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创新应用探究

2023-11-12咸宗莲石绿叶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第一幼儿园

基础教育论坛 2023年18期
关键词:竹编民间艺术幼儿园

咸宗莲 石绿叶(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第一幼儿园)

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民间艺术教育已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总体来说,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发展,但在整体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加大对民间艺术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创新创造民间艺术教育的形式和应用。同时,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以提升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民间艺术教育对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作用

第一,民间艺术源于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同时服务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经过多年的传承创新而保留下来的手艺或者工艺,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在幼儿教育中融入民间艺术活动,既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光大,又能丰富幼儿教育的课程资源,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支持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

第二,民间艺术具有区域性或者民族性,通常是这个区域或民族文明发展的文化硕果,在促进幼儿情感、态度、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尤其是本土民间艺术文化在课程中的渗透融合,既能够利用幼儿熟知的元素调动幼儿的课堂能动性,又能够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第三,民间艺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审美认知的基础。幼儿对“美”的认知主要来源于艺术活动,尤其是贴近生活的民间艺术。例如,在雕、刻、绣、编、绘画、曲艺、舞蹈等民间艺术活动中,能够有效地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掌握美的规律和表现方式,使幼儿初步感知美的意境和美的形式。

第四,民间艺术活动对幼儿的智力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民间艺术通常包含丰富多样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元素。通过观察、聆听和触摸,可以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对事物的敏感度和观察力;民间艺术通常需要幼儿发挥创造和想象力,亲自动手参与,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总之,民间艺术教育对幼儿智力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感知、创造、动手、情感、社交和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民间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一)营造民间艺术环境,体验传统文化乐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在幼儿园公共环境、班级环境以及幼儿主题园地的建设中,增添民间艺术元素,让幼儿从中感受民间艺术气息,提升审美情趣,体验传统文化乐趣。例如,幼儿园的走廊、墙壁上张贴水墨画、书法、二十四孝图、民族英雄的图片、民俗画报;在楼梯空间悬挂编织、剪纸、扎染等主题作品;在窗台、拐角这些地方可以摆放一些我们特有的工艺品或民俗器皿等,以便于幼儿、教师、家长观赏。除了美观之外,还可以让幼儿在这浓郁的民间艺术熏陶之下,增强民间艺术知识,体验传统文化乐趣。这些公共环境的布置可以根据主题、节日的不同及时更换。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料,除了可以让孩子们有新鲜之感,还可以补充丰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在班级中我们同样可以根据不同的爱好、不同的风格进行环境建设。如绘画主题、陶塑主题、剪纸主题、编织主题、民间游戏主题,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喜欢的艺术形式。我们还可以将孩子们的艺术作品张贴在教室,营造艺术氛围,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体验民间艺术,参与民间艺术的创作。在幼儿劳动园地布置丰收的五谷道具、陈列农耕用具、展示幼儿创作的有关劳动场景的书画作品,让幼儿感受劳动之美,劳动人民的智慧。在美术专区、游戏专区、语言专区、运动专区都可以增添民间艺术元素,或创设符合专区主题的民间艺术活动,以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二)以传统节日为载体,针对性开展民艺活动

民间艺术通常与我们的传统节日息息相关。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最重要的一条主线就是以传统节日为时间轴,根据条件允许和教学需要,在不同的节日开展不同主题、不同形式、丰富多彩的民艺活动。

一是举办民艺展览,展示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和技艺。可以由老师制作或者邀请本地的手工艺人来展示他们的作品。如陶瓷、木雕、刺绣、剪纸等。同时,让幼儿亲自体验制作过程,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感。

二是开设手工制作体验,让孩子们动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由老师来指导,教授制作技巧和方法。例如,春节前,幼儿园可以组织剪纸活动,让幼儿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制作福字、灯笼等各种吉祥图案;清明节,可以教导幼儿如何用彩色纸条扎制花篮,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同时培养他们的手工能力;端午节,可以组织开展包粽子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食物;中秋节,可以组织幼儿制作月饼,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月饼的制作过程;重阳节,可以组织幼儿登高活动,让幼儿体验登高的乐趣,同时了解重阳节的传统习俗。通过以上活动,让幼儿从中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氛围,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是组织传统技艺表演,让幼儿欣赏传统技艺的魅力。如民间舞蹈、杂技、戏曲等。通过表演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四是传统美食展销,举办传统美食展销,让幼儿品尝传统美食,如汤圆、年糕、月饼等。同时,可以邀请传统烹饪师傅进行现场制作展示,让孩子们了解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

五是举办传统文化讲座和展览,组织教师和传统文化专家论坛交流,介绍传统节日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习俗。展示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物、图片和资料,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故事。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幼儿的乐趣,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还能够增加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三)创新民间手工活动,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民间手工活动课程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创新手工工艺以及创意手工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环保意识和文化素养。例如,在幼儿园开展竹编手工创新活动,除了传统的编竹篮、竹房子,我们还可以在画纸上进行编织,根据画面的内容添加相应的竹编作品,使整幅画面或完美、或自然、或充满童趣。竹编还可以与黏土、鲜花、果实一起合作,利用竹材本身的质轻、强度高、韧性强,具有天然的纹理和色泽,手感光滑等物理特点,带给幼儿独特的体验。竹编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通过教授幼儿童竹编的历史和技巧,幼儿可以学习到竹编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到竹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通过教授幼儿童如何使用竹子编织各种形状的物品,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竹编还是一种环保材料,通过教授幼儿童如何使用竹子制作各种物品,幼儿可以学习到竹子的生长过程和利用竹子制作物品的方法,了解到竹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鼓励他们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竹编活动有时需要多人合作完成,通过教授幼儿如何在团队中合作完成竹编作品,幼儿可以学习到如何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竹编作为具有民间艺术特点的艺术形式,在幼儿教育中的创新应用,既能丰富儿童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又能够通过带领儿童体验竹编类、竹块类、圆竹类等益智性玩具,启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儿童动手能力与记忆能力,促使儿童手脑协调发展,进而引导儿童多元智力发展,满足不同儿童的差异化需求。

(四)利用工坊课程形式,深化幼儿民间艺术教育内涵

幼儿工坊是一种允许儿童在具有主题性的空间中进行主动作业的课程组织形式。其学习方式集体验式、探究式、互动式于一体,配备着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材料和工具,同时拥有相关专业能力的教师的指导。就幼儿民间艺术教育而言,如果没有持续推进课程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很难保障效果的连贯性,常常使孩子们刚刚燃起的艺术梦想被无奈地忽视和中断,而工坊课程解决了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工坊课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使用,工坊也成为现代幼儿园基础设施的标配。工坊可根据不同艺术需求进行分类建设。例如,纺织坊、陶艺坊、剪纸坊、彩绘坊、木工坊、编织坊,等等,满足不同民间艺术教育内容;工坊凭借多元化的材料与工具吸引儿童注意力,调动儿童能动性,有效解决因单一课程内容而导致幼儿出现注意力不足、参与度不强等问题,满足幼儿自由、快乐、创新,获取活动经验的需求,最大程度地使幼儿获得真实体验感;在工坊活动中最注重活动环节的连贯性和工序性。孩子们完成作品的时间不受课时的限制。本节课没有完成,可以先保存下来,等下一次继续进行创作,直至工序完整、作品完成。这种连续性的活动体验不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儿童兴趣,使儿童获得成就感与自信心,还可以深化民间艺术教育的内涵,为儿童艺术梦想的启航奠基。

三、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发展以及各国文化的碰撞融合,教育和文化走向国际,走向现代化已经势不可挡,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从教育形式到课程都将服务于这种趋势,幼儿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幼儿民间艺术教育还要融入国际化、现代化艺术元素,以满足幼儿对不同艺术价值和形式的需求。

其次,民间艺术地域性非常强,而且涉及领域更是截然不同,全国范围内统一性和标准化的民间艺术课程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每一所幼儿园都应该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发展需求,合理选择民间艺术课程,民间艺术课程需要自主化发展。

第三,幼儿民间艺术教育将更加融入幼儿教育体系中,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民间艺术的学习和体验,可以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幼儿民间艺术教育将更加注重幼儿的互动体验,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也将引入科技元素,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民间艺术表演,或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学习和交流等,以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第五,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艺术水平。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的教师队伍,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民间艺术教育活动,并发现和培养幼儿的艺术潜能。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民间艺术活动的创新应用,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教育的课程资源,可以为幼儿的成长发挥培育幼儿艺术兴趣,感受艺术情感,积累审美体验,助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特殊作用。着眼未来,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多元化、更加融入、更加强调互动与体验,还将引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和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这些趋势将更加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竹编民间艺术幼儿园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竹编艺人
我爱幼儿园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