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助力小学语文“提质增效”
2023-10-23王琛
王琛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探讨日趋热烈,并引发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风潮。在此背景下,加快教学模式转型,向课堂要效率,让学生在课堂尽可能多地内化知识,深化学习体验成为亟待探究的重要议题。小学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课程,面对来势汹汹的改革浪潮,需要做到因势而动、顺势而为,摆脱经验主义的束缚,探索有趣、有效、有序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实现课堂的“提质增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新时期小学语文“提质增效”的必要性
在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以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为驱动的教育新阶段,小学语文注重教学“提质增效”成为大势所趋,是推动课程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
课程发展的必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发生重大改变,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日益复杂,支持学生快乐学习、全面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小学语文教学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受制于应试教育观念,小学语文呈现“重知识,轻情感”的片面化发展倾向,课程的人文特性与工具属性被削弱,育人价值功能狭窄,课堂深陷“高费低效”泥潭,严重影响了课程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学科聚焦核心素养内涵要求,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加快教学创新步伐,探索课堂“减负、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是改变课程功能异化问题的必然。
学生成长的必然 语文素来有“大语文”之称,知识内容涵盖广泛,而且极具情感性与体悟性,学起來并非易事。与此同时,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搭建螺旋上升的认知“脚手架”就显得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注重教学“提质增效”是实现课堂育人能效最大化的有力举措,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认知潜能,促使他们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学会”变为“会学”,形成支持核心素养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学生主观认知的局限性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其思想认知与能力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但纵观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际表现,普遍在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而言,一是学习自觉性不足。高效的学习依赖于兴趣的驱动,但是受制于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一方面,虽然学生能够按时保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但是缺乏自发性的学习行为,被动的任务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成效。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盲目跟随教师的思维,缺乏主动思考与大胆质疑,思维的惰性成为影响学习深度与广度的主要原因。二是学习能力薄弱。虽然小学语文知识相对浅显,但是仍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着眼于小学生的主体认知,他们的学习能力并不乐观,以欠缺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的问题最为突出。小学生往往单纯依靠死记硬背与模仿的方式完成语文知识的获取和迁移应用,难以深入理解知识本质,深陷“高投入,低回报”的困境,不仅影响了课堂学习质量,还打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影响学习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积累的过程,但是小学生往往并未养成积累与重塑的学习习惯,造成学习视野狭窄,学习收获感不足等现实问题,不利于语文素养的发展。
教师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就当前教学而言,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教学方式单一。鉴于小学生理解力、思维力、学习力的限制,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准确、快速地掌握语文知识,教师通常会采取事无巨细的讲解与反复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虽然此种方法在夯实理论基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削弱了语文知识的整体性与人文性,存在浅学浅教的问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接触到的更多是碎片化的事实性知识,造成语文素养片面化发展的情况,这与核心素养目标背道而驰。二是教学的延展性不足。长期以来,教师忽视了教材的工具属性,将教材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唯一来源,课外拓展较为匮乏,依参而教的封闭式教学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问题。此外,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结果性,忽视了学生的过程体验,教学活动设计缺乏思辨性与交互性,不仅使学生的学习认知层次较为肤浅,还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关键能力的发展。
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助力小学语文“提质增效”的实践策略
多元激趣 一是注重情境导入。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有效优化导入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小学语文实现“提质增效”的基本前提。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感官功能较为发达,情境教学更符合该阶段学生的认知特征,不失为课前导入的有效载体。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取向,创设多样化、趣味化的情境,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代入感。以《观潮》一课的教学为例,此篇课文是以钱塘江大潮为描写对象的散文,语言细腻生动,捕捉的画面视野开阔,展现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的特点。教师首先以对话情境作为导入,旨在唤醒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有同学去过江边或海边吗?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感受?”以此让学生潜藏在脑海中的生活记忆鲜活起来,再通过相互描述在脑海中形成生动、真实的画面,激发内心情感。随后,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展示大江大海风平浪静或波涛汹涌的画面,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官冲击,引出课文主题。教师进一步引申情境,展示钱塘江潮起潮落的视频素材,并解释“潮”的含义及形成原因,拓展学生的文化积累。在此基础上,再将情境与课文教学关联在一起:“一位学者亲眼所见钱塘江大潮的景观并运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想要知道他是怎样描写的吗?”以此激活阅读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是融入游戏元素。游戏作为陪伴儿童成长的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小学生往往具有难以抵挡的吸引力。教师将游戏元素有机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更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创设语文知识与游戏元素的融入触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知识,让语文教学“活”起来。以《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课的教学为例,此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教学重点为理清故事主线,准确把握五粒豆的语言与内心活动,体会故事中的道理。首先,以游戏调动学生情绪。教师设计“看图猜童话”的游戏,借助网络搜集一些经典、常见的童话故事图片,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皇帝的新装》等,请学生根据图片提示抢答童话的名字,答对最多的学生可以获胜,以此调动课堂氛围,引出所要学习的文章体裁。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主题,让学生对故事内容做出大胆预测,引入新知探索。其次,以游戏解析故事内涵。针对此篇课文情节丰富的特点,教师组织开展情景演绎游戏,引导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理解故事内容,体悟其中寓意。此环节,教师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文、分配角色、设计演绎方式。待学生完成练习后,组织成果展示与评选活动,在综合考虑师生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最终推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个人。通过适度渲染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驱动。
多维促思 一是善用问题启发。思维层次是决定学习深度的关键因素,借助启发性教学促使学生思维时刻保持活跃性是小学语文学科实现“提质增效”的有力举措。因此,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的认知重点为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情感及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教学中,教师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着手设计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对文本的解构,对内涵的凝练。首先,围绕全文的中心思想设问“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以此促使学生通读课文,从中找到答案,对课文主旨形成整体性理解。同时,围绕文章结构提问:“课文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却用了很大篇幅描写圆明园的辉煌?”启发学生分析文章谋篇布局的特点,厘清结构特点。其次,教师设计问题作为引导学生展开精读的主线,如“找一找作者介绍了哪些风格的建筑”“除了珍贵的建筑圆明园还有更令人赞叹的地方是什么”“阅读描写圆明园毁灭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等,以此为学生提供自由阅读的空间,独立探寻问题的答案,学会在阅读中思考。实践证明,教师借助问题实现阅读思维的可视化,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向深度阅读。
二是巧用任务驱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思维替代的现象,弱化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造成课堂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尝试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共学,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以《古人谈读书》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节课属于文言文认知板块,需要带领学生围绕读书方法展开探究,从而体会古人读书带来的启示。首先,教师从课文中抽象出核心议题,布置共学任务:任务一,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韵律与情感;任务二,借助注释与固有积累翻译课文、分析文意;任务三,提炼古人读书的观点,相互分享获得的启发。旨在依托指向性的任务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方向,保证自主学习的效果。其次,设计自主学习环节。采取“餐桌式”座次布局,让同一小组的成员围坐在一起,便于相互交流。自主学习包括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两个部分,学生独立解析任务,形成自我认知,然后再相互分享自己的看法,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集中交流,每位成员分别提出支持自我观点的依据,整合所有依据进行加工,达成最终共识。教师作为辅助者进行巡视,及时发现自主学习中出现的思维偏差、激烈争吵等问题,并做出必要的干预。最后,教师整合学生的共学成果,围绕共性问题和典型知识展开进一步讲解,实现以学定教、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同时,深化学习层次。
多方拓展 一是課内知识整合。语文学科是以听说读写四项内容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教师需要打破固化的板块界限,立足整体视角组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更为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建立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以《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以读写结合为切入点,将课文学习与《学写倡议书》习作教学融为一体。首先,引导学生运用批注的方式阅读课文,提炼关键句,分析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从中总结出倡议书的写作立意。在此基础上,教师围绕课文中的核心议题设计随文微写作练习活动,如“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自然资源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请针对这一现象写一则宣传标语”,深化阅读理解层次的同时,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教师引导学生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挖掘生活中环境破坏或资源浪费的现象,任选自己关心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以此实现对阅读体悟的拓展与延伸,促成阅读认知、生活现象以及自我情感的融合,让写作成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提升写作能力。
二是课外能力塑造。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涉及广泛,单纯围绕教材开展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注重课外拓展,打造课内学方法、课外做沉淀的生长式语文课堂,实现教学效果的飞跃式发展,帮助学生拓展认知边界、丰富学习体验。以《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围绕作者设计了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的综合化、递进式的课外探究活动。首先,在课前布置素材收集活动,请学生借助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收集有关鲁迅的资料,包括人物生平履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文学地位等,以此促使学生对作者建立全面的认知,丰富文学常识积累,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其次,开展“1+X”群文阅读拓展活动。其中“1”,指的是课内篇章,“X”是相关联的课外读物。例如,选择《鲁迅的青年时代》《风筝》《父亲的病》三篇课外文章与《少年闰土》构建阅读群组,让学生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感受鲁迅先生的笔锋特点。又如,选择《小学生鲁迅读本》《这就是鲁迅》等作品组织整本书课外拓展活动,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设置课外阅读专项讲评课,收集学情反馈,提供精准指导,渗透高效的阅读方法,提升课外拓展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在大力倡导学生个性化、素养化发展的新时期,小学语文学科注重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至关重要。这需要教师积极转变知识本位思想,打破经验主义的束缚,深入分析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与学生的成长需求,不断探索、优化教学新方法,提升教学的适切性,推动学习重心回归课堂,助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深度、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