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体系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3-11-07苏海波
苏海波
摘 要:新课程体系的实施,对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阐述了新课程体系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的内涵与目标,分析了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包括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不足、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体育课堂教学方式滞后、忽视体育教学评价机制更新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新课程体系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路径,包括转变教育理念、注重体育教学内容的典型取向、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构建与核心素养相契合的教学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新课程体系;高中体育教学;创新路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
一、新课程体系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的内涵与目标
在新课程体系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旨在推动体育教育向更加全面、多元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创新的内涵包括这几个方面:首先是理念创新。从传统教学中以技能传授为主的教学观念,向侧重于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终身体育兴趣和提升体育素养方向转变[1]。其次是方法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教学、在线课程等,提升教学效率,使教学更加个性化、差异化。再次是内容的创新。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开发新的体育课程,如户外运动、电竞运动等,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最后是评价创新。评价创新改变了单一的体能测试评价方式,采用多元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技能提升、体育精神等多方面[2]。
创新的目标,主要在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与体育参与度方面,能在教学中为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体育习惯,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进行技能水平的提升;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社会能力;塑造学生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体育精神,提升心理素质;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体育人才,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3]。以上就是新课程体系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的内涵与目标,通过创新,我们期望能实现体育教学的全面提升,为学生体育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程体系下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体系下,高中体育教学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方面都有了新的方向,同时也呈现出现有教学的不足:
(一)对新课程标准认识不足
当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重在教学实践当中,然而因为各种原因,使得部分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尚不深入,造成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延续现象更为普遍,而不是以新课程体系为教学指向做出恰当的教学调整。例如:在教学中普遍呈现的认识问题是关于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部分教师认为传统教学中依然会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不存在特意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情况;还有部分教师则认为传统教学中对于体育技能的训练不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不用把教学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而丢失了体育技能学习的内容。这些认识的不足之处,正是当前以新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所遇到的困境之一,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改革。
(二)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一些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够合理,存在着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问题。还有一些学校只注重诸如田径、篮球、足球等传统体育项目,忽视了一些新兴的、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体育项目,如游泳、瑜伽、健身等。此外,教学内容也存在着偏重技术传授、忽视理论知识和健身方法传授的问题。这导致学生缺乏对体育的认识和兴趣,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体育课堂教学方式滞后
体育课堂教学方式的滞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体育教师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和变化,这就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具体表现在:
1.缺乏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一些体育教师可能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电子白板、智能教学软件等,这就会导致他们在教学中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无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一些体育教师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例如讲解、示范、练习等,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式,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单调乏味,不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
3.缺乏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一些体育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缺乏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无法得到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无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四)忽视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的更新
一些学校在评价体育教学质量时,仍然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非认知领域指标的考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评估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然而,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存在着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方式简单的问题。例如:只注重学生的体能测试成绩和技术掌握情况,对学生在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有所忽视。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能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反馈和改进建议。
三、新课程体系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路径
高中体育教学在新课程体系下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转变教育理念
體育教师要深入研读并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实从实际教学中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突出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自身特点与体育学习需求出发梳理教学思路。
首先,体育教师要吃透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探究学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体育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这就意味着,体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制订个性化教学方案。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通过体育锻炼和健康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例如:在篮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如学生的身高、技术和体能等。对于身高较高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重点培养他们的篮下技术和进攻能力;对于身高较矮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重点培养他们的运球和防守能力。另外,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篮球比赛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最后,体育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意味着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组织各种体育比赛和活动,帮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团结合作等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
总之,体育教师要吃透新课标的要求,以生本思想为基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切实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为了实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目标,探索适合新时代要求的体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二)注重体育教学内容的典型取向
典型的体育教学内容导向,是指在进行新课程体系下体育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抓住契合新课程标准的典型教学内容,选择和传递具有代表性的体育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取向要求体育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和开放性,不断更新和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与学生的需要。同时,还应该注重体育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品德。
首先,体育教学内容应该具有时代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体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体育教学内容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反映当代体育的发展和变化,体现当代体育精神和价值观。例如:近几年伴随着健身产业的风生水起,健身操、瑜伽、普拉提等新兴体育项目逐渐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这些项目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健身需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体育精神。
其次,体育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开放性。体育教学内容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体育项目和形式,而应该积极吸收各种新的体育元素和资源,包括新兴体育项目、民间体育项目、极限运动等。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体育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例如:一些学校将滑板、跑酷等极限运动引入体育课堂,这些项目不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好的提高作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和挑战精神。
最后,体育教学内容要以传承和推广体育文化为重点。体育不仅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途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传递体育的历史、文化和精神,让学生懂得运动的内涵与价值,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文化自信。例如,一些学校将武术、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这些项目不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好的提高作用,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总之,注重体育教学内容的典型取向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内容在进行选择和传递时,应该注重时代性、开放性、文化传承和品德培养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体育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创新精神、文化自信和品德素养。
(三)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体育是一门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科。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以下是几种适合新课程体系标准要求下的体育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围绕问题展开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可采用探究式的授课方式进行课堂的延伸,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运动技能和知识。例如:在学习篮球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如何提高投篮的准确率?”“如何掌握篮球的基本技巧?”等,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探究结果,从而加深对篮球技能和知识的理解。
2.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是以项目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完成某一具体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体育技能[4]。教学中可采取项目式的授课方式进行,让学生在运动技能和知识的学习中,完成具体的项目过程。例如: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一个健身计划,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到健身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在这个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游戏式教学
游戏式教学,顾名思义主要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到本领。在课堂中,教师可采取游戏化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比如,一些体育类的游戏可以设计“足球点球大赛”“接力比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足球或田径的技能,同时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的欲望。
(四)构建与核心素养相契合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是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估,更多的是引领学生体育素养的全面发展。构建与核心素养相契合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非认知领域指标的考查,这些指标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职业生涯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指标化评价,能够客观反映出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水平,为学生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和职业挑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做出较为准确的考量。因此,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关注对学生实践活动和创造性表现的全面客观评价,从而以教学评价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体育能力。
其次,教学评价体系应该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相契合。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和职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素养,教学评价体系应该将这些素养的考核融入评价中,通过评价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最后,可以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学生自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互评可以引导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和相互欣赏;教师评价则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这些多元评价方式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推动学生全面体育素养的形成。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需要自主選择项目、自主设计研究方案、自主开展实践活动、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项目式学习结束时,可以要求学生提交一份项目报告,并对其中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评分。此外,也可组织学生互评、自评,让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相互提高。
总之,构建与核心素养相契合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非认知领域指标的考查,符合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采取多元考评办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表现。
结束语
在新课程体系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注重体育教学内容的典型取向、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构建与核心素养相契合的教学评价体系等创新路径,可以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夯实学生全面体育能力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宝仓.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21(54):112.
[2]刘发强.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2021(23):172.
[3]汤红.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1(4):144.
[4]张永辉.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20(3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