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发展对策

2023-11-05王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9期
关键词:院校人才职业

王勍

[摘 要]为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向社会输送更多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要积极探索科学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路径。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出发,结合其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其发展困境,结合其发展基础从协同育人机制、革新理念目标、优化课堂建设等方面探索发展对策,以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 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3)29-0057-04

随着技术更迭和产业变革的快速发展,职业技术岗位更为复杂。为满足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可以加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开展力度,突破传统职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探索职业特色发展路径,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职业教育培养规律为基础,更强调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有效满足社会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高质量人才需求,还能促进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发展,以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为基础,使职业教育人才从专科向本科上升,为技术领域复合度、集成度的提升提供支持。从教育本质的角度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对教育层次和教育类型的融合,打破传统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壁垒,按照先后、主次的区分,坚持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以技术为教育根本,同时提升教育层次,以职业教育为核心,解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技术应用中的问题。

(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特征

与高职专科教育相比,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对接岗位群方面,岗位相对更为宽泛,为满足这些岗位的复杂要求,其对应的理论基础更为深厚。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对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的占比进行适当调整,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促进其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综合考虑所有专业的课程设置,完整呈现与岗位相关的知识体系,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从复合的专业能力与坚实的技能积累开展各种技能大赛,引导学生在教师科研项目中积极参与。同时以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为依据,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创新创业实践的开展,促进学生对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

与普通本科相比,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科学原理及规律应用能力,促进其技术创新应用、实际操作等专业技能的发展。在培养定位方面,基于技能、技术、工程三种人才类型的划分,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重点,以技术为纽带,通过与社会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社会岗位要求的联系,实现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方案共定的目标[1]。在人才培养效果评价中,以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的重点内容建立企业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等机制,对人才培养目标、资源、内容等展开综合评价,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效果持续提升。

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困境

(一)知识与实践脱离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可以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同步。因此,实践教学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部分,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促进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开展。基于这种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高技能型人才资源,院校可以获得企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共赢目标。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资源共享机制,需要院校经过一定的人才培养周期才能完成优势资源的交换,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企业的需求,导致两者之间的资源共享存在时间差的问题,继而可能引发企业优秀人才资源引进、院校借力企业的实训基地、院校获得企业的财力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水平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使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二)理念与目标滞后

由于思想对行动的引导作用,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人才培养理念不仅对制度体系生成的水平和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制约作用,甚至还会有决定性影响,致使教育主体的办学行为与自我定位出现偏移。受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现阶段大部分人才培养理念中存在重普教轻职教、重学术轻技术的问题,再加上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不认可,导致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且处于弱势地位。基于职业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总目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目标的内容与其具有一致性,以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标准。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实施专业技术教育,以高职人才培养为目标,满足社会大众对高层次教育的需求[2]。

(三)师资结构不合理

积极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可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随着社会行业领域的转型发展和技术创新应用,在现阶段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中,不仅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严格要求,还要求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与较强的技能本领。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来看,存在缺乏行业从业经验、缺乏行业专家教师、教师结构不完善等问题。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大多采用通用标准,且在认定后长期有效,缺乏对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考虑,只注重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忽视对其职业技能的考核与要求,导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师资队伍虽然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但无法向学生提供实践指导,且相关行业从业经验严重不足。虽然针对这一问题部分院校引进了企业技术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但依旧无法使其根本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评价体系片面化

由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的教育层次与职业教育的教育类型,在其人才培养中围绕这两个特点,强调高层次和技术培养。通过对与本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类型相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历程的研究发现,此类院校大多都是普通本科院校轉型或高职院校升级的结果,在其人才培养中始终遵循传统的固有模式,对职业教育培养技能的特点缺乏重视,阻碍其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种阻碍作用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是其评价方式的传统性,以传统书面理论考试为主,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缺乏对学生技能课程的针对性评价;另一方面是评价项目的单一性,仅针对课程设计设置对应的评价项目,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不够全面,无法精准评价不同学生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产生限制作用。

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基础

(一)内生需求的选择

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出现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迈进,在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中,人们以提升个人能力和推动未来职业发展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满足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因此,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个人需求为目标,使其在职业岗位上获得更好的发展。2019年5月8日,教育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退役军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六部门发布的《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高职扩招的顶层设计,推动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与社会群众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热情相呼应[3]。因此,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路径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二)政策支持的保障

职业教育在长久的发展历程中,随着发展规模的壮大,逐渐显现出结构层次不完整的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高技能型人才供应存在矛盾。对此,为推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加快建设,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供了更全面的政策支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完成现代化教育的重点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多项政策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建设从中职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促进产教融合,实现双元育人,建设专业化、高水平实训基地,完善多元办学格局,促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4]。

(三)社会需求的动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中,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较大转变,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集中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同,这种社会主要矛盾强调了需求质量的转变。针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这种社会主要矛盾主要体现在技术人才质量方面,提升技术人才质量也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方向。从社会产业人才供需现状中可以发现新兴领域人才培养体系不成熟、人才分布区域不均匀、人才培养标准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对此,为满足社会经济市场的需求,在多样化高等教育院校建设中,要对接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加快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针对紧缺岗位增加人才培养数量,满足人才需求缺口,结合新兴技术领域发展,通过开放型课程模块的设置,实现对社会热点需求的快速响应。

四、探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对策

(一)全面推进协同育人机制

为向社会输送更多高技能型人才,促进人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步提升,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中,要围绕职业院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加强两者之间的相互合作,推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随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方式从最初的校企结合,到过去产学合作,再到现阶段的产教融合,使企业实现了从参与到融入,拉近了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在其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以校企合作与工學结合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在科学的人才培养制度中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着重对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同时建立社会反馈和自身评价的人才培养综合评价体系。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机制的全面推进中,可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开展阶段性学习,院校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使学生的校内学习和企业工作交替开展。企业也可以结合自身生产技术和人才需求向院校提出人才需求,通过订单式培养使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具有显著的针对性特征。学生在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后可通过顶岗实习到企业具体岗位上完成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参照校企签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对应的实习内容。此外,在协同育人机制中还可运用双导师制与共建产业学院的方式,由院校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承担教育任务,联合建立二级学院,建立协同育人双主体,强化产业需求和专业培养对接的有效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积极革新培养理念目标

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向的确定中,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高技能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作出明确,树立正确的职教观念,立足职业特色对职业教育内在发展规律和建构逻辑进行探索,解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理念落后、目标含糊不清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培养方式与培养规格等提出要求,为人才培养过程和课程教学设计提供指导,推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结合时代发展和企业职业岗位变化,促进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从守旧到革新的转变,打破传统学术本位的思想限制,落实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要求,紧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发扬自身办学特色,坚持需求导向,发挥职业教育办学逻辑的引领作用,培养职业型、实用型人才[5]。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中遵循渐进性和层次性的原则,重点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向上延伸和向下衔接,加强内部体系建设与完善,同时借助舆论引导使人们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其未来发展获得社会认可和动力支持。

(三)加强专业优质课程建设

在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后,要以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加强专业优质课程体系建设。选择与学位对应的学科基础理论与技术课程,深入调研行业、企业,分析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结合岗位群职业能力与先进的产业链,科学划分职业活动单元,促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企业技术发展的融合,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新规范、新工艺、新技术等产业先进元素,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课程标准、实习标准的制定,搭建数字化平台、专业化资源和项目化课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发展。

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突出职业情景和实践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贯穿工作逻辑,结合企业实践要求,对实践教育的时长、方式与内容等进行科学调整。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坚持服务产业发展的需求导向,促进创新创业能力和工匠精神的渗透性培养,跟随产业升级的动态调整机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帮助人才快速适应产业升级转型,使其在实践中实现创新,彰显校本课程体系的独特性。

(四)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职业本科“三教”改革的推行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促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确保其具有层次与质量,以高素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建立稳定、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政策的支持下,强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既要促进学校专业教师进入企业,深入了解职业岗位发展变化,又要聘用优秀的企业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岗位技术同步发展。

院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高度关注专业教师队伍技术协作、实践教学、产教协同、跨界融合等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推动专业教师团队结构优化,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符合模块化教学的改革需求,适应生产、服务、研究岗位需求一体化的分工协作和发展趋势。同时聘请技术人员、行业专家等加入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在兼职教师中加大技术大师、能工巧匠等技术型人才的引进,构建结构化教师团队,通过技术应用项目协作和高层次人才互聘等方式,在院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互兼互聘的人员双向流动机制[6]。基于稳定的师资队伍,设置开放性的专业教师终身培训体系,使其主动适应教学与技术融合的新形态,在技术改革与产品研发中深度参与,了解产业前沿技术,为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五)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

科学评价学生基础知识技能和基本应用能力既能为教师调整课程教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又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促进理论与能力的全面提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包含文化塑造、科学管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对策探索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与完善中,要突出职业特色和职教特色,围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发展路径、办学定位等,加强内涵建设,促进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从职业教育适应性出发,将其作为推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着力点,基于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过程,注重对人才在不同环节具体表现的过程性评价,加强人才评价体系指标和标准的改革。围绕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聚焦社会高端产业发展,把握产业升级与技术变革方向,注重人才高阶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人才评价中综合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多重评价结果,提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六)健全人才培养制度政策

相较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本身具有周期长、投入大、成本高等特点,在现阶段本科層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以国家与地方的财政拨款作为主要的教育经费来源,致使其发展在初始阶段停滞不前,软硬件设施与部分关键要素建设不够完善,进而对人才培养效果造成影响。对此,在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对策中,还要强化制度、政策的支撑,在现有财政拨款的基础上,完善财政方面的顶层设计,拓展人才培养的资金来源,加强专项经费的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中必要的物质资源。

在制度、政策的完善中,综合考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涉及的各个主体,特别是针对行业、企业,要对其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权、责做出明确规定,使其在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承担法定责任,与院校积极建立深度合作的关系,推动协同教育机制的建立与发展。针对本科高等职业院校,要为其扩大办学自主权提供政策支持。实施职教高考,疏通学生升学通道,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根据社会企业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建立多元化人才选拔机制,优化生源分配制度,促进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总之,基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高职专科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的区别,在探索其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对策的过程中,要先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其发展内涵和逻辑,进而从不同角度采取针对性的发展措施,明确发展方向和要点,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波,雷建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属性特征、发展困境及实施对策[J].职业教育,2023,22(9):27-30.

[2]郑青,杨秋月.产教融合背景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诉求、困境与路径[J].职教发展研究,2020(3):94-101.

[3]周雨婷,姚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困境与路径[J].职业教育,2023,22(9):31-35.

[4]崔淑淇,姚聪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目标定位与实现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3 (4):97-108.

[5]刘占柱,肖雪婷,姚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困境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3,44(5):121-127.

[6]刘海波.电气类专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数字化用户,2023,29(17):286-288.

猜你喜欢

院校人才职业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