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XC 趋化因子配体10 对肝细胞癌SMMC-7721 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3-11-11邓文俊胡连涛赵彬男董新宇李学斌杨馨妍郭晓莉曲义坤王伟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增殖率迁移率细胞培养

邓文俊, 胡连涛, 赵彬男, 董新宇, 李学斌, 李 杰, 杨馨妍, 郭晓莉, 李 玥,曲义坤, 王伟群

(1.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2.黑龙江省微生物-免疫调节网络与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3.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4.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5.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原发性肝癌目前被认为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十大癌症类型之一,患病率位居所有癌症的第4 位,其中90% 以上原发性肝癌为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1]。目前HCC 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相对比较单一,患者在确诊时已大多发展到中晚期,疗效有限,治疗后复发率较高,导致HCC 的高死亡率[2]。因此,寻找HCC 潜在的治疗靶点对其的防治至关重要。CXC 趋化因子 配 体10 (CXC chemokine ligand 10,CXCL10)又称INP10,位于人类第4 号染色体q21 区,能够与受体CXCR3 结合,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3-4]。HCC 组织中CXCL10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同 时CXCL10 能 够 影 响HCC 患 者 的 预 后[5],CXCL10 可能成为HCC 治疗的生物标志物,但CXCL10 促进HCC 发展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CXCL10 对HCC 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筛选HCC 的治疗靶点和研究CXCL10 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主要试剂和仪器人HCC SMMC-7721细胞(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RPMI 1640 培养基(美国Hyclone 公司),胎牛血清(以色列BI 公司),胰蛋白酶、CCK-8 增殖试剂盒、EdU-555 细胞增殖试剂盒、结晶紫、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sodium dodecyl sulph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 凝胶配制试剂盒和ECL 超敏发光液(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重组人CXCL10(美国Pepro Tech 公司),脱脂奶粉(美国BD公司),聚偏二氟乙烯(hydrophobic 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 膜(美国Milipore公司),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偶联二抗(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 磷 酸 化ERK(phosphorylated ERK,p-ERK) 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单克隆抗体(上海Abways 公司),ERK 抑制剂PD98059(美国Selleck 公司),β-actin单克隆抗体(北京中杉金桥生物公司),蛋白Marker(美国Thermo 公司)。全自动多功能酶标仪(美国BioTek 公司),垂直蛋白电泳仪、转膜仪、图像采集和分析系统(上海天能公司),荧光显微镜(德国Leica公司),CO2培养箱(美国Thermo公司),光学倒置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

1.2 细胞培养和分组SMMC-7721 细胞培养于含10%FBS 和1%青霉素-链霉素的RPMI 1640 培养基中,每2 d 换液1 次,细胞长至80%密度时,胰蛋白酶消化后传代。细胞按照CXCL10 浓度分为0 mg·L-1CXCL10 组、10 mg·L-1CXCL10 组 和30 mg·L-1CXCL10 组。上述部分细胞给予ERK 抑制剂PD98059(80 μmol·L-1)处理后,将SMMC-7721 细 胞 分 为0 mg·L-1CXCL10+PD98059 组、10 mg·L-1CXCL10+PD98059 组 和 30 mg·L-1CXCL10+PD98059 组。

1.3 CCK-8 法检测各组SMMC-7721 细胞增殖率常规培养SMMC-7721 细胞后,取对数生长期细胞接种于96 孔细胞培养板,接种密度为3×104mL-1,每孔100 μL 培养体系,置于含5%CO2、37 ℃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4 h,细胞贴壁后按照分组加入CXCL10 溶液,每组设5 个复孔,另设空白对照组,37 ℃细胞培养箱孵育24 h 后加入CCK-8 溶液,每孔10 μL,37 ℃温箱避光孵育1 h。酶标仪450 nm 波长处检测各孔吸光度(A)值,计算各组细胞增殖率。细胞增殖率=(处理组细胞A 值/对照组细胞A 值)×100%。

1.4 EdU 法 检测各 组SMMC-7721 细胞 中EdU 阳性表达率取对数生长期细胞接种于24 孔细胞培养板,接种密度为5×104mL-1,每孔500 μL,细胞贴壁后加入CXCL10 溶液,每组设置2 个复孔,置于37 ℃细胞培养箱中孵育24 h;按照说明书,每孔加入500 μL 2×EdU 工作液,37 ℃温箱孵育4 h 后去除培养液,4%多聚甲醛固定15 min,加入含3%BSA 的PBS 溶液洗涤3 次,通透液室温孵育15 min,加入含3%BSA 的PBS 溶液洗涤2 次,每孔加入500 μL Click 反应液,室温避光孵育30 min后去除,加入含3%BSA 的PBS 溶液洗涤3 次,每孔加入500 μL Hoechst 33342 染核,室温避光孵育10 min 后去除染色液,加入含3%BSA 的PBS 溶液洗涤3×5 min 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SMMC-7721 细胞中EdU 阳性细胞数,计算EdU 阳性表达率。 EdU 阳 性 表 达 率= (EdU 阳 性 细 胞 数/Hoechst 33342 阳性细胞数)×100%。

1.5 Transwell 小室实验检测各组SMMC-7721 细胞迁移率取2×104个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MMC-7721 细胞接种于Transwell 小室上室中,细胞培养于100 μL 无 FBS 的培养基中;下室每孔加入600 μL 含20% FBS 和CXCL10 溶液的培养基,培养48 h 后弃去上室中培养基,PBS 溶液洗涤3 次,棉签擦去上室内未迁移的细胞,0.1%结晶紫染色30 min;三蒸水摇床洗涤后稍晾干,于显微镜下观察和拍照,计算细胞迁移率。细胞迁移率=迁移细胞数/细胞总数×100%。

1.6 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各组SMMC-7721 细胞中ERK、p-ERK 和Cyclin D1 蛋白表达水平取对数生长期细胞接种于6 孔细胞培养板,CXCL10溶液处理24 h 后提取蛋白,取 20 μg 总蛋白进行10% SDS-PAGE 凝胶中电泳,80 V 恒压使溴酚蓝电泳至浓缩胶与分离胶交界处,待蛋白Marker 出现后改用120 V 电压直至溴酚蓝迁移至凝胶底部;270 mA 电流转膜,使蛋白转移至 PVDF 膜上;采用含5%脱脂奶粉的TBST 溶液于37 ℃封闭 1 h;加入一抗(1∶1 000)4 ℃孵育过夜;TBST 洗膜3×10 min;加入二抗(1∶5 000) 37 ℃孵育1 h;TBST 洗膜 3×10 min;ECL 显影液作用于 PVDF膜上,并将膜置于凝胶成像系统中显影和拍照。Image J 软件检测各蛋白条带灰度值,计算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目的蛋白条带灰度值/β-actin 条带灰度值。

1.7 统计学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 8.0.2 统计软件进行绘图和统计学分析。各组SMMC-7721细胞增殖率,细胞中EdU 阳性表达率,细胞迁移率,SMMC-7721 细胞中ERK、p-ERK 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均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多组间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s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SMMC-7721 细胞增殖率和细胞中EdU阳性表达率CXCL10 培养细胞24 h 后,CCK-8 法检测结果显示:与0 mg·L-1CXCL10 组比较,10 mg·L-1CXCL10 组(112.45%±3.21%) 和30 mg·L-1CXCL10 组 细 胞 增 殖 率(125.62%±4.38%)升高(P<0.05 或P<0.01),以30 mg·L-1CXCL10 组细胞增殖率升高更明显(P<0.01)。见 图1。EdU 法 检 测 结 果 显 示:与0 mg·L-1CXCL10 组(14.91%±2.78%)比较,10 mg·L-1CXCL10 组 (26.85%±3.58%) 和30 mg·L-1CXCL10 组(36.90%±2.98%)SMMC-7721 细胞中EdU 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1)。见图2。

图1 各组SMMC-7721 细胞增殖率Fig.1 Proliferation rates of SMMC-7721 cells in various groups

图2 各组SMMC-7721 细胞中EdU 阳性细胞形态表现(Hoechst 33342,×100)Fig.2 Morphology of EdU positive cells in SMMC-7721 cells in various groups(Hoechst 33342,×100)

2.2 各组SMMC-7721 细胞迁移率培养48 h 后,与0 mg·L-1CXCL10 组(0.76%±0.06%) 比较,10 mg·L-1CXCL10 组 (1.90%±0.14%) 和30 mg·L-1CXCL10 (2.76%±0.12%)细胞迁移率升高(P<0.01)。见图3。

图3 各组SMMC-7721 细胞迁移形态表现(结晶紫,×200)Fig.3 Morphology of migration of SMMC-7721 cells in various groups(Crystal violet,×200)

2.3 各 组SMMC-7721 细胞中ERK、p-ERK 和Cyclin D1 蛋白表达水平处理24 h 后,与0 mg·L-1CXCL10组比较,10 mg·L-1CXCL10组和30 mg·L-1CXCL10 组SMMC-7721 细 胞 中ERK、p-ERK 及Cyclin D1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见图4和表1。

表1 各组SMMC-7721 细胞中ERK、p-ERK 和Cyclin D1 蛋白表达水平Tab.1 Expression levels of ERK, p-ERK, and Cyclin D1 proteins in SMMC-7721 cells in various groups (n=3,±s)

表1 各组SMMC-7721 细胞中ERK、p-ERK 和Cyclin D1 蛋白表达水平Tab.1 Expression levels of ERK, p-ERK, and Cyclin D1 proteins in SMMC-7721 cells in various groups (n=3,±s)

*P<0.01 vs 0 mg·L-1 CXCL10 group;△P<0.01 vs 10 mg·L-1 CXCL10 group.

Group 0 mg·L-1 CXCL10 10 mg·L-1 CXCL10 30 mg·L-1 CXCL10 Cyclin D1 0.64±0.04 1.06±0.03*1.18±0.02*△ERK 0.79±0.02 1.05±0.03*1.21±0.02*△p-ERK 0.90±0.03 1.10±0.02*1.26±0.02*△

图4 各组SMMC-7721细胞中ERK、p-ERK和Cyclin D1蛋白表达电泳图Fig.4 Electrophoregram of expressions of ERK,p-ERK,and Cyclin D1 proteins in SMMC-7721 cells in various groups

2.4 ERK 抑制剂处理后各组SMMC-7721 细胞增殖率加入ERK 抑制剂PD98059 后,与0 mg·L-1CXCL10组比较,10 mg·L-1CXCL10+PD98059组和30 mg·L-1CXCL10+PD98059 组SMMC-7721 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0 mg·L-1CXCL10+PD98059 组SMMC-7721 细胞增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10 mg·L-1CXCL10 组比较,10 mg·L-1CXCL10+PD98059 组SMMC-7721 细 胞增 殖率降低(P<0.05);与30 mg·L-1CXCL10 组比 较,30 mg·L-1CXCL10+PD98059 组SMMC-7721 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见表2。

表2 ERK 抑制剂PD98059 处理后各组SMMC-7721 细胞增殖率Tab.2 Proliferation rates of SMMC-7721 cells in various groups after treated with ERK inhibitor PD98059(n=3,±s,η/%)

表2 ERK 抑制剂PD98059 处理后各组SMMC-7721 细胞增殖率Tab.2 Proliferation rates of SMMC-7721 cells in various groups after treated with ERK inhibitor PD98059(n=3,±s,η/%)

*P<0.01 vs 0 mg·L-1 CXCL10 group;△P<0.01 vs 10 mg·L-1 CXCL10 group;#P<0.01 vs 30 mg·L-1 CXCL10 group.

?

3 讨 论

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是肿瘤难治的关键影响因素,而趋化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可通过影响血管生成、肿瘤微环境及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等过程,进而影响肿瘤的恶性进程[6-7]。CXCL10 属于CXC 趋化因子家族,在多种肿瘤进程中发挥促癌作用。在乳腺癌组织中,CXCL10 能够通过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途径促进亲代乳腺癌MCF7 细胞和他莫昔芬耐药乳腺癌MCF7 细胞的增殖[8];在胃癌患者中,CXCL10 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9];神经胶质瘤细胞中也可发现CXCL10 及其受体CXCR3 高表达,且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相关[10]。在肝癌组织中,缺乏CXCL10 的小鼠能够通过减少肿瘤细胞增殖及肿瘤血管形成减缓肝癌的形成,提示CXCL10 可能是肝癌形成的关键靶点。本研究结果显示:CXCL10 能够促进体外HCC SMMC-7721 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可用来评价肿瘤的转移程度,肿瘤的转移直接影响治疗和预后。研究[11]显示:CXCL10 能够促进胰腺癌细胞向神经元迁移;CXCL10 还能够诱导乳腺癌细胞迁移[12]。本研究结果显示:CXCL10能够增强HCC SMMC-7721 细胞的迁移能力,这与TSUTSUMI 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

ERK 是属于丝裂原活性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s) 家族的成员,ERK 进入细胞核后可以通过调节各种细胞转录调控因子的正常表达,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诱导等过程[14]。在肝癌[15-16]等肿瘤组织中,ERK 高表达,其能够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血管生成和诱导细胞迁移引起肿瘤恶性进程[17]。研究[18]显示:CXCL10 可以促进肝纤维化的进展,肝纤维化是形成肝癌的危险因素,而在肝癌组织中CXCL10与ERK 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结果显示:CXCL10 能够促进HCC SMMC-7721 细胞中ERK磷酸化,ERK 可能是CXCL10 促进HCC 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关键分子。 活化的ERK 可以诱导Cyclin D1 表达,抑制P27 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周期从G1期向S 期过渡,从而促进细胞的增殖分裂[19]。本 研 究 结 果 显 示:CXCL10 在 激 活ERK 的磷酸化后进一步激活下游Cyclin D1 的表达,达到促进SMMC-7721 细胞增殖的作用。PD98059 是一种特异性ERK 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MEK 和ERK 的 表 达 抑 制MAPK 通 路[20]。本 研 究 结 果 显示:加入PD98059 后,CXCL10 对SMMC-7721 细胞的增殖作用明显减弱,进一步证明ERK 在CXCL10 促进SMMC-7721 细胞增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CXCL10 可以通过ERK/p-ERK/Cyclin D1 通路促进HCC SMMC-7721 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这为CXCL10 成为HCC 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依据。

猜你喜欢

增殖率迁移率细胞培养
亚硒酸钠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酶解大豆蛋白的制备工艺研究及其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提高室内精养褶皱臂尾轮虫增殖率的技术要点
手术创伤对在体口腔黏膜细胞状态的影响研究
SiC/SiO2界面形貌对SiC MOS器件沟道迁移率的影响
3种阴离子交换色谱固定相捕获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红细胞生成素的效果比较
滤棒吸阻和滤嘴长度对卷烟烟气中6种元素迁移率的影响
藜麦愈伤组织诱导体系优化研究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16HBE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分泌的影响
采用PCR和细胞培养方法比较流感样病例不同标本的流感病毒检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