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分析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人物
2023-11-03兰舒羽
[摘 要]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以意识流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主要讲述了哈里和妻子海伦在非洲狩猎的故事。本文运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分别从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人格面具三种原型出发,对主人公哈里和海伦的形象进行分析。哈里通过寻找阿尼玛的化身美德天使,抗争自己阴影中的死亡,揭露人格面具中隐藏的战争创伤,实现心灵救赎和获得完整人格。海伦在原型的影响下逐渐意识到自我的不完整性。通过分析哈利和海伦的人格发展,读者能够理解原型在性格、行为塑造、意识自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集体无意识 阿尼玛 阿尼姆斯 阴影 人格面具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3)16-0052-04
一、引言
1.欧内斯特·海明威与《乞力马扎罗的雪》
海明威是美国文学史上的巨匠,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和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新闻体写作见长,句式简单,语言简练,极少使用华丽的形容词,构成了海明威独特的写作风格。其中,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对美国小说写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海明威著作丰富,主要作品有七部长篇小说、六部短篇小说集和两部非小说类作品。海明威于1952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名声享誉国际。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创作了许多与此主题相关的小说,以及有关战争与勇气、爱情与暴力、生命与死亡等主题的作品。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首次发表于1936年的《君子》(Esquire)杂志。这是一个关于生与死、战争與救赎的短篇小说,背景设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但所有事件都发生在哈里生命中最后一天的下午和傍晚,他因坏疽死于坦噶尼喀平原边缘地带的一个营地中。哈里在妻子海伦的陪伴下前往非洲的狩猎之旅,是为了寻求自我的重生和心灵救赎。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顿悟,借由梦境飞往了象征纯洁和永恒的乞力马扎罗山,他的意识人格也得以健全和完整。
2.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是瑞士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虽然荣格一开始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但后期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他发展了弗洛伊德提出的无意识理论,将其称之为集体无意识。荣格将人类的精神世界分为三部分: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指的是在更深层的无意识里,存在着更活泼的集体内容。“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种族记忆、原始意象及他称之为原型的经验模式的贮藏库。”[1]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起来的普遍的、非个人性的经验,这意味着集体无意识存在于每个人身上,而且是与生俱来的。
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由原型构成,原型是集体无意识最为重要的部分。原型是人类不断重复经历的模式或图像,通过精神遗传形成全人类共同的集体无意识。原型是一些倾向,当人遇到的情境与祖先们所经历的相同时,心理无意识要素就会被激起,做出相应的反应。荣格提出的原型包括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人格面具和自性。这些元素对个人的人格形成和人类心理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阿尼玛指的是男性无意识中的女性特质,而阿尼姆斯则代表女性无意识中的男性特质,阴影指的是无意识自我的阴暗面。荣格将“从集体心理撷取的片段”称为人格面具,可以理解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妥协。人格面具相当于一种公众形象,是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扮演角色而隐藏自己真正本性的面具。
本文试图运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从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和人格面具这三个原型出发,分析《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哈里和海伦的人物形象,探讨在集体无意识的影响下人物的个性及行为。
二、人物身上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
在荣格的精神分析中,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是无意识自我所展现的异性人格特质。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通过心理投射的作用,在特定情境中被触发,从而影响人物的态度和行为。阿尼玛通常以破坏性和焦虑的形象出现,而阿尼姆斯则以镇定和帮助缓解焦虑的形象出现[2]。
1.哈里的阿尼玛原型:美德天使
阿尼玛是指男性对投射在他人身上的情感敞开心扉,在想象和直觉中形成一种新的意识范式。阿尼玛的投射来源于现实中的一个女性对象。荣格认为阿尼玛的发展包括四个阶段,他命名为夏娃、海伦、玛利亚和索菲亚。夏娃是人类第一位母亲,代表着母性,在男性的意象中往往代表母亲,也就是男性恋母情结的象征;海伦则是引起特洛伊战争的那个海伦,她美丽性感充满了魅力,代表性爱;玛利亚则是圣经中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圣母玛利亚高洁的形象在男性的意象中代表了恋爱对象的神圣性;索菲亚是一个缪斯式的人物,她代表了男性内在的创造源泉。
哈里在右腿得了坏疽之后,逐渐感觉到死亡的来临,他的内心充满了失落,感觉一切都是失败的。他选择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海伦身上,尽管明知这与海伦无关。阿尼玛是男性心理的女性一面,往往投射在母亲和妻子等女性心灵意象上。海伦是哈里的妻子,也同时承担了母亲这一意象的作用。她费心尽力满足哈里的一切要求,忽视哈里的刻薄言语,反而温柔地回应他,努力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她对哈里体贴耐心,为他做肉汤,为他读书。她容貌美丽,是哈里理想中的完美性伴侣,能够给他带来满足感。海伦学习能力强,阅读面广,展现出富有学识的一面,是哈里精神世界得以弥补的体现。海伦对一切都充满希望,积极向上,这正是哈里所缺乏的,他早已在世事的影响下变得冷漠、懒惰、势利。海伦具有传统女性的美德:真诚、宽容、乐观、勇敢。
2.海伦的阿尼姆斯:风流男人
阿尼姆斯是女性无意识中的男性人格显现。阿尼姆斯原型投射到男性身上,往往是父亲、兄弟、叔伯或老师的形象。海伦出身富裕家庭,她的第一任丈夫早逝,给她留下了一大笔钱。她的两个孩子慢慢长大,不再需要她的照顾,她只好转向其他事情,如骑马、读书、喝酒和找情人。在一场飞机失事中,她失去了一个孩子,也开始厌倦了情色关系和酗酒,她希望重新获得男人的尊重。哈里的出现恰是她打算重新开始生活的完美对象。可以说,哈里是海伦阿尼姆斯原型的投射,哈里讨好女性的手段在海伦身上屡试不爽。他挂在嘴边的理想和创作,想做就做的决断,打猎的技能等,全是海伦欣赏和向往的方面,她把他当作理想伴侣。在男性特质的阿尼姆斯影响下,海伦疯狂地爱上了哈里,她会满足哈里的所有要求,因为她是“把他当成作家、男人、伴侣和值得炫耀的占有物来爱的女人”[3]。
三、人物身上的影子原型
正如荣格所说,每个人身上都有阴影,无论会产生消极作用还是积极作用。阴影是人内心不愿面对的压抑和黑暗面的原型,它隐藏在无意识的深处。阴影受到意识自我的制约,因此它在意识层面越少展露,表明人格的阴影就会越黑暗、越密集。人的生活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阴影的出现和作用。
1.哈里的阴影:面对死亡
在多数场合中,阴影会产生消极作用,因为人往往会对人格中不好的方面和意识自我的反面视而不见。在哈里的回想中,貌似他从未压抑和意识到自己的阴影,这正是这部小说显著的写作特点。海明威受格特鲁德·斯坦因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他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描写的是一个垂死之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充满了意识流写作的特点。全文除了哈里清醒时与海伦的有限对话外,其余部分集中于哈里的意识流和内心独白[4]。哈里的意识流展现了他的人生思考和经历,他认为战争、死亡和女人导致了空虚和绝望的情绪产生,也导致了他虚度年华。
在哈里的六次回忆中,穿插了他在军队中的勇敢表现和看到触目惊心的战争场面的恐惧,对写作才能荒废的懊悔,以及陷入的复杂男女关系。然而,这些生活中的光荣和快乐终究是回忆,从战场回来后,他自甘堕落于纸醉金迷的生活,人格的阴暗面逐渐暴露,他也受制于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哈里出卖了自身的才华,编织谎言以获得金钱和安逸的生活,他与海伦的婚姻也是建立在他的谎言之上。哈利不愿面对自己的阴暗面,他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了海伦身上,怪罪她的财富导致他的消沉,甚至用“有钱的婊子”“该死的钱”等字眼来形容他的妻子。在哈里的意识流中,他知道是战争摧毁了他的信仰,直接感受到了死亡的可怕和生活热情的消散,这是他前半部分的回忆内容。后半部分的回忆内容变得平静,因为哈里慢慢地看清了自己的处境和造成这样处境的原因,他对死亡的恐惧有所减弱,在现实中表现为对海伦的态度更加温和。在梦见救援飞机时,哈里发现自己前往的是“乞力马扎罗山的方形山顶”,那是上帝的殿堂,象征着灵魂的升华和永生。他在死亡逼近的情况下释然,以勇敢和优雅的态度面对身体的死亡,平衡了扩张的阴影人格,这也是海明威笔下硬汉形象的魅力所在。
2.海伦的影子:不完整的自我
对于海伦来说,她的阴影表现为不完整的自我,是阴影中被动的一面。她體贴入微,有母性光辉,但生活漫无目的和乏味。“男性主导的主流思想强化了女性的第二性地位,刻在人类的无意识中,成为一个种族无处不在的记忆。”[5]海伦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即使第一任丈夫去世后,她也不用担心经济问题。作为一个传统女性,海伦前期完全投入到家庭和孩子中,扮演着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孩子们在长大成人后都疏远她,空虚和寂寞填充了她的内心,为了压抑自己的阴影,海伦选择了情爱和酒精。当她厌倦了这些情人,发现情人们对填补她生活的空虚毫无作用,她再次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她也缺乏自己的生活理念,这就导致了她自我的不完整。阴影能起到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当海伦在与不同的情人恋爱后,意识到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男人。她逐渐接受自己的一切人格,认识了敢想敢做的哈里,并嫁给了他。哈里成为她的生活中心,她不再感到孤独,她在与哈里的婚姻中得到了幸福,试图通过平衡阴影来获得自我的完善。
四、人物的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下代表公众形象的面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面具,扮演他人而隐藏真正的自我。“人格面具是介于个体意识和社群之间的、复杂的关系系统。”[6]为了在社会环境中生存下来,人们倾向于戴上面具扮演他人,以满足社会的期待,还必须完美地扮演好自己分到的角色。
1.哈里的人格面具:隐藏战争创伤
哈里从色雷斯撤退后,看到被炸死的奥地利军官和四散奔逃的士兵,他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为了掩盖自己受到的伤害,表现得和正常人一样,哈里沉迷在赌博和酗酒中。因为失去了人生目标、自我和道德,他精神空虚,选择戴上享乐主义的面具。他认同了人格面具并隐藏了真正的自我,为此他赢得了漂亮富家女的青睐,还保证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尽情享受世俗的诱惑。他用甜言蜜语诱惑富有的女性,放弃了自己的写作才华,因为依靠富家女比勤奋笔耕谋生更容易。海伦是他遇到的最富有的女人,也因为“她在给自己建立一个新的生活,而他则出卖了他剩余的旧生活”。
那些认同自己人格面具的人,已无法了解自己,容易失去真实的自我,只会认同自己扮演的角色。哈里不愿接受自己真正的本质,只把海伦当成替罪羊。他将战争创伤掩盖在酒色之中,虚度青春,一事无成。他去非洲寻求自我救赎和重建道德,却不幸感染坏疽,起初整个人非常畏惧死亡,陷入绝望和狂躁,有时还在海伦面前举止失常,他的外在行为与伪装成的人格面具不协调。在梦中,他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历程,意识到死亡不会带来任何痛苦,慢慢地迎接了死神的到来。鬣狗意象出现了多次,表明哈里由最初的厌恶和抗拒到最后的妥协和接受,他选择直面死亡,进而战胜了身体上的死亡。他意识到肉体消失表面是向死亡妥协,但他的精神永不低头。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顿悟了,不会被人格面具的表象迷惑,也不会被阴影人格完全操控,人格回归到健康完整的状态,不再过度膨胀。
2.海伦的人格面具:关切哈里
传统社会对女性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女性地位低下,被要求顺从和听话。这些都是强加在女性身上的人格面具。在家庭中,海伦扮演着贤妻良母的角色,对丈夫和孩子关怀备至。当家庭的束缚解除后,海伦以为摆脱了人格面具,以各种方法寻找快乐,实则她意识里认同了这一人格面具,所以她再次选择通过婚姻重新生活。为了适应外部世界的规则,她压抑了自己的内心意愿。再多的情人不能使她快乐,她只好脱身离开。她嫁给了哈里,再次戴上了婚姻的人格面具。她以哈里为中心,在他身上花费金钱和时间,只为得到他的爱、尊重和陪伴。哈里主宰了她的一切,即使他因生病只能躺在小床上。海伦容忍着哈里的冷嘲热讽、不尊重和虚情假意的道歉。哈里的恶言恶语严重违反了他所处地位的社会礼仪,尤其是他所处社会阶层的人际交往规范[7]。海伦只看到自己在哈里眼中应该成为什么样子,迷失了自己的本质,认同了人格面具,隐藏了自我。为此,海伦的个体化和自我实现还需认识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展完整的自我。
五、结语
集体无意识是心理的最深处,是整个人类共同记忆、原始经验和形象的积累,通过精神遗传。这些记忆以原型的形式存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还具有普遍性意义。集体无意识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独特过程,受到社会文明的制约,影响着人的行为。
本文运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旨在通过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和人格面具等原型分析《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哈里和海伦的人物形象。不同原型的共同作用下,哈里在反思自我的过程中,对曾经的失败和颓废懊悔不已。从恐惧死亡到坚定面对,他的心灵得到了救赎,人格得到了升华。海伦身上有阿尼姆斯展现的男性特质的一面,却无法真正区分人格面具和自我,未能完成自我的本质化。由此可见,集体无意识通过人的内在世界发挥作用,影响我们对外在环境做出反应和行为。
参考文献
[1] 艾布拉姆斯,哈伯姆.文学术语词典(第10版):中英对照[M].吴松江,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 刘阳洋.荣格的原型理论思想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31(2).
[3] 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M].汤伟,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4] 孙华祥.从《乞力马扎罗的雪》看海明威的文体风格[J].外国文学研究,1999(1).
[5] 王路遥.荣格集体无意识下《他们眼望上苍》人物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
[6] 荣格.自我与无意识[M].庄仲黎,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
[7] 熊荣斌,张勤.生与死的写真——试析《乞力马扎罗的雪》的表现手法[J].外国文学研究,1996(3).
(责任编辑 夏 波)
作者简介:兰舒羽,天津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