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西若干方言词本字考

2023-10-27梁蓉

今古文创 2023年36期
关键词:考释本字

【摘要】本文以滇西方言为例,遵循音义结合的原则,以《说文解字》等字书为义证,以《广韵》《集韵》等韵书为音证,并参验古代文献典籍,同时与其他方言比较互证,考证了若干滇西方言本字,力求做到溯源有本,考古有证。

【关键词】滇西方言;本字;考释

【中图分类号】H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6-0114-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6.036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根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先秦时楚威王就曾派将军庄蹻带领队伍进入云南,其后秦开“五尺道”、汉武帝设益州郡,汉族人口不断迁徙入滇。特别是经过元、明、清三代的屯军、屯田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伴随着人口的迁移交流,各民族在不断融合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云南方言。

云南方言隶属北方方言中西南官话的一个再次方言,是普通话基础方言的一部分,具有与北方方言的共同特点。当然,由于迁入人口所属籍贯和各地区的语言来源不尽相同,再加上当地土著汉人和少数民族的影响,云南方言内部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个方言点。赵元任先生就曾在杨时逢先生所著的《云南方言调查报告(汉语部分)》 (1969)的序言中提到,“云南話在发音上乍听起来好像四川重庆那类平平声音的西南官话,其实不那么简单……那么这么大的一省当然地区的变化很多,例如大理所属一带有入声,声调的系统跟调值很像南京派的江淮官话而不像西南官话。云南方言的复杂甚至分区时候常常看不清同语线最密的线组在哪一带。”《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就按照语言标准、历史人文、地域所属等因素将云南方言内部划分为滇中、滇南、滇西、滇东北四大片,其中“滇西方言片涉及大理州、保山地区以及临沧地区大部分县、市的方言,并包括丽江地区、怒江州、迪庆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语方言。” ①本文主要以滇西方言为探查对象,联系《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和《昆明方言词典》,对滇西话中的几个方言字进行了考证,探求其本字。

1. 《云南省志·汉语方言》②:“挝”〔tʂuᴀ˥˩〕 ③:(1)砍。“~根树枝儿来当拐棍。”“~挑柴来烧。”(2)踢。“~他两脚。”“小张一大脚就挨球~着墙外首去了。”

案:(1)“砍”义的本字当为“斫”,《说文·斤部》:“斫,击也。从斤石声。”段注曰:“击者、攴也。凡斫木、斫地、斫人皆曰斫矣。”《广韵·觉韵》竹角切:“斲,削也。”《字汇·斤部》:“斫,汁略切,音酌,刀斩也。”“斫”在古汉语中就指砍、削。按照反切“斫”应拟音为〔tʂuo˧˥〕,但在滇西话里做〔tʂuᴀ˦˨〕说。这属于滇西方言中的特殊音变,现代普通话里少数读为〔uo〕,在云南方言中音变为了〔ua〕,如“啄”就读做〔tʂuᴀ˦˨〕,似乎无规律可循。④“斫”中古属于入声韵,今在滇西方言中派入阳平。“斫”异体字众多,《正字通·斤部》:“斫,同斮,《尔雅》:‘斫谓之   ,又与   钃斸剒通。’”又可作“斲、剢、斵”等。

“斫”作“砍”义,在文献中习见,《荀子·性恶篇》:“故工人斲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册府元龟》卷七十《帝王部》:“是时帝哀贫民多无耕牛斵地,以种延光,以为勤于稼穑,非主上忧民之意欤。”“斵地”即是犁地。《中阿含经》卷五十五:“我不能缘树,我今宁可斫倒此树耶?”《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时婆罗门使奴将车入山,斫樵于市卖之;经于多时,后复取薪,乃于山中得牛头栴檀一段,重一百斤。”

与古汉语相比,在滇西话中的“斫”词义有所缩小,专指将一整块大木头或土块分成小块状。从使用对象来说,若为木头则与“砍”有明确分工,斫柴使用的工具是斧头,而砍柴使用的工具多是砍刀。若为土地,犁地是将整块土地翻土,“斫地”指用锄头将犁地后形成的大土块敲碎。今天的扬州、宁波、温州等地也保留了古汉语中“斫”的“砍”义,上海话的“割麦”“割草”等中的“割”义也用“斫”来表示。

(2)“踢”义的本字就是“挝”。《集韵·麻韵》张瓜切:“挝,击也。”《正字通·手部》:“挝,职瓜切,音髽。击也。《柳宗元书》:‘娶孤女而挝妇翁。’”古汉语中“挝”多指敲打、击打,《三国志·蜀·张飞传》:“先生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曰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明确提到使用工具为腿脚的例子实际较少,多为手或手持物敲打,《魏书》卷一百一十一《志第十六·刑罚七》:“闻鼓人有穷冤则挝鼓,公交车上奏其表。”《搜神记》卷十四:“闻便闭户周旋室中,了无所见,乃暗以杖挝之。”《聊斋志异·菱角》:“母以手挝门,豁然啓扉,有人出。”而滇西方言中的“挝”就是完全等同于普通话中的“踢”,使用工具为腿和脚。《集韵·麻韵》另有一“膼”字,也音〔tʂuᴀ˦˨〕,“膼,腿也。”《字汇·肉部》:“膼,庄加切,音挝,腿也。”“挝”有时也与“膼”通用,如《文选·潘岳〈射雉赋〉》:“莺绮翼而赪挝,灼繍颈而衮背。”李善注引徐爰曰:“挝,肶(髀)也。”今天滇西方言中的“挝”词义的发展应也受了此字影响,专指用脚踢,如“挝球、挝门、挝正步”等。“挝”古音属平声,今归入阳平,今天的湘西方言中也有此种说法。

2.《云南省志·汉语方言》⑤:“逗”〔təu˨˩˦〕:(1)遇见。“我在街上~着他。”(2)接,组合。“拆开了就~不上了。”(3)凑集。“~钱来打拼火。”

案:“逗”字表示这几个意思的同时,也使用“斗”来记录,为同音借用,本字都应是“鬭”。

古汉语中的“鬭(鬥)”和“斗”是两个词。甲骨文有“鬥”,形为“   ”,像两人徒手相斗之形。小篆写作“   ”,又加声符“斲”成“  ”(鬭)。杨树达《文字形义学》谓:“鬥为复体象形字,鬭则加声旁也。鬥、鬭二字同在古音侯部,许慎分为二耳。”“斗”甲骨文写为“  ”,像有柄之斗勺形。小篆在统一文字时,一致将上半部分的“U”形改为两斜划,后又经过隶变将两斜划变为两点,写为今天的“斗”,已经完全脱离了古文字字形。后与表示争斗义的“鬥”的简化字混同。

在今天的滇西方言中,“斗”同时记录了“斗”和“鬭”两字的所有意思,除了普通话里“斗”表示的容量单位、斗状之物、星宿名等词义和“鬭”表示的争斗、比赛等常用义外,滇西方言中的“鬭”还具有特殊的方言义。

(1)遇,合。“你来的路上给鬭着过他?”“我鬭着好几回他克买菜了。”这里的“鬭”表示遇见义。《说文·斗部》:“鬭,遇也。从斗声。”段注曰:“遇也。叠韵。凡今人云鬬接者、是遇之理也……古凡鬬接用鬬字,斗争用斗字,俗皆用鬬为争竞而斗废矣。”《周语》:“谷雒鬬,将毁王宫。”郭璞《流寓赋》:“涉幽谷之高关,壮斯世之险固。过王城之丘墉,想谷洛之合鬭。”“谷雒(洛)鬬”就是指谷水和洛水交汇合流。今天的滇西话和江淮官话仍将“遇见”称为“鬭”,聚集在一起也称“鬭”,如“我们几个老同学有机会鬭在一处,不容易了。”另外,人相处得好、合得来称“鬭得拢”,合不来就称“鬭不拢”。

(2)拼接。“鬭”引申指木工榫卯结合或木石镶嵌合缝处。李贺《梁台古愁》:“台前闘玉作蛟龙,绿粉扫天愁露湿。”王琦注:“木石镶榫合缝之处谓之鬭。”唐独孤霖《书宣州叠嶂楼》:“音命植栋鬭梁出城门之脊。”(顺治)《新郑县志》:“……如粗心浮气下笔局不练成,以至句法、调法、字法、合缝闘榫之法,俱未精工,或冗、或复、或嫩、或浅,种种之病,不可胜指。”(民国)《昭萍志略·颜氏族谱序》:“若玉缀珠联笋鬬缝接牵,一发而全体俱动也。”之后使用范围更广,表示拼接都可以用“鬭”字。晏殊《渔家傲》:“荷叶荷花相间鬭,红娇绿掩新妆就。”“荷叶荷花相间鬭”即荷叶、荷花交相拼接在一起。《朱子语类》卷六十四《中庸三》:“只将别人语言鬥凑成篇,本末次第终始总合,如此缜密。”“鬥”和“凑”同义连用,表拼接。《山堂肆考·饮食》第二卷“牡丹鲊”条:“《清异录》:‘吴越有一种玲珑牡丹鲊,以鱼叶鬬成牡丹状,既熟出,盎中微红,如初开牡丹。’”滇西方言中完整地保留了此义,如:“这两个木头鬭不拢。”“你呢桌子格鬭好呢?”并发展得更广,引申出靠近的意思,如点火称之为“鬭火”,凑近曰“鬭近些”。

(3)拼凑(钱)。在近代汉语中文献用例甚多,如《醉醒石》第一回:“狱吏登时到监中与那七个人说了,七人感谢不尽,实时着人到家通了消息,鬦起银子与了吏书。”《金瓶梅》第六十五回:“……共有五个员官□鬬了分子,穿孝服来上纸帛吊问。”《喻世明言》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我們鬥分银子,与你作贺。”“凑钱”义也由“拼接”进一步引申而来,对象就是钱财,“我们一个人鬭滴滴钱,把那所房子修要”。

(4)相对。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云:“鬭,犹对也。”宋晁补《扬州杂咏七首》之五:“遥双堤鬬起如牛角,知是隋家万里桥。”晁元礼《感皇恩词》:“醉中但记,红园绿绕,人面花光鬭相照。”今天的滇西方言中有一个固定的词汇“鬭头”,就是表示对面的意思,如“坐在你鬭头的那个人格是小明”。

(5)除此之外,“鬬”在滇西话中还有逗耍、招惹的意思,此义应是通“逗”,做平声讲。在古代汉语中,“鬭”通“逗”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休烦恼吾当且是要,斗卿来便当真假。”《金瓶梅》第四十八回:“忽有陈敬济掀帘子走入来,看见金莲鬬孩子顽耍,便也鬬那孩子。”滇西方言中的“鬭”有感情色彩之区分,表示中性的,比如“你鬭得那个小人嘎嘎笑”。又表示戏耍之义,《裴少俊墙头马上》:“我鬭你耍哩!”《拍案惊奇》卷三十三:“天详道:‘大嫂休斗我耍,孩儿说你拿了他的。’”此义在滇西话中多用作贬义,表招惹,如“你不要克鬭他,招呼(小心)他打你。”“你又帮你妹鬭哭了。”

3.《云南省志·汉语方言》⑥:“闹”〔nɑu˨˩˦〕:(1)以毒饵药杀动物。“~耗子。”(2)中毒。“吃菌~着了。”

案:普通话“闹”的义项在云南方言中几乎都有,如喧闹、争吵、扰乱等,另外,“闹”这个记音字在云南方言中还被用来记录多个方言义。

(1)毒杀、中毒。这个方言词在今天使用非常广泛,冀鲁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中原官话以及赣语中都有这种说法。《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也收录了此义,《汉语大字典》“闹”字条第8项:“方言。有毒;使中毒。如闹药;闹耗子。”《汉语大词典》“闹”字条第10项:“用毒药毒。”所举例证皆为现代作品。此义的本字应为“痨”,《说文·疒部》:“痨,朝鲜谓药毒曰痨。从疒劳声。”《方言》:“凡饮药传药而毒,南楚之外谓之瘌,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痨,东齐海㑎之闲谓之暝或谓之眩, 自关而西谓之毒瘌痛也。”《蜀语》:“以毒药药人曰痨。痨,音涝。”“痨”在古汉语中多是用来指疾病,如《正字通·疒部》:“痨,今俗以积劳瘦削为痨疾。”这里的“痨”指积劳削损之病。又指结核病,如《红楼梦》第七十八回:“宝玉屋里有个晴雯,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

《云南省志·汉语方言》中记录的“毒杀、中毒”义在古汉语中的用例较少,但仍然有所使用。宋朱辅撰《溪蛮丛笑》中“痨鱼”条谓:“山猺无鱼具,上下断其水,揉蓼叶困鱼,鱼以辣出,名痨鱼。”滇西地区现如今也有该种捕鱼法,多使用石灰等刺激物放入水中逼鱼出现后将其捕获。这里的“痨鱼”正是指以毒饵药杀动物。(民国)《重修南川县志》卷六《土言》:“法术厉害曰痨人的药不在多。”滇西方言中的凡是此义皆借用“闹”来指代,如“闹老鼠”“闹虫”等。又《飞剑记·锲唐代吕纯阳得道飞剑记卷之下》第八回:“又骂着:‘吕元圭这样村人饮去了我许多酒,你肚里生了酒龟、发了酒蛊,怎么不害个酒痨死你。’”《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后来多浑虫酒痨死了,这多姑娘儿见鲍二手里从容了,便嫁了鲍二。”(民国)《重修南川县志》卷十四《释道占验》:“民国九年夏季讹传茄痨人,渝城尤甚,满载沈弃。”这里的“痨”指中毒,如“他吃菌子闹着了。”

滇西方言片大多能区分n、l声母,但也有少数字被混同,如滇西话“恼火”说“老火”,“纳鞋垫”说“蜡鞋(音读‘孩’)垫”。“痨”义用“闹”字记录正是滇西方言中鼻音、边音不分造成的。

(2)(吃东西)腻。除了《云南省志·汉语方言》中所提到的“闹”的“中毒、毒杀”义外,在日常生活中,“闹”还被用来表示“(吃东西)腻”。此义的本字应是“䏧”。《玉篇·肉部》:“䏧,女下切。腻也。”《广韵·祃韵》乃亚切:“䏧,腻也。”《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笾豆部杂录》:“楚茨章君妇莫莫为豆孔庶。”笺曰:“庶,䏧也。祭祀之礼后夫人主共笾豆,必取肉物肥䏧美者也。”“䏧”的“腻”义仍活跃在滇西方言中,按照反切“䏧”字应读〔nɑ214〕,昆明话中的就依旧保留了古音,读为〔niɑ212〕,而滇西方言中产生了音变,读作了〔nɑu˨˩˦〕。

4.《云南省志·汉语方言》⑦:“   ”〔ti˥˥〕:“~根线来,~断掉。”

案:“   ”的本字应为“扚”,《说文·手部》:“扚,疾击也。从手勺声。”段注曰:“《史记·天官书》:‘扚云。’索隐曰:‘许慎注淮南云:扚、引也。按扚云从手。今本讹从木。’”《广韵·锡部》都历切:“扚,引也。”《正字通·手部》:“《方言》:‘揜取曰扚。’从钓省,篆作扚,旧注音的,引也。”《俗书刊误》:“手挦毛曰扚。”注曰:“音的。”“挦”也就是摘取、拔取的意思,正是今天滇西方言中使用的意思,通常的对象是较为细长的物品,如“扚线” “扚白头发”等。又《字汇·手部》:“扚,丁历切,音的,引也,又手掐。”《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方言部汇考》:“扚,音的,俗呼以手掐物也。”(光绪)《宝山县志·方音》:“扚,俗言爪掐。”冯梦龙《挂枝儿·散伙》:“耳朵儿扚住在床前跪。”在滇西一带就有“扚痧”的袪痧疗法,就是发痧后手用力提捏脖子后的肌肉直至周围皮肤变成深红色,使用的便是“扚”此义。

5.《昆明方言字典》⑧:“靸”〔sᴀ31〕:(1)把布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穿拖鞋。“他~着鞋子出来了。”(2)跑。“他~呢太快了。几个娃娃在门口打闹。听到大人的声气,一趟就~嘚了。”

案:(1)“靸”古时指小儿穿的鞋,前帮深而覆脚,无后帮。后相似形制的鞋子都可称为“靸”。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今江南谓靴无颈者为靸。”楼颕录《善慧大士语录》卷四:“大士以手指靸履,帝曰:‘是俗邪。’”《景德传灯录》卷七:“师上堂次,展坐具礼拜了,起来拈师一只靸鞋,以衫袖拂却尘了。”今天滇西方言中的拖鞋就称为“靸趿”“靸子”。又指把鞋后帮踩在脚跟下,如《趙礼让肥》第一折:“破麻鞋脚下靸。”《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宝玉靸了鞋,便迎出来。”

(2)“跑”义的本字应为“馺”,《说文·马部》:“马行相及也。从马从及。读若《尔雅》‘小山馺,大山峘’。”《方言》卷十三:“馺,索荅反,马驰也。郭璞音注:索荅反。”《广韵·合韵》苏合切:“馺,马行疾。”“馺”古音属入声,今在滇西方言中派入阳平。“馺”这个词在上古时期就开始使用,由最开始的马疾行引申出迅疾的意思,《楚辞·刘向〈九叹远游〉》:“潺潺轸轕,雷动电发,馺高举兮。”到了中古时期依旧存在,《岐邠泾宁四州八马坊碑颂》:“骙而翔,馺而走,如龙如彪。”《孟龙川文集》卷一:“万窍竞噫,九候齐靡,撼揺坤轴,翕张天宇。沙砾馺飞惊堁起,厓隒泐嵃而羊奔,杬杶僵仆而龙萎。”到了今天滇西方言中,保留了本义和引申义,人和动物都可使用,“那个小人弄馺得(那个小孩跑得这么快)。”“那只马还是靸呢快呢。”除此之外,还另有一引申义指溜了、逃跑了,如:“他事做错了就这样馺了,滴滴的不负责任。”

正如王福堂在《方言本字考证说略》⑨中所指出的,“考证工作一般要结合音义两个方面来考虑,即音义两方面都必须复合,还要尽可能利用文献材料。”方言本字考证需要综合运用音韵学、词汇学、文字学、方言学等诸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而方言本字考对于汉语词汇史、语音史研究和辞书编撰等都很有价值,云南方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方言词汇,值得人们进一步挖掘。

注释:

①②⑤⑥⑦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云南省志》卷五十八《汉语方言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第231页,第411页,第413页,第409页。

③与普通话四声比较,云南方言声调较为平缓、柔和,四声中抑扬起伏较小。《云南省志·汉语方言》中将滇西方言片中的典型代表保山地区的四声声调分别定为:保山市:42、33、53、213;腾冲市:55、31、42、213;龙陵县:44、31、53、213;昌宁县:44、31、53、213。陈希《云南官话音系源流研究》中也将腾冲方言声调定为:44、42、52、313。并说明,入声调类已经归入阳平42,发音人察觉不出阳平字和入声字的区别,认为同音。

④如同为《广韵·觉韵》竹角切的“桌”在滇西方言中依旧读作“〔tʂuo˧˥〕”。

⑧张华文、毛玉玲编:《昆明方言词典》,云南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429页。

⑨王福堂:《方言本字考证说略》,《方言》2003年第4期,第289-298页。

参考文献:

[1]陈希.云南官话音系源流研究[D].南开大学,2013.

[2]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梅祖麟.方言本字研究的两种方法[A]//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王福堂.方言本字考证说略[J].方言,2003,(04).

[5]许宝华,(日)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6]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云南省志·卷58·汉语方言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7]张华文,毛玉玲编著.昆明方言词典[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梁蓉,女,汉族,云南腾冲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古及近代汉语。

猜你喜欢

考释本字
四川方言[sa21ko21]本字考
通假字
“名媛”的词义及其流变
《孔雀东南飞》开篇二句考释
《儒林外史》中“土仪”一词考释
环县方言本字举例考释
安徽滁州方言本字考释
2000年以来《水经注》词汇研究综述
《仪礼》郑注“相人偶”新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