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策略
2023-10-30兰颖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是初中信息技术的延续,在“双减”背景下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初中减负带来的影响。这就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更加高效。大单元教学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结及其运用,采用大单元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关键词】“双减”;大单元教学;高中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9-0085-03
【作者简介】兰颖,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江苏徐州,221006)教师,高级教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延伸,课时紧、任务重,在“双减”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下更加要求科学高效。大单元教学旨在通过将一学期的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根据学科核心素养和一般教学规则,以主题为导向,逐步深入探究,系统性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整体水平。大单元教学具有内容系统化、全面化,活动方式高效以及评价方式多元等特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设计精准化大单元教学目标
1.根据学科核心知识界定大单元学习目标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载体,只有依据学科核心知识,才能系统地组织学科零散知识,并以结构化方式确定大单元知识框架,从而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界定大单元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学科大概念主要有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等,详见下页表1。
通过将核心素养与核心知识相结合,笔者建立了一个大单元教学目标体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大概念,并确定学习完成后的知识、技能和成就。
2.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调整大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全面考察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包括基本概念、非智力因素、素养和技能,以及他们的学习动机、情绪和需要,从而根据这些个性特点不断调整大单元学习目标,量身定制最适宜的课程,以满足他们的个性需求,因材施教。
二、构建系统性大单元教学内容
1.以大单元目标为依据确定单元内容
教师需按目标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设计 “大单元教学”计划,使各环节都设有具体的活动实践环节,并与四大核心素养相互对应、环环相扣。如数据处理与可视化大单元,要求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的相关主题活动,掌握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的基本技术,并能够使用软件工具或平台来整理、组织、计算和呈现数据。根据单元目标,我们可以从多种来源获取数据,包括直接获取、间接获取等,并使用人工分析、电子表格分析、Python分析等技术来处理数据,最终通过表格、图表、词云等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对大单元中不同主题项目的深入探究,学生可以选择最佳的组合方式,创造出完美的作品,以达成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2.以真实情境项目为主线优化单元内容
如果大单元仅仅由导语、知识、范例和练习题组成,而没有提供素养目标、真实情境、持续的任务和具体活动,那么它就只是一个教材的单位,而不是一个有效的学习单位。如果没有课程的统一安排和教学的统一安排,教学将变得碎片化,内容也难以结构化,学生的认知也很难得到有效的建构。因此,我们需要将真实情境作为主要内容来构建学习大单元。
如物联网的实践课程以学生身边的共享单车项目为主线,引发学生共鸣,从而引导学生针对该项目进行探究:车辆是如何定位的,怎样感知车锁的开关状态,车辆当前速度,用户手机和电子围栏是如何实现连接的,用户手机如何实现解锁,云端应用后台如何控制车辆并进行计费等。通过对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探究,进一步深入了解物联网,并对其进行层次归纳,再举一反三,能用物联网的技术原理解释并设计生活中的问题。
3.以核心问题为引导,整合单元内容
核心问题引导旨在帮助学生从现有的环境出发,分析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重要的概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分析能力,并建构自己的价值观。
核心问题的功能不仅是引发学生的兴趣,更是突出单元核心概念的一个开放性问题。这一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因此,为了避免学生“浅尝辄止”,需要学生持续投入精力,在任务中找寻问题的答案,最终融合自己的理解,给出一个核心问题的“参考答案”,达成学习目标。开放性的问题答案体现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真正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
比如人工智能大单元的人脸识别部分,可以通过3个核心问题“初识人脸、认识一个人、认出一个人”引导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任务中寻找到答案,形成对人脸识别流程和原理的深刻理解,同时进行主观建构,制作出不同的人脸识别项目作品。
三、采用多元化大单元评价方式
1.学前的大单元目标预评估
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我们需要进行两个阶段的预测:第一阶段,教师对于目标的预测性评价,也就是在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第二阶段,学生对于目标的预测性评价,比如让他们绘制一张单元思维导图。在这两个阶段,教师需要根据诸多问题来决策学习的成效:如在本单元中,课标是如何要求的,有哪些单元大概念和核心知识,帮助学生培养哪些必备的基本技能,通过哪些真实情境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大概念或核心知识可以转化为什么样的大任务或项目,具体采用什么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实现自己的潜在价值等。为了使学生有效地完成课程内容,教师应该采用单元预评估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还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来改进课程内容。
2.学中的目标达成度评测
当学生探究这个大单元的主题时,教师应该不断关注学生的表现,并给予恰当的反馈。教师应该利用提出的挑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并使用多种形式的反馈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堂上的知识。
比如在物联网单元中,学生在设计智能交通系统项目时自己组建小组,并参与到小组分工、项目设计、资源检索与学习、项目分步骤实施、项目展示与分享、项目改进等多个环节。笔者要求他们制定项目过程记录单和项目过程评价表,不光记录全過程,还对每一个过程进行分析和交流,为下一个步骤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不断对过程进行反思改进。
3.学后的素养形成性评价
通过大单元教学的形成性评估,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紧密联系学科的核心素养,灵活地采取不同的表达方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表现。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应用于学生的学习规划中。
大单元以主题教学的方式实施,每个主题可以由多个与主题相关的项目组成,每一个项目完结时,都会产生项目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大单元教学的初始阶段,根据需求制定好项目评价表,在结项时按照此表进行项目评价,通过小组自评、互评和师评实现形成性评价,并对作品提出改进意见,为项目的改进和拓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