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实践性作业的意义内涵与实施策略
2023-11-05方凌雁
摘 要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管理与改革要求教师以“减负提质”为目标,对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有效优化。实践性作业是一种较为新颖的作业形式,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本文从素养立意的价值定位、基于真实情境的设计逻辑、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导引和突出自主管理的主体回归四方面分析实践性作业的意义、设计和实施要求,为“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实践性作业改革提供操作建议。
关键词 实践性作业;双减;核心素养;真实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3)04-0013-03
随着《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出台,“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1]成为全面育人视域下作业改革的关注点。实践性作业是指学生把所学知识予以综合应用,并通过实践过程完成的作业形态。相对于重认知、强训练的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减轻以抄写和背诵、计算为主的作业负担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厘清实践性作业的价值定位和实践操作策略等问题,有助于为“双减”政策下的中小学作业改革提供新思路。
一、从知识立意走向素养立意:实践性作业的价值定位《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2],作业的功能定位需要从知识立意转向素养立意。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不再仅仅是掌握知识、提高分数的手段,在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学生人格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关注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
受传统巩固知识和考取高分的功利性教育价值观的影响,通过刷题提高应试能力的文本作业仍然大量存在。重习题训练强化了作业在知识巩固方面的功能,但却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实践性作业更关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社会情感发展,要求教师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融入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中。如,某小学五年级的实践作业“厨余垃圾起死回生”,引导学生利用废弃厨余菜根打造属于自己的家庭水培小菜园,要求学生亲身种植,边实践边研究,合作探究菜根重新恢复活力的奥秘。如果仅仅是为了掌握垃圾处理知识,大可不必用这么长的实践时间来完成种植观察任务,也不必强调团队合作完成利用垃圾做种植肥料的实践过程。这些传统的知识之外“无用”要求恰恰能够激发学生的态度责任、合作沟通意识等。
(二)唤起学生的自我认识和理解
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管理和规划,强调学生对认知策略的掌握,并通过唤起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完成作业。如上文中的“厨余垃圾起死回生”作业,学生不仅要运用科学知识对厨余菜根进行分析,还需要自己动手种植,不断调整方式方法来完成作业。这样的作业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实现对自我的认识与管理。
(三)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性作业多以项目或任务的形式呈现。教师将学习任务和具体的情境、真实生活问题联系起来设计一个综合性的项目,能够让学生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在探究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与知识再构的效果。如,某中学设计了各个学科的实践性作业,具体包括:语文作业要求撰写“校园初见手记”,数学作业要求制作一个“学校立体模型”,英语作业要求开展一次“健康形象大使宣讲”,科学作业要求“测量学校操场跑道第一圈和第五圈的长度差”,社会作业要求设计一条“校园安全逃生路线”。这些作业将学生解决学科问题融入校园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校园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二、从经典习题走向情境项目:实践性作业的基本形态实践性作业通常“发生于真实世界,也可以是经过精心设计与现实世界高度相似,具有复杂性和非良构性的模拟情境”[3]任务,需要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完成。依据学生常见的实践活动情境,我们可以将实践性作业分为操作应用、实践探究和服务体验三类不同情境下的实践项目。
(一)操作实践情境下的项目式作业
操作实践情境下的作业通常体现为设计、操作与制作各类作品型作业,如科学学科要求学生完成的科技小制作、教具制作,语文学科要求学生完成的专题小报,数学学科要求完成的生活数学作业等。具体展开来说,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寻找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物品,把它们搭起来,比一比谁在家里找得全、搭得高,并以照片的形式呈现”。事实上,学生找到不同形状的物品并把它们搭起来,就是学生理解并应用图形知识的过程。从掌握知识角度来看,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解题数量的增加来完成知识巩固,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通过变化情境来拓展知识运用范围,如找找教室的,找找学校的等。操作实践情境下的作业强调动手做,鼓励学生手脑并用,在做中学。
(二)探究实践情境下的课题式作業
探究情境下的实践作业也称课题研究作业。学生基于自身兴趣,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如“我的寻根活动”研究课题作业,要求学生“在假期中通过对亲戚朋友的访谈、实地考察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自己这一家族中老一辈人的故事,找找自己家族发展的根。通过对父母的访谈,追溯自己的姓名史,用文字和照片(或画图)相结合的形式记录你寻根的整个过程,至少有访谈问题提纲、访谈对象、访谈实录等,完成一份研究报告”。这样的作业也在引导学生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服务实践情境下的任务式作业
服务实践情境下的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进行相关服务活动任务。一些学校布置的环保服务、支教服务、科技支农服务、志愿者服务等都可以纳入此类作业范畴。如“服务老人,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作业中,学生用自己所学知识、通过各种有创意的形式来完成服务活动,如有的学生设计了支付宝使用短视频、防诈骗宣传情景剧,有的学生设计了声控开盖小药瓶,还有的学生绘制了漫画版新冠疫苗接种指南。服务实践活动和课堂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在参与各类社会服务活动中,能够将知识和社会建立联系,同时也给他们提供认识社会、了解公共事务、尝试解决社会问题等的机会。
三、从巩固答案到解决问题: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要素实践性作业把学生置身于复杂的生活实践场域,通过对复杂问题的解决来帮助学生实现“意义建构”。[4]
(一)明晰学习任务
完成实践性作业任务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分析非良构性问题的复杂性,准确理解作业任务,并提出解决方案。如“写一篇蚂蚁怎样生活的观察报告”“用纸制作一个你喜欢的房子”“设计并制作一把有年味的扇子”等作业任务都有其复杂性。以“设计并制作一把有年味的扇子”为例,把扇子制作和春节这一情境结合起来,不仅会涉及数学知识(如长度单位和尺寸比例等)、美术绘画知识、手工制作技术知识等,还涉及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等。学生要做的有创意,必然要将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而与春节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涉及十分广泛,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呢?这样的任务设计让不同学科之间不再有边界之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根据自身对情境的理解,调用相关知识实现对问题的解决。
(二)开展真实探究
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开展真实探究。一般来说,完成实践性作业需要学生经历问题确立、活动设计、活动实施、整理总结、交流反思等过程,运用实地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学生开展真实探究的水平将会直接影响作业的质量。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时,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在提出问题和假设、选择方法或研制工具、获取证据、提出解释或观点、交流评价、反思和改进等各个方面提供方法指导。
(三)提供资源支架
实践性作业具有的情境性强和过程性复杂等特征,教师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架,让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时有章可循。以“梦幻之音创意秀”为例,该作业要求“运用你的智慧,寻找日常生活中能够发声的物品,经过自己的创意设计和创新制作,将其转化为一种简易小乐器,并能够演奏一段简单的乐曲(或音乐片段)”[5]。为了让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有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给出了以下支架:寻找发声材料并实验探究,需要运用物理中的声音传播知识;动手制作小乐器,需要运用劳动中的各种技艺;小乐器的外观设计,涉及美术中的艺术、装饰设计知识;小乐器的音律调试,需要运用音乐中的乐理知识。清晰的知识分解导引有助于学生高质量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设计小乐器、乐曲等及写作研究报告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串联科学、技术、音乐、美术等学科知识的有效载体。
四、从教师要求到学生自主:实践性作业的管理要义传统课程与教学观下的作业是“规定式”的作业,教师主导作业设计、布置、评价等环节,完成作业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接受控制和被规训的过程。[6]实践性作业与“规定式”作业不同,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自主设计、自主管理、合作探究和自主評价。这种体现学生自主性的作业管理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是学生自主地制定学习计划、分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任务、调控学习进程和开展反思评价的过程。如“假期锻炼”实践作业可作如下设计:“请你在寒假选择1项锻炼项目,制定一份可执行、可监控的锻炼作业计划,并坚持完成,至少活动5天,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作业中罗列的寒假锻炼项目包括骑车、跑步、家务劳动、跳绳、伸展运动、仰卧起坐等,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但学生需要确定计划后严格执行。
(二)合作探究
实践性作业通常需要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经历探索实践过程来完成。如在“新冠疫情研究”中,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进行研究,如新冠病毒传播机理与预防情景剧的设计、居民防疫做法与心态的调查、疫情分布与统计图制作、疫情下志愿者的培训与合理调配等。这些任务通常无法由一个人独立完成,需要学生组成小组,通过组内成员的分工合作来完成,如寻找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开展采访活动、动手操作,最后完成调查报告等。此外,有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学生向社会专业人士、其他学科教师等寻求帮助。
(三)自主评价
实践性作业通常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观点、设计方案、实施计划,因此实践性作业评价不再仅仅停留在教师批改的层面上。如,关于服务实践作业的最终成果,可以是学生撰写服务报告,完成一项和服务相关的创新作品,一份关于服务对象的问题解决书等。作品形式可以多样,作业评价关键是引导学生能够自主梳理和分析服务实践中的真实体验、真实感受,如是否坚持完成,是否主动合作,采用的方法是否科学,是否体验到服务价值等。
(方凌雁,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杭州 310012)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EB/OL].(2021-04-12)[2023-03-2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2104/t20210425_528077.html.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3-03-28].http://www.gov.cn/zhengce/2021-07/24/content_5627 132.htm.
[3] 王宇,汪琼.慕课环境下的真实学习设计:基于情境认知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18(3):5-13.
[4] 刘辉,李德显.中小学作业设计变革:目标确认、理念建构及实践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2(1):97-108.
[5] 潘荣辉.假期综合实践活动作业的创新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6(6):34-37.
[6] 张济洲.中小学作业观:特点、问题与走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3(7):25-30.
责任编辑:谢先成
读者热线:027-6786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