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路径分析

2023-11-02陈悦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渗透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音乐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根,兼具教育和传承价值。初中音乐学科作为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理应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初中音乐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程度、兴趣爱好等,在开展音乐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在丰富教学资源、实现文化传承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丰厚的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及文化自信。本文主要陈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角度论述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路径,旨在为广大教育人士提供可靠的借鉴。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音乐;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3)02.0066.0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根,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民族精神有着直接性的关系,将初中音乐教学与其融合,是实现当前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1]。在初中学科教学中,应当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巧妙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实践进行融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2]。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相关部门大力提倡让传统文化走入学科教学,初中音乐教材中也纳入了很多传统音乐内容,这将有效体现出音乐教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3]。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落实“五育融合”,保障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在素质教育理念实施的社会背景下,我国要实现现代化教育,培养更多符合现代化要求的人才,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智力需求。音乐学科本身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实现美育、德育等有着重大作用。在音乐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传统文化教育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品析传统音乐作品的韵律和意境,感受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实现学生情感取向的良好发展[4]。另外,在音乐教学中加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音乐课程内容,优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品格,以此推动现代化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二,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底蕴,蕴含着人们最深层次的精神向往和价值取向。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音乐学科教学相融合,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强大的精神根基。此外,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精神感染力和民族凝聚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培养正确的“三观”,践行中华文化的价值,延续中华文化的生命,提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相应重视程度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初中学校和教师对音乐学科教学并不重视。从初中音乐课程本身的作用和特点来看,因该课程在各项重大考试中并未涉及,因而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开展实际教学工作中,对音乐学科没有太高的关注度,甚至将本应预留给音乐教学的时间划分给了一些主要的文化课程。这种情况不仅会造成音乐教学无法很好地实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还会制约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另外,学校对音乐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往往也不会加大力度配置相应的音乐教学器材,造成音乐教师工作积极性降低,更别谈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

(二)缺乏有效渗透方式

从音乐教师教学过程方面分析,因其本身对音乐教学缺乏重视力度,所采用的文化渗透方法也是随意化的,并没有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文化资源和渗透方式,更多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更加侧重于歌唱技能的培养,通常会采用教师领唱学生跟唱的模式或让学生听着多媒体音乐进行歌唱的方式对音乐作品进行教学,长期采用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仅无法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让很多学生不愿参与音乐教学活动。此外,有些教师虽然能够认识到当前新课程改革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也明白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找到有效的渗透方法,导致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三)缺乏音乐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让学生对学习音乐产生兴趣,促使其愿意参与到音乐学习中,从而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意蕴。但是,互联网的普及给当前阶段学生的音乐学习带来了严重的冲击,特别是各类流行歌曲、国外歌曲的泛化与普及,让学生学习中华传统音乐的机会越来越少,更难以产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一旦没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学生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持续降低,直接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缺乏音乐实践过程

初中音乐教学的开放性是包含众多内容范畴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学生对基础音乐知识进行掌握,也需要对应用方式进行实践,从而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承与发展。但是,在以往的音乐课堂中,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教学,对实践过程并不关注,也没有开展合理的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持续降低,学习质量持续下降。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一)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普及化,流行音乐成为当前初中生喜爱的主流音乐形式,这对传统音乐造成了冲击,甚至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阻碍因素,制约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初中音乐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方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各种手段转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让其了解音乐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认识传统音乐中的文化内涵,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传统音樂是流行音乐的基础,而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音乐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春江花月夜”时,教师没有直接在课堂对知识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主动了解本歌曲的创作过程、背景等,促使学生对琵琶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教师利用琵琶实物进行展示,让学生了解到该乐器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对琵琶的产生历史、种类、弹奏方式等内容进行展示,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其对琵琶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对学习琵琶产生了强烈兴趣。然后教师结合本首音乐作品,提出问题:大家知道“春江花月夜”的历史故事吗?学生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交流。在结束讨论后,教师播放“春江花月夜”的琵琶独奏曲和民族管弦乐曲视频,请学生欣赏,既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对相关课程教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另一方面,丰富和拓展了教学资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中,要保障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需要科学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前,教师利用搜索工具对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素材进行搜集和融合,按照教学流程要求创设教学情境,从而形成优质音乐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带入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从而完成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例如,在教学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小放牛”前,教师可以从民歌演唱地点、民歌风俗习惯、京剧发展历史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然后从网络上收集河北民歌和京剧方面的内容,从而形成本课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有关河北民歌、京剧的解说、表演等情境活动中,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久不息的魅力所在。

(三)结合传统文化,开展教学活动

初中音乐教师要在音乐课堂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剖析,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此外,音乐教学作品中,有关于音乐家故事的欣赏,也有包含民族风情的介绍,教师可利用这类素材开展教学活动,这对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感有着重要作用。如在教学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大海啊,故乡”时,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沿海区域的传统文化,将其民族舞蹈、服饰风格、风俗节日等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大海区域的文化魅力。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当前学生所在地的风俗习惯,在教学前让学生收集家乡风俗相关的资料,并进行分享,从而利用家乡风俗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渗透。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从而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可以有效落实音乐课程立德树人的功能。

(四)融入地域文化,拓展教学内容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地域特色拓展教学内容,将相关的地域文化内容和特色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以此来丰富音乐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也让学生接受各地域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教学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我的金色阿勒泰”时,教师可以将与哈萨克族有关的舞蹈、音乐、民俗等进行呈现,也可以将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饮食习惯等予以展示,让学生对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形成初步认知。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入其他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维吾尔族的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藏族的雪顿节、大佛瞻仰節、祈祷节等,让学生领略不同民族风情文化。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进行讲述,或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民族传统音乐进行了解,按要求制作相应的汇报材料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各地域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从而有效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加强社会实践,感受文化魅力

音乐本身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要确保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让学生深刻感知音乐中的文化知识,增强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等,则需要从实践角度出发,通过实践方式让学生明白音乐学习的重要性,以此增强其音乐学习的自觉性,深化其对音乐的思考,实现音乐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进而保障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教师在这种实践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例如,在教学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时,教师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多种途径收集关于“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的资料,并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对该音乐内容进行排练,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不仅丰富了学生对京剧的认识,也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

现阶段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基于这种要求,教师应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音乐教学中,既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解,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从而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加强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结合音乐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渗透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陈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武汉430074)

参考文献:

[1]彭蕾冰.成都地区高中音乐鉴赏课“梅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D].成都:四川音乐学院,2022:35.40.

[2]张丹.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探析[J].戏剧之家,2022(12):181.183.

[3]暨文娟.传承之美涵育学生——闽北山歌进校园之实践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23):75.77.

[4]牛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传统音乐内容在中小学音乐教科书中的变迁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32.39.

责任编辑:毛盼盼

读者热线:027.67863517

猜你喜欢

渗透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音乐
中职学校德育课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路径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