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下的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

2023-11-08成晨

文理导航 2023年34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跨学科小学语文

成晨

【摘  要】语文学科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点。就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应将其他学科知识融入其中,巧妙关联其他学科,在教学中发挥跨学科优势,创新语文课堂结构。本文先分析跨学科学习特点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进而重点探究跨学科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跨学科;古诗词教学

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古诗词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文化历史悠久,经过五千年沉淀发展,积累了无数优美诗歌。古诗词凝聚了古人智慧,滋养着中华民族精神,不少古诗词更是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大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立足跨学科角度,链接古诗词教学和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以培养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古诗词内容。

一、跨学科学习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思想、观念、意识尚未定型,在这一时期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能为其未来发展带来益处。跨学科学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手段。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指出,教师应综合课程,与其他学科知识关联,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学实践,积极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以此实现协同育人,落实教育教学目标。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跨学科教学方式对教学情境创设、实践活动设计更为注重,教学具备较强开放性、互动性,更能突出综合学习优势,让学生从中学到更多知识。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在现阶段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常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词,进而逐字逐句翻译,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大意,为学生讲解古诗词传递的思想情感,最后为学生布置熟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的课后任务。总体而言,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传统,课堂教学局限于教材内容,缺少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资源单一,未结合学生特点和实际学情设计教学活动,课堂互动不够,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虽能完成教学任务,但难以落实育人教学目标。实际上,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无论是学习接受能力,还是语文知识基础,都相对较差,所以教师采用理性分析和单纯讲解的传统教学方式,往往无法取得理想教学效果。而为了解决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古诗词予以深切感悟。

三、跨学科视野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策

(一)明确跨学科古诗词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开展中采用跨學科教学的方法。在课程理念方面,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关联其他学科,整合听说读写;在课程目标方面,教师应培养学生通过不同媒介对所见所感进行表达,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现美、创造美,帮助学生树立审美意识;在课程内容方面,教师应设计跨学科学习内容,实现综合性学习。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明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加大对跨学科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设计多样化跨学科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应结合学生语文知识基础实施跨学科教学,并运用先进教学技术评价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为跨学科教学的优化改善提供指导数据。另一方面,教师应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语文内容中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契合点,加强跨学科教学有效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达到启发学生语文思维、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总体而言,教师只有明确跨学科教学要求和目标,树立起跨学科教学意识,才能在教学中有效落实。

(二)设计跨学科古诗词教学活动

1.品声韵,吟诵古诗词,建立朗读框架

通常来讲,古诗词源于歌谣。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古诗词形式千变万化,但古诗词作品无不呈现音韵美,大多古诗词节奏顿挫、腔调平长仄短,所以教师应对古诗词韵律予以良好把握,以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在以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普遍存在枯燥乏味的问题,教学方法落后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教师通常带领学生诵读古诗词并逐字逐句翻译,古诗词教学平淡无趣已成为学生固有印象,逐渐对古诗词教学产生抵触。为破解这一问题,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古诗词吟诵活动。结合汉语特点可知,古诗词都能吟唱。以《长相思》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读出古诗词节奏、读出古诗词韵律。首先,带领学生进行音步划分,找出韵律节奏;其次,带领学生分析基调,突出古诗词字句平仄;最后,为学生吟诵示范,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教师对古人吟诵规则简单介绍后,可对《长相思》划分平仄、确定基调,在学生尝试吟诵后,为学生播放名家吟诵《长相思》的音频,引导学生跟随音频一同吟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掌握古诗词节奏,深刻感知古诗词的音韵美,真正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通过这种方式,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加强教学趣味性,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

2.入画境,绘出古诗词,建立绘画框架

古人认为,诗画相融,两者为一家,诗画结合能给人一种艺术享受。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结合古诗词内容联想画面意境是重点内容,但画面联想需要学生全面理解古诗词内容,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所联想画面无法诠释诗人情感,所以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联想画面,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对古诗词意蕴的感知,利用画面作为支点,帮助学生体会诗人情感。例如,教师在讲授《清平乐·村居》时,首先,可提出三个问题带领学生分析古诗词大意:村庄生活宁静惬意,这里有小溪、绿草、矮房,这是有诗意的景象。走进古诗词前四句,你觉得诗人身处何种场景中呢?小溪、小草、房子有千万种,此时诗人眼前的是哪种?走进古诗词后四句,你觉得诗人又想表达什么呢?其次,引导学生结合古诗词字句联想画面,并通过简笔画形式呈现画面,带领学生走入画面理解古诗词含义。最后,为学生展示名家以“田园乡村生活”为主题的画作,出示画作题诗,让学生探讨画作中采用的美术表现手法是否与题诗意境相符。学生通过欣赏画作中的溪水绿草和人们的生活情景,能充分感受田园生活的生机和安宁,看到诗人的情感期待,站在诗人角度望去,仿佛看到诗人已走在乡村小路上,陶醉于田园的风景美和人情美。这种方式能引导学生在观察画中色彩和人物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古诗词含义,深刻体会诗人思想情感。通过融合语文古诗词和美术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还能为学生带来美的感受,加强学生审美意识。

3.明意象,综合学科,建立拓展框架

古诗词虽短短几句,但往往拥有深远意蕴,传达着诗人的思想情感。由于小学阶段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所以难以深入体会古诗词意蕴。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大多教师虽会讲解诗人的生平经历、介绍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但学生依然无法对古诗词精神境界予以真正领会。以《己亥杂诗》为例,这首古诗词所描写景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较远,学生可能难以感悟古诗词蕴含的意蕴,无法对诗人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刻体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带领学生用心品读古诗词。首先,为学生播放鸦片战争纪录片节选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清朝廷的腐朽,体会作者的悲愤;其次,与综合学科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进行主题阅读,将杜甫、辛弃疾、文天祥等爱国诗人的代表作集成“爱国组诗”,制作爱国小诗集,让学生感受字里行间的爱国之情;再次,开展“爱国诗人我来讲”小講坛活动,走近爱国诗人,体会诗人们的拳拳爱国之心;最后,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汇报,并为学生展示与爱国相关的古诗词,引导学生从不同古诗词中感受不同的精神意境,了解不同诗人所要表达的不同思想情感。这种方式能有效拓展教学内容,可使学生在学到更多知识的同时,通过切身体会,深刻理解古诗词内容,达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效果。

4.悟诗情,融合音乐,建立音像框架

以《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为例,这首古诗词通过对景物和友人离去的描写,体现出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情。全诗包括较多意向,如山、水、春等,前半部诗人目送友人远去,通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表达出自身对友人的不舍和挂念,而后半部则是对前半部情感的升华,所展现出的诗人情感愈发浓烈,其中,“千万”二字更是寄托着诗人对友人的万般叮嘱和祝福。短短几个诗句,却蕴含着丰富情感,诗人的情感和心境都在不断变化,不过全诗表达较为含蓄,也为读者留下想象余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播放与本诗意境相符的音乐,基于音像框架的建立,引导学生感悟诗人情感,达到传承诗脉的效果。音乐的加持,学生可在音乐旋律中对话古代先人,深入思考古诗词内容,深刻感受古诗词韵味,在全面理解古诗词的同时,体会传统文化之美。

(三)构建跨学科古诗词教学评价

为检验跨学科古诗词教学效果,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评价。在开展教学评价设计时,可结合主要教学内容和跨学科教学活动编制评价量表,并邀请学科教师、学生家长等参与评价,依据物化结果和学生在跨学科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等。例如,教师在讲授《清平乐·村居》时,可设计多项跨学科学习任务,其一是要求学生以绘画形式画出古诗词中展现的田园村庄景色;其二是要求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表述如此绘画的原因。而为有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首先,教师可编制表现性评价量表,在其中明确两个跨学科学习任务的表现性评价观察点,针对任务一,记录学生是否完成绘画,评价学生所画作品是否与古诗词意境相符、能否体现诗人思想情感;针对任务二,观察学生能否清晰表达绘画原因,是否已全面理解古诗词内容。其次,依据评价内容,为每位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打分,统计所有学生得分。通过全面评价学生在执行跨学科学习任务时的表现、态度和所呈现出的能力等,得到客观可靠的评价结果,进而以此为依据,针对性调整古诗词跨学科教学方式。

四、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树立跨学科意识,将其他学科知识融入其中。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应在明确跨学科古诗词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跨学科古诗词教学活动,带领学生感受古诗词蕴含的风俗美、风气美,引导学生体会文学美、文化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进而结合教学内容,合理构建跨学科古诗词教学评价,以不断优化跨学科教学模式,加强跨学科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燕.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以古诗词教学初探语文跨学科学习[J].新教师,2022(12):31-32.

[2]樊智涛.学科融通,共生核心素养——谈2022年版新课标之跨学科学习[J].初中生世界,2022(44):4-7.

[3]卢秀芳.学科融合 项目驱动——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教学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2023(15):44-46.

[4]唐雅琴.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的研究[J].名师在线,2023(13):37-39.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跨学科小学语文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古诗词教学中艺术内涵的挖掘策略
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