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新”背景下统编教材教学实践思考

2023-11-07刘楠

高考·上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三新统编教材教学实践

刘楠

摘 要:自2021年秋季学期起,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中阶段学生开始使用统编教材。新学期开始前,从国家到区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为统编教材的使用做了各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差异性,在实际教学中依然遇到了课时不足、理论性较强、知识跨度大等问题。“三新”改革背景下,针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原则和方法:遵循新课标要求,丰富学生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课外阅读。

关键词: 统编教材;教学实践;思考

一、统编教材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汇总

(一)课时不足

从教学实践来看,高一上学期高中思政课每周每班安排两个课时,高一上学期共需要上完两本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经济与社会》。这两本必修内容虽然课标安排每本必修只有一个学分,比其他两本必修的学分要求少,但是从内容上来看,这两册必修的内容对于刚刚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相对陌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内容学生虽然在初中有所接触,但是没有系统学习,更没有作为理论课来深入理解和探讨,所以对于学生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来讲,快速推进课程内容不太现实,但迫于课时压力,一些课只能被囫囵吞枣地塞给学生,这样一来,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的实际意义就大打折扣。《经济与社会》这本必修课,从课程的表面内容看有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接触,但是如果以新课标和实际考试要求来看,学生真正达到理解和运用高中《经济与社会》的课程知识需要花费不少的课时讲懂讲透彻。所以,从学生真正能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角度来讲,《经济与社会》的课时安排也是完全不能够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的。另外,高一上学期高中思政课还增加了《习读本》课程,虽然每周另外增加一课时的时间,但是完全无法真正满足高一年级实际教学的课时需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差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学生的话来讲:仿佛是历史课但好像又不是历史课。这本必修课只用了一课内容讲述了人类的起源到发展,时间跨度之大,涉及的内容之多,如果把握不好“社会发展奥秘”这条主线,这堂课可以说就是一堂历史课,而且是一堂历史久远、内容繁多、摸不着头脑的历史课。特别是其中讲的一些大事件,例如:如何理解封建社会相对于奴隶社会是进步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先进性和剥削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等,学生更是觉得与自己当下实际生活相去甚远,所以理解起来比较抽象。特别是一些理论性的知识,课本中有涉及,但是课标中却没有要求,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展开讲解,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例如:课本中有一段“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这段话中涉及了两个重要理论知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理论知识无论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还是从实际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来讲,笔者认为都有必要结合实例讲清楚。但是由于高一学生未曾接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这个概念就很难讲明白,“剩余价值”是马克思的重要发现,也是揭示资本主义自身矛盾的有力武器,在前面课时的安排下学生通过一些实例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从高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概括总结能力的角度来讲,学生是无法真正地从实际事例中归纳理解这一概念的,所以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段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第二框题中“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中关于如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并且很多都是高一学生未曾接触过的。例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综上列举的实例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本必修内容,不是简单的历史课的再现,而是通过历史事实探究人类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历史成就和发展目标。学生虽然可以通过很多的历史事实理解理论知识,但是由于部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理解能力和社会生活实践有差距,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半懂似懂的状态,同时也限于课时,有些理论知识只能作为课后补充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

(三)《经济与社会》知识跨度大,隐藏性知识多

《经济与社会》这本必修课中的一些内容表面上看是初中就接触过的,比如说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第三课第一框“坚持新发展理念”。但是这本必修书中的其他知识点学生几乎未曾接触过,理解起来也有一定难度。

《经济与社会》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应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内容要求明确写道:阐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意义,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教学提示中明确要求:学生探究正确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实现宏觀调控目标。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讨论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宏观经济统计指标存在的价值与不足,并利用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解析宏观调控的意义。

《课标》具体而明确,但是学生如果想要达到《课标》要求,不仅需要具备宏观的经济学常识:资源配置的决定性手段——市场、市场自身的优势和缺陷、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还需要具备能够真正理解这些常识的内在知识。比如:在讲市场的优势的时候,市场如何发挥作用,为什么能够发挥决定性作用。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使学生理解几个关键经济学术语和知识:需求、供给、商品价格及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再比如:讲宏观调控的手段,如何正确、全面理解政府的宏观调控。首先学生要明确宏观调控的主体——政府,其次是宏观调控的手段。然而课本直接用“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作为标题。学生一方面不太明确我国政府有哪些职能、该怎么做,因为学生没有系统学习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相关内容,然而在本目的开始又一直在强调党的作用。所以学生容易混淆党和政府是不是都可以执行宏观调控。紧接着讲述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之后才讲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看似逻辑清晰的表述,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宏观调控与政府经济职能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的疑问。接下来课本表述更是给实际教学提出了挑战:“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对于“各种手段”学生又会提出疑问:都有哪些手段?具体如何调节和控制?接下来课本中讲“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单单讲清楚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至少需要一个课时,因为学生不知道财政和货币是什么(生活实际中大概了解,但是感性的了解无法达到《课标》要求),更不知道如何区分,也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所以,要讲清楚这个内容必须增加相关的经济学常识:财政的含义、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财政的作用;利率及其利率变动的影响。这些隐性经济学常识不讲清楚,高一学生很难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二、针对教学实践问题的反思

(一)遵循《课标》原则

新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本着为编写教材服务、为教学服务、为考试评价服务的原则,突出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切实加强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的指导[2]。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要求高考(包含选考和统考)不再设置考试大纲,而是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教考有效衔接,防止简单的、片面的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这也是从“应试”教育模式向“全面育人”教育方式转变而实施的积极举措[3]。这就再次明确了《课标》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化解课时矛盾、如何切中要点、如何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从《课标》中找答案。

教学实践表明:《课标》中的“内容要求”和“教学提示”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教师吃透《课标》更有利于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改变老套的以“讲”为主,促进教师打破惯有思维,打造创新型课堂。有利于缓解教师的忧虑:考虑到三年后的高考,教师在实际讲课中总觉得少教了,少讲了,学生不会不懂怎么办。教师如果能够吃透《课标》,理解《课标》的内在要求,一些不必要的担心就会迎刃而解。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纵横人类发展史,如何避免把政治课上成历史课,其实就是抓住《课标》要求“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通过《课标》教学提示议题“怎样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展开讨论和讲述,思路清晰,主线明确,可以说浓缩就是精华。

学生吃透《课标》有利于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

学生一定要转变原有的政治就是背背就可以的陈旧思想,如今的高中思政课不仅仅是背背课本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思政核心素养,如何培养思政课核心素养,学生认真阅读和理解《课标》内容可以有效为自己找到解决此问题的途径和思路。

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提了许多超出《课标》要求的问题,这些问题要不要深入学习和理解,判断标准还是回归《课標》。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同学拿着往届高考试题来问,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值得表扬,但是很多时候问的问题是给自己徒增烦恼,比如:有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还有商品价值量的相关问题。这些都是老教材的问题,在新课标中没有明确要求深入理解,而且理解起来也并不简单,往往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学生如果了解新课标内容,针对这些内容就不会过于焦虑和纠结。

(二)开展形式丰富的学生实践活动,促进理论联系实际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提升。高中思政课内容说到底都是来源于生活实际。如果学生能够真切地参与到现代生活实践中,很多理论知识就可以迎刃而解。比如:在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时候,课本中提到的经济学名词让学生有点抓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学生如果能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理解起来就会更具体更深刻。比如乡村振兴战略。实际教学中可采取典型事例展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展示有关乡村振兴典型事例报道,同时可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到乡村打卡郊游,亲身体会乡村振兴与新发展理念的关系,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意义。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郊游分享会,学生既能够展示自己的所见所得,又能够在分享中有所思有所悟。

反思高一上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但是要方向正确,主题鲜明,有话题感,有时代性。学生要在生活中发现,同时也要乐于在生活中体验。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三)拓展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力

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囿于课时的有限性,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可采取推荐阅读书目(纪录片)的方法。本来这是一个无奈之举,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扩展课外阅读,能够不同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比如:笔者在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候,特别推荐了毛泽东的《实践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书籍。本以为,课业负担繁重的学生并不会对此有多大兴趣,但是无意间我发现不少同学手中有了这些书,而且还经常和我讨论其中的内容,学生讲:“很多时候自己并不知道要看什么样的课外书籍,除了语文老师推荐的书目,别的就是小说了,而思政课老师推荐的这些书让我们接触到了不同的内容。”

学生的主动探讨一方面说明学生对所推荐的内容有兴趣,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种探讨不是强迫性的规定,也不是迫于硬性要求,而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对相关热点和时政的关注度,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探讨。当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能够真正成为学科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结束语

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并不意味着统编教材本身存在问题,关键是广大一线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用好新教材的问题。“三新”改革背景下,各省市更要结合自己本地区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吃透《课标》要求,明确新教材编写宗旨和目标以及教材本身的内在逻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活动相结合、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用好统编教材,上好高中思政课,从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2019-06-19].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6/19/content_5401568.htm,[2023-06-19].

猜你喜欢

三新统编教材教学实践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纵览之“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