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中医学专业“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探索

2023-11-05赵之伟蔡迎蝶梁翠莲陶昌那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9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课赛融通

赵之伟 蔡迎蝶 梁翠莲 陶昌那

[摘 要]高职中医学专业教育工作者若能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中应用“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便可以将学校专业课程与岗位职位、行业证书以及技能竞赛衔接起来,以此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让优化后的教学工作达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另外,“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以岗位为方向、以课程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融通培养模式运用的过程中,要在明确其应用意义的基础上,针对高职院校中医学专业教学课程提供一套更具适应性的创新教育方案,这样才能将“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的教育效能发挥到最大,让高职中医学专业借助融合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主要对高职中医学专业“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融赛入课建立技能比赛体系,融证入课拓宽职业发展路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便迎合教育行业发展潮流,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直面全新的教育挑战和机遇。

[关键 词]高职;中医学专业;“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3)29-0081-04

“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是一项政策导向性很强的课题,在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明确提出要推动“岗课赛证”融通,提高教育质量;同年10月,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及时更新教学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学内容,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先进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1]高职中医学专业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特殊的综合性学科,具有独特的人才培养规律,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战略规划等,以“岗”为人才培养的导向,以“课”为载体,以“赛”为示范和标杆,以“证”评价和检验人才培养的质量,推行“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势在必行,也是深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概述

“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主要是教育工作者依据实际情况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标准和教学内容为依据,以职业能力标准为核心,以项目课程体系为载体,借助全新教學环境中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或项目教学方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让“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强化融通效果,以此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并让二者在相互促进的前提下,确保学生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和应用技能。在高职中医学专业中,中医学专业高素质教育工作者利用“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既可以做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又能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高职中医学专业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融“岗”“赛”“证”要素于“课”,“以岗定课”体现学用一致,“课赛互促”提升学习兴趣,“课证融合”检验学习成果,“赛证互补”兼顾内外。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为目标,构建“岗课赛证”的融通机制,健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有助于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推动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建设,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2]

二、高职中医学专业“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研究的不断深入,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形成了一些特色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中医学专业的“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主要有“课岗融通,课证赛融合”模式,提出中医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产业引导、企业参与、资源整合、课岗互动等,还要加强主要专业素质、知识和技能与本专业有关的国家职业标准的课程建设,同时也要注重吸纳行业发展的新知识。[3]

三、“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在高职中医学专业的构建策略

高职院校中医学专业高素质教育工作者探究“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构建策略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了解现阶段中医学专业课堂学情,这样才能通过全面思考,探究有效的教学路径,以便于完善相应的教育机制,并让高职院校中医学专业教育工作开展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一)制定“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

1.“以岗定课”制定课程体系

高职中医学专业国家教学标准的课程设置主要涵盖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推拿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中医适宜技术、中医骨伤科学等课程,随着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及养生保健作用的突出,高职中医学专业人才的就业面向也更广泛,以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为主的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更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此,我校就2019级和2022级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通过国家就业平台数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毕业生和就业单位等方式,明确学生主要就业岗位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民营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美容养生保健等健康服务机构从事医疗、预防、药品经营与管理、康复和养生保健等工作。在确定均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实事求是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服务意识、依法执业意识和敬业精神,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职业能力要求,根据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构建“文化素养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素质能力选修课程平台+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专业拓展选修课程模块”的“3平台+2模块”课程体系,其对应岗位群见文末表1。

2.“融赛入课”构建技能大赛体系

高职中医学专业自2018年举办全国“慧医谷”杯中医大学生临床技能比赛后就没有国家级技能赛项,我校以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技能要求为主,参照其他院校技能比赛赛项设置内容和要求,结合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进行合作,构建专业特色浓厚的技能竞赛,将竞赛内容融入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讓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尽可能覆盖本专业学生,辐射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充分发挥赛项育人的作用,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如:第一学期开设中医基础理论、医古文等课程后,可开展“中医经典诵读”比赛,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学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中医学的学习兴趣;第二学期在开设了中药学、中医诊断学和方剂学后,进行“中医基础技能”比赛,主要考查学生识药辨药、识方组方、中医四诊技能,以加强学生对中医基础技能的运用能力,为后续的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学期开设针灸推拿学课程,对应开展“针灸推拿技能”比赛,以夯实学生的针灸推拿操作技能,同时为学生考取保健调理师、保健按摩师做好准备;第四学期在学习西医相关课程和中医临床课程后,开展“中医临床技能”比赛和“中医适宜技术”比赛,主要考核学生中西医综合技能,包括西医体格检查、心肺复苏术、中医病史采集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做好准备。

3.“课证融合”建立职业发展路径

根据高职中医学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路径研究及就业岗位群所需资格证,主要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健康管理师、保健调理师、保健按摩师、药品购销员等,分析专业课程内容进行“课证融合”,如在针灸推拿和中医适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保健调理师、保健按摩师考试内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中医体质评估与应用考试内容;在中药学、药理学、方剂学等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药品购销员考试内容。

(二)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

1.建设校企合作“双师”教师队伍

学校与医院、企业等进行深度合作,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教学团队。我校从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聘请高级职称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构建、合作编写特色教材等教育教学活动,承担在校开展的专业讲座;遴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担任兼职教师及实习阶段指导教师,参与制定实习大纲、学生岗前培训、技能竞赛的评比、精品课程建设及承担部分在校课程的教学。我校为教师提高实践技能水平提供机会,组织专任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到市级以上医院开展工学结合的临床锻炼制度;及时掌握行业企业最新动态,结合专业特性,鼓励教师参加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获取相关资格证书,为学校开展“1+X”证培训提供师资保障。教师自身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才能使“岗课赛证”融合培养模式发挥更强的育人功效,让课堂优化工作执行得更加精准,向学生输送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实践技能。

2.加强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

组建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教学创新团队,高职中医学专业可以培养为主,适当引进,提升教学团队整体的学历层次;调整和补充兼职教师,形成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打造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学团队。[4]坚持多条腿走路,切实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对于青年教师采用“青年教师导师培养制”的方式,实行带教制度,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对新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教育教学指导,通过考核后方可进行独立教学,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二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采用柔性人才引进机制,聘请行业专家、高层次人才到校指导教学,引进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中医学专业人才到学校任教。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组织参加省内外的职业教育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技能大赛,特别是教学能力大赛,逐渐提高教学信息化能力,加强课程设计和开发能力,建设校级、省级、国家级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和精品课程等。

(三)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的中医师承教育

中医学思维方式独特,是一门注重经验传承、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国家发布的《关于深化中医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师承教育为途径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丰富,基本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传统中医师承制可使徒弟在跟师医疗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领悟和运用,在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发挥传统师承教育优势,在临床中融通理论与技能实施“导师制”,将“院校教育”的系统培养与“师承教育”的早临床、多临床、名师“口传心授”指导的优势、个性化培养相结合,有效地将“师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之中。[5]结合我校实际积极发展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师承教育,加快与我校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的深度合作,深化医教协同,为我校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寻找“师父”,利用课外和假期时间采用“师带徒”形式开展教学,加强学生在学校已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做到“早临床、多临床”,切实加强医德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结束语

结合上述文章论述的内容,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高职院校中医学专业在教育新时期合理应用“岗课赛证”融合培养模式,除了可以让学生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并对理论知识加强掌握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丰富的实践和竞赛活动,总结学习经验和提升核心技能,以便于在步入社会大环境和特定的工作环境后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体现学生较强的综合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在应用“岗课赛证”融合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通过将课程体系和岗位设置以及专业竞赛和“一凭双证”融合,切实以岗位群能力为重点,并以课程体系为核心,让更新后的课程教育体系和一体化教学组织模式作为实施常态,让高职院校中医学教育工作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让高职院校中医学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达成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及素质提升标准。“岗课赛证”融合培养模式在体现高职院校与社会发展新阶段较高教学水平的同时,可以助推我国教育行业在后续发展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推进动力,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新华社,2021-10-12.

[2]吴红玲,雷家骏.基于临床能力培养的高职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与总结[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7):154-156.

[3]张占栋.职业院校中医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模式的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6):162-164.

[4]安玉霞,黄丽平,王晓戎.“双高”建设背景下中医学专业群建设与实践[J].科教文汇,2022(23):115-118.

[5]郑启玮,王彦春,舒劲松,等.基于核心能力的中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时珍国医国药,2022(5):1225-1226.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课赛融通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赛”融通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