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3-11-07黄倩
黄倩
摘 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能够进一步强化该课程的育人价值,真正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有很多内容都与劳动教育的内容相关,将劳动教育渗透进来可以进一步强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其次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劳动教育渗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劳动教育
高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在此时期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培养与引导。但由于目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学校和教师越来越不重视劳动教育,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认为劳动并不重要,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没有正确的劳动观[1]。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有必要将劳动教育的内容渗透进来,将劳动教育的总目标真正落实下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较高的劳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一、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第一,劳动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生存,人类逐渐学会劳动,并开始制作各种劳动工具,劳动推动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第二,劳动给人类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与财富。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精神财富还是物质财富都是通过劳动获得的,即便现阶段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新的事物,但是这些事物中无一不凝结着人类的劳动。第三,人类美好的生活与未来,都是通过劳动所创造的。人类想要获得更好的未来,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进行坚持不懈的劳动,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好的未来。第四,尊重每一位劳动者和劳动成果。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能戴有色眼镜,更不能歧视任何职业,要树立劳动光荣伟大的观念。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各个行业共同参与进来,只有每一位劳动者奉献出辛勤的劳动,才能使社会整体向前推进,进一步保证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2]。
(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能力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劳动技能,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在生活实践中学习一些劳动的技能,如洗衣、打扫卫生等,学生可以具备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当父母亲友不在身边时,学生也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正常生活下去。教師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一些常见的劳动工具,明确相应的劳动环节,对劳动流程进行良好的规划,既可以保证劳动的流畅性,又能够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进行劳动时,逐渐学会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保障劳动任务可以顺利完成。除此以外,学生通过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还能够增强自身的体力,锻炼自己的身体,激发自己的创造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劳动精神
通过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够使学生明白想要获得更好的生活,就需要通过自己的双手进行创造,一味地索取或者依赖他人是不长久的。因此,学生通过学习劳动知识,要逐渐地摆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思维模式,并且逐渐形成较高的自主控制能力。而学校也要高度重视素质教育,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应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对学生展开劳动教育,使学生学会勤俭节约、主动奉献,在成长过程中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不仅如此,还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不能盲目攀比,懂得量力而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奠定学生的成长基础,让学生喜爱劳动、尊重劳动,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得更好的未来。
(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劳动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劳动之中。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引导作用,学生具备正确的劳动观,才会克服自己的懒惰,才会主动地参与到劳动活动中。而劳动又能够逐渐地磨炼学生的意志,通过劳动让学生形成坚毅、勤劳的品质。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正确的劳动方法,并且按照相应的规范安全地进行劳
动[3]。而且通过劳动还能够让学生格外珍惜其他人的劳动成果,明白一餐一粟来之不易,更好地尊重劳动成果。除此以外,通过进行劳动教育,还能够使学生形成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习惯,这是学生具备良好劳动品质的具体体现。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符合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劳动方式逐渐变成现阶段的智能化劳动,劳动工具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单纯的体力劳动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对劳动教育进行新的理解,在给学生讲解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时,不仅仅要给他们传授一些技能性劳动,而是应该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讲解创造性劳动,使学生所接受到的知识能够跟上新时代的发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劳动教育融入进来,通过具体的思政知识,对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劳动之中,在劳动中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使自己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4]。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积极地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地将劳动教育的内容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真正落实思想政治课标对劳动教育的要求
2020年,教育部就已经将劳动教育列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也就意味着学校和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首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在评价机制上就增加了劳动评价,也就意味着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劳动能力,并且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劳动行为进行评价。其次,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增加了生产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思想政治的理论观点与实际生活经验进行充分的结合,而增加学生的劳动经验。最后,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了该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因此,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解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还需要将德智体美劳方面的知识融入进来,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5]。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正好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
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教师教授思想政治课程时长期地将劳动方面的内容融入,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将劳动与教育充分地结合在一起,既与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相符合,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劳动教育本身涵盖的范围就十分广泛,这也就意味着劳动教育十分复杂。我国目前所实施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劳动教育是学生德智体美发展的基础,也是连接其他“四育”相互融通的实践活动,因而劳动教育的地位就显得非常重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为了使学生具备更好的学科素养,教师会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学会解决学科问题。而通过劳动教育则可以让学生进行一系列劳动活动,使学生通过劳动将自己所学的思想政治知识完全内化,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基于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劳动素材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想要将劳动教育的内容渗透进来,就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对其中存在的劳动知识进行深入的挖掘。纵观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涉及非常多的劳动内容。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内容时就涉及了劳动知识。该课程中明确地论述了我国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中还明确地阐述了劳动对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强调学生要弘扬劳动精神,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除此以外,在哲学与文化方面也涉及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在课程中明确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表明了劳动对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劳动知识。教师需要对该教材进行深入的探究,在适合的时机内将劳动教育的内容渗透进来,使学生既能够掌握思想政治知识,又能够学习劳动知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珍惜劳动结果,对劳动者致以崇高的敬意[6]。
(二)开发时政资源,完善劳动案例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本身就与时政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时常将一些时政资源引入,与思想政治课程进行相互补充,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感染力,也能够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效果与质量。高中教师可以充分搜寻与劳动教育有关的时政资源,并且将其适时地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中,进一步宣传国家与劳动教育有关的政策和规定,将新时期劳动者的优秀事迹充分宣扬,使学生可以深刻地体会新时代的劳动风尚,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劳动。基于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寻一切与劳动教育有关的时政资料,并且以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为基础将其融入,进一步增强劳动教育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人民創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这些语句都与劳动教育密切相关,教师就可以根据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将这些语句适时地引入,使学生对待劳动的格局更加广阔,也更加尊重劳动者[7]。
(三)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学习劳动技能
目前,大部分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仅仅是进行口头教育,也就是说教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分享劳动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崇高的劳动精神和品质,但是却不会带领学生进行劳动实践,这种去身体化的教学方式给劳动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就必须带领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真正地领悟劳动精神,并且参与实践活动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对学生的劳动教育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是应该积极地付诸实践。但值得注意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并不是要让学生去干一些农活儿或者体力活儿,劳动实践活动有非常多的形式,可以引导学生在家庭中主动承担一些家务活动,或者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志愿劳动。反正教师所开展的实践活动,要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相统一,这也是思想政治课程渗透劳动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传输一些劳动知识,更要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劳动知识应用在实践之中,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教师所说的劳动精神,才可以使学生形成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品质。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所掌握的劳动知识通过实践活动转化为劳动技能,并获得良好的劳动情感,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
(四)构建完善的评价制度,反馈学生的劳动表现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在对学生的劳动表现进行评价时,可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劳动理论知识,对劳动技能是否熟练掌握,也可以评价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劳动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在劳动方面所欠缺的能力,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观念,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除此以外,还需要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进行相应的评价,从而使教师反思自己在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更好地吸取相关的经验,进而改善后续的劳动教育,进一步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8]。其次,应该采取发展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并重的方式。不仅仅要评价教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劳动能力,还应该评价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是否获得了成长,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劳动教育更加充满热情和信心。最后,完善相应的评价标准。在制定与劳动教育有关的评价标准时,还应该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作用,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相应的评价,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又能够强化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该课程所具备的德育功能,将劳动教育的知识融入都具有非常好的优势。思想政治课程不但可以为劳动教育定位导航,还可以向学生弘扬新时代的劳动精神,使学生能够认同劳动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真正地实现了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李燕.劳动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2(12):111-113.
[2]姬海涛.思政课如何有机渗透劳动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6):37-40.
[3]张成尧.例谈课堂教学中劳动教育的开展策略:以高中思想政治课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12):19-21.
[4]许开红.推动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39):10-12.
[5]刘乐婷.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J].教育观察,2020,9(39):23-26.
[6]李悦.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J].教育观察,2020,9(39):27-29.
[7]王小芳.劳动教育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5):141-144,140.
[8]王小芳.高中思想政治课劳动育人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观察,2020,9(35):46-48.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协同创新”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初高中思政课劳动教育一体化研究”(立项编号:Fjxczx22-13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