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试题评析与改进①
——以2023年广东道德与法治23题为例

2023-10-31刘朝春

中小学德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本题试题博物馆

◎刘朝春

【真题呈现】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23题(题干材料略)。

(1)“博物馆热”的悄然兴起传递出什么信息?(4分)(2)同学们在观展后纷纷感叹:“这次参观让我们增强了文化自信!”结合材料,请你分析大家发出这个感叹的理由。(6分)(3)如果你是“小小讲解员”,你将如何讲好中华文化故事?(6分)

【试题评析】

一、立意“高大上”:立足核心素养,着眼“三个维度”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课标)从考试性质与目的、命题原则、命题规划、题目命制等方面,对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命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命题应从课程性质、时代要求、学生发展三个主要维度体现考查核心素养立意。”[1]据此分析,本题命题立意高远,视野宏大,从“博物馆热”这一社会现象入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戏’阶段性成果展”)、革命文化(“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展”)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逐梦环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为大背景,考查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凸显核心素养立意。

具体而言,本题主要着眼三个维度:一是从课程性质维度,以博物馆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题材,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骨气,彰显了思政课的课程属性,有助于强化政治认同。二是从时代要求维度,通过观展这一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且以“小小讲解员”的身份讲好中华文化故事,有助于强化责任担当,激励学生争做承担中华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三是从学生发展维度,以文化担当为议题,着力引导学生强化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自尊自信),形成健全人格(积极向上),有助于涵养其强烈的文化传承和弘扬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

二、情境“真善美”:源于真实生活,符合“四性要求”

课标明确要求:“试题情境创设要考虑情境的真实性、典型性、适切性、复杂性”[2]。本题情境源于真实生活,核心题材(古今博览,文脉赓续)以2021年9月在四川美术学院美开展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阶段性成果展”,2023年6月在河北博物院阳光大厅开展的“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河北博物院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以及2023年2月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回望飞天路、奋进新征程”三大主题展厅为素材资源,既体现了真实性、权威性,又将其巧妙统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板块,衔接得浑然一体。

总体上,试题情境真,典型性强,适切性高,且有一定复杂性。同时,素材的语言、排版、形式均具有美感、美韵、美境,且激人奋进,催人向上、向善、向美。让考生读来能够领略到真、善、美的中华文化,符合课标的四性要求(真实性、典型性、适切性、复杂性),也符合“拓宽试题材料选择范围,丰富材料类型,确保材料的权威性……充分考虑城乡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型性和适切性,提高试题情境设计水平”[3]这一要求。

三、任务“有梯度”:考查思维含量,突出四种能力

课标明确指出,在题目命制时,“任务设计应具有合适的思维水平层级,以考查学生视野的广度以及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本题的三个任务“博物馆传递出什么信息”“分析感叹理由”“小小讲解员如何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具有明确指向:先让考生感悟材料中的“博物馆热”,考查信息获取和理解掌握能力;进而分析和理解“博物馆热”传递的是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原先的“物质文化需要”上升到“美好生活需要”,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文化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博物馆热”正是这种文化需要在社会层面的重要表征和体现。其隐含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深刻变革,在精神文明领域文化产业生产和消费两端均出现升级与调整的可喜变化,着重引导学生增强政治认同,坚定“四个自信”。第二问“分析感叹的理由”,考查学生在信息获取基础上知识整合和语言表达、人文思维等素养状况。第三问“讲好中国故事”则进一步考查创新思维和探究探索等素养指标。

试题任务设计的思维水平层级合理,能较好地考查学生视野的广度及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四种能力:一是解读与获取信息的能力,须从题干材料解读读取“博物馆热”这一文化现象;二是调动与运用知识,须综合应用中华文化的传承载体与特征、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等相关知识,作出回答;三是描述与阐述事物,须对“博物馆热”现象进行描述;四是论证与探究问题。须论证参观博物馆热增强文化自信的理由,并就如何讲好中华文化故事进行探究。

四、导向“知信行”:价值导向明确,促进知行合一

“学业质量标准是指导评价与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5]。本题的情境创设和设问是对课标第四学段(7-9年级)学业质量要求“能够举例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坚定文化自信(道德修养、政治认同)”[6]的精准考查。以素养为指向,考查学生对“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价值取向清晰,有助于促进知行合一。

总体上,本题通过第(1)(2)问的“文化自信”涵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第(3)问“讲好中国故事”高度契合课标的命题原则:“试题立意和考察内容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改革,充分体现课程政治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7],凸显了试题承载的选拔和评价功能。“考试命题对学校教育教学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的关键环节,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发展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8]本试题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最后一堂思政课”,发挥了“着力凸显价值引领,积极引导教学,树好‘一面旗’,大力助推素质教育”[9]的重要作用。

五、设问“守传创”:创新设问方式,彰显守创两宜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本题第(1)问“‘博物馆热’的悄然兴起传递出什么信息”是一个不太常见的设问,而第(2)(3)问则比较常规。设问方式的创新凸显了新课标下试题题型的守正与创新,彰显了试题命制求稳与求变的尺度把握。尤其是第(1)(3)问避免考查单纯记忆和机械训练,有助于引导学生走出“考试机器”的学习误区。其落实“基于课程标准,强调渗透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培养和研究性学习的命题理念,突出能力考查,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走出来,给学生留出更多时间发展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10]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教学导向作用。

本题的三个设问之间关联性强,分别从“传递什么信息——是什么”“分析感叹的理由——为什么”“如何讲好中华文化故事——怎么办”三个角度展开。其解答需要学生通过解读材料获取关键信息,初步形成感性的“知”;进而分析问题背后的本质,促成理性认识的“信”;最后回归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落实价值引领功能。三个设问均能独立回答,同时,围绕材料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着力考查学生的素养发展情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设问方式,也是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的重要教学方法。在常态课堂中,教师一般都能较好地应用这种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对学生逻辑思维养成和理论分析工具的应用掌握都大有裨益。

【商榷之处】

本题与2018年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38题(思想政治新课标1卷)在立意、选材、设问、能力要求等方面非常相似。38题设问“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材料要素指向清晰——结合所给材料;知识要素明确——经济知识;能力要素确切——分析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与之相比,23题有待优化改进。

一、设问的材料指向不够确切

按照高考、中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道德与法治)试题非选择题设问的常规三要素:材料、知识和能力进行分析,本题第(1)问“常规要素不按常理出牌”容易让不少考生“摸不着北”,改卷反馈情况也印证了这一问题。一是考生看不到常规的设问限定要素“结合(或依据、综合、联系、观察)材料”这一限定,仅以材料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博物馆热”作为设问主语,不太符合常规的设问限定,容易让考生感觉试题引语和第一部分材料似乎可有可无,均不影响第一问的审题和答题,对答案的生成也用处不大。这容易导致学生不去认真研读题干材料,从而难以凸显命题人精心设置的情境依托作用。

二、设问的知识要素不够明确

本题“‘博物馆热’传递了什么信息”设问知识范围不够明确。这样设问虽然能对考生的开放性思维有益,但不利于任务的清晰定位指向和答案精准构建。本题只是要求回答“博物馆热传递了什么信息”,具体是从文化角度还是经济角度、哲学角度,抑或是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文字学等其他角度?不做角度限定,考生容易“随心所欲”甚至“天马行空”。这直接影响到答案的准确性和可科学建构及评分标准的制定。而这将直接影响考生的小题得分。从学生最终答题情况分析,本小问难度系数较小,试题属于偏难。

附:某市(广东省惠州市)23(1)改卷情况:试卷数量:75259

三、任务指向不够直白

不少考生看到此题的第(1)问后很迷茫,难以快速判断本题的“传递了什么信息”及到底是什么类型。本题缺乏常见的“体现类”“原因类”“依据类”“启示类”“意义类”“措施类”等常见题型的关键词。“传递”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本义是“一方交给另一方”,“信息”一词的本义是“音信;消息”或“信息论中指用符号传送的报道,报道的内容是接收符号者预先不知道的”。因个人的立场、观点、社会阅历、视角差异、理解能力、思维水平等存在差异,考生对试题材料中“博物馆热”这一信息的“解读”也会出现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讲,考生的解读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给分。由于很多学生不清楚本题的任务指向到底是“描述”“论证”还是“说明”“评价”理解”,也不确定答题范围、方向和材料限定,这就增加了答案的发散性和不确定性。这导致部分考生和教师对这一小问的理解度有偏差,也影响了其评分细则的制定,直接影响考生得分。

四、答案的逻辑性、完整性有待加强

23题第(1)问的参考答案简单、精炼:“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博物馆成为人们感受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平台。”在改卷和评分细则制定过程中,很多老师认为,本题答案的逻辑实际上是经济学上的供需理论:一方面需求旺盛: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群众文化层面的美好需要日益提升,有参观博物馆的文化需要;另一方面供给增加:博物馆是人们提供感受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平台,可以满足这一需求。从这一逻辑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笔者认为,这两问的顺序作出调换可能会更好。

从逻辑上说无论是否出现“博物馆热”现象,博物馆都是人们感受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平台,这是其自身的功能、性质和定位决定的,而非“博物馆热”这一现象“传递”出来的。其传递的应该是“博物馆+热”的涵义:即“国家重视博物馆建设(材料中提到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博物馆去感受历史和文化——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的层层递进和推理。其思维逻辑是:人们乐于到博物馆感知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在于随着经济发展和认知水平提升,文化需求与日俱增。或可以理解为:“博物馆热”是博物馆(人)的努力和公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双向奔赴”的结果[11]。因此,这里如果改成“国家重视博物场馆建设,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博物馆去感悟历史和文化;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可能更为贴切和完整。

就供需理论而言,供需本是可以互相作为前提进行刺激的。就本题的原意,应该是先由于供给端的不断刺激(国家各级部门加大场馆建设力度、完善设备设施),“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的丰富供给,才有后续的旺盛需求“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这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因此,其逻辑是:在供给优化前提和基础上,人们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从而形成“博物馆热”这一现象。从表述的精准性来看,需求端这一点没有问题,供给端这一点则值得商榷。理由在于,设问是“博物馆热”传递出什么信息。

从需求端看,其传递和体现的是公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这是公众文化认知提升的体现,是人们觉悟提高、文化和精神需求与日俱增、对文化的重视日益凸显等因素的体现,这一逻辑是通顺的。在供给端层面,与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完善相关设施设备、优化服务体验、博物馆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等因素有重要关联。如此,在逻辑上才是完整齐全的。另外,从答案要素的完整性和开放性而言,在客观层面,“博物馆热”与材料中的提到的时间节点(2023年“五一”假期),党和政府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及学校组织(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等因素有极大关联,也与材料中虽没提到(如三年新冠疫情之后的假期解封游客流量释放、现代科技助力、各种媒体宣传造势、博物馆营销宣传、文旅产品开发、博物馆社会功能完善、国家政策支持、一代代博物馆人传承和努力)等客观因素有重要关联。

【改进尝试】

从第(1)问的设问来看,加上限定条件,完善常规设问要素,可能更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如“结合材料,请运用‘守望精神家园’(或延续文化血脉等)的相关知识,分析‘博物馆热’出现的原因?”或“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博物馆热’悄然兴起的原因。”“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博物馆热’悄然兴起传递出来的信息”等。这样,题目的材料指向、任务指向、答案指向会更清晰和明确。

同时,其答案设置调换一下顺序可能更为妥当。如①国家重视各级各类博物场馆的建设,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博物馆去感悟历史和文化;②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公众文化认知不断提升(公众对文化日益重视)。前者强调博物馆这一供给层面提供前提和基础,让民众有地方可去感悟文化和历史,这本身是材料传递的信息。后者再强调“热”——“人民有需求”,在逻辑学上属于合理的一次推理。如此,供需两应,相得益彰,完整阐述了“博物馆”+“热”传递的信息。而将“感受”一词改为“感悟”,是因为它比“感受”更深一层。“感受”更多是“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而“感悟”更进一步是“有所感触而领悟”(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材料中提到众多学生参加这类活动作为“悟博之旅”,用“感悟”一词更能突出学生观展、观博的过程用心、深度参与、效果明显等,也能对学生以后的文化观博、观展起到正向引导作用。

【延伸思考】

如果从“博物馆热”的冷思考加以引导,即引导考生更深入地参观、感悟博物馆文化,而不是满足于“凑热闹”和“打卡”留影,可能更有助于促进知行合一,提升其文化素养,也能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传承作用,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一是“看热闹”与“看文化”。虽然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种科技助力也让博物馆的古老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参观、研学博物馆越来越“成为时尚”,普通市民也热衷于“打卡”“发圈”,不断为美好生活助力“加持”“点赞”。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不少“追捧”式的游客热衷于表层的“看展”“看热闹”甚至“凑热闹”,而缺乏深层次的“备好功课”“沉浸式体验”等,有待观众与博物馆双方更多的“双向奔赴”。[12]如果本题能加以适当引导,让学生不只是简单地“感受”,而是更多“感悟”和深入了解,相信对中华文化传承大有裨益。

二是“重开发”与“轻保护”。为吸引游客,一些博物馆存在过度开发和保护不够、专业文物修复人员不足等问题。有专家认为,要慎重对待商业化、娱乐化的趋势,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坚持“内容为核”的发展理念,扩大有效供给,提高文化消费品质,推动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博物馆旅游需求。[13]博物馆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也是我们从中不断汲取营养、增强文化自信的宝库。试题及教学都应关注其文化传承的功能,发挥其赓续文明血脉,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同时,更应该保护好这些文化资源,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本题试题博物馆
中考英语易错题解析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博物馆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摆放套娃
今天是几月几日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