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问题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3-11-08孔维凤

文理导航 2023年34期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高中地理问题

孔维凤

【摘  要】高中地理知识复杂繁琐,教师采取基于问题的项目式教学方法,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记忆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等能力。需要教师合理围绕主题设计项目及问题,让学生在开放性的学习氛围中发挥高阶思維,让地理教学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关键词】问题;项目式教学;高中地理

基于问题的项目式教学属于新型的教法,可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能力等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契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设计项目及问题时,需要突出主题性和层次化及综合性等特点,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值得深入研究。

一、基于主题性问题的项目式教学策略

地理课上采取项目式教学法,需围绕教学文本的主题,让学生通过以项目为中心的进阶式学习,有效进行原理的归纳,实现学习方法的掌握。

如在《交通运输线的布局》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以青藏与川藏铁路为例,整理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要素;围绕福建铁路建设,掌握基本的交通运输选线及布局方法,形成作品;分析运输线的布局,学会用地理视角认识世界。教师围绕“交通运输线的布局”主题,根据青藏铁路的微项目,设计“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要素”的核心问题,方法与目的在于抽取归纳原理;根据川藏铁路的微项目,设计“运输线布局的基本思路”的核心问题,方法与目的在于印证完善原理,学会分析的基本思路;根据福建铁路建设的微项目,设计“铁路的选线和布局及论证”的核心问题,方法与目的在于真实情景应用原理;根据一带一路的微项目,设计“筑梦之路”的核心问题,方法与目的在于信息检索并形成作品。如在青藏铁路的微项目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青藏铁路建设的素材,尝试提出和解决及归纳、反思问题,理解青藏铁路建设的影响因素,初步了解影响运输线布局的原理模型。在提出问题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青藏铁路建设的原因和地点及自然障碍、保障措施等方面的深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环节,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需求论证组解决青藏铁路建设原因相关的问题;线路选择组解决建设地点相关的问题;技术保障组解决建设自然障碍、保障措施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必要时给予引导和启发。鼓励小组派代表分享探究成果,师生补充和完善,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影响建设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点。影响青藏铁路建设的因素较多,包括促进民族团结和巩固西南国防、促进资源开发等社会经济因素;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及地势起伏等自然因素;通风路基和以桥代路等技术因素。

教师在项目教学中,不仅可采取上述以例得法的教学方式,也可以采取以例证法的教学方式。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川藏铁路”的微项目,印证前面形成的原理模型,让学生掌握分析运输线布局的基本思想与方法。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要求学生根据青藏铁路建设相关知识学习获得的结论和方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包括“修建川藏铁路的意义”“铁路建设在自然环境方面的障碍及解决措施”“青藏与川藏铁路以桥代路方式的异同点”等问题。各学习小组围绕问题收集线上和教材中的学习资料,在讨论中得出完整的结论。派小组代表分享各小组的探究成果,总结出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包括地形和地质及气候等影响选线的自然因素,运输需求和社会经济因素等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的因素,主要克服自然障碍,并保障交通运输线布局。

基于主题的项目和问题设计,确保了各教学环节的环环相扣。结合多媒体新课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采取以例得法、以例证法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经历归纳和印证及设计铁路线等学习过程,在自主分析和合作探究中拓展问题的解决思路,更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层次性问题的项目式教学策略

项目教学中的问题设计,需具备层次化的特点,契合各基础层次学生的就近发展区。如在“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的项目教学中,中等生与后进生要求完成“用水冲刷沙堆,模拟流水侵蚀与堆积作用”的学习任务。优等生的学习能力强,在其基础上完成调整坡度和考虑覆盖率等问题的拓展项目。教师根据学情设计项目教学中的问题,保证学生的学习自信和热情。

如在学习《植被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围绕“校园植物与环境关系”的主题,设计多个学习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实现问题的发现及解决。学生经过对校园植物的认识和归纳影响因素、总结原理、提出建设等学习过程,高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如“认识校园不同种类的植物,制作简介标签”的学习项目,教师设计不同的问题,包括“校园植物的器官特点及生长习性”“确定各植物的地理分类”“如何设计简介标签的内容”等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和学习基础层次,自主分组完成问题的探究和解决。目的是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认识植物,感知植物和地理之间的关系。如“市树和市花根茎叶的特点及生长习性”的项目,设计“影响市树和市花生长的自然因素”的基础性问题,优等生设计利于形成植物和地理协调的一般性认识相关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得出分析思路,初步总结原理。如“校园引种植物适应分析”的项目,设计解决“各植物器官的特点和校园环境之间的差异”相关的问题。目的是印证完善原理,形成分析思路,将其认知转为能力。如“给校园绿化提出建设性意见”的项目,设计“寻找适合校园环境特点的植物”“根据植物特点,提出养护改进措施”等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和展示及交流书面作品。在项目式的问题引导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各种新颖的问题,如“樟树存活千年的原因”“樟树受当地水、光、热、土等自然环境的影响”“樟树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有哪些”等不同开放性的文本延伸性问题,教师尊重学生的质疑,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围绕项目,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提出怎么办—是什么—在哪里—什么原因等问题链,对应本课的识别方法、植物名称与种类、植物地理分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分组,解决相应难度的项目问题。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创意想法,如有的学生在标签中设计出了植物的名称和器官特点及生长习性等方面的内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添加了生物学与地理学分类等方面的内容。

基于问题的项目式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案例内容,主要是培育学生对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掌握,促使问题研究的学习目的得以尽快实现。

三、基于综合性问题的项目式教学策略

(一)注重项目问题与生活的整合

项目教学的问题设计,需遵循科学和可行等原则,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化素材的整合,便于学生探究和调查等学习活动的展开。如在《山地的形成》的项目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拍摄野外照片,自主理解自然景观形成的原因等问题。如在学习《城市的功能分区》的项目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城市,组织学生展开实地调查的学习任务,使其在问题探究和生活体验中,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与局部相关的地理知识。

(二)注重理论实践的整合

基于问题的项目式教学,利于發展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学以致用等能力。如在“调查家庭成员的人口迁移”的项目教学中,要求学生调查后完成调查报告,学生将迁移的原因和特点等问题思考,整合调查实践活动,更利于实践活动的有序展开。拓展学生对项目问题分析和解决的途径,教师引导学生广泛收集网络资料,或是展开实地调查,也可以展开实验探究等活动,确保学生能够高效地完成项目任务,深入掌握知识点及概念原理,切实减轻学生学习理解的压力。

(三)注重多学科知识整合

教师在项目教学中渗透多学科整合教育的理念,设计开放性的问题,突出课程教学的人文性和思想性等特点,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如研究山地垂直变化相关的学习任务及问题时,整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古诗;研究天气的变化等学习任务时,围绕“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古诗词等。计算海拔或高度等学习任务时,引入数学统计方法。学习大气运动相关的内容时,可整合物理知识。教师合理创设项目式教学的问题情境,帮助理解主题内容与学习任务。如在项目式学习《热力环流对生活的影响》的相关内容时,热力环流与大气受热等相关的内容,包括了热胀冷缩和压强等物理知识。教师采取多学科融合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热力环流作用下常见的地理现象”等问题。针对于“大气受热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的项目驱动性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面温度高与空气温度高的比较”“晴天白天温度高与阴天白天温度高的比较”等生活化的问题,总结大气受热的相关知识点。再让学生思考“霜冻出现在什么季节”“霜冻前的天气如何”“为什么农民可通过焚烧秸秆来防御霜冻”等问题。学生结合网络知识展开讨论,总结出大气受热过程及大气的作用。再围绕“热力环流”的学习项目,提出“为什么空调位置在上,暖气位置在下”的生活化问题,渗透生活常识与物理知识,即冷热空气的密度不同,重者下沉,轻者上浮。为了让室内的温度均衡,通常空调放在房间的上方,暖气放在房间的下方。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实验活动,用实践直观的方式观察气流的运动方向。学习“热力环流作用下常见的地理现象”的项目驱动性问题时,教师出示城市风和山谷风、海陆风的示意图,组织学生讨论“城市热岛效应带来的影响”的问题。学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通过实地访谈或网络资料收集等方式,深入了解城市热岛效应,列举解决的措施,鼓励学生演讲与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项目式教学的意图应当明确,如发展学生搜集资料和区域认知等能力。整合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新课内容的兴趣,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思维障碍问题,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使其紧跟教学进度,强化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基于问题的项目式教学设计的要求较高,教师围绕文本主题设计项目的同时,还需突出问题设计的层次化和综合性等特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便于后续的小组合作探讨等学习活动得以顺利展开。教师加强经验总结,借鉴优秀的经验,广泛收集学生的意见想法,动态性地调整教学方案,让教学设计更加贴合学情,满足学生全面性与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项目式教学高中地理问题
民办本科高校新闻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项目教学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探索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高职《液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