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类复合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体系研究

2023-10-28刘美星李玉彬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8期
关键词:体系建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刘美星 李玉彬

摘  要: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体系的建构,如何将思政教学潜移默化地自然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之中,是设计类复合专业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设计概论”是高校设计专业必修基础课程,课程具有集文、史、哲、心理、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特点,对于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本门课程实施思政教学改革,除了注重对学生技能、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文化传承和爱国主义精神方面的培养,帮助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创作观、人生观、价值观。文章通过“设计概论”课程探索课程思政改革体系的建构,以期共同促进高校设计类复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设计类复合专业;设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4-0125-04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习近平主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设计学类专业要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拟定课程教学大纲,将“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作为明确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将“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作为科学的教学目的和育人导向。

立德与立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主要目标,前者是人才培养的根本宗旨,后者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课程思政改革建设是实现立德与立学有机衔接的最重要路径与有效方式[1]。专业课程教育是高校培养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素质目标的主要渠道,而教师又是教学和育人的践行者。为实现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正在全面开展,此次研究主要针对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艺”双向教育。

东莞城市学院设计学类专业主要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主要培养既有艺术功底又有技术基础和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构的实质就是把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统一起来,实现相互融通。与其他课程相比,设计类专业课程具有跨多学科的綜合性、教学方式多元性、受众学生思维灵活等特征。艺术类学科属于文科范畴,2020年11月,教育部主办并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文科教育是培养自信心、自豪感、塑造力、形成国家民族文化自觉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我们学院也要抓好中国艺术大讲堂的关键突破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

一、现状分析

由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都有高考前画室自由学习艺术绘画的经历,高考成绩又分专业成绩与文化课成绩两部分,整体文化课基础比普通文理科学生基础薄弱,对待设计专业课一般会比较有热情,但是对待思政理论这一类课程不够重视。进入高校教育这一时期的当代大学生,具有优越的成长环境,从小接触国际化的网络信息,对中国传统文化热情不足,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差,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带有艺术生的个性与气质,有着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向往自由不喜束缚,集体主义观念相对薄弱等特点。传统的思政教学体制难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大大拓宽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方法和路径,同时当代社会变化激烈、价值分化加剧,学生产生了更多的心理和思想诉求[2]。

因此,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加之高素质艺术人才培养的需求,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塑造[3],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外社会都造成了巨大影响,2020届以来毕业生就业率有明显降幅,毕业生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不仅看重毕业生的专业人文素养,同样注重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品质,还提高了对学生的整体专业要求。相关调查显示设计类毕业生在毕业换工作的跳槽频率较其他专业更高,加之疫情影响下的就业率下降,设计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就业形势不乐观,这都需要引起高校艺术类复合专业教师的高度重视,通过日常教学课堂,重视职业道德方面、爱岗敬业方面的教育,培养综合全面的设计人才,以期能为设计类专业学生就业工作发挥积极推进的作用。

二、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一)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具体改革内容

鉴于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有集文、史、哲、心理、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特点,思政教育进艺术课堂,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教学改革: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注重培养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匠人职业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和爱国主义情怀。在教材上以清华美术学院主编李砚祖著“设计概论”教材为基础,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是本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主要方向。

“设计概论”课程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德与艺的双向教育,并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展开。思政教育的一个主线是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例如艺术概论教材的第二章为艺术史部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资源,且中国的陶瓷、园林、青铜器、丝绸、家具等艺术成就可谓世界瞩目。在学习本章的过程中,重点介绍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灿烂多姿,提高学生自身艺术素养,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爱国情感。

本课程思政教育的另一个主线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精神、匠人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爱国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不只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还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其激励学生发扬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4]。比如,教材的第八章设计师与设计,课程设计通过中国近三年涌现的优秀设计师与设计作品为例,如通过火神山医院设计师黄锡璆老先生的案例,讲解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社会意识与责任,对培养未来设计师的爱岗敬业,服务奉献的社会意识具有实际意义。通过中国高科技代表企业华为的事例,融入创新意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法治意识、科学精神等德育元素,将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教学始终,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2. 改革目标

整体改革目标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前提,围绕传统文化与职业精神两条主线,构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实现艺术类复合学科专业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统一,“设计概论”课程融入思政教育,通过价值塑造、文化补给、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四个方面的课程思政体系融入课堂,能够帮助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创作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度挖掘艺术设计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培育和激发学生的文化传承精神、爱岗敬业的匠人精神、爱国情感,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宗旨与目标。

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设计概论”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程枯燥乏味,因而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成果,使其自然地融入思政教育,易于被学生吸收和接纳才能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本研究以艺术专业设计概论课程为例,探索在教学方式上取得突破的路径。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与思政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结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现状需求,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思路上,需融入多维思政教育,一方面专业课程的设计中根据章节内容强化传统文化元素知识拓展;另一方面注重作为未来设计师的学生,应具备的专业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设计概论”课程有九个章节,每个章节知识点不同,预想把思政教学模式结合各个章节进行知识传授具有难度,所以解决课程与思政模式融合的关键问题是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融入不同的思政元素。如讲解第二章西方古代艺术设计史的课程设计时,通过中西方艺术发展史对比教学的方法,强化中国艺术发展史的成就。再如讲解第四章设计与科学技术的思政教育课程设计时,要结合华为等中国企业案例,以及中国制造的卓越发展体现中国现代科技,强调科学精神、爱国情怀等。思政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根据不同知识点,结合不同思政元素,将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法治意识、思想品质、科学精神等德育元素贯穿课程教学始终,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5]。

(二)实施具体方法与实施路径

“设计概论”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以专业课程为载体,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文化元素与德育元素,通过混合式、情景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方式构建设计概论融合思政教育的课程体系。

1. 教学改革实施路径

为掌握设计概论课程的思政改革实施的节奏,实现思政与艺术设计元素的相互融合,教师一是要在艺术设计的课程上,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元素,避免枯燥地叙述,实现有效的感知与传播。二是考虑学生的需求,结合当下潮流前沿设计实事案例,在实际讲解或者分析中融入思政内容。三是在授课过程中要提升实践育人的水平,用优秀的设计案例作为引导开展教学模式。在不同的专业课题中穿插思政内容,在学生课题实践中体会思政的重要性。四是艺术专业课程的考核体系往往是考查性质的,需要不斷去完善。在艺术专业的考核环节要重视思政教育的考核,例如设计的作品具有社会意义。

“设计概论”教学改革中要发挥现代多媒体资源优势,综合运用混合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互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方式,通过课堂思维训练,课后作业布置,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汇报演讲等方式方法的综合应用,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盈了文化知识储备,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这门课程,综合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设计师这一职业的能力培养打好基础。最后通过优秀作业的点评,强调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意义,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文化补给,坚定其文化自信。

2. 实施方法设计

“设计概论”教材中总体分为九个章节,设置三个重点章节深度融合思政元素,其他章节也分别渗透相关思政元素,通过主次有致、逻辑有序的案例嵌入式方法进行思政渗透。重点思政改革章节为第二章、第七章、第八章。

教学大纲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艺术设计的概念及当代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实践的分析(重点介绍中国艺术设计发展体系的现状);第二章:中西方艺术设计史(重点章节,重点介绍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发展史)借助线上视频《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进行讲述;第三章:艺术与设计(以中国古代艺术品类造型与形态、中国传统纹样等案例分析装饰与设计的关系)借助线上视频《国家宝藏》呈现; 第四章:设计与科学技术(融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代表性的技艺,体现中国古典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本质差别,通过中国制造的卓越发展体现中国现代科技);第五章:设计方法程序与管理(以故宫文创产品设计实践案例为出发点,介绍功能方法论);第六章:设计的哲学(通过引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如儒、道、佛等哲学思想,领悟设计中的哲学,通过苏州园林等中式园林案例分析,了解设计美学);第七章:设计与文化(重点章节,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化传统案例,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文化补给);第八章:设计师与设计(重点章节,以各时代涌现出的优秀设计师与设计作品为案例介绍设计师的社会意识与职责,领会为中国制造而设计的深远意义);第九章:走向未来的设计(通过未来概念设计的视频案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与创作观)。最后通过设置期末主题演讲汇报作业,让学生自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搜集相关设计师或相关作品案例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演讲。

三、教学改革特色与创新点

1. 注重课前五分钟思政元素渗透,通过介绍国内外前沿设计领域热点时讯、最近热播的电影或者热门话题作为切入点,课后作业讲解优秀文创作品,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拓展学生思维和眼界的同时渗透思政教育,教师与时俱进,活跃了课堂氛围的同时也丰盈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2. 章节结合思政元素分配主次分明,脉络清晰,注重思政元素在章节中的统筹分配,根据教材章节特点,对能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章节课时合理分配,例如将第二章艺术设计史中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史部分和第七章设计与文化章节作为重点章节介绍。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3. 通過当前时代背景下优秀设计作品及设计师案例进行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和服务意识的灌输,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设计观与创作观,通过案例对学生进行爱国、敬业、诚信等方面培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从而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结语

设计类复合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体系建构,重点在于教师的实施方式、引导方式,这决定了学生的吸收程度。课程综合运用了传统文化补给,设计师职业价值塑造两条主线,紧密结合章节内容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体系建构,综合引导和激发学生作为未来设计师的匠人精神、文化传承精神和爱国精神,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灵活化,留给学生更多的表达自由、想象空间、创新机会,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塑造人格,最终为社会培养既有艺术创新功底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英. 设计类复合专业如何做好课程思政[EB/OL]. (2020-12-2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7281427048815324.

[2] 韦超现. “课程思政,知行合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艺术科技,2019,32(10):47.

[3] 尹项迎. 艺术学学科课程中的思政教学实践探索[J]. 工业设计,2020(05):33-34.

[4] 张祖华. “三堂融陶”育人模式下的思想道德教育探究[J]. 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17(09):74-77.

[5] 刘红军.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的改革探索[J]. 大学,2022(30):125-128.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体系建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教师网络研修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试论高校课堂教学的体系建构
翻译批评与翻译理论建构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