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
2023-10-28谭小艳
谭小艳
深度学习指的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互动来构建知识;把握知识的产生与来源、学科的思维方法和本质;应用知识解决现实世界真实复杂的问题;同时,形成内在学习动机、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有独立创新性、又具有合作精神的基础扎实的学习者。这正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以及《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相契合。
如何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呢?这就要求教师从核心素养出发,设置高质量的、具有挑战性的主题项目或问题,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真实情境,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知识和应用的相关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等多样化活动,亲身体验,培养高阶思维,并进行及时、持续的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持续性发展。本文以人教版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下册“植物的生殖”为例,从学习主题的确定、学习活动的设计、驱动性问题和任务的设计以及评价的开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依托重要概念确定学习主题,促进知识体系的深度建构
以某一问题或项目为主题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建立联系,构建知识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何围绕重要概念确定学习主题呢?教师先要基于新课标和教材,研究重要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剖析相关概念及核心知识之间的关系,确定知识框架;挖掘其承载的学科核心素养;然后,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以及相关的日常生活问题和热点问题来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真实的、贴近学生的活动主题。
(一)厘清知识结构
本课例内容为《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主题下的重要概念:“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物質传递给后代,一些进行无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来自同一亲本,一些进行有性生殖,遗传信息来自不同的亲本。”新课标改为大概念7 下的重要概念:“生物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产生后代。”其主要内容包括“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三部分。笔者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对相关概念进行融合、分解和提升,梳理出知识结构(见图1)。
(二)挖掘承载的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列举植物不同的生殖方式,学生可感受生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尝试扦插和嫁接实践活动,学生可提升应用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通过对组织培养等新技术的了解,学生能体会知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利于树立社会责任感。这样,就以核心知识为载体,兼顾了知识理解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结合真实问题确定活动主题
通过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一生”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植物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过程以及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绿植如多肉、绿萝等的繁育也有一定的了解;教室里的绿植因为各种原因状态不佳,需要重新添置和解决。综合上述方面,教师可将学习主题定为“繁育绿植,打造教室植物角”,以繁育绿植这一任务为明线,以学科知识的落实和思维方法、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暗线开展教学。
二、精心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亲历知识获得和问题解决的过程
要实现深度学习,创设真实的情境和使学生切身体验十分关键。具有挑战性、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可激活学生的内在动机(即发自内心深处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学生能主动、持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活动与体验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是深度学习形成高阶思维的基础和源泉。只有通过切身体验知识的发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得以发展。
本课例通过设置“繁育绿植、打造教室植物角”这一真实任务情境,引导学生从课前调查和选择绿植、课上汇报繁育方案、实施方案(绿植的扦插与嫁接)、解决新问题、展示成果等任务环节来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支持和引导,统筹安排课上课下任务,让学生亲历知识的获得、应用、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促进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具体学习任务和活动方案设计见表1。
三、设计驱动型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好的驱动型问题和任务能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度思考与探究,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同时,能使整个学习任务具有持续性和一致性。
结合真实情境和生活经验的问题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引导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课前准备活动,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你带来了哪些植物?它们是如何繁殖的?它们与种子繁殖有何不同?在分析无性生殖的优势时,教师可结合学生准备的植物设问:为什么选用叶片繁殖多肉,而不是种子?
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入手来设计驱动性问题,更能引起学生共鸣。例如,在尝试嫁接活动时,教师利用学生提出的“苹果梨是怎么来的?是嫁接来的吗?”这一问题,驱动学生思考:嫁接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嫁接后的植物保留了哪部分的性状?
将事实性的问题提升为开放性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更能引发学生高阶、多面的思维。例如,在比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哪种更高等,能产生更多变异有利于进化时,教师可结合实例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多肉能用叶进行营养生殖,为什么还要耗费营养开花结出种子呢?”从而引发学生从生殖方式的不同、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观点和证据,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四、开展持续性评价,促进深度学习的持续推进
深度学习的目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真实问题的解决,这就要求教学评价不仅仅包括核心知识的评价,还需要对学生的思维方法、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和观念变化等方面进行持续性的评价和反馈;评价任务应与学习目标相统一;评价活动要贯穿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评价方式应与学习活动相对应,通过过程性和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课例通过展示绿植、汇报繁育方案,评价学生准备情况;通过表述两种生殖方式的优势,评价学生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本质区别的理解以及对分析、推理等科学思维的掌握;通过扦插和嫁接实践活动中方案的汇报、操作及改进,评价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调整;通过新情境中解决问题方案的选择和汇报,评价知识迁移应用能力;通过小组培育成果的展示,评价学生创新、团队协作能力及综合能力等。此外,针对核心知识和活动的评价需要教师借助一定的工具,进行量化评价。例如,对学生繁育绿植成果的评价可以从繁育技术的难度、美观性、创意性、成活数量和生长情况等维度设计评价表,进行小组互评(见表2)。
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围绕一个学习主题创设真实情境,开发层层推进的学习任务和系列实践活动,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获取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深度学习路径,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在获得生物学科知识和思维方法的同时,提升了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发展了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实施深度学习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不断更新对学科知识的认识、找到能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和实施学习活动;需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效果不断调整和优化学习活动;要研究如何更好地指导和评价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和改进中,教师也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促进了专业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3]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