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安医家程国彭《医学心悟》论疫

2023-11-08赵琪王鹏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程氏邪气温病

赵琪,王鹏,2

1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12

2 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 230038

程国彭(1662—1735),字钟龄,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郡城人,清代著名新安医家。程氏少时体弱而常研读医书,后弃举子业从医,23 岁便坐诊开方、济世助人,行医30 余年,勤学古训,博采《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众家之所长,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编撰《医学心悟》一书,集前人学术思想与己身感悟于大成,该书语言平实、执繁就简,而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对临床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医学心悟》对疫疠的论述也十分精炼准确,开篇即清晰地表明疫病的来路与去路,根据传播途径、病因病机的不同,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厘定合适的方药。程氏辨治疫疠以简驭繁,其理论久经考验,治法切实可行,探讨其辨治与用药特色,以期拓展现代疫疠的临床诊疗思路。

理论渊源

中医认识瘟疫早在《黄帝内经》[1]中就已初见雏形,《素问·评热病论篇》中就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中医认为疫病乃是外感邪气所致,《素问·遗篇刺法论篇》中还有“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可见中医早就认识到疫病所具有的强烈传染性和发病的危急性,《素问·本病论篇》中有云:“温疠暖作,赤气彰而化火疫”。《内经》以“疫”作为病名,并且将具有强烈传染性和致病性的疫病都囊括在温热属性的“火疫”之中。《伤寒论·伤寒例》中最先提出疫病有寒、温之别的观点[2]。自隋唐《诸病源候论》[3]和《外台秘要》[4]始将时行、疫疠、温病、伤寒单列而各成篇章。

及至宋金元时期,中医对疫病的认识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如宋代庞时安在《伤寒总病论》[5]中言道:“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说明中医已经意识到疫病成灾的规模、个体染病的轻重程度之别。金元时期,战乱频繁,疫灾多发,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6]中言:“饮食不节,及劳役所伤……朝饥暮饱……胃气亏之久矣,一旦饱食太过,感而伤人,而又调治失宜,其死也无疑矣。”针对战乱之下机体普遍亏虚的情况,李东垣提出“诸病皆由脾胃而生”的观点及甘温除热的治法总纲,并创立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等治疗时疫的方剂。同时期著名医家朱震亨对时疫治疗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治疗时疫“宜补、宜降、宜散”[7],刘完素又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8],以“火热论”奠定了之后明、清时期温病学派认识瘟疫的理论基础。

至明、清时期,中医对瘟疫的认识开始趋向成熟,明代吴又可编写了中医学第一部瘟疫专著《温疫论》[9],开篇即言:“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大胆提出“戾气“致病学说,从病因学角度揭示了瘟疫与一般外感病的区别,推翻了历代医家以《伤寒论》为依据将瘟疫归于伤寒的观念,还提出瘟疫传染的途径当是由口鼻而入,病邪部位有别于一般外感病证在表或在里,而是位于半表半里的膜原,并创“达原饮”和“三消饮”等方剂用以治疗瘟疫[3]。戴天章在继承吴又可思想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挥,著《广瘟疫论》[10],对比伤寒与温疫之异同,归纳“汗、下、清、和、补”治疫五法。叶天士在前人基础之上,结合临床治疗温病的经验,著《温热论》[11],论述了温病的一般传变规律,即“卫气营血”。杨栗山继承了众多医家的学术思想和经验,编著《伤寒瘟疫条辨》[12],总结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瘟疫病学术体系,他谨宗仲景之法,源出温病三焦定位的结论,借鉴刘完素治疗经验,指出温疫是“杂气由口鼻入三焦,怫郁内炽”所致,用药以辛凉苦寒为主,又继承吴又可杂气致病学说,并有所创新,在瘟疫传变上提出上中下三焦传变的观点,主张温病有表证、有里证,也有半表半里证[4]。吴瑭兼采众家所长,创立“三焦辨证”[13],明确温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的一般传变规律,和“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的特殊传变路径。此外,清代还有众多医家,如薛生白、吴鞠通、王士雄、程国彭等,在疫疠等温病流行的当时,总结前人的学术思想,从自己的临床经验出发,编写了若干记载有疫疠等温病辨证论治的医著,如《湿热条辨》《温病条辨》《温热经纬》《医学心悟》等。

中医对疫病的认识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指出了疫病所具有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及至明清时期,疫疠之证被归类于具有强烈感染性的温热病,明确区分与一般的外感性疾病,古代医家对疫疠之证的传播途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临床用药有清晰说明始于吴又可,之后随医家对温热之病病因病机的进一步认识和临床经验的累积,中医疫病学的理论逐步趋于完善。

分类论治

1 从经络入的在天之疫

“天行不正之气,发作非时者,名曰疫气。”程氏在首卷《论疫》[14]中即言道:“疫有在天者,有在人者,如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乃“非其时而有其气”,也就是气候反常,“自人受之,皆从经络而入”,通常表现出头痛、发热、咳嗽,或颈肿、发颐、头面焮红肿痛的证候。而关于其去路,程氏以为“夫在天之疫,从经络而入,宜分寒、热”,即驱逐由经络而入的邪气,应先细分寒热,再以辛温、辛凉之药发散,可用香苏散、普济消毒饮之类,使从经络进入人体之邪气得以从经络所出。香苏散以紫苏叶、荆芥为君,发汗解表,以蔓荆子升散除风而止头痛,佐以香附、川芎、陈皮调和气血,再加生姜辛散,以甘草引调和中。

2 从口鼻入的在人之疫

程氏认为疫疠“来路两条”,其一为从经络进入人体的“在天者”,另一则为“在人者”,“若夫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乡,一乡之病,染及阖邑”,说明了疫疠的强烈传染性,病气、秽气相互传染,从口鼻进入人体,通常表现出恶寒、高热、胸膈满闷、口吐黄涎的证候。关于其去路,程氏以为“在人之疫,从口鼻而入,宜用芳香之药以解秽”。外感邪秽,卫阳被郁,是以壮热憎寒;湿浊内阻,气机不畅,是以呕恶胸满;邪气滞留于胃脘,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是以吐涎泻痢。故可用神术散、藿香正气散之类芳香解秽,使从口鼻进入人体之疫气仍从口鼻而出。神术散以藿香为君药,芳香辛散、升清降浊,以苍术为臣药,除湿运脾,还可助藿香内化湿浊,佐以厚朴、砂仁、陈皮理气化湿、消除胀满,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3 两疫兼证入里

若由经络、口鼻进入人体之邪气归并入里,传入脏腑,则形成兼证,通常表现出腹满胀痛、潮热唇焦口渴、谵语发狂的证候。关于其去路,程氏根据症状、程度的不同指明了区别:“非疏通肠胃无由以解其毒,法当下之。其大便自行者,则清之。下后而余热不尽者,亦清之,须令脏腑之邪从大便出也。”并主张以治疫清凉散清之。清凉散内最特别的一味药为人中黄,清热要药,自具秽气,以其解疫毒,乃取“以秽攻秽而秽气始除”之意。根据病程的先后及部位的不同,用药也要随之灵活更改。兼有大便不通,腹胀疼痛之证,加大黄以攻下兼有饮食停滞,胸满胀痛之证,加麦芽、山楂、萝卜子、陈皮以消食理气;兼有神昏谵语之证,加黄连以清热开窍;兼有厥阴热甚之证,加石膏、天花粉、人参以清热养阴;兼胁下痞积,腹痛之证,加鳖甲、枳壳以软坚散结;兼有津液不足之证,加麦冬、生地黄以滋阴生津;兼有体虚自汗之证,加人参、白术、当归等以扶助正气,若是正气大虚,可倍加人参以补益正气,此谓发散、解秽、清中、攻下四法外再加以补法,邪气入侵,元气必虚,体虚则更易受邪气干扰,故以补法加于前四法中合治,才可使邪气退散,元气得安。如若时行寒疫,则需认证投药,不可一概而论。

4 大头瘟

除由经络入的在天之疫、从口鼻入的在人之疫及兼证以外,“又有头面肿大,名曰大头瘟者,颈项粗肿,名曰虾蟆瘟者”,通常表现出头面焮红肿痛、发热的证候,以普济消毒饮主治。普济消毒饮以酒黄连、酒黄芩为君药,酒制使其性升以清上焦火热,祛头面热毒,以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为臣药,疏散头面与肌表风热,以陈皮为佐药,理气散邪,升麻、柴胡为使,引诸药上行,有“火郁发之”之意。大头瘟乃感受风热疫毒所致,邪气袭表,壅于上焦,发于头面[6]。“头肿之极,须用针砭,若医者不究其理,患者畏而不行,多致溃裂腐烂而难救。”头为诸阳之会,疫毒上攻,热毒炽盛,则头面极肿,医者需果敢,在判明病机后选择合适治法,使邪毒不致内陷营血、搏结脉络。“若颈肿之极,须用橘红、淡盐汤吐去其痰,再用前方(指普济消毒饮)倍甘桔主之,须宜早治,不可忽也。”风热初袭表,而人体正气不足时,邪毒易内袭,而致卫气分同病,因卫分受邪毒遏制,继而出现气分里热炽盛之证候,如肺热迫蒸、咽喉肿痛等,故以橘红理气宣肺、行滞消痰,再以甘桔利膈清咽消肿。

结 语

从《医学心悟》中程国彭论治疫疠的阐述可以看出,程氏基于对疫疠之病传播途径和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其对前人理论深刻的理解、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行医经验,总结了疫病经络与口鼻两条来路,经络、口鼻与大便三条去路,和治法五条,即在天之疫表浅宜发散,使毒热之邪由汗而出;在人之疫邪客上焦宜解秽,以芳香化湿法祛除湿热之邪,或以利尿法使其由尿液而出;二者之邪气交杂入里则宜清中或攻下,以通下法排肠中燥屎而除热邪之毒,或以消导法除胃肠食滞,使湿热之邪无以依附而祛除;及体虚受邪时宜加以补法,正气得扶则机体抵御外邪之力增强,在分类辨治得同时,又列出了香苏散、神术散、清凉散、普济消毒饮等相应验方。从程氏辨治疫疠的经验可以看出其临证治病之时,善于将各治法融会贯通,用药灵活,不拘泥于古之效验方,为疫疠诊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标准,意义深远。

猜你喜欢

程氏邪气温病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苏东坡的母亲
浅谈温病特色诊法之舌诊
幸福来自感动
清代潜山井股程氏家族史构建研究*
《豫》卦释义
别轻易拔罐刮痧
《程氏墨苑》中广告宣传的举措及效应研究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留学生温病学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