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2023-11-03王桂杰
王桂杰
【摘要】预设和生成是初中课堂教学的整体内容,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主要体现.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通常存在着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成的方式,巧妙地将学生的思维回归到教师所预设的教学计划上,而良好的课堂预设通常是数学教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本文对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并分析当前影响初中数学课堂预设与生成教学效率的因素,最后以“勾股定理”教学为例,对初中数学课堂的预设生成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勾股定理
课堂预设指的是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并且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借助教辅资料,完善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一同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以及实践的过程,称之为生成.预设以及生成二者紧密配合,促进着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提升.
1 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教学标准当中对数学课堂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并通过预设以及生成的方式,进一步优化了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预设以及生成二者之间相辅相成,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是又互相存在着矛盾.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预设以及生成的概念在数学教学体系当中逐渐变得重要起来.但是由于生成以及预设相对较为独立,又存在着彼此的矛盾,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会产生一些较大的分歧,对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影响[1].
预设以及生成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但是在初中的课堂上,二者又缺一不可,不仅需要通过预设的方式使教师能够遵从教材的重点内容,还要通过生成的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二者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预设通常会具有一定的计划性,而生成却具有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又能够形成互补.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质量,追求预设以及生成能够达到平衡发展的状态,并科学合理地看待预设以及生成的方式.在课堂当中,教师需要为预设预留较大的发挥空间,使其能够在教学目标实施的过程当中最大限度地包容生成,从而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 影响初中数学课堂预设与生成教学效率的因素
2.1 教材资源的合理使用情况
教材是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但是初中教材的编写通常是面向大众学生的,不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教师要深入思考,如何能够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针对教学.这就体现了课堂预设的重要性,需要数学教师能够立足于教学大纲的重点内容,完成教学内容以及课外拓展的内容,从而形成自己的专属教学方案.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数学的课堂活动往往存在着随机生成、随机安排以及重组的特点[2].当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互动时,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都能够生成动态的教学资源,因此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方面,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课外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还要为学生寻找一些相关的教育资料,从而辅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学习内容,优化课堂预设,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教材以及各类教辅资源能够合理使用.
2.2 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
想要提升数学课堂的预设以及生成效果,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至关重要,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的课堂预设教学基础上,对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不断地完善教育理念,使自己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参与者、实施者以及组织者,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对知识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思考方式,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经常会存在着学生学习上的各种差异性.此时就需要教师对课堂上学生随机地提问,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不是一味地按照原本的课堂预设内容进行授课,注重解决学生内心存在的疑惑,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也能够防止疑问的积累,影响下一步的学习.新课程教育改革当中明确指出,需要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创造性学习,从而不断地提升课堂的价值,对此就需要教师及时地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在讲课的过程当中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以及互动交流,拉近师生这间的关系,从而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
3 初中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教学策略
3.1 選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共同的商讨,并与学生一同进行备课,确立共同的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教师能够重点分析教材当中的主要内容、难点内容,并对其进行精心的预设安排.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会对哪些内容比较感兴趣、哪些内容又不容易理解等,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地做好预设工作,从而能够轻松地应对课堂当中学生的提问,也能够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内容.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制定较为合适的学习方法,从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3].
例如 在“勾股定理”的学习当中,教材上有这样一道合作探究类的题目:让学生画出3个三角形,第一个三角形的边长为4cm、3cm、5cm,第二个三角形的边长为2cm、1.5cm、2.5cm,而第三个三角形的边长为5cm、13cm、12cm,计算出这3个三角形两条短边的平方和与最长边的平方是否相等,同时需要学生测量出三角形最大的边长对应的角是多少度.对于这样探究类的问题,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猜想,对勾股定理的逆命题进行判断,之后除了教材当中所提到的三角形,让学生分别再准备另外2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为钝角三角形,另一个为锐角三角形,之后利用实物投影的方式为学生演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做法.接着,让学生独立完成其余三角形的做法.通过这样的问题预设,能够有效地节约课堂时间,而另外增加的2个三角形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探究勾股定理命题的过程当中用来做对比,从而加强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会发现,勾股定理当中一个三角形最长的边会对应三角形当中最大的角,而三角形的两条短边平方相加能够与最长的边平方相等.通过这样的课堂预设活动,能够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
3.2 注重开拓学生思维
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精心地预设各种教学活动环节,并对学生提出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一些问题.在预设课堂问题时,需要注重由简入难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材当中的重点知识,还要将本堂课的主要教学重点难点内容设置成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4].初中生思维较为跳跃,经常会存在很多新奇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也往往构成了学生的动态思维,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加细致地观察到学生的反应,认真聆听学生所提出的疑问,并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环节,使课堂能够产生更有价值的生成.在此之后,教师便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教学情况调整相应的教学活动,将课堂生成深入展开,与学生一同探讨数学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 在教学“勾股定理”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利用PPT为学生展示不同的图形,并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主动地探索勾股定理的公式内容以及形成原理.在此基础之上,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行探索数和形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推算出勾股定理的结论,还可以利用五巧板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拼图,并用勾股定理的相关内容对图形进行证明.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充分给予学生探索的空间,不能够对学生探索的过程进行过多的干涉,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对其进行点拨,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从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3 课前精心预设,促进课堂生成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预设和生成是两种较为重要的教学思想理念.一般来讲,生成是预设的优化以及升级,而预设通常需要课堂生成才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数学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预设,深入挖掘教材当中学生能够感兴趣的内容,并在网络上搜集更多有趣的教学材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完整性.一般来说,丰富的课堂预设内容能够演变出更多的课堂生成,使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进一步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并积极主动地学习,使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出引导的教学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地促进预设以及生成在课堂教学当中形成不断的融合以及碰撞,使学生能够成为数学课堂上活动的个体,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化地按照教师的思路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5].尽管很多教师会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已经做好充足的预设活动,但是由于学生的想法较多,因此经常会在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于课堂上随机的生成,不断地调整教学设计,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 在学习“勾股定理”的过程当中,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已经完成了充足的课堂活动预设,让学生能够利用4个全等直角三角形,用不同的方式将其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探索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以及构成条件.但是在拼接的过程当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也通常会在教师的预设之外,经常使教师有些措手不及.因此,一旦出现这样的课堂生成,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想法调整课堂预设内容,只要学生最后证明的结果以及证明方法是正确的,就说明学生充分掌握了勾股定理的学习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有效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初中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4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对初中数学课堂预设以及生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对预设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及优化,使其能够更加适应当前的学生学习需求.同时,还要灵活地应对课堂上的生成,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预设以及生成能够完美地融合,促进数学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徐玉霞.基于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初中数学应用研究[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22(10):18-20.
[2]卜英俊.例談初中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以“勾股定理”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0(05):12-13.
[3]石亚宁.基于“勾股定理”教学下分析初中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J].神州,2021(11):160-161.
[4]王建木.例谈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预设与生成[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8(22):11-13.
[5]罗绵景.运用项目式学习,有效开展数学实验活动——以“探索勾股定理”为例[J].中学数学,2021(18):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