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堂的思考

2023-10-30吴敏洁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创新抗疫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

吴敏洁

摘 要: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所取得巨大成绩的背后所体现出的伟大抗疫精神值得当代青年大学生学习和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将伟大的抗疫精神融合到思政课堂中,为思政课堂提供鲜活素材,提升思政课程育人的实际效果。本文从抗疫精神形成的过程和对其内涵的剖析,再到分析融合的路径,拓展思政课的知识点,能够增加思政课的说服力,做到强有力的课程育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关键词:抗疫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知识;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评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0.066

0 引言

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乃至全世界带来经济上的重创,危害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出的团结互助、上下一心的凝聚力,使我国的抗疫阻击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这场抗疫实践中,饱含着伟大的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并要求“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伟大的抗疫精神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动、鲜活的素材,帮助其更好的感悟爱国主义、生命至上等精神,自觉践行抗疫精神。

1 抗疫精神的形成过程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在悠久的历史中,我们拥有着非常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没有哪一种精神是凭空产生的,都是以一定的历史或者实践作为积淀。青年大学生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实践者,想要帮助其理解抗疫精神,就需要做好对抗疫精神形成过程的解读。

1.1 在危机中孕育孵化

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速度之快,波及的范围之广,对人民的身体伤害之大,让我国乃至全世界都蒙上了阴霾。在这样抗疫难度之大的危急情境中,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所体现出的不畏困难、不怕牺牲,团结一心的精神,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历经风雨的中华民族,经过了苦难的战争,也经历了洪涝、地震和瘟疫等災难,但还屹立于民族之林,也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可以在危机中去孵化出能够解决问题,团结一心的伟大精神,从而更好地指引着国家的前进。

1.2 在实践中发展升华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取得这场全民抗疫战争的巨大胜利,对速度和行动力的要求非常之高,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够攻克难关。当然,这也是一场持久战,抗击疫情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更多时间在实践中积淀。伟大的抗疫精神正是在这样的抗疫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而来。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逆行者,比如,钟南山院士、张定宇院长和李文亮医生等人,他们的挺身而出和无私奉献感动了很多人,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宝贵精神,印证和夯实了抗疫精神,让抗疫精神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淬炼和升华。

2 抗疫精神的内涵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抗疫精神进行总结概括,提出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第一,生命至上。放在首位的生命至上非常好理解,面对此次疫情处理的难度之大,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沉着应对,并且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人,无论身份、年纪或者是其他客观因素,不惜一切代价将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置进行考虑,让国人心安,让世界所钦佩。

第二,举国同心。在党的领导下,14多亿中国人民能够团结起来,上下一心,共同对抗疫情。疫情暴发最严重的伊始,正逢2020年的除夕,白衣天使、橙色衣服的建筑工人和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毅然决然地走上支援武汉的道路。也正是有了这种大爱的聚集,同心共力,才书写了中国速度,创造出了中国奇迹。

第三,舍生忘死。在抗疫阻击战中,能够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在疫情暴发的时候,明知自己的身体并不太好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拖着“渐冻”的身躯冲锋在前,不顾自己的身体和染病妻子的安危,为抗击疫情点燃了希望且树立了榜样,为疫情的控制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第四,尊重科学。马克思指出“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都需要强大的科学力量作为支撑,只有尊重科学,才能够将疫情最快最好地有效防治。在面对未知的病毒形势下,我们的科学家能够下沉到一线,对病毒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解决病毒的有效路径。从病原体的分析到检测技术的发展,再到治疗方法的升级,再到疫苗的研制等,都体现出了勇于探索科学,用科学的态度和方式去解决问题。

第五,命运与共。我国乃至全球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创,在党的指挥和领导之下,我们不仅能够紧紧拥抱在一起,凝结力量,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时,我们可以走向世界,第一时间向其他国家分享病毒基因序列和治疗的方案,向有需要帮助的国家送去救援物资和温暖,真正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放在行动中。

3 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堂的路径思考

要想将伟大的抗疫精神更好地融入思政课堂中,就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抗疫精神作为基础,做好巧妙的教学设计,将精神内容融入知识点中去,做到知识点的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更好地融入。

3.1 做好课堂知识点解码和融合

笔者将会从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知识点的佐证和分析。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例,该课程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课程,重点是帮助学生能够了解国内国际局势,并且重点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做到了解和感悟。在该课程中,将抗疫精神进行融合,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做到答疑解惑,更好了解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够增强四个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诠释实现中国梦还是需要当代青年更好的挑起时代的重任,从而更好地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在该课程中,针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知识点,可以展现抗疫中不同岗位的民众的努力和无私的付出:有被汗水浸湿防护服的白衣天使,有不分昼夜忙碌在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的建筑工人,有全力付出不计得失和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同时还需要强调青年的主力作用,用实际的真实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理想的实现需要个人付出实际的行动。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关于知识点“科学发展观”,我们在疫情阻击战中坚持科学为先,以人为本,为世界其他的国家提供帮助,送去物资,公布基因序列,分享治疗方案等行为,无一不体现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以此来增加青年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例,课程中针对“全面贯彻和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专题内容,可以融入抗疫防控中,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积极推动国家安全等内容,进行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國在推进世界健康和平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将知识点切小,真正实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素材从“时效性”的目标向“实效性”转变,才能够将社会中的素材更好地运用,让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地“活”起来。

3.2 丰富授课形式,做好实践课教学创新

随着信息化和多媒体的发展,突破时空的局限性,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学学习。教师可以采用学习通和慕课等方式丰富教学资源,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时间利用率。高校的大学生同样可以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的探索。可以借助好大学中的思政体验馆或者是一些较好的学习基地,让大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抗疫精神的伟大。在实践课教学中,思政馆的虚拟式体验,可以高度的还原当时危难急迫的情景,让学生深入地感受到这份“舍生忘死”的宝贵品质。带领学生走近在抗击疫情中取得胜利的代表社区等地,倾听榜样模范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伟大的抗疫精神,也能够感受到肩负重任的使命和担当。

3.3 做好课程评估,帮助学生成长

精准、完善的反馈评估是检验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在思想道德上,做好动态检测机制的完善。可以通过分发匿名问卷和课堂提问的方式,针对后疫情时代,国内疫情的控制效果和国外疫情做好对比,在一些不良的言论,是否可以做到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且能够全面、客观和审慎地对待。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还是会存在着一些恶意抹黑我们国家的观点,作为当代大学生需要更好地从内心做好对国家利益的坚守不动摇。另一方面,考察方式多样化。采用课堂汇报、作业心得体会和讲好抗疫故事的各类竞赛等方式,检测和增进对抗疫精神的理解,也能够加深对抗疫精神的感悟。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调动起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热情,同时在进行准备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体现小组合作的互动性,而且在学习和准备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的理解,更好地帮助其感悟伟大的抗疫精神。对能够下沉到实践活动中的学生,我们也将采用加分等方式,和学生联系较为紧密的辅导员综合评价在校学生的平时参与度和表现,有效地对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做好评价,也为后面的课程发展提供新的基础。

3.4 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

广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做到让思政课变得更具有人情味,提高思政课的温度和情怀。在进行教学环节和内容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对热点、新形势做好了解,及时地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素材,并且能够提高自我的教学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其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提升自我线上教学的能力。比如,在搜寻优秀慕课资源的能力,在不同的线上学习平台下载资源和向学生分享的能力,来更好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更多优质的素材资源。此外,也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爱心。现在使用的很多教学平台都会有生生讨论和师生互动的板块,广大的思政课教师需要在课后走近学生,了解大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和学生发言讨论的情况,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从而能够在课堂中进行积极的引导。当然,需要努力发挥集体的智慧。学院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备课工作中,可以完善集体备课的制度和提升积聚智慧的效果,让我们的思政课教师进行充分的教研和探讨。在教学的情景设计和知识点的讲解中,探讨如何更好地融入伟大的抗疫精神,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动其在社会中成为有用之才。

4 结语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需要做好“守正”与“创新”,在新的形势变化下,教育工作者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其中的道理,对伟大的抗疫精神深入了解,能够更深层次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也能激发其对祖国更多的崇敬和热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有规律可循,也有边界可守。挖掘和领悟伟大抗疫精神的内容,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鲜活素材,丰富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评估的效果和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92599.

[3]邓珍艳,权麟春.把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内容设计与建设性路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03):102110.

[4]刘洪富,刘颖,薛映欣,等.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新思考[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02):3942.

[5]孙春明.因“疫”而化: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提升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坛,2022,(02):112115.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创新抗疫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 若干着力点
新时代抗疫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硬核力量
用好“抗疫精神”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
停课不停学之“疫情中的我”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初中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