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思政融入数学课程实现途径研究
2023-10-26吴继康梁勇锋杨万梅
吴继康 梁勇锋 杨万梅
【摘要】在高职教学中,将思政教育融入各学科课程教学中,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实现“课程思政”教育融入高职数学课程,對公共基础课作出新的教学创新设计.基于此,文章对思政教育融入高等数学进行研究,通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与思政的紧密连接,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领会数学思想、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良好的意识形态,为高等数学融入思政课程探索新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数学;数学文化;思政实现;教学研究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思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整个教学和科研的过程,而当下,仅仅依靠传统的高职思政课程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引导已经捉襟见肘,如何充分利用好各类课程,实现多学科融合、全方位共同育人的目标亟待解决.在当今创新型社会中,掌握数学思想尤为关键,高职数学课程作为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承载着教育思想、传授知识的重任.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认真研究数学课程知识,主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三全育人”政策理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施课程思政.就高职院校目前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方面的工作来看,教研团队整体学历偏低,接受课程思政方面的培训甚少,数学课程思政工作流于形式,部分教师不知道课程思政应该如何开展.
一、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的适应性
2019年6月,教育部实施《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要认真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承担的思政教育功能,推动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建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落地,要求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让课程思政理念遍布各地高校,课程思政意识浸润教师头脑,建构三全育人大格局.一系列国家文件出台,充分说明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课程思政指向所有学科,高等数学课程也不例外,高校教育者应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脉络,注重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义不容辞.实际上,由于高等数学课程学时短及高职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高数教师往往疲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课程思政的渗透,割裂了数学课程与思政课的天然联系.由此现下数学中课程思政教育尚未得到合理开发,很多高数教师也欠缺思政教育意识.事实上,高等数学服务于高校各个专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可为思政教学提供良好的育人平台,高职数学课程融入思政内涵教育,完成学生品德价值塑造、思维能力提升高、知识技能收获全方一体化的模式建构,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方位育人.
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教学主要开设在一年级,课时量大,授课时间长,是大部分学生的必修课程.高等数学中蕴含着丰富且广泛的哲学思想,揭示了自然内在的规律和联系.高等数学更是先进的文化,体现了素质教育精神,天然利于思政教育渗透融合,当然,这对教师业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教师要探索并重新解读数学知识的深度、重构课程体系和框架、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意识能力的引导,而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思政教育对学生进行规范和引导.由此,将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教育已是必然.
二、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的实现途径
(一)提高教师能力满足课程思政融合
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教学首先应是教师的思政洗礼.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育人的核心正是思政的渗透.当代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可提炼为: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忠诚教育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关爱学生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为人师表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严谨治学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保证.育人先要育己,教人先要强己.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胸怀磊落、谦虚诚实,师之德乃教之魂,教师的师德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丰富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在教学工作中深究探索,贯彻核心价值观内涵,渗透核心价值观体系,挖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生动案例,让学生内心深处引起共鸣.高职教师应对课程思政内涵深刻领悟,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以身作则,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肩负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立足课堂,为学生建构思政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重塑学生内在学习动因.如此才是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教学创新改革完成思政融合着力
课程思政的成功在于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中.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数学课程可从以下这几方面入手,实现思政元素显现化.思政课程设计中从知识导入着手,结合所授内容对学生进行启发,既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启迪思想.通过学生教育过程最后取得的效果来判断目标是课程思政教学的主体形式,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灵活有意义.教学方法采用任务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实施思政内容.任务驱动以及案例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师通过发布灵活的任务阐述问题,典型案例呈现问题,运用生动的案例导入,将学生带入现实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找准关键点,从而使学生快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数学素养,并提升其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此种方式更有利于思政内容的嵌入,潜移默化.如此,教师应深入开展实地调研,积累范例,充分备课,精心选择思政内容,布置灵活多变的任务,与时俱进,顺应当代青年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通过思政内容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寻找自信.
(三)内容发力,精心设计化为无形渗透
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教学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呈现.以下从内容进行探索,挖掘高职应用数学中思想性育人的素材,将思政教学融入数学教学中.课程初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计算(1+0.01)356和(1-0.01)356的结果,由结果嫁接思政内涵:积跬步以至千里,积懒惰以至谷底,由此鼓励学生每天向上一点点,改变多一点点,不久后将获得巨大的改变,如果每天懒懒散散,将会被别人远远甩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未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所以,只有不断进步,足够的成长,才能有充分的准备无惧未来的风雨.又如函数概念从“对应关系”进行定义时,有“一对一”和“多对一”两种形式,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联系学生不同专业背景实施教学,教学中先给出对应关系,如将x1,x2比作某专业学生,f为具体对应过程,y1,y2为对应的结果,则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通过会计实务过程映射到会计法律法规,意味着该专业的学生在实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会计法律规章制度,进而强调学生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物流分类过程中与派送人对应,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实干精神及责任意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程序编写过程中要与保证国家安全,注重学生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等,然后再顺势讲解函数“一對一”关系,继而形成函数概念,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到渠成地进行了数学课程思政.接着,教师讲解“函数连续性”这一重要内容时,可将知识与生命、时间的连续性相连接,帮助学生养成珍爱生命,珍视时间的优良品质.极限指的是在不断变化过程中,总体逐渐逼近某一个确定的值,但永远无法达到的一种变化趋势.“极限”是高等数学中最宝贵的思想,它诠释了永恒跳动,无止境靠近的过程.正如我们的梦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不断超越,最后实现目标.函数极值与最值内容中揭示了整体与局部的哲学联系,通过观察学生就会发现,极小为局部范围上比其他的都小,但可以不是最小;极大为局部范围上比其他的都大,也可以不是最大.在整条函数曲线上高低起伏,正如人生.人生道路上也是起起落落,有高峰,有低谷,有成功也有挫折,这都是必然的,但我们不应因一时的成功而志得意满,也无须因一时的失意而沮丧绝望,而应该保持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释放高等数学文化魅力,培养人文情怀.教师要立足高职数学教学,深刻挖掘其中的文化素材.优良的数学文化历史悠久,贯穿于整个高等数学课程始终.数学的发展可以概括为数学家们的奋斗史,一个个伟大的数学家闪耀着不平凡的品格.数学家们孜孜不倦地探索历程是艰辛的,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将这些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渗透数学家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教育学生端正学习心理和状态,并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更进一步,当学生面临人生难题时,这些故事的精神内核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坚定信念,激励自己,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成长为有责任、敢担当、不气馁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从小家境贫寒,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初中辍学在家,但他一直热爱数学,并深入钻研,靠着自学,经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写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了,后来华罗庚被邀请来清华大学并被聘请为清华大学教师.华罗庚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材的光辉榜样,他是一位依靠自学、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他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数学家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都是值得挖掘并深入学习的,教师可将他们的故事说给学生听,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学生也会收获其中.
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高职数学课程思政通过数学史引入,是课程思政很好的切入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课程中将讲授世界数学发展简史,中国数学的发展是这部分中最辉煌的章节.教师通过强调中国数学发展的先进性,激励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就像刘徽在《九章算术》中阐述的割圆术,是最早计算圆周率的方法,由此刘徽计算出了圆周率,比国外早了几百年.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数学家不屈不挠、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特别是在自身的专业建设上,发挥“工匠精神”,增强民族自信,树立起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促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三观.让学生明白自身发展和国家的关系.只有明确好自身发展和国家的关系,才能确定自己的前进目标,才能在实现自身目标的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巧用教学媒体助力,结合实事塑造价值
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与最新实事相关联,既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多注入德育元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的亲近感,达到数学融入生活的效果.课程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时下实际情况将数学课程生活化,增强学生的熟悉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可以介绍师生典型事迹,歌颂最美逆行者,展示感动时刻,弘扬正能量,塑造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价值.
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媒体作用,在教学媒体中增添思政内容,促进数学教学隐性思政.注重教学制度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制度自信,利用移动设备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可视化教学,运用几何画板指导学生制作数学图形,通过App程序动画演示和3D交互呈现数学的抽象过程等,使得教学内容简单化,课程思政无形化;更进一步,注重AR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使用,教师可以通过PPT、视频等进行虚拟讲解,运用AR技术实现虚拟仿真,呈现3D效果,运用大数据进行教学效果分析,同时,在相关技术的使用上,教师要遵从技术的使用规范,不得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创新精神,在相关技术的实现下给予学生不可思议的想法,让学生对科学技术充满敬畏感,对祖国心怀认同感.
结 语
高职数学课程思政难度大,思政元素的挖掘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思考,将挖掘出来的思政元素与课程进行有效融合,最大化发挥课程思政功效.将思政教育融入高等数学数学课程中,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对当下高职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育人”是教育的根本,教师应做好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创新教学方法,融入思政课程教学,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的发展特点,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正确思想的培养,为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工匠之材.
【参考文献】
[1]侯丽英,闵建中,周艳丽.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现途径与机制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20(03):17-18.
[2]王雅萍.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02):108-110.
[3]贾睿,王洁.浅谈高等数学课程中的思政教学[J].科技资讯,2020(0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