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内容的发展演变及其教学展望

2023-11-02赵连杰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

摘要英语课程内容承载着语言学习与课程育人有机融合的重要使命。从历时与发展的视角,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经历了课程内容从“双基”为本到“三维”综合再到“六要素”整合三个不同时期的发展与演变。展望未来的英语教学,习得学科大观念是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开展深度学习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指向“学用一体”是英语教学的根本遵循。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内容;教学展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3)02.0057.03

一、引言

课程主要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途径、课程评价等要素构成。其中,课程内容是指“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一系列比较规范的由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组成的用以构成学校课程的文化知识体系”[1],是课程的核心要素[2],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原点问题。

2001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代替了过去的“教学大纲”一词。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多个方面的阐述更为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纵观2001年至2022年我国颁布的五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变动最大的部分就是课程内容。有的版本没有单独设置“课程内容”,有的版本把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混在一起呈现,有的版本则单独设有“课程内容”。本文从历史与发展的视角,在梳理我国改革开放后英语课程改革历程的基础上,聚焦英语课程内容的发展演变,以期对英语教师理解课程内容和创新教学设计有所启示。

二、英语课程内容的发展演变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双基教学”“综合能力”“核心素养”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的英语课程形态是不同的,尤其体现在课程内容方面。

(一)双基教学时期:“双基”为本的教学内容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启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征程。但由于长期受到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当时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的主导话语仍旧是苏联教育学的“教学论”话语体系,特别强调学习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简称“双基”)。例如,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和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均对“双基”的教学目标做出了明确要求,也对达成教学目标所依托的教学内容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在这一时期,英语教学大纲以及英语教学方面的文献基本采用“教学内容”这一表述,鲜有提及“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只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话题、日常交际用语等。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不包括在教学内容之中,而是包括在教学目标或教学要求之中。这样,教学内容就只涵盖知识内容了”[3]。总之,这一时期的英语教学大纲中尚未出现“课程内容”的概念,英语教学内容被窄化为英语语言知识,严重桎梏了英语教师对“教什么”和“学什么”问题的科学认识。

(二)综合能力时期:“三维”综合的课程内容

我国于2001年启动了基础教育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话语转换主要表现为用英美国家的‘课程论话语体系替换了长期作用于中国教育实践的前苏联‘教学论话语体系。最为典型的表现莫过于用‘学校课程标准‘学科课程标准分别替换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4]自此,“课程内容”开始取代“教学内容”,逐渐被中小学一线教师所熟知。

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强调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觀”三维目标,并据此重构了英语课程内容。2001至2011年之间,我国颁布的三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融为一体,分别以“分级标准”和“内容标准”的形式呈现。这些内容标准或分级标准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5]显然,与“双基”教学时期的教学内容相比,综合能力时期课程内容的内涵得到极大的丰富与完善。

然而,由于英语课程内容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这一时期关于其本体及功能的认识并不清晰。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模糊了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区别。二者实质上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目的是达到课程目标。因此,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融为一体的做法不利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深层把握。此外,内容标准中的五个要素之间“貌合神离,缺乏有机关联,特别是缺少能够统领和整合各要素的核心知识。这也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整合课程内容,导致教学内容碎片化和学生学习动机不强、效率不高的原因”[6]。

(三)核心素养时期:“六要素”整合的课程内容

近些年,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与教学首先要关注学生作为‘人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整个系统的设计与全部细节的落实都应以‘人本身作为原点”[7]。为应对新时代对人的培养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2018年发布了高中新课程方案和修订后的各科课程标准,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正式迈入核心素养时期。

为了解决老版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认识不清的问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为突出课程内容的重要性,该版本课程标准设置了独立的“课程内容”部分,明确规定了英语课程内容的范围和教学要求,并首次提出了“六要素”整合的英语课程内容,即英语课程内容是由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组成的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8]。可以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全面地明确了英语课程内容,为与之密切相关的教学、测评、教科书编写等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英语课程内容的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课程内容“六要素”做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其一,将“主题语境”改为“主题”,进一步明确了内涵表述;其二,将“语篇类型”改为“语篇”,纠正了“类型”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对象的不恰当提法;其三,课程内容“六要素”中主题和语篇的位置由外环改为内环,突出了主题和语篇的重要性;其四,在课程内容“六要素”外环增加了内容的组织和学习方式,即增加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创新迁移这三类互动关联的英语学习活动[9]。

四、教学展望

(一)习得学科大观念是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

此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育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那么,有效发挥英语课程立德树人的中介工具和过程载体是什么?尽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构了“六要素”整合的英语课程内容,但未能明确“六要素”与学科育人价值之间的深层关联。为此,有学者通过借鉴其他学科对知识分类的经验,提炼出由语言类知识、文化类知识、方法类知识和价值类知识四种类型构成的英语课程内容背后的深层知识结构,以建立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底层关联。[10]然而,表征英语课程内容深层结构的四类知识和达成核心素养发展目标之间依然存在逻辑链条的缺失,亟需找到统摄这四类知识且能够直接发挥对核心素养发展产生影响效应的“第三方”,进而打通由课程内容转化为核心素养的内在逻辑链。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前言”部分明确指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11]。有文献指出,英语学科大观念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第三方”,它是链接课程内容和核心素養的中介与桥梁,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和有效工具。[12]本文认同这一观点,认为英语学科大观念是英语课程内容的深层结构,习得学科大观念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开展深度学习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

英语课程内容的发展与演变客观上要求有与之动态适配的教学方式,以实现“教什么”与“如何教”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换言之,教学内容得以精选和确定后,还需要确立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构成的课程内容以及包含了这些学习对象和学习方式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创新迁移等活动,英语学习活动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落实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

长期以来,受制于对课程目标的认知偏差和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模糊,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化”“程式化”倾向严重,“形式化”“浅表化”问题突出,“碎片化”“标签化”情况普遍,英语教学亟需突破浅层学习的桎梏。深度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将之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鉴于此,本文认为基于英语学习活动开展深度学习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在深度学习中,教师通过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提炼单元主题意义、挖掘单元育人价值、设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使教学由零散走向关联、由传授走向运用、由浅层走向深层,从而使学生在全身心参与和体验丰富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发展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推动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13]。

(三)指向“学用一体”是英语教学的根本遵循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一直存在“学用分离”的问题,“学”不致“用”现象较为普遍[14]。教师之于英语教学“教什么”的认知与实践往往囿于“碎片化”的语言知识和“割裂化”的语言技能等。学生学习这些内容而获得的成就感主要源于应对英语学业考试,而非在真实语言情境下的学以致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内容结构不仅包含语言学习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含了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依托的学习主题、多形态的语篇内容和提升学习效率所需要的学习策略等。这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课程内容的内涵,使课程内容呈现出结构化特点,从而让英语教学从“学用分离”走向“学用一体”成为可能。

“学用一体”指的是语言教学中语言输入与语言产出要相互协同,强调输入与输出彼此间的“无缝链接”[15]。目前,课程内容观的重构为英语教育指向立德树人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英语教学“学什么”和“怎么用”两个基本问题[16]。要破解“学用分离”难题,实践“学用一体”理念,首要的任务是重构对“用”的内涵的认识。英语之“用”不仅体现在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工具之“用”上,还延伸到全面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育人之“用”上。教师的教学需要让学生在“用”英语的过程中内化语言、建构新知、涵养品性、完善自己,助力其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赵连杰,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北京100037)

参考文献:

[1]靳玉乐.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46.

[2]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41.

[3]程晓堂.准确把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内容[J].基础英语教育,2022(8):3.12.

[4]刘庆昌.教育话语转换中的认识适应[J].教育科学研究,2018(8):10.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

[6]王蔷.全面和准确把握英语课程内容是落实课程目标的前提[J].英语学习(教师版),2022(4):18.33.

[7][14][15]徐浩.新时代基础外语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历时与发展的视角[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8):12.17.

[8][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3,4.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2.

[10]王蔷,周密,孙万磊.重构英语课程内容观探析内容深层结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22(8):39.46.

[12]王蔷,孙万磊,赵连杰,等.大观念对英语学科落实育人导向课程目标的意义与价值[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4):3.14.

[13]王蔷,孙薇薇,蔡铭珂,等.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2):17.25.

[16]赵连杰.知识分类视野下英语学科知识与问题解决的关系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22(4):113.119.

责任编辑:谢先成

读者热线:027.67863517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标准
在英语教学中引领学生开展自我测评的探究与实践
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英语课程标准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基于两个版本的《英语课程标准》比较与思考
《英语课程标准》新理念下的英语作业模式
形成性评价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学习理论视角下浅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构建生态课堂,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新课标下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