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与非裔文学研究”专题
2023-10-24王卓
王卓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发生了明显的范式转移。一方面,世界文明互鉴成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宏大文化视野。研究对象不再囿于英美文学,而是渐次拓展到爱尔兰文学、澳大利亚文学、印度文学、东南亚文学、非洲文学和加勒比文学等。世界文明互鉴的巨大张力将文学研究者的目光从舞台中央的英美文学挪开,转向其他国度和民族的文学传统和文学作品,以比较视野,从文学的角度为“文明的力量”提供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例证。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非洲文学研究在我国异军突起,世界非裔文学被学界重新审视,并焕发出璀璨的光芒。另一方面,以非洲文学和非裔文学研究为代表的中国外国文学学者,致力于探索具有中国视角的批评路径,打造具有中国立场的批评话语,摆脱了西方20世纪末形成的基于多元文化主义和差异政治的族裔文学批评方法的窠臼,形成了中国学者的创新性理论和实践。例如,朱振武教授在《中国社會科学》等期刊发表系列文章,提出“三大流散理论”“非洲性理论”,建构了以“文化共同体”为中心的“中国非洲文学学”理论。而对于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非裔文学,包括本人在内的众多学者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跨学科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世界非裔文学的美学特色、历史意义和现实维度。
本期的三篇文章都体现了上述的转向。由罗良功、黄晖主持,国内众多知名学者参与的《“中国非洲文学学与世界文学批评”笔谈》,是国内多家期刊发起的多轮笔谈之一。本次专栏聚焦“中国非洲文学学与世界文学批评”,主要借助非洲文学“三大流散理论”和“非洲性理论”来重新审视、思考和理解世界文学,观测当前世界文学批评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并由此参与到世界文学新格局的对话构建中。笔谈认为,朱振武教授构建的“中国非洲文学学”立足中国立场和视角,以世界文明互鉴为宏大历史文化坐标,对非洲文学从本土与流散、殖民与后殖民、中心与边缘、传统与现代等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呈现了一个多维、立体、生动的非洲英语文学样态,并为世界文明多样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程彤歆、刘白的《以幻想言说历史:科尔森·怀特黑德〈地下铁道〉中的非洲未来主义书》聚焦小说中的非洲未来主义书写,探讨了怀特黑德对美国种族问题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书写,并阐述了作品的当代意义。张琳的《论科尔森·怀特黑德小说〈地下铁道〉中的棉花叙事》以棉花叙事为线索,分析了内战前美国南方棉花王国的形成、黑人棉奴的命运,批判了美国当代社会中的种族极权主义问题。本期专题的三篇文章是我国非洲与非裔文学研究积极探索、求新求变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