评奖评优挂钩,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科研竞赛的覆盖面较窄,最终进入决赛的作品有数量限制,参赛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科研竞赛无法在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发挥实质性作用[4]。

2 “三位一体”化工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2.1 基于校企协同的化工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校企共建专业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化工安全与绿色环保日益受到重视,化工产业的升级以及传统化工的转型迫在眉睫。校企共建专业是促进企业参与高校的专业建设,高校能够了解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并据此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5-6]。

南京工业大学与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校企联合的化工工程实践创新平台,将设计思维、工程思维、创新思维培养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开展企业工程师授课、校企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大学生化工设计创新、教师工程能力培训等活动,将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融会贯通,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南京工业大学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工作委员会机制,创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设立学校和企业工作小组,共同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教学大纲;聘请企业工程师为兼职教师,开展校企联合备课、联合授课、联合指导。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内容,企业工程师为学生讲授设计思维课程,学校教师为学生传授基础理论课程,两者相互配合,协同育人。同时,企业工程师参与学生学科竞赛以及毕业设计指导,指导学生以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对化工专业的认可,培养创新人才。

基于校企协同的化工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有利于解决“重理轻工”问题,让“工程教育真正回归工程”的教育改革模式可推广、可复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让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推广、可复制;有利于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让传统化工专业升级改造的新工科建设路径可推广、可复制。

2.2 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化工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化工专业人才,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实施了“筑梦化工·育英强梦计划”。该计划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依托学院的学科优势,采取专题报告、科学实验、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育优培优,引导学生将专业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将科研思维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致力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的一流化工英才。该计划立足本科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院科研优势,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提高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以培养一流化工人才为目标、以本科生创新课题为载体、以科研优势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的特色培养体系[7]。

一是以“筑梦化工·育英强梦计划”为抓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提高立德树人工作质量,并将其落实到教学科研活动中,体现在育人育才过程中,引导教师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8]。二是以系主任、党支部书记和党员骨干教师为主体,选优配强导师团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和青年教师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院负责协调、布置、检查有关工作,定期就导师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召开学生动员会,介绍实施“筑梦化工·育英强梦计划”的指导思想、实施方案及操作程序等,年级辅导员与导师配合工作,年级辅导员主要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事务管理、导师侧重学业导航和成才指导,各司其职,各有侧重,相互合作。

2.3 基于科研竞赛的化工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共建共享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施“大学生创新实践百千万工程”,在学校“大学生创客梦工场”建设的基础上,学院建设创客实验室,开办创客实验班,为大学生创客提供学科专业交叉、项目丰富的“双创”教育实践平台。建立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孵化基地,实现理论教学、实习实训、项目孵化的结合[9]。

健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践体系。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基金”,开办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实验班,指导本科生申报立项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力争使每一名本科生在校期间至少参与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每年举办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巡礼、经验分享会、前沿论坛,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项目展示、成果转化、校企对接等活动的交流平台。

办好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建立国家、省、校、院各级各类竞赛管理体系,形成学校指导、学院为主体的各类竞赛项目动态评价和认定机制[10-11]。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类竞赛、专业技能竞赛及科技创新计划活动,学院定期举办符合学科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竞赛,将创新创业竞赛纳入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对于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科研竞赛已成为提升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力抓手。科研竞赛项目是本科学生通过个人或组建团队参赛,在导师指导下,自主进行选题设计,独立思考研究路径或参赛作品框架,并进行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处理、撰写调研报告或创新创业计划书,旨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的“有创意、能创新、善创业”的复合型人才[12]。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把专业实践教学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相融合,有利于构建学生化工专业综合知识框架,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此外,还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独立完成选题立项、与导师交流、确定研究内容、进行创新性实验、撰写结题报告等环节。参与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与科研接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结合自身兴趣进行科研创新探索,不仅能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还可以提升创新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为化工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3]。化工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学科领域,培养化工专业创新人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然而,培养化工专业创新人才,需建设有机衔接、通专结合、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进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的教学模式改革,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开放、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体系,建设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14]。综上所述,各高校应从实践教学改革、校企协同育人、本科生导师制、科研竞赛项目等角度出发,不断探索化工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更多的卓越化工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本科生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应用化工第43卷(1~12期)目次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