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价值与路径
2023-10-31张振芝赵亮
张振芝 赵亮
摘 要:探讨《法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是推动法学类课程深刻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培养法治人才、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渠道。《法学概论》承载着独特的思政元素,彰显着育人的个性价值、整体性价值以及外显性价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要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精神底蕴,以全面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责任意识和能力为重要抓手,铸牢《法学概论》课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根基,方能体现该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
关键词:《法学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育人合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23)02-0054-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党政领导干部讲高校思政课常态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VSZ15)阶段性成果。
自课程思政这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综合性育人理念提出以来,学者们重点关注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制度构建、内涵特征等,理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实践维度剖析落实困境、提出应对策略等,这些都为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和实践上的积淀。学理上的严密论证与精巧设计最终须通过具体课程的规划与实施打通“最后一公里”,若仅从实际操作层面机械地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或在教学设计开头作出与教学内容分离式的政治话语导入,则陷入政治任务式的“应付”局面。因而,我们要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应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处下功夫,即以某门具体课程为载体,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挖学科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以规避束之高阁的理论论述与机械应付的实践操作。以《法学概论》课程为例,在对课程的历史梳理中考量其优势、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路径,这对推进法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实践导向作用。
一、《法学概论》课程承载的独特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就是通过课程、课堂、教师三位一体的教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保障其他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实现课程育人的过程。集法学类专业必修课和非法律专业人文通识类选修课为一身的《法学概论》,承载着独特的课程思想元素。
首先,《法学概论》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专业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其一,《法学概论》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論课密切关联。《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法学类专业课程“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85方案”出台后,高校开设了《法律基础》必修课,该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共产主义品德的重要课程之一。“98方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法律基础》正式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政治与法治的高度契合性得到显现。“05方案”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与《法律基础》课程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并且列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2021年版改为《思想道德与法治》。从《法律基础》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再到《思想道德与法治》的依次修订,为当下《法学概论》课程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提供了切入点。其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法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育人实践域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旨在培养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法学概论》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其教学不能止步于知识层面,还要上升到善与美的层面,提高学生的思辨力与判断力。教育者要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治观,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寓马克思主义法治观于法律知识传授和法治能力培养之中,使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展现出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其次,《法学概论》课程的双向性与教材资源创新性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基础条件。课程的双向性是指《法学概论》作为选修课和必修课同时存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成,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2]高校普遍在非法律专业设置《法学概论》通识人文选修课,目的是让更多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形成法治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高校也普遍在法律专业学生中开设了《法学概论》必修课,目的是让学生深入学习与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十一个坚持”的核心内容,增强大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和法治文化的自信。教材资源创新性是指《法学概论》课程聚焦课程依托的教材等教学资料的新成果,强化针对性、实效性。一方面,通识课教材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法律专业公共课法律教材教学大纲要求编写,阐释法理、介绍主要部门法的内容,注重吸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研究学术成果,丰富法治教育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专业课教材适用于法律专业的学生,重点是对法学学科进行总体考察以及宏观阐释,为初学者步入法学殿堂提供理论阶梯。课程的开设及其依托的教材编写都是以部门法为主线,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最新成果展现出来,将法律学术体系、法律话语体系作为奠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基础。
最后,《法学概论》课程自身的育人价值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丰富内涵。《法学概论》课程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发展为本,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体系包含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行为的法律事实与法律现象,教学文本的法理、实体法、程序法的内容,育人的价值属性丰富而精准。法律的阶级属性是育人价值的根本属性。法律本身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它是维系社会利益关系不可或缺的工具,任何在政治和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或利益集团,都必然要借助法律秩序维护利益秩序。法律的规范属性是育人价值的基本属性。作为人们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体系,无论是授权性规范,还是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都传递着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人权等价值理念,都是特定社会法律制度所要确立的价值标准与价值排序。法律的文化属性是育人价值的机理。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以及同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社会主义法治”,并明确指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3]2020年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颁布,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宗旨,并且从总则的原则到分编规则给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法律明示,为践行《法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与法律文本。
二、《法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蕴意
从现实情况看,无论是《法学概论》课程与思政课的渊源,还是其课程自身建设优势以及育人价值,都奠定了《法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地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从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战略高度出发,《法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既可以彰显法律工具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又能够提供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与尺度,警示法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出现矫枉过正或差之千里的现象。
首先,《法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克服学生对《法学概论》内容认识的局限性,彰显其独特的育人价值。《法学概论》课程是法治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其教育效果关乎对法治意识、法治精神、法治文化的领悟,其知识结构深刻反映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成果和教育状况。一直以来,《法学概论》无论是作为人文通识教育选修课,还是作为专业基础课,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重术轻人”“重工具性轻价值性”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法律知识教育本身被工具理性化,教育者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法律知识本身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追求,使承载法治价值理性和具备传承使命的法律规范被条文化、碎片化、工具化,没有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价值追求、行为遵循,而只是作为学生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的手段、技巧而已。事实上,《法学概论》的教学内容,无论是法理,还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都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所追寻的自由、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的彰显。教育者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点,才能把握好《法学概论》课程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弥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单兵作战力不从心的局面,真正使《法学概论》课程以透彻的法理回应学生、以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达到育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其次,《法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改善对课程思政体系把握的片面性,提升其整体性价值。目前,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立意高远的创新理念,在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上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集专业性与意识形态教育功效为一身,同时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的人文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如《法学概论》《教育学概论》《美学概论》等课程,因其本身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却被边缘化。事实上,这类课程与思政课是有明显区别的。《法学概论》是知识性智育,以法律上的合法性判断为主要逻辑,是偏向专业人文特性;《思想道德与法治》是思想性德育,是以道德上的善恶评价为主要逻辑的思政课程。如果《法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好,既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又能以吸附在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素养养成的育人思想浸润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忽视这些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会导致法学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广度与深度交融形成的合力难以呈现,课程思政的整体性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最后,《法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提升内在资源的契合度,发挥其外显性价值。《法学概论》课程价值取向与思政课教育目标高度契合。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4]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5]这充分表明课程思政是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不同程度“两张皮”现象,形成高校各学科之间、专业之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合力。《法学概论》本身具有知识体系、思维训练的优势和受众人数之多的特点,其价值取向与思政课要求高度契合,是其他课程所难以比拟的。从心理学与教育学角度出发,大学生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认同,首先取决于其对国家制度,尤其是对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法律制度的认同。法律制度不仅是国家制度体系的最高形态的表现,也是我们的行为规范。学生只有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体验,才能真正感悟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等抽象概念的价值寓意,从而将法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法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法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又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借助此课程能够增强大学生对我国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的自信,从而使课程育人展现出法治时代的魅力和感召力。以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要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精神底蕴,以全面提升法学类教师课程思政责任意识与能力为重要抓手,方能最大限度提升《法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
首先,《法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要旨。习近平法治思想主要包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法治文化”等内容,[6]是我们坚持“四个自信”的依据。在法学类课程思政教学中准确把握这些内容并且系统阐释是根本。
一是要系统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生性特质,增强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内生性是相对于外生性而言的,指法治道路赖以成长演化的内部动力源。我国法治道路并非像西方国家那样来源于学者们的主观设计,也不是从西方国家借鉴移植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扎根于中国大地,在中国革命与建设、改革与开放、创新与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形成的,并且通过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实践检验证明是行得通的,能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幸福之路。所以,教育者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形成的历史过程,系统阐明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依宪行政共同前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全面推进,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客观必然性,从而树立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
二是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继承性与发展性,增强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自信。继承性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的精华和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围绕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实践,总结经验与教训,并使之系统化。发展性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与总结,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我们要树立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自信,要求教育者讲清楚国情、世情和法治建设的故事,并且借鉴古今中外法治文明创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使其真正成为大學生提升法治意识的科学理论指导。
三是要突出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增强大学生对法律制度的自觉。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法学概论》课程思政的核心元素,也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科学性与实践性是指我国以宪法为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伴随国家制度产生、发展、实践、检验并逐步转化、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保障公民权利、限制政府权力、增进公共福利、实现社会公正并且具有时代价值的法律制度,也是尊崇宪法,牢固树立起大学生对包括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内的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制度认可、认同、自信的前提与基础。教育者要从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色内容上阐释这种科学性与实践性。其一,教育者要从我国宪法序言中找到宪法精神形成的历史渊源、文化源流和革命传统加以阐释。其二,教育者要从我国基本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单一制的地方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制度上阐释。其三,教育者要从我国人权保障与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辩证关系上阐释。其四,教育者要从完备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率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和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上阐释。以此回击西方学者唱衰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等的各种谬论,证明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其次,《法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精神底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法治建设的价值追求,是人们评判荣辱善恶的直接价值准则,同时,法治本身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精神底蕴展示法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和方法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要求。
教育者要注重选择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成果为教学内容。《法学概论》涵盖法律知识体系的方方面面,其中,法律规范选择是首要的。一是要选择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和程序法等部门法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法律规范,按照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体层面的价值追求,予以内容整合和安排。这些法律规范承载着中华礼治文化,以其自然法的特点适应了重视人伦纲常的社会文化习惯,以层次效力分明的法律形式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以特有的法律语言,如绿色原则、人格权等表达人类社会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高境界。二是要展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底蕴,凝聚社会大众价值共识和道德共识的法治建设最新成果。例如,展示扎根中国大地成立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展示为全方位惩治腐败,净化党内的政治生态,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构建起来的权威高效的最具中国特色的国家监察体制;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定和修订的140多部党内法规体系以及具有“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之称的民法典。
教育者要能够使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规范通过辅助教材以及先进教学方法入学生之心、入学生之脑。在教材建设上,教育者要在用好讲好马工程教材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义,编写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日常生活、未来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文本、案例选读等辅助教材。在课堂教学上,教育者要运用PBL&CBL(以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启发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将《宪法》与《民法典》这两部最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门法知识点讲深、讲透。教育者可以选取生动案例进行演示和讲解,引出案例相关的法律问题,分组进行讨论,小组汇报,将师生不平等的法律关系转向在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时互为主体的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以教育方法带动教育平等理念的创新,让课程真正以透彻的法理分析回应学生的关切,以彻底的法学理论说服学生,以法治精神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最后,《法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要以全面提升法学类教师课程思政责任意识与能力为重要抓手。《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要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7]《法学概论》教师的课程思政责任意识与能力是教师的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
高校要加强法学类教师课程思政培训,精准提升其育人意识和能力。为了贯彻《纲要》精神,各高校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将课程思政作为高校培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学概论》教师基本都是专业出身,法律功底深厚。一方面,高校在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等专题培训环节,适当引导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律职业伦理的探究,从中精准供给课程思政资源,将会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另一方面,高校要结合课程所涉及专业特点,按照教师需求和法治建设的成就,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引导教师在专业学习中学会运用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和主动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并且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
高校要建立法学类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手拉手”教学机制,形成课程思政建设合力。一是强化“手拉手”集体备课机制。这些课程教师一般分属于不同学科,思政课一般由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法学概论》大都是由法律专业教师承担。实施和加强集体备课制度,通过不同学科老师之间的集体攻关和团队协作,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有利于促进法学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实现法学课程的工具性与价值性的高度统一,实现法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见功见效。二是强化教师互相听课机制。高校既要鼓励支持专业课教师进入思政课堂听课与交流,也要要求思政课教师面对面向专业课教师讨教,完善自己法律知识储备,充分共享教师之间的优质课程资源。三是构建多层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体系。高校要积极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研究,开拓法学类教师的教学视野,促进跨学科教师的交流合作常态化,发挥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積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高校要筑牢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强化专业教师育人自觉。第一,高校应鼓励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同组建以育人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共同体。当下,高校常以学科、专业、课程为主阵地开展课程思政的经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关注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但是,也“将课程思政理解为专业教学中‘术的优化,忽视了对课程思政学理等‘道的提升”。[8]通过教师育人共同体交流合作制度,定期开展相关活动,打造纵横联动的课程思政学习、合作和实践共同体,能够使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就课程思政理念达成共识,不断提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第二,高校要通过成立课程思政工作机构,肩负起对《法学概论》课程的研判、督查、评估、培训、示范、指导、引领等课程的责任,并且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此外,高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取得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的课程交流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在各学科、各课程间共享共用,构建全课程育人生态环境,为筑牢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保驾护航。
四、结论
在推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的课程思政建设中,要牢牢抓住《法学概论》这一类课程的育人优势与价值,着眼于课程思想品德涵养、社会价值认同、精神境界追求的多重育人维度,尊重《法学概论》课程自身价值逻辑,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使外在注入、嵌入、融入的话语元素转化为内在挖掘、筛选、弘扬的课程思政内容,真正发挥同向同行的育人合力,使课程思政建设扎实推进,开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参考文献:
[1][7]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QL].(2020-05-28)[2023-02-12].http://www.gov. 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习近平.決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6.
[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001).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5]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01).
[6]李林.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N].经济日报,2020-11-30(001).
[8]张驰.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及其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2020,(09):71-76.
(责任编辑:刘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