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2023-11-02李玉萍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14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师生互动创新思维

李玉萍

【摘要】创造性思维既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也是初中数学学科培养的目标,同时是新时期社会对人才能力判断的一种标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师生互动来实现,加强师生互动形式挖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文章先介绍了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和师生互动应注意的原则,然后通过对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分析了初中数学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师生互动;创新思维

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关于初中数学“师生互动”方面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关于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文献也比较多,但是利用师生互动的形式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目的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结合师生互动的原则,挖掘师生互动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创造性思维包括:创新思维、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逆向思维.

(一)创新思维

很多人将创新思维等同于创造性思维,这是一种狭隘的观点,其实创新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分支,创新思维更加侧重“新”,即在问题思考的时候要与众不同,能够体现新颖、独特之处.所以创新思维就是针对不同情况提出具有挑战性或独特性的解决问题方法和思路,并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实现的思考方式.

(二)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所谓集中思维,就是人在解题过程中,思维朝向为一个方向,以形成唯一的,既定的回答.发散思维则是指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一个具体目标出发,将自己的思维向外辐射并沿各种不同方向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与想象,由此产生了各种思路及问题解决方法,也就是产生了一大批独具特色的新观点.发散思维会使人的思维活跃,会提出意想不到的独到见解.但若仅仅停留在发散思维上,则令人举棋不定,不容易把握问题的实质与要害,因此创造性思维应该包括集中思维,它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之间的对立与统一.

(三)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

逻辑思维就是严格按照逻辑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分析和推导并最终获得逻辑上的正确答案及结论的一种思维活动方式.直觉思维是指不具备完整分析过程和逻辑程序,靠灵感、顿悟而迅速作出判断、得出结论的思维行为.直觉思维能创造性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概念、新思想和新理论,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互相促进、互相联系,逻辑思维为直觉思维提供了基础,直觉思维为高度成熟的逻辑思维提供了结果,整个创造性思维发展处于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相交叉的状态.

(四)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就是放弃非表层属性而提取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而形象思维则是依靠具体形象与表象进行联想想象,从而获得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提供物质基础,使思维活动能与前人经验相结合.提出新假设和创造想象介入思维过程,是成功地进行创造活动的关键所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奠定了基础,抽象思维又为形象思维提供了发展.所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

(五)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与其他创造性思维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他思维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都是沿着某一方式进行展开,通过分析想象联想等方式最终得出问题答案.而逆向思维则是从问题的相反方向入手,采用逆推的方式来得出答案.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逆向思维可以让问题的答案更加全面.

二、师生互动应注意的原则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开展师生互动时注意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和民主、博爱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置身于和谐轻松的氛围当中,凸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教師要全身心地去爱、去呵护学生,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努力呈现出和谐积极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间团结互助友爱的情感,让学生在快乐愉悦中学到知识.

(二)发挥引导作用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该与教师开展互动,而并不是单纯地听教师讲.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互相沟通,互相交流,互相激励,互相补充的.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分享着对方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想,所悟所想,互通有无,相互交流着自己的趣味,经历和理念,以形成共识,共享共进,并最终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目的.这种新型的教学观能够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表现,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不断地增强.

三、挖掘师生互动形式,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一)展开情境式互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情境式互动指教师通过多媒体、微课等互联网设备创设的教学情境,在沉浸式氛围中与学生展开互动,是提升互动效果的一种良好形式.初中生处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数学教师能够结合教学情境互动,在教学时搭建起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桥梁,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和协助下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就达成了师生互动目标.教师通过将具体的案例故事引入课堂教学中进行一些情景的互动,能够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深入理解兴趣和广泛熟悉,学生能在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故事中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降低了他们对数学知识学习过程的消极抵触情绪.数学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教学的情境提供给每名学生一些生活化的数学素材,使其能够将具体的事件活动和抽象思维活动结合在一起,更有效、更好地去发展自己的抽象思维.

比如,在进行“轴对称”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搜集相关的现实案例.这一部分的知识与现实的结合还是十分密切的.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飞机、汽车等,以及古代的建筑,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来直观地了解轴对称.然后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加深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

通过创设的生活情境,学生直观地了解到轴对称的数学知识,形象思维得到了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师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可以起到培养抽象思维的作用.

(二)展开启发式互动,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启发式互动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从而使思维得到提升的一种师生互动方式.发展创造性思维,其核心就是要发动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等都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告诉学生应该怎样思考,应从哪一方面考虑,从哪一方面着手,解题等,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路.

比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学习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前面学过的数轴知识来讲解.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条数轴,勾起学生对之前知识的记忆,其次,教师创设启发式情境“小明出去买菜,买了白菜、黄瓜、萝卜、茄子、番茄,分别买了1,2,3,4,5斤,那么如何在数轴上体现呢?”学生很明显知道这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接下来教师从数轴的原点,继续引出一条与该数轴垂直的数轴,继续标上单位长度2,4,6,8,10.继续创设情境展开互动“假如白菜、黄瓜、萝卜2元一斤,茄子和番茄一元一斤,这条数轴的数值表示价格,那么小明花费的各种蔬菜的总价格该如何显示呢?”学生很快就计算出了各种蔬菜的总价格,然后开始寻找两个数值的交接点.最后教师向学生讲解坐标轴的构成:水平方向的标为x轴,垂直方向的则称为y轴,中心位置称为原点.”

通过启发式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集中思维,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平面直角坐标系除了可以表示蔬菜斤数与价格之外,还可以表示什么?”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继续展示数轴的其他运用途径,如时间距离、身高体重、学生成绩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现实中的运用.

(三)參与式互动,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

所谓参与式互动主要是指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的时候,也要参与到活动中,要与学生融为一体.传统的参与式教学大多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教师从旁指导.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让教师把控全局,但是也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对立了起来.教师参与有利于打造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估,通过教师的参与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引领.

例如,在讲解“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设计教学活动,参与到学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个不透明的箱子和一组数字卡片,数字分别为1~9.然后设计参与式互动内容“同学们,这是一个数据箱,里面放了1~9数字,现在大家从里面随机抽取一个数字记住再放进去,最后我们统计抽中奇数的同学多还是抽中偶数的同学多.”教师作为活动的设计者也可以与学生一样从数据箱随机抽取一个数字卡片.数据统计完成之后,教师先不要公布结果,要继续询问学生:“你们觉得抽中偶数的同学多,还是抽中奇数的同学多?”在没有讲解概率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去“猜”、去“感觉”,大部分学生都会觉得是抽中奇数的同学会多一点,但是原因说不出来.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公布学生的抽数字结果,确实是抽中奇数的同学多.然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解概率的知识,解开学生内心的疑问.当学生了解概率的概率之后,就会恍然大悟,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计算每次抽到奇数和偶数的概率各为多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四)角色互换式互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因此在学生逆向思维培养时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角色转换,不断地让位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并以此新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教师要通过“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这一方式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这样能增强课堂互动,促进双方沟通,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学实践发现初中数学中许多“命题”都可逆向解释.平时学习时,多数同学最常用的也是最惯用的思维方式是正向思维.所以,教师在教授“命题”这一部分时,既要使学生了解“原命题”,又要引导学生用逆向思维思考,多角度地帮助学生认识“逆命题”,甚至要求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将其讲述出来.

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中等边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先讲述了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即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角相等.当教师讲解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逆向思考等边三角形的命题,即若三角形三个角均等,则必为等边三角形是否正确.紧接着让学生展示求证的过程,通过这一途径,能够使学生形成另外一种思维视角,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五)实践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方面的创新是创造性思维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当前数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而将肢体动作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相结合,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肢体互动相较于其他互动形式来说,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另外,肢体互动的形式也更加新颖,对学生数学的学习也更具有启发性.

例如,以“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知识讲解之前可以让学生准备5根木棒,其长度分别为3cm、4cm、5cm、8cm、10cm,然后教师从中随机选三根,让学生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其实是对三角形三条边长性质的考查.学生“能”与“否”的回答,变成肢体动作———鼓掌,如果可以则鼓掌两次,如果不可以则鼓掌三次.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这样学生就必须要时刻保持精力集中.不停的鼓掌声,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 语

总之,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之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通过对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目前主流的师生互动方式主要表现为情境式互动、启发式互动、参与式互动、角色互换互动以及肢体动作式互动,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以研究其他师生互动形式,以期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井维兰.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研究———以沪教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的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1(26):45-46.

[2]张福宗.试论初中动态几何教学与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4):5-6.

[3]张先娟.论初中动态几何教学中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07):76.

[4]王再容.基于初中动态几何教学与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6):22.

[5]朱道武.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5(10):70-71.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师生互动创新思维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