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会展背景下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创新研究
2023-11-05薛艳
[摘 要]目前,数字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会展业与数字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使会展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新挑战。高职院校是向企业输送会展人才的主阵地,其人才培养质量与会展企业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数字会展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的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存在较多问题,如课程设置有待改善、教材亟待更新、教法尚待完善、学生实践活动质量不高等,从而导致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效果较差。因此,在立足数字会展的背景下,针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展开探索,以期为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关键 词]数字会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3)29-0065-04
迄今为止,我国的会展行业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对我国经济效益的增长做出贡献。自“互联网+会展”概念出现后,会展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但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逐渐融入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中。从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发现,课程设置有待改善、教材亟待更新、教法尚待完善、学生实践活动质量不高等问题比较明显。在上述问题的影响下,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效率偏低、质量较差,不利于高职院校的数字化发展。
一、会展数字化
(一)会展企业数字化
会展企业数字化是指转变传统的业务运作理念和模式,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形成高效、先进的运营模式。第一,企业要有一个网络协同办公系统,保障工作的高效性,解决企业沟通成本偏高的问题,使企业团队围绕某项业务交流、执行的过程中可以高效完成,并以工作记录和任务跟踪为主要方式,降低了部门间协调联系的难度,有利于工作实绩的提升[1]。第二,企业需设置一个数据化平台。企业技术、销售等部门可以将自身数据分享出来,形成科学、合理的数据组织,利用真实、可靠的数据分析企业运营情况,使这些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且,数据化平台具有开放性特征,可以建立企业外部数据战略,使数据流动于企业各部门间,提升数据的应用率。第三,企业还要建立可视化数据看板和智能决策系统。数据看板属于数字化背景下的新产物,可以随时随地看到企业业务流程,对相应指标产生深入了解;智能决策系统属于先进产物,该系统以动态数据为作用原理,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方式,使企业高效、准确完成预测,做出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决策。
(二)数字会展
数字会展就是打破传统展示的藩篱,在会展产业中融入现代化的工作理念及数字技术,通过高科技强化客户在会展活动中的体验。如会展前,通过传播策划和内容策划、流程设计等精准获取客户[2];会展中,通过设计彰显科技化的会展,引导客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会展后,将客户数据存储起来,形成丰富、有效的数据库,将数据库与运营活动相结合,打破营销效果不佳的局面。在数字会展中,展会运营、展会环境均产生明显变化,展会客体、展会主体方面的工作都结合数字技术完成,新展览业态赋予了会展活动新内涵,有效加快了会展业的发展步伐。
二、会展数字化对人才的需求
(一)“一专多知”人才
在会展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人才属于重要影响因素。顺应数字会展的发展热潮,企业摒弃了早期的经营策略,注重开展线上展会,拉近与线上客户的距离,通过线上直播增加营销量等[3]。特别在后疫情时代,会展企业的发展趋势有了明显改变,市场化、传媒化的特征更加突出,迫切需要更多思维灵活、专业性強的新媒体运营人才,数字化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提升,会展人才需要更新自身知识体系。数字会展背景下,会展从业人员要做到“一专多知”。“一专”是指掌握足够的会展专业知识;“多知”是指知识体系中需涉及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对市场营销的理论、技能有一定了解等,只有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与会展业相关行业的部分知识,才能更好地做好数字会展工作。
(二)“一技多能”人才
数字会展背景下,“一技多能”对会展从业者的重要性十分突出。“一技”是指具备会展专业某项技能,比如可以熟练掌握会展策划的流程,可以做出新颖、完善的策划,或在会展服务方面占据优势等[4];“多能”是指除了掌握有关会展行业的相应技能外,对其他领域的技能也应有所了解。会展产业数字化运营是一项复杂、专业的工作,会展从业人员不仅要懂得沟通、善于沟通,还需知晓如何开展符合数字会展要求的网络营销。数字时代的沟通具有明显的便捷性,除了做到“面对面”之外,更是实现了“屏对屏”的语言交流,善于沟通是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而网络营销强调以新媒体为营销载体,对事件营销的要点及流程产生了解,能够按照要求做好直播营销。在数据盛行的今天,数据就是资源,具有数据理念和数据思维的会展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容易有突出表现,且具备数据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三)“一心”“两创”人才
会展处在服务性行业的范畴内,随着会展数字化的兴起,要求会展行业形成更好的服务质量。会展活动的任何步骤,都要秉持优质、高效的理念,高品质的服务是会展企业提升竞争水平的必经之路。因此,数字会展背景下,会展企业需树立较强的服务意识,鼓励会展从业人员加强对客户需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一心”指的是服务之心;“两创”指的是对会展企业现代化发展有助推作用的创新创意人才[5]。自从新技术应用于会展行业后,该领域获得了发展契机,但也面临着愈演愈烈的竞争。会展从业人员需转变之前的思维,积极走创新变革之路,匠心打造精品,帮助会展企业朝着更加多元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三、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以天津市为例,天津共有六所高职院校设置了会展专业,核心课程基本涵盖了会展策划、会展营销、会展项目管理、会展礼仪、会展设计等。由于上述课程的很多内容是重合的,所以各个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无鲜明特点和风格,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比较困难。同时,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当地会展情况相脱节,没有充分考虑到行业发展趋势。新时期背景下,会展行业的变化十分显著,但会展专业课程并未做出较大改变,很多内容与理念依旧停留在传统会展领域。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发展特征均有所区别,不同城市的展会规模、展会形式、办展频率等各不相同。倘若课程设置不合理,且未将当地会展经济实况融入课程中,那么尽管学生充分学习到教师所讲,但日后无法在岗位中有效应用。同时,很多高职院校会展课程的设置缺乏弹性。职业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其中专业课程还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6]。一旦确定上述课程后几乎不会再变。虽然经常变动专业核心课程是不科学的,但如果非核心课程始终如一,或者专业选修课程没有依据数字会展的要求做出调整,会不利于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教材亟待更新,教法尚待完善
根据“职教20条”要求,修订教材的适宜频率为每3年1次,其中专业教材要依据数字化的发展而调整。但数字会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停留在早期,教材中的有些内容与目前会展业已产生偏差,部分知识点及理念脱离了新形势的要求。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二维码签到、人脸识别签到在会展业比较普遍,这大大降低了主办方采集数据的难度,但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学生仍在学习传统的会议签到方式,后续工作中无用武之地。同时,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教材中涵盖的数字化元素较少,也面临着数字化平台不足的问题,无法实现教学从课上到线上的拓展,整体教学氛围不够活跃,导致学生对会展专业学习的积极性逐渐降低[7]。在上述专业教材问题的影响下,部分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教师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未考虑数字会展的要求,打造趣味、创新的会展教学。教师自身在教学中始终占据主体位置,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同类型的会展专业知识点,教师也没有根据数字化的发展向学生抛出针对性的会展问题,与学生的互动频率偏低;部分高职院校虽然邀请了会展企业教师为学生授课,但实际授课并不新颖,讲解案例比较常见,采用项目教学的会展企业教师偏少;会展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够多样化,仅仅以试卷考核为主,没有通过策划案判断学生会展专业的学习成效,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对会展专业知识学以致用。
(三)学生实践活动质量不高
对于会展专业的实践活动,主要分为校外活动和校内活动。通常情况下,每学期高职院校都会带领会展专业学生进行校外实践,让学生体会展会的氛围,但在具体过程中,学生往往执行一些十分简单的工作,学生无法应用课堂中掌握的会展专业知识。同时,在校内落实丰富实践活动的高职院校少之又少,可能会举办一些节庆活动,但几乎不会让会展专业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组织策划的过程均由校领导或教师完成,也很少组织学生在校内开展小型会展活动[8]。可见,无论是校内活动,还是校外活动,学生只能做一些浅层的工作,无法将掌握到的会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导致实践的效果较差,不利于学生工作水平的提升,也对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造成影响。
四、数字会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一)把握专业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数字会展背景下,高职院校需高度重视会展专业,依据实际情况做到创新调整并准确把握专业定位,彰显专业特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展开全面分析,了解会展专业人才的新要求,树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与数字会展要求相一致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可以在会展产业中有良好表现的优秀人才。如杭州是国际会议目的地、国际会展之都,正在探究展示数字经济时代的“杭州模式”,推进会展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9]。面对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产教深度融合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高职院校需加大产教融合力度,在会展专业教学中积极使用数字技术,调整早期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刻认识培养会展专业人才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的必要性,真正落实相关措施。并且在数字会展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积极对接区域人才,打破专业界限,将跨专业融合的理念应用到具体教学中。高职院校需明确会展产业链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影响,在此项工作中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完善的会展服务体系;高职院校需着眼于会展管理,打造与时俱进的服务专业群,将会展策划、管理、传播与策划融入其中,最大限度体现出专业群的作用,将专业内生动力体现出来,有效解决人才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深化“三教”改革,提高會展专业教育教学水平
数字会展背景下,若想培养符合会展行业新要求的优秀人才,必须打造一支教学水平强、创新精神强、数字化理念优的师资队伍。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融入具体工作中,考虑到会展专业教师的工作现状,使其和教学、教材共同进行改革,深化“三教”改革,将其作为提升会展专业教学质量的切入点,使教学功能更加显著[10]。首先,高职院校需分析会展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存在的缺陷,判断引起该问题的原因,鼓励广大教师群体积极弥补这些缺陷,学习自身了解不充分或并不了解的专业知识,通过互联网、书籍、讲座等渠道学习数字会展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及时转变早期的教学理念,优化自身学科结构,采取内修外培、访工访学的方式开阔教师的知识视野,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水平有所提升。在此过程中,可以鼓励高职会展专业教师参加会展直播认证班,使教师了解数字会展的相关内容及特征,提升教师直播营销技能。其次,高职院校还要从会展专业的学科结构入手,对此做到优化和完善,引进信息技术类、新闻类、传播类等专业教师,使教师在课堂中体现出自身的专业能力,打造与未来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教师团队[11]。最后,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教师的教法改革需做到与时俱进,将数字会展作为工作的基础,认识到会展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设计会展在互联网的课程体系,并及时调整目前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信息技术应用起来,使其为会展专业教学添彩。高职院校需不断创新会展专业课程,通过信息技术营造新颖、活跃的课堂氛围,加大信息化教学改革力度,在教学资源建设中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积极落实核心课程资源标准化建设工作,与其他教师群体共同开展微课建设,有效弥补网络教学平台存在的不足,并落实会展智能化实训工作,确保课堂教学更具创新性。通过任务驱动、演示教学、翻转课堂、头脑风暴、情景模拟等路径,打破会展专业学生专业能力不足的局面,使其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三)建设数字化产教融合型会展实训室与实训基地,保障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在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具体教学中,实践课程的比例应超过50%[12]。建设与数字会展背景相契合的会展实训室是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有效途径。首先,高职院校需积极建设校内实训室,以现代学徒制为核心,以会展产业数字化为侧重点,选择当地优秀的会展企业教师参与到本校,围绕本校的会展专业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引进外部会展数字化到相应教学内容,高度重视会展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业态,采取项目实战的方式,从而转变会展专业学生之前的学习态度,使其学习更加高效,不仅奠定了职业生涯的坚实基础,企业也培养出适合自身岗位工作的会展人才,对于高职院校和企业都是有益的。其次,高职院校需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训室相比,区域内会展行业企业的优势更加显著,不仅数字化资源更具创新性,而且设备更加多样、先进。在实习实训作用下,学生获得了实践的新空间,能够与会展行业的各个环节产生接触,了解会展行业不同部门的工作特点,体验会展项目的沉浸式学习,在项目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得到真正的锻炼,有利于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的衔接。
(四)紧跟科技发展,培养新时代数字化人才
数字会展背景下,科学技术对专业课程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快,会展产业结构有了新突破[13]。传统会展行业与新行业的区别较大,其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较多,这对会展从业人员而言是一种新挑战。在高职院校的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中,需紧跟数字化科技的发展步伐,转变滞后的人才培养思路和培养理念,增加高科技数字化在教学中的占比,及时调整会展专业课程内容,为学生详细讲解数字化科技知识,鼓励学生认真观看数字化科技视频,采取会展专业知识和数字化知识相融合的方式,培养现代化的会展专业人才。
(五)丰富教学资源,合理設置课程
在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高度重视国际会展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设置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增加以数字会展背景下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注重对实训资源的拓展,从长远角度看待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分析目前会展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疏漏之处,加强对该体系的优化。数字会展背景下,高职院校除了基础理论课程之外,按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增加必要的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VR技术等技术类课程,还可以以选修课、自修课的形式增加相关法律法规、国际经济理论、世界历史文化等综合类教学内容[14]。此外,高职院校应着眼于网络资源,提升网络资源的使用率,考虑到目前比较热门的平台,通过平台开展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行业间积极沟通交流,形成密切合作,共同为课程体系信息化建设献计献策。高职院校应对课程设置目标展开全面分析,将国际化、专业化作为目标的核心,明确国外会展行业成功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综合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并适当借鉴。
五、结束语
数字会展背景下,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各高职院校需树立较强的数字化意识,积极探索有关数字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会展专业课程的创新,摒弃落后且单一的会展实践活动,给予学生组织策划小型会展的机会,引导会展专业教师制订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增加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尽可能为会展行业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褚天霞.“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3):66-68.
[2]黄可筠.数字经济时代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路径优化研究[J].福建开放大学学报,2021(6):84-87.
[3]薛艳.高职会展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设计[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1):190-192,198.
[4]张静.高职会展专业双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21(1):61-65.
[5]杨爽.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11):128-129.
[6]蒋丽霞.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林区教学,2020(4):43-45.
[7]周菲菲,田敏.国际化背景下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3):188-192.
[8]潘春胜.基于人才培养的高职会展专业建设路径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5):19-20.
[9]孙奕.人工智能对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9(11):126-127.
[10]薛艳.基于人才培养的高职会展专业教学团队构建初探[J].劳动保障世界,2019(35):69-70.
[11]李悦玫.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析[J].明日风尚,2020(17):165.
[12]张大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会展专业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0(27):185-186.
[13]崔少玲.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法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21(8):172-173.
[14]吴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1(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