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类外宣文本中的文化外译策略研究
2023-10-24王婀娜潘智丹
王婀娜 潘智丹
[摘要] 政治类外宣文本的外译过程中,准确性和敏锐的政治敏感度是外译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要素。文化要素在中国政治话语的海外传播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德国学者Heinrichs的四步文化翻译程序,并依据“熟语”的分类标准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德译本中的“熟语”翻译策略进行了评析,最终提出应当基于政治话语的认知规律建构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外宣策略。
[关键词] 政治外宣;“熟语”;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 H059[文献标识码] A[文献编号] 1002-2643(2023)01-0125-09
A Study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Political Texts in Foreign Publicity: A Case on the German Translation of Idioms in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WANG Enuo1 PAN Zhidan2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 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01418)
Abstract: In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texts in foreign publicity, accuracy and sharp political sensitivit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Cultural elements are of strategic significance in the overseas spread of Chinese political discourse. Based on the four-step cultural translation procedure of the German scholar Heinrich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f idioms, this paper evaluates and analyz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idioms in the German translation of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Finally,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going out” of Chinese culture should b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cognitive pattern of political discourse.
Key words: political foreign publicity; idiom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1.引言
作為代表性的政治类外宣文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统地回答了中国改革发展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深刻地展现了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治国策略,也为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目前国内政治类外宣文本的外译研究大多聚焦于英美国家,但外译语种所在对象国的文化特殊性是否会导致外译本中的文化翻译呈现出不同的翻译策略值得关注。本文将依据文化翻译策略理论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三卷)德文版中的“熟语”的翻译策略进行探究和评析。从文化视角来研究政治类德译本中“熟语”的翻译策略,可以进一步丰富翻译学理论的内涵,也是翻译学理论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本文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基于德语国家文化翻译理论进行中国政治类外宣文本中的文化翻译策略分析;另一方面,提出符合政治话语认知规律的、以熟语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策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就外宣文本对外传播中出现的文化内涵是否对等的翻译现象和问题进行了反思,以期传播受众能明确地认识到中国在世界问题上的观点,使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得以完善至臻。
2.文化翻译策略是交互式的实践
文化翻译,在西方的研究中经常与民族学、社会学的概念形成一个跨学科的结合。其中,来自文化学和翻译学的“文化翻译”这一概念成为了核心概念,被定义为一种交互式的实践(Castro,2020)。一方面,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关于“他者”的话语(Hall,1994:201),例如,它可以有助于民族认同的构建。这种观点对应于其他文化的民族学表征,在这里被理解为一种民族学翻译。另一方面,文化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积极追求的过程,阐释的过程,正如同人们在行动层面上如何接受式地“体验(遭受)”的过程(Fuchs,1997:315)。在这两种文化概念中,表现与实践之间的张力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张力是翻译的一个特点,它被视为一种产品,即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但同时又被视为一种“行动”,即“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即务实的,而非仅仅作为一种语义领域的过程”(同上)。翻译的自相矛盾的特点在这里也同样清楚地表现出来,因为一方面它是一种语言交流的手段;另一方面,它还是“感知、保存、投射和禁止差异的手段”(Tymoczko,1999:17)。翻译是用一种文化来代表另一种文化的最重要的手段。
德国学者Heinrichs的文化翻译程序对于“熟语”的翻译颇具可操作性。以熟语翻译研究为例,可分为如下四个步骤:第一步,识别熟语;第二步,查明熟语的字义和实义;第三步,识别熟语中的文化信息;第四步,撰述熟语中的文化信息(Heinrichs,1998)。基于此,包汉毅(2012:140-141)还提出了第一类文化信息和第二类文化信息的概念:第一类文化信息(文信1)是指熟语的这种与其稳定外形相关的信息。一般来讲,熟语的字义和实义之间是一种比喻或者借代的关系;具体可分为整体或部分的比喻或借代关系;第二类文化信息(文信2)是指,与熟语外形无干、而与其意义相关的信息。熟语的整体或者熟语的一部分字义与转义之间的比喻或者借代关系是A类范畴。熟语字义中所蕴含的本民族所特有的传承性事物则属于熟语B类子范畴,这类事物通常具有相应的象征意义。就其逻辑而言,每一个熟语中都会包含文信1,因为熟语都有稳定的外形。但是只有当熟语的字义和实义之间存在关联时,才会存在文信2,其中文信2A一定存在,文信2B则不一定。使用“文化信息”概念来取代常见的“文化要素”“文化因子”等概念,是因为“要素”“因子”等概念有“最基本组成部分”(Duden,1999:1009)的意思。对于熟语中文化信息、尤其是文信2的析出,要依赖于译者自身的源语、源语文化的知识积累,如果这一积累不足的话,自查工作或者通过咨询学识深厚者描述构成熟语的比喻或借代关系的文信2,虽然对理解熟语的意义(本义、隐义)很重要,但是它并非为文本所直接显发的对象,而是作者预设读者应当已经具备的知识。与熟语的实义相比,文信2处于背景之中,是隐性的。
3.文化翻译策略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熟语”的德译评析
“熟语”是在民间广泛流传、使用率很高的日常生活用语,包含着丰富的含义,意义生动形象,有着十分丰厚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在每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熟语”的研究可分为两大领域:一是“熟语”的特点、源流和运用等方面;另一方面在于将“熟语”作为特色词汇来进行的翻译研究。索绪尔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应,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索绪尔,1985:43)。在常见的资料中对“熟语”的界定来自两个学科领域:民俗学和语言学。民俗学方面,《民俗学概念》对“熟语”下的定义是,“熟语是语言中定型的词组和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形式”(钱敬文,1998:308)。语言学方面,“熟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指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8:1214)。一般认为,汉语“熟语”有五个主要特性:定型性、整体性、生动性、简明性和贬褒性(桂乾元,2009:201)。“熟语”在德语的相应表达是Redenwendung、Phraseologismus、Idiom或者 idiomatische Wendung, 其整體含义不能直接来自各个元素的含义推导而出。“熟语”在汉语和德语中有共同的所指。下文将基于 Heinrichs 方法,按照文信类型的划分,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三卷)德文版中“熟语”的翻译策略进行评析。“熟语”的分类包括四种,即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黄伯荣、廖序东,2017:249)。
3.1 成语
“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定义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同上)。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这里的“成语”有一定的形式标记,可看作狭义上的概念。为便于叙述,我们多把广义上的成语称为“熟语”。我们多把“成语”之外的、具有“用词固定、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的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称为广义上的成语。面对狭义上的成语,葛浩文的翻译策略主要有如下五种:“一是能直译则直译;二是因难以直译而意译;三是根据语境译意而求取功能相当;四是直接套用目标语中的现成说法;五是省略不译(即删除、省译等)”(周怡珂、周领顺,2022:105)。这些策略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德译中同样适用。
例句(1):
[原文]“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瞄准国际先进知识、技术、管理经验,以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的毅力,以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劲头,努力扩大知识半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2014:59)
文信1:四言体;对偶结构
文信2A:整体比喻
文信2B:中国古代故事
[德文] Sie sollen willensstark lesen, bis ,,das Lederband dreimal gerissen ist“ und dafür ,,das Haar an den Balken knoten und sich mit der Ahle stechen“, hartnckig ,,ein Loch in die Wand meiβeln, um Licht zu leihen“und im Licht der ,,Glühwürmchen im Beutel und der Reflexion des Schnees“ studieren... (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 I,2014:70)
德文翻译:“您应该以坚强的意志力阅读,直到‘皮筋被撕裂三遍和‘将头发扎在横梁上并用锥子刺自己,坚持不懈地‘在墙上凿一个洞以借光和在‘装在袋里里的萤火虫的照耀下,在雪的反射下认真读书”。
此处的四个四字成语的德文翻译同时采用了两种翻译策略:直译和省略不译。一方面,此处的翻译不同于英文版的正文中以人物为线索进行翻译,而是在正文中按照成语的字面意思进行的直译、异化翻译。另一方面,对于成语中的人物,译者均采取了省略的策略。但是在文后以尾注的方式对这四个成语故事进行了详细解读。这样的处理方法既不会对读者的阅读思路带来干扰,又为读者预留的时间和空间以便于读者自己对中国文化故事进行深入的研究。
3.2 惯用语
《现代汉语》对惯用语给出的定义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具有强烈的修辞色彩和口语化的特征”(黄伯荣、廖序东,2017:253)。
例句(2):
[原文]“因此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2014:102)
文信1:非四言体;非文言体
文信2A:整体比喻
文信2B:无
[德文] Bildlich gesprochen: Man muss mit allen zehn Fingern Klavier spielen(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 I,2014:125)
德文翻译:人们必须要用所有的十个指头弹钢琴。
此处的策略为直译、异化翻译。
例句(3):
[原文]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比较突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2018:256)
文信1:非四言体;非文言体
文信2A:整体比喻
文信2B:无
[德文] Zugleich müssen wir uns aber auch bewusst sein, dass die Entwicklung unserer Landwirtschaft und der lndlichen Regionen der schnellen Industrialisierung und Urbanisierung noch immer hinterherhinkt-hier sehen wir recht deutlich das Problem, dass wir uns auf ,,einem langen und einem kurzen Bein“ fortbewegen.(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 III,2021:326)
此处的惯用语“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德文采用了直译、异化的翻译策略。
上述例句(2)和(3)原文采用的是隐喻的表达方式,通过生活中的体验来体会句子内涵。“十个指头弹钢琴”比喻为处理问题的全面性和协调性,“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比喻发展的不平衡性。西方学界对于隐喻的研究在古希腊时期就开始了,德语中的隐喻一词“Metapher”就源于希腊语中的“metapherein”,指的就是用一个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认识另一个事物的语言过程。在认知隐喻理论中存在两个最为重要的概念: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在惯用语中经常不出现映射的目标域,只出现源域,读者需要根据源域的特点结合隐喻理解机制去理解整个惯用语的隐喻意义。
3.3 谚语
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环境中广为流行的定型的句子,通俗易懂。谚语是“群众口语中通俗精练、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它揭示客观真理,是群众智慧的结晶,富有教育意义,身为人们喜闻乐道”(黄伯荣、廖序东,2017:252)。
例句(4):
[原文]“众人拾柴火焰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2014:227)
文信1:非四言体;非文言体
文信2A:整体比喻
文信2B:无
[德文] Viele Hnde erleichtern schlieβlich die Arbeit.(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 I, 2014: 279)
德文翻译:“很多双手最终会简化劳动”。 这里的原文出自《中国谚语总汇·汉族卷》:“众人拾柴火焰高,三家四靠糟了糕。”
此处的翻译并没有采用直译,如果按照字面的直译策略,应为:Wenn viele Leute Reisig sammeln, wird das Feuer hher lodern。而此处译文依据文信2A的整体比喻意进行翻译,表达出了人多力量大的含义。其翻译策略为释译、归化。
例句(5):
[原文]“我反复讲,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2020:124)
文信1:非四言体;非文言体
文信2A:整体比喻
文信2B:无
[德文] Ich habe wiederholt gesagt, dass nur derjenige weiβ, ob die Schuhe passen, der sie trgt(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 III, 2021:164)
德文翻译:只有穿鞋子的人才知道鞋是否合适。
可见,此处的译文也依据了文信2A的整体比喻意进行翻译,表达出了“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生活智慧。此处的翻译策略为直译、异化。
3.4 歇后语
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固定短语(黄伯荣、廖序东,2017:253)。歇后语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例句(6):
[原文] “现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在很多地方变成了‘钝器,诱迹斑斑,对问题触及不到、触及不深,就像鸡毛掸子打屁股不痛不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2014:377)
文信1:非四言体;非文言体
文信2A:整体比喻
文信2B:无
[德文] Es ist, wie wenn man jemanden mit einem Staubwedel schlgt, es verusacht keine Schmerzen.(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 I,2014: 464)
德文翻译:“就好像当人们用鸡毛毯打人的时候一样,不疼”。
这里采用的是文信1的字面翻译策略。但是并没有体现出屁股“auf den Hintern”和不痒“keine Jucken”,属于零譯。因为鸡毛毯子打人的体验,在中外文化中是共通的,因而即使不具体解释“打屁股”,也可以令读者产生“不疼痛”的相似联想。因而此处的翻译策略为直译、异化、零译。
例句(7):
[原文]“一是坚持政治解决冲突的方向。世界上热点问题不少,按下葫芦起了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2014:251)
文信1:非四言体;非文言体
文信2A:整体比喻
文信2B:无
[德文] Gerade wird die Kalebasse ins Wasser gedrückt,dann taucht die Kalebassenkelle schon wieder auf...(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 I, 2014:307)
德文翻译:“这就好像刚把葫芦按到水里,瓢又浮了起来”。
按下葫蘆起了瓢——此起彼伏。意思是刚把水缸里漂着的葫芦按下去,瓢又浮起来了。比喻做事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形容在遇到问题时,由于事先没有准备充分,而使事情无法得到圆满解决。这句话是一个整体比喻,分析到文信2A层面即可。Kalebasse德文字典里的解释中除了表示葫芦外,还有“aus den Früchten des Flaschenkürbisses od. des Kalebassenbaumes hergestelltes bauchiges Gefβ mit langem Hals”,意思是“用葫芦或葫芦树的果实制成的长脖子型的球根状容器”。可见,其中的Kalebasse所指的与中文中“瓢”所指相同。而德文中经常用“Schpfkelle”来表示(长柄)勺、大汤勺,因此翻译时为了区分原句中对于对葫芦和瓢的理解,采用了“Kalebasse + Kelle”组合词的翻译策略来表示瓢。因而此处的翻译策略为直译、异化,形象地表达了中国民间的生活智慧。
通过以上的中国政治类文本中的“熟语”翻译策略分析可知,基于各自民俗文化的特殊性,对于没有文信2B,即不涉及传统典故的“熟语”,在翻译时大多会依据其整体比喻意,采用直译、异化的翻译策略,在涉及一些文化背景的典故时则会采取零译、释译、归化的翻译策略。而这样的处理恰恰是符合认知翻译理论的,即当目标域对于异文化而言不是不言自明的、或者是所指有所偏差时,就应当采用阐释的策略——归化,就目标域进行阐释说明。
4.基于文化翻译构建符合认知规律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策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一种政治类外译本,在其对外传播中既要尊重对象国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形式,又要兼顾影响传播效果的文化要素。麦克奈尔(2005)对政治传播所下的定义也是一种政治话语的社会建构理论的体现。他认为,政治传播就是关于政治的有目的的传播,其中包括:(1)所有政客及政治行动者为求达到目的而进行的传播活动;(2)所有非政治行动者对政治行动者做出的传播活动,例如选民及报纸评论员的活动;(3)所有在媒介中涉及以上政治行动者的新闻报道、评论及政治讨论(麦克奈尔,2005:4)。政治话语传播要想实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促成社会成员核心价值体系和统一价值观的建构,就必须首先尊重受众的接受心理(刘迎新,2016:166)。
诸多研究表明,对中国政治类外宣文本的传播效果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中国的外宣文本的内容和传播方式,而是与德国民众对中国的思维定式(【德语】Stereotyp)相关。思维定式这个概念最初源于印刷行业,最初是由Lippmann引用到他的书《公共观点》当中的(Bierbrauer,1996:151)。“Stereotyp”这个概念常被理解为偏见,是关于某个群体或者阶层的预先持有的观念,经常作为泛泛化、客观上来说不正确的,或者是僵化的统称,或者是某一个错误思维过程结果的更为仔细的判定。同时,也有学者提出“认知定势”这一概念。这一概念也从文化与认知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翻译时应当关注跨文化差异问题:“一个文化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占优势地位的认知方式,可称为‘认知定势。认知定势影响着社会个体和文化群体看问题的方式、视角以及价值取向,也影响到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中西价值取向塑造的不同认知方式深刻影响着各自文化表征的各个领域,导致民族心理、叙事方式、翻译解读等一系列跨文化差异,给两种语言的沟通和理解带来各种各样的障碍与挑战”(陈忠,2021:147)。因此,若想改变西方民众对中国的思维定式和认知定势,需要符合其认知规律地潜移默化地对其产生影响。正如国内学者汪少华等提出的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认知建构策略:“词语表达激活的心理结构是表层架构,涉及故事、神话、隐喻、谚语、格言等;表层架构激活深层架构,涉及价值观、情感和道德系统。若政治主体话语中激活的深层架构和受众大脑中的架构契合认知规律,其观点便容易‘入脑入心”(汪少华、张薇,2017:147)。
基于前文的分析,可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德译版中以“熟语”为代表的文化翻译策略是一种交互式的实践,遵循的是“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原则,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中国文化智慧向外传递的目的。就异化翻译的作用,韦努蒂强调道:“一方面,通过异化翻译将翻译提上了本土的文化政治议程,从而把翻译作为了再现另类文化的场所;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另类的文化姿态使异化翻译能够彰显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发挥文化重构的作用,使那些偏离本族中心主义的译文得到认可,并有可能修正本土的文学经典”(Venuti,1995:148)。可见,异化翻译是对异国语言和文化最大的尊重,有利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有利于抵制欧美文化霸权,有利于全球文化的和谐平等共处。
5.结语
翻译一直是而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著名的德国汉学家顾彬表示,“希望我能够离原文很近……我们翻译的时候,因为我离不开人的背景,所以我希望同时为作者、原文、读者服务……当谁都看不懂,朦胧诗的时候,我不能跟杜甫见面,问你当时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写呢?没有办法,所以我们就去解释,去理解和了解。所有的解释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顾彬,2018:3)。而尽可能地靠近原文,即对中国文化专有项的辨识工作,是中国翻译者们的分内之责。只有充分认识并重视文化外译这另一道风景,才能让中国文化逐渐“走出去”,逐渐实现墙内墙外“同开花、共芬芳”繁荣和谐的理想格局。
参考文献
[1]Bierbrauer, G. Sozialpsychologie[M]. Stuttgart: Kohlhammer, 1996.
[2]Castro, J. F. Kulturübersetzung als interaktive Praxis[M]. Bielefeld: Transcript Verlag, 2020.
[3]Duden. Das groβe Wrterbuch der deutschen Sprache.3.Auflage[Z]. Mannheim:Dudenverlag, 1999, https://www.duden.de/rechtschreibung/Kalebasse.
[4]Fuchs, M. bersetzen und bersetzt-Werden: Pldoyer für eine interaktionsanalytische Reflexion[A]. In D. Bachmann-Medick (ed.). bersetzung als Reprɑ¨sentation fremder Kulturen (Gttinger Beitrge zur Internationalen bersetzungsforschung, vol.12) [C]. Berlin: Erich Schmidt, 1997. 308-328.
[5]Hall, S. Die Frage der kulturellen Identitt[A]. In U. Mehlem et al. (eds.). Rassismus und kulturelle Identitɑ¨t[C]. Hamburg: Argument-Verlag, 1994. 180-222.
[6]Heinrichs, J. Entwurf systematischer Kulturtheorie[M]. Krems: Donau Universitt, 1998.
[7]Tymoczko, M. 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 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M].New York: Routledge, 1999.
[8]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 Routledge,1995.
[9]包漢毅.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策略[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10]布赖恩·麦克奈尔. 政治传播学引论[M].殷祺译. 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5.
[11]陈忠.跨文化传播的中外认知方式调适与对接[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147-156.
[12]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M]. 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3]顾彬.德国汉学家顾彬谈翻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1):1-4.
[14]桂乾元.实用汉德翻译教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1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16]刘迎新.论政治话语通俗化修辞传播 [J].社会科学战线,2016,(9):165-170.
[17]钱敬文.民俗学概念[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8]汪少华,张薇.论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认知建构——以习近平2017 年瑞士两场演讲为例[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5):146-153.
[19]习近平. 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 I [M].德文翻译组译.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20]习近平. 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 II [M].德文翻译组译.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8.
[21]习近平. Xi Jingping: China Regieren III[M].德文翻译组译.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1.
[2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23]周怡珂,周领顺.“滥用成语导致中国小说无法进步”?——葛浩文广义成语译者行为批评分析[J].中国外语,2022,(3):104-111.
(责任编辑:方茗)
收稿日期:2022-03-12;修改稿,2022-06-24;本刊修订,2023-01-19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编写与研究”(项目编号:21@ZH043)和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项目编号:17WZW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婀娜,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学、区域国别研究、跨文化交际。电子邮箱:petranuo@sina.com。潘智丹,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学。电子邮箱:panzhidan@139.com。
引用信息:王婀娜,潘智丹. 政治类外宣文本中的文化外译策略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德译本中的“熟语”翻译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23,(1):12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