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蒿栽培技术要点
2023-11-09逄孝云路辉李国权王艳张奥
逄孝云,路辉,李国权,王艳,张奥
(1.江苏省连云港市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江苏 连云港 222000;2.连云港市植保站,江苏 连云港 222000)
芦蒿性温,味甘、涩,入肝、肾经,具有补充营养、平抑肝火、提供能量、清热解毒等多重功效,因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这极大地推动着连云港市芦蒿产业发展。传统栽培技术模式下的芦蒿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不理想。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用于芦蒿种植中,是实现芦蒿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
1 土地整备
芦蒿具有喜湿耐肥的特性,在浅水、湿地中长势最好。因此在种植芦蒿之前做好选地工作非常关键。菜农应当结合芦蒿生长习性选地,优先选择肥沃、湿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 值在7 ~8.5 之间的沙壤土种植芦蒿。要做好对周边大气、水质、土壤的检测工作,确保产地环境条件符合标准和要求。禁止在重度盐碱地、瘠薄地、低洼易涝地种植芦蒿。要提高轮作意识,优先和番茄、鲜食玉米等作物实行3 年以上轮作倒茬,可降低芦蒿病虫害的发生率[1]。
2 种子准备
2.1 科学选种
品种是决定芦蒿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若品种选择不当,那么芦蒿产量及品质也必然得不到保障。因此菜农应当认真做好选种工作,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先选用经过当地农业部门审核认定和推荐的早熟、高产、耐寒、味浓的芦蒿品种。以连云港市为例,当地主推白芦蒿品种,如:灌蒿1 号、灌蒿2 号、昆明白蒿等,上述品种具有产量高、耐低温、生长旺盛、防冻性好、抗霜霉病、耐白粉病等特点及优势,非常适宜在连云港市的日光温室栽培种植。
2.2 种子处理
为培育优质达标的芦蒿种苗,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尤为关键。首先,要精选种子,剔除其中的杂质、瘪粒、残缺粒,避免影响出苗。其次,播种前3 天用温汤浸种,将种子浸泡于50℃温水中半小时后捞出洗净晾干备用。或用2%氢氧化钠500 倍液将种子浸泡20 分钟后捞出洗净晾干备用。最后,将种子放置于恒温25℃的环境下催芽待播。
3 育苗方法
3.1 种子繁殖
芦蒿种子繁殖时间为3 月份上中旬,将芦蒿种子和适量干细土均匀搅拌后条播,行距控制为30 cm 左右,播种后及时覆土并浇灌充足水,促进种子发芽出土生长。
3.2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属无性繁殖法,是当前连云港市芦蒿育苗时最为常用的育苗方法。扦插育苗时,需选长势好的芦蒿茎秆,将顶部嫩梢、叶片剪掉,然后将剩余部分截成小段,每小段约15 cm,确保每段腋芽4 ~5 个,将其保持腋芽朝上的姿势斜插入畦面穴内,插入深度为2/3,地面裸露1/3,行距为15 cm,株距为10 cm,扦插后浇水,一般经过1 周左右即可生根发芽。需要注意的是,扦插育苗时应当合理控制时间,以6 月—8 月最为适宜[2]。
4 扦插准备
4.1 扦插苗处理
扦插所用的苗,应当从种蒿圃内选择,优选健壮、粗壮、无病的扦插苗,平行于地面将其割下,然后取中间半木质化茎秆,将叶片去掉,再对其进行消毒,消毒时一般选用40%多菌灵500 倍液,防止携带病毒。要控制好扦插苗用量,一般每667 m2用新鲜扦插苗330 kg 左右。
4.2 灌溉装置
当前,连云港市芦蒿栽培以日光温室栽培为主,为方便后期浇水、施肥,应当提前设置灌溉装置,建议安装水肥一体化系统,方便后期同时完成浇水、施肥工作,减轻工作量,提高施肥浇水效率。
4.3 高温闷棚
日光温室大棚搭建完成后,扦插之前,应当做好高温闷棚工作,一般在7 月—9 月进行高温闷棚,此时光照最足,闷棚效果最好。闷棚时,建议每667 m2使用20%氰氨化钙45 kg,将其深翻入土,然后浇水,密封棚室3 ~4 周,可杀灭棚室内及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
4.4 整地施肥
芦蒿种植前,需深翻晒垡,提高土壤通透性,减少土壤板结,整地的同时施加充足的底肥,建议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法,结合土壤测定结果灵活确定底肥施加量,建议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2500 ~3000 kg、三元素复合肥40 ~50 kg。施肥后作畦,畦长结合日光温室大棚长度确定,净畦宽2.5 m、畦高15 cm、畦沟宽40 cm,畦面保持平整[3]。
5 扦插定植
首先,应当控制好扦插时间,日光温室种植芦蒿时,建议在每年的9 月下旬至1 月中上旬扦插最为适宜,过早或过晚扦插均不利于扦插苗生长。其次,要规范扦插方法,进行扦插作业之前需保持薄水层,每穴扦插2 株,确保扦插整齐一致,方便后期管理。最后,要合理控制扦插密度,综合考虑土壤、品种等因素灵活调控密度,一般行株距为10 ~12 cm×7 ~8 cm,每667 m2扦插8.5 万穴为宜。
6 田间管理
6.1 适时覆膜
芦蒿扦插定植后,应当及时对日光温室大棚覆膜,要合理控制好覆膜时间,建议在霜降节气后覆膜为宜,合理选择薄膜,优先选用0.08 ~0.1 mm 厚度的聚乙烯长寿无滴防老化膜,薄膜四周应当用土压实,营造适宜的温室环境,促进芦蒿生长。一般情况下,芦蒿覆膜后6 ~9 周即可达到采收上市标准。在这一过程中,菜农应当结合市场行情灵活调控覆膜时间,进而调控芦蒿上市时间,达到理想的销售价格。
6.2 温湿度管理
日光温室覆膜后,应当合理控制好室内温度及湿度,结合季节性因素对温湿度予以灵活的调控。一般情况下,晴天白天建议将室内温度保持在16℃~25℃之间,若温度大于25℃,应当及时通风降温。阴雨天建议将室内温度保持在12℃~20℃之间。冬季室内气温若低于10℃,应当在芦蒿上覆盖无纺布或者薄膜,能够起到不错的保温效果。若室内温度低于5℃,应当关闭全部通风口,并采取多层覆盖保温法,防止产生冻害。湿度方面,始终维持在75%左右为宜。
6.3 科学追肥
肥料是芦蒿生长的必需品,科学追肥是提高芦蒿产量及质量的关键,因此要高度重视芦蒿追肥工作,结合芦蒿的需肥规律及特性,制定科学的追肥方案和计划,满足芦蒿生长对肥料的需求。建议在扦插条嫩芽长出3 cm 时,每667 m2追施尿素15 kg 作提苗肥。幼苗长出6 ~7 cm 时,每667 m2追施复合肥25 kg。在芦蒿采收前4 周,建议每间隔1 周叶面喷施1 次0.3%磷酸二氢钾,从而提升芦蒿产量及品质[4]。
6.4 合理排灌
芦蒿生长时,缺水或富水均会对其产量、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做好排水和灌水工作非常重要。建议在扦插后3 ~5 天灌水1 次,后期始终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建议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配合施肥做好浇水工作,同时满足芦蒿生长对水肥的需求,这样也有助于提高水资源及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控制浇水量,不可过多,田间禁止积水,避免对芦蒿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6.5 适时除草
杂草会和芦蒿争夺水肥,进而影响芦蒿产量及质量,因此适时做好除草工作非常关键。日光温室芦蒿除草时,建议优先采用人工除草法,可减少农药残留。必要时可采用化学除草法,但要正确、合理选用除草剂,一般情况下,在扦插前4 天每667 m2用甲草胺乳油100 mL 兑水40 kg喷雾,可起到不错的杂草防除效果。若扦插后温室内依然长出杂草,可用10%精喹禾灵乳油70 mL 兑水40 kg 喷雾,对各类杂草尤其是禾本科杂草可起到不错的防除效果。
6.6 覆盖遮阳网
9 月份中上旬扦插的芦蒿,采收前若温度太高,应当及时覆盖遮阳网,以达到嫩化芦蒿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建议在芦蒿茎高达到18 cm后,收获前1周覆盖遮阳网为宜,需要注意的是,选用遮光度为60%的遮阳网最为适宜,将其覆盖在芦蒿上部即可。
7 病虫害防治
7.1 霜霉病
霜霉病是连云港市芦蒿栽培中的一种常见病,可发生于芦蒿生长的任何时期,尤其是在苗期最为常见,会严重影响幼苗生长。霜霉病以危害芦蒿叶片为主,中下部叶片率先发病,受害叶片出现水渍状的斑点,颜色为淡绿色,然后病斑不断扩大,变成不规则形,颜色变为黄褐色,潮湿环境下受害叶片背面形成霉层,颜色为灰白色,发病后期受害芦蒿整株腐烂死亡。干旱环境下,受害叶片发黄干枯。
防治芦蒿霜霉病时,建议交替喷施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69%烯酰·锰锌水分散粒剂600 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 倍液,每间隔1 周喷药1 次,连用2 ~3 次。
7.2 菌核病
菌核病在芦蒿栽培时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该病会对芦蒿叶片、茎秆等造成较大的危害。受害部位以靠近地面的老叶、茎秆最为常见,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水渍状病斑,颜色为浅褐色,潮湿环境下长出一些菌丝,呈白絮状,颈部病斑凹陷,颜色为白色,发病后期芦蒿茎秆逐渐腐烂。温度15℃~20℃,湿度85%时发病率明显升高,早春、晚秋季节是芦蒿菌核病的高发季节。
防治芦蒿菌核病时,建议交替喷施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1500 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用2~3次。
7.3 灰霉病
灰霉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的芦蒿种苗,靠近地面的老叶率先发病,可见病斑从叶尖部开始,沿支脉间呈“V”形向内扩展,受害部位变为水浸状,颜色呈黄褐色,表层长出浅灰色的霉层,叶片受害后发黄枯萎,湿度90%以上时发病率明显升高。
防治芦蒿灰霉病时,建议交替喷施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000 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800 倍液,每间隔1 周喷药1 次,连用2 ~3 次[5]。
7.4 白粉病
白粉病的发生,会对芦蒿造成极大的危害,该病会对芦蒿的叶片、茎秆造成较大的危害,春季、秋季、秋季是该病的高发季节。叶片受害后,会形成大量小斑点,颜色为白色,然后不断扩大形成大片白粉区,后期全部叶片遍布白粉,叶片正面症状重于背面,茎秆受害之后和叶片症状极为相似。在温度20℃~30℃,湿度80%~100%环境下芦蒿患白粉病的概率明显升高。
防治芦蒿白粉病时,建议交替喷施3%多氧霉素乳油10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15%三唑酮乳油1500 倍液,每间隔1 周喷药1 次,连用2 ~3 次。
7.5 蚜虫
蚜虫是危害连云港市芦蒿生长最为常见的害虫之一,蚜虫也被称为蜜虫,危害性巨大,多发于芦蒿苗期,大量蚜虫积聚在芦蒿的叶片背面及嫩茎等部位刺吸汁液,导致叶片、茎秆生长发育畸形,叶片逐渐皱缩、卷曲,虫害严重的情况下叶片脱落。同时,蚜虫在刺吸汁液时会排泄大量的蜜露,极易引发煤污病。此外,蚜虫还是各类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防治不当易诱发病毒病。
防治芦蒿蚜虫时,可在日光温室内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白天关灯,夜间开灯,进而引诱蚜虫,再将其诱杀;大棚覆膜后应当在通风口及出入口位置设置60 目防虫网,阻止蚜虫进入产生危害;蚜虫数量较多时,建议交替喷施10%吡虫啉可溶性粉剂1500 倍液、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2500 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 倍液,每间隔1 周喷药1 次,连用2 ~3 次。
7.6 白粉虱
芦蒿栽培时白粉虱是一类常见虫害,白粉虱主要积聚在芦蒿的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导致芦蒿营养、水分不足,进而出现叶片褪绿发黄、萎蔫等症状,严重的整株枯死。同时,白粉虱亦可排泄蜜露,导致芦蒿叶片被污染,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除此之外,白粉虱亦可传播病毒病,因此做好白粉虱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防治芦蒿白粉虱时,可利用其趋黄性特征,在日光温室内悬挂黄板,每667 m2悬挂30 张,可将白粉虱诱杀;日光温室内出现白粉虱后,可释放其天敌丽蚜小蜂,每间隔1 ~2 周释放1 次,连续释放3 次,可减轻白粉虱危害;休棚期进行高温闷棚,并将敌敌畏乳油+硫黄粉+木屑点燃进行熏蒸消毒,可杀灭白粉虱;白粉虱数量较多时,建议交替喷施10%扑虱灵乳油1000 倍液、10%吡虫威500倍液、1%甲维盐乳油1000 倍液,每间隔1 周喷药1 次,连用2 ~3 次。
7.7 斜纹夜蛾
芦蒿斜纹夜蛾一年可发生2 ~3 代,高温季节即7 月—9 月是危害盛期。斜纹夜蛾属暴食性害虫,对芦蒿的危害性极大,幼虫危害性最大,芦蒿叶片是其主要危害对象,叶片叶肉被啃食后,仅留下表皮,呈透明状,导致叶片残缺,严重时可吃光全部叶片,仅留下主脉。
防治芦蒿斜纹夜蛾时,应当做好除草工作,收获芦蒿之后及时翻耕晒土或灌水,进而将其化蛹场所破坏掉,减少虫源数量;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特征,将黑光灯悬挂在温室大棚内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将配置好的糖醋液装入容器内,放置于田间,亦可引诱斜纹夜蛾并将其诱杀;斜纹夜蛾数量较多时,建议交替喷施1.8%甲基阿维菌素1000倍液、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0 倍液、5%虱螨脲乳油1000 倍液,每间隔1 周喷药1 次,连用2 ~3 次。
8 结语
综上所述,芦蒿是人们常食用的蔬菜之一,市场需求量较大,同时近年来消费者对芦蒿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消费者对芦蒿的高产量、高品质要求,要积极推广应用芦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种植户应掌握芦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重点做好土地整备、种子准备、育苗管理、扦插定植、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从而提升芦蒿产量、质量及种植效益,推动连云港市芦蒿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