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近十年道德与法治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①
——基于试题人物情境的考查特点
2023-10-31廖伟梁晏清华
◎廖伟梁 晏清华 江 琦
考试命题作为教学的延伸,是课程育人的重要环节。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下简称“中考”)中,试题情境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载体,其命题通过选取适宜的材料,创设不同情境,提出不同的问题和任务,全面考查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核心素养、知识储备和关键能力等,往往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对课堂教学更具鲜明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要利用丰富多样的试题情境考查学生道德认知、价值判断等方面的表现。分析近十年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情境的考查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其内在的育人价值,有助于为中考复习备考指明方向,切实以评促学,优化教学质量。
一、研究设计
人物情境类试题是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的常见类型,也是日常教学常用的情境素材。本研究选择广东省2014-2023年中考有关人物情境的试题为研究对象,从人物情境类型和核心素养两个维度进行编码,以期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全面把握其考查特点及其蕴含的育人价值。
(一)“人物情境”维度
借鉴李祖超对青少年榜样人物的界定[1],结合中考试题的考查特点,本研究将试题人物情境分成5类:政界人物、革命英雄、时代楷模、身边榜样、反面典型,编码依次为R1、R2、R3、R4、R5。每一种人物情境的概念界定及真题示例见表1。
表1 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人物情境分类表
(二)“核心素养”维度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4],从而成为道德与法治考试命题和评价的起点与目标[5]。依据课标要求,本研究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五大核心素养分别用S1、S2、S3、S4、S5表示,具体编码见表2。
表2 道德与法治五大学科核心素养编码表
(三)具体编码示例
以2023年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第22题为例: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材料二:平凡创造伟大,奉献成就精彩。
“人物情境”维度:阅读材料一、二可知,试题包含的人物情境有:国家主席习近平、雷锋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邹德凤和大学生志愿者,分别对应政界人物、革命英雄、时代楷模和身边榜样。因此,其“情境”维度编码依次为R1、R2、R3、R4。分析其“核心素养”维度:材料一、二均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符合课标对“价值取向”和“家国情怀”的要求,编码为S1-2和S1-3。首先,雷锋同志、邹德凤和大学生志愿者在践行爱国奉献、勤劳善良、自强自律等道德要求基础上,坚持爱岗敬业、热情服务、奉献社会,符合“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要求,编码为S2-1和S2-4。其次,三者在社会实践中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之中并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积极向上”的表现,编码为S4-3。最后,三者关心集体、社会、国家,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符合“主人翁意识”和“担当精神”,编码为S5-1和S5-2。
二、结果分析
按照上述示例完成编码,对2014-2023年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人物情境逐一编码,从“人物情境”与“核心素养”双重维度展开分析和讨论。
(一)“人物情境”维度
1.人物情境是重要的考查载体,也是落实素养导向的命题立意的重要载体
统计(见图1)显示,近十年人物情境试题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占比36.6%,有两年接近一半(2020年和2022年均为47.8%);从所占分值看总体稳定,基本维持在35-58分,平均分值为43.2分,其中,客观题为20.2分、主观题为23分。可见,人物情境试题是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的重要命题形式。课标指出,命题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生真实生活中选择测试内容,试题情境要符合真实性、典型性、适切性、复杂性等要求[6]。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最活跃的基本因素,可以满足试题情境的创设要求。围绕“人”这一主线创设试题情境,可以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图1 近十年人物情境题目数量及分值统计图
2.身边榜样是典型的人物情境,反面典型同样具有育人价值
统计五种人物情境(R1、R2、R3、R4、R5)在当年人物情境试题所占百分比得出的雷达图显示,R4(身边榜样)在每年所占百分比均较高(近十年平均值为50.6%),说明“身边榜样”及其体现的优良品质是中考试题考查的重点。“身边榜样”包含学生身边的同学、普通民众、进城务工者等,是在日常学习生活触手可及的人物形象,具有很好的育人价值。榜样教育也历来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榜样教育可以激发青少年奋发向上的力量和成长动力,对其价值观形成及道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7]。
数据统计还发现,R5(反面典型)百分比平均值为16.3%,这表明近十年中考试题同样注重发挥“反面典型”的育人价值。从辩证唯物的角度,正如恩格斯所说:“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从痛苦的经验中学习。”[8]从历史发展角度,延安时期我党在向青年传达积极思想时,曾以“张国焘、刘力功”等人的事例帮助青年辨别错误思想。[9]源于学生生活的反面素材,不但能起到震撼心灵、激发情感、启迪思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有效解决德育课程教学应该解决的问题,彰显了实效性理念[10]。近十年中考试题既注重正面人物形象的价值引领作用,也注重负面人物情境的警示教育作用,引导青年学生打牢思想根基。
(二)“核心素养”维度
1.体现综合性,注重考查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统计核心素养频次与人物情境试题数量的比值,得出平均每题所涵盖的核心素养平均频次(如2014年,人物情境试题共7道,核心素养总频次15次,平均频次为2.14)。总体上,近十年人物情境试题所考查核心素养的数量维持在1-3个之间,平均为2.11。具体来看,2020年以前处于比较稳定的水平,2020以后数据持续上升,多个人物情境题目考查的核心素养达到4个。这表明,道德与法治试题情境逐步突破“一题一考点”“一题一核心素养”的传统题型的局限性,转向以考查学生宽广的知识视野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诊断其学科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2.彰显时代性,注重发挥人物情境素材的独特优势
根据核心素养的五个分类(S1、S2、S3、S4、S5)统计人物情境试题考查某一核心素养百分比,其以2017年为分界,对S3(法治意识)的考查平均百分比由8%(2014-2016年的平均值)上升至21%(2017-2023年的平均值)。这与时代发展要求和政策演进一致:党的十九大以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一环,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呼唤普法教育的贯彻与实施。[11]。通过人物情境试题引导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同时,2014-2023年试题人物情境命题对S1、S2、S4、S5的考查比例相对稳定(平均占比分别为7.22%、28.47%、23.65%、23.32%),其中,S2、S4和S5的占比均超过五分之一。进一步以5大核心素养的19个主要表现出现频次为统计对象发现,超过30次的有6个,依次为S2-1、S5-2、S4-3、S5-1、S3-4、S2-3;低于5次的有4个,依次为S3-1、S2-2、S3-2、S3-5。结果表明,“道德修养”(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健全人格”(积极向上)、“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担当精神)三类核心素养与人物情境具有较高的契合度。
三、教学建议
(一)把握人物情境进阶线索,一体化促进素养发展
德育一体化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12]。纵览中小学思政教材,概念与表述的抽象性特征不断凸显,知识与内容的结构化特征不断明晰。而初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13]。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人物情境进阶线索,一体化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例如,在复习“中国人,中国梦”主题时,教师可以“革命英雄与时代楷模”为人物情境线索,运用视频播放、角色扮演、故事阐述等教学策略,针对人物情境的话题与学生展开对话,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所掌握的中国近代史知识,进而过渡到初中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核心知识,再与高中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衔接。通过人物情境背后的具体史实,引导学生思考背后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在逐级进阶中提升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
(二)深化人物情境载体价值,知行合一涵养道德自觉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从身体的感知出发的,任何学习都需要依靠学习者的身体感知或情感体验[14]。人物情境是学生走出校园认识社会、实现身体和情感双重体验的重要情境载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行合一的水平和能力。例如,教师可利用清明节等传统节假日,在校外开展“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主题德育活动,让学生“走进”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人物、事件和现象的真实情境,展开切身体验和探究[15],通过敬献花圈、鞠躬致敬、现场宣誓等方式,亲身感受革命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从而激发爱国爱党的热情;或是与当地道德模范、行业先锋、最美志愿者、五四奖章获得者等先进榜样人物合作开展“一日体验”“成长结对”等活动,让学生在榜样人物的感召下,自觉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
(三)围绕人物情境梳理知识,应用迁移促进素养建构
道德与法治教材每个单元都包含超过15个以上的人物情境素材,且多以漫画、对话等形式生动展现人物情境所蕴含的核心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教材人物情境完成核心知识的梳理,充分挖掘背后的价值,帮助学生提升知识运用和迁移能力。以2023年第21题为例,其以“反面典型”为人物情境素材,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小东的言行作简要评析。试题图片与八年级上册P102的插图相似,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家安全体系内涵”的理解。在日常教学与复习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教材中的人物情境素材,引导学生循着“是什么(国家安全的内涵)”“为什么(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怎么做(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建构核心知识,强化政治认同、法治观念等素养,并自觉担负责任,实现内化知识、外显能力、形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