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与音乐艺术教育融合的探索和思考

2023-11-07陈思锋

高考·上 2023年10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教学效果融合

陈思锋

摘 要:面对庞大的艺考队伍和艺考生相对忽视文化学习的现象,以国家艺术教育培养方向为引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性作用,立足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学的融合,美育和德育的融合,提高音乐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艺术教育;思政教育;融合;教学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长培养孩子多样化才能需求的增加,近年来艺术高考生的数量不断增长。据有关数据统计,2013年开始高考艺术类考生报名人数每年已经达到100万以上,占同期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的10%左右。

一、音乐艺术生学习现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文化自信,艺术人才不可或缺。音乐类艺术生在艺考生中占比约为15%,虽然不是艺考生主流,但是音乐艺术在抒发人们的情感,抚慰人们的心灵,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一直为国家所重视。

音乐艺术生和普通学生学习的不同在于,他们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专业学习和艺术训练上。与其他艺考生的区别在于,他们必须更早开始接受专业训练,才可能成为专业音乐人才。以本人所在的学校为例,主要培养小学四年级至高三进行器乐演奏、音乐教育、作曲等专业学习的学生,初中三年级以后才开始接触相关音乐学习的学生,因为无法跟上专业学习的进程一般无法进入我校学习。

与激烈的高考竞争相比,音乐院校的本科录取线一般在300—400分。较低的文化分数要求和专业学习的压力使得音乐艺术生在学习中一般遵循专业优先原则,在专业的学习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文化课学习上得过且过,直到高中最后一个学期突击文化课学习以应付高考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文化课的忽视不仅影响学生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也造成部分艺术生对国家和社会缺乏关注,缺少社会责任感,不利于社会主义艺术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规定,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原则上不低于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提高艺术类考生的文化素质水平已成为近年来艺考改革的重要特征。

二、音乐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尝试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文化学习对其专业学习的重要作用呢?笔者所在学校的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于2020年至2023年携手开展了《不同学段音乐艺术生歌曲创作实践与指导》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歌词歌曲创作,探索文化课教学和音乐专业培养融合的有效方法。创作过程中,文化课教师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歌词创作,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谱曲,从而形成完整的歌曲作品。或者学生先写出歌曲旋律,再进行填词以完成作品。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次全面检验自己思想情感、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机会。对于教师来说,是一次文化教学和专业教学相辅相成进行的有益尝试。在这次课程融合实现双培养的课题实践中,笔者参与了爱国主义类歌词创作子课题的研究,希望借此检验思政课教学效果,更好地探寻思政教育与音乐艺术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

课题开展过程中,课题组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歌词创作比赛和《青春启航我爱原创》等歌词歌曲创作比赛活动,共收到学生创作的爱国主义类歌词25首,其中不乏立意和表达都不错的作品,如:

祖国(节选)

我的祖国高山峻岭

连绵起伏的山峦俯瞰历史的雨骤风狂

暮色苍茫不畏雨雪风霜

坚实的脊背顶住多少年的沧桑

东方神韵风流千古流传

这就是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亢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让世界天惊石破

这就是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呼唤(节选)

烟雨楼,天明水静

革命红船劈浪进

涛头立,南湖绝景

精神火炬聚人心

滔赣江,巍巍井冈

高山巍峨崎岖路

风雷动,旌旗荣光

星火燎原奋斗曲

这些歌词体现了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识,表达了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感。但比赛中收到的口号式作品也不少。如:“树叶常青/鲜花常艳/大河长流/祖国常在/强大的祖国/是我内心的骄傲/我愿意一生/追随着祖国……”“自从有了党领导/百姓生活大变样/从前遍地是废墟/缺衣少食受压迫/如今荒漠变绿洲/生活富足又吉祥……”从歌词创作的成果来看,爱国主义类歌词参赛作品虽有但不够多,许多作品陷入了口号式表达窠臼等情况,反映出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思想政治教学还未能深入人心等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音乐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创作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优秀作品,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谱写新时代文化之兴。如何才能改变学生学习应付的现状,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培养国家所需要的音乐人才呢?

三、音乐艺术教育学校改进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音乐艺术教育有陶冶情操的作用,这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处。音乐教育家张文川先生认为:“音乐艺术教育的第一目标是培养对音乐的热情,进一步的目的与任务是培养与提高受教育者感受和鉴赏、表现、创造音乐美的能力,最终的目的是通过音乐艺术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力,能适应和推动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社会的高尚完美的人。”

音乐作品的魅力在于其能净化人的心灵,引起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笔者认为同有德育作用的思政课教学也可以从真善美的角度引发学生的认同,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

1.思想政治课的“真”——真景真情

德国作曲家格鲁克说: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品美的原则。音乐作品是生活的折射,其题材均来源于真实的生活。表达真挚情感是音乐作品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著名词作家吴颂今在《歌词写作十八讲》这本书里将歌词题材分为十大类,亲情、爱情、友情、励志这四类题材歌词倾向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乡土风情、山水风情、世故人情、时代激情、爱国热情等题材的歌词则需要学生更多观察和了解社会,才会有创作热情和好的作品呈現。

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带领学生认识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了解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思政课的教学并不教条,而是以整个社会的真实发展背景作为依托,让学生了解不断进步着的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学科教学要求与具体的问题情境相结合,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品格和能力,因此思政课是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问题,激发学生真情感的一门课程[1]。

上好思政课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优化情境案例,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了解社会现实,把握时代脉搏。例如:在讲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知识时,教师通过展示洪文秀、王文贵等扶贫干部为了助农扎根农村在岗位上牺牲的感人事迹,让学生体会共产党员是如何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2023年3月,中国经过外交斡旋,促成伊朗和沙特两国握手言和恢复外交关系的重大外交成就,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善用一个个“事实”说明问题,才能有效拉近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距离,引起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使他们对党的领导和国家的发展产生共鸣,培养真情实感。

2.思想政治课的善——向上向善

“真”才可能引导人们向“善”。思政课的善主要表现在积极的价值引领和善恶对比的价值领悟等方面。

思政课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到,具有科学精神素养的学生应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做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应能够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热心公益事业,践行公共道德,乐于为人民服务。这些核心素养的要求都体现了对学生的积极价值引领。

思政课教学除了通过呈现国家的繁荣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等一系列案例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产生价值认同,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收集材料、合作探究等形式经历辨识分析过程,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价值辨别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向善向上的价值观念。例如:在学习思想政治必修四“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这一知识时开展“艺术生专业学习和文化学习是否冲突”“艺术的自由与约束”等论题的辩论,结合矛盾的对立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等知识深化学生对文化学习与专业学习、艺术自由与纪律等观念的认识。在进行必修四知识“实现人生的价值”的学习时,结合北京冬奥会志愿者之歌《燃烧的雪花》“热情的雪,为大地融化/簇拥着冬梦暖了冬芽/那一瞬间雪映星空/漫天竞芳华……”歌词讨论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引导学生讨论音乐艺术专业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自己未来有丰厚的收入,还是通过对美好艺术的追求将艺术之美带给更多的人,让自己的人生“漫天芳华”?引导学生认识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通过讨论和探究深化对各种知识和观念的认识,引导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去正确地看待和分析问题。通过思政课“善”的引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形成正确价值观念,过有意义的生活,形成乐于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品质。

3.思想政治课的美——美美与共

真和善可以使人感受到美。音乐作品的美来自其内容、旋律,和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准确理解和表达。

思政课的美首先体现它的内容“美”。新版高中思政课教材内容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哲学与文化、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七个模块,内容广且有一定的深度。教师如果精心备课、有效组织教学,可以带领学生涉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规律、国际关系、法律、逻辑思维等方面知识,领略到思政课的理论性、实用性,历史性、时代性,针对性和广泛性。多领域知识的学习将转变学生对思政课是枯燥的政治理论课的刻板印象,使学生感受思政内容的丰富多样之美,拓展学生认知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其思维能力和水平。认知水平的提高将有益于拓展学生创作的领域和范围,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创作水平,让学生成为视野开阔、觉悟更高的音乐人才。

思政课的形式美。思政课的内容美还需要思政教师以好的教学方式加以呈现。要避免思政课成为教条的宣讲堂需要教師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丰富课堂。如: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探究;通过调查、参观、访谈、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和体验;通过演讲、黑板报、写小论文等方式呈现学习和思考的成果……音乐艺术学校教师还可以发挥音乐类学校的特色,除进行歌词歌曲创作的形式外,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词做赏析分享,演唱或演奏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歌曲,举办小型主题音乐会等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情。教师如果精心设计教学,思政课将更富有吸引力,学生也能兴致盎然,乐于学习。

思政课的实用美。与时俱进,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是思政课的重要特征。运用知识对社会现实进行分析,学会提出建议,解决实际问题是思政课的一项重要学习任务。例如:《法律与生活》一书涉及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合同纠纷、劳动保护、侵权责任及纠纷解决方式等法律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养成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在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学习时,教授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音乐作品权益不受侵害和合理使用他人的智力成果等法律知识,让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生活将更加和谐美好。《哲学与文化》一书中提到“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有三个:一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二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三是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不同时代的优秀音乐作品如《春天的故事》《我和我的祖国》等之所以广为流传,就是因为它们把握了时代脉搏,与时代共鸣,与人民共鸣。要使学生的艺术作品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就要让学生深刻领会这三个基本途径对艺术创作的意义。学能致用,可以让学生对思政课的实践性和指导性有更深的认识,在生活和创作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他们的艺术生命更加光明灿烂。

结束语

高中思政课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通过高考顺利升入高等音乐院校,更要让红色基因在音乐学子中得以传承,将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辉煌作为自己的使命和担当。结合思政课教学特点和音乐艺术学校专业特色,探索音乐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之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需要的音乐艺术人才,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周帮荣,涂小云.教学情境创设的三维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58-60.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不同学段音乐艺术生歌曲创作实践与指导研究”(项目编号:FJJKZJ20-1380)部分成果。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教学效果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