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工程制图》课程思政探索
2023-10-21隋殿杰展铭望
隋殿杰 展铭望
摘 要: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制图思政课程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按照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从诚信品质、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社会责任等方面,将工程制图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授课方式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启发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踏实严谨的优秀品质,塑造具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
关键词:“新工科” 工程制图 课程思政
1 《工程制图》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课程从树立学生坚定的责任意识;分清对错、诚信制图,精益求精等方面,充分将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感以及大国工匠意识等融入到本课程的教学当中。具体目标如下;
1.1 知识目标
掌握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掌握徒手绘图、尺规绘图、计算机绘图的方法。熟练掌握点线面投影作图的基本原理和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立体、组合体的投影作图法。掌握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及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掌握轴测图的基本知识和画法。熟练掌握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规定画法。掌握绘制和阅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有关机械设计和制造工艺方面的知识。
1.2 能力目标
具备查阅和使用国家标准的能力和严格遵守标准的习惯,具备徒手绘图、仪器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技能。能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法,培养机械图样的绘制和阅读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发展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育人目标
通过将课程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在讲授课程时将课程内容与《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政府的“制造业强国战略”等案例进行结合,扩宽学生视野,在树立正确三观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能勇敢地肩负起时代的责任。
教师以生产事故的实际案例告诫学生,帮助学生在绘图、看图时养成严肃认真对待图纸的专注精神。要求学生在实验实践教学中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规范,促进学生身心、人格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爱护公物的优良品德,教学时通过分组讨论及合理分工和有效组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2 《工程制图》课程思政探索主要举措
《工程制图》课程思政探索主要举措的主要内容如下:
2.1 德育元素与教学内容的融合
(1)绪论部分,将《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业强国战略切入“绪论”,使“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与“绪论”相融合,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
(2)在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技能”部分,切入《孟子》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使得“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与“制图的基本知识技能”相融合,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3)在第三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部分,融合踏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并在此部分内容中,结合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理论,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4)在第4章立体的投影部分,举例相贯线在我国古代、近代及现代中的应用和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以此增加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增强专业认同感。
(5)在第5章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部分,将“技术精益求精的良好职业品质”相融合;通过“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内容的学习,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严格遵守各种标准规定的习惯,并具备严以律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良好职业品质。
(6)在实践绘图部分,将“大国工匠精神”相融合,让学生通过绘制平面图形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做事态度。
2.2 教学方法的改进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教学。
1、课前通过前置预学进行学情诊断,发布预习任务和课前视频,完成课前测试并进行在线讨论。
2、课堂内结合雨课堂软件进行授课,通过目标问题讨论进行课程导入,完成探究性学习;通过重点、难点问题讲解解决课中重点问题;最后进行雨课堂测 试,并分组进行本课堂成果汇报和小结。
3、课后在线上利用腾讯会议软件进行答疑。通过提交作互评、自评、成果展示等让学生进行反思分享;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展示拓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
2.3 教学评价的改进
采用线上线下、期末测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分为诊断性评价(20%)、形成性评价(30%)、终结性评价(50%)三个主要项目进行考核。
诊断性评价分为线上课程完成度、章节小测两个部分,分别考核课前资源观看情况、虚拟仿真平台参与情况、讨论区活跃度,最终要求完成各章节内容测试。
形成性评价分为线下课堂参与度、主观作业、课堂分享几个部分,分别考核学生课堂签到、主动发言、主动提问、弹幕等数量,要求通过思维导图以小组为单位归纳各章节内容,并以三人为一小组,分享章节学习心得感悟及对人生启示。
终结性评价通期末理论测试完成,题型覆盖记忆型、理解型、应用型题目,难度逐渐递进。
3 《工程制图》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及受益面
在授课方式上,结合案例引入课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专业认同感、突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发学生明确国家所需传承奋斗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采用线上新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教学。课前通过前置预学进行学情诊断,发布预习任务和课前视频,完成课前测试并进行在线讨论。课堂内结合雨课堂软件进行授课,通过目标问题讨论进行课程导入,完成探究性学习;通过重点、难点问题讲解解决课中重点问题;最后进行雨课堂测 试,并分组进行本课堂成果汇报和小结。课后在线上利用腾讯会议软件进行答疑。通过提交作互评、自评、成果展示等让学生进行反思分享;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展示拓展提升學生的学习成果。
在教學评价方式上,采用线上线下、期末测试的形式进行考核,线上课程中通过考核完成度、章节小测两个部分,分别考核课前资源观看情况、虚拟仿真平台参与情况、讨论区活跃度,最终要求完成各章节内容测试。线下课堂中考核参与度、主观作业、课堂分享几个部分,分别考核学生课堂签到、主动发言、主动提问、弹幕等数量,要求通过思维导图以小组为单位归纳各章节内容,并以三人为一小组,分享章节学习心得感悟及对人生启示。期末理论测试中题型覆盖记忆型、理解型、应用型题目,难度逐渐递进。
综上所述,在本次工程制图思政课程建设实践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知识、理论和能力三个层面的育人要求,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按照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从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等方面,将工程制图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使学生在知识面上得到扩展,在能力上得到提升,在思想上得到提高。
4 《工程制图》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反思
4.1 实施效果反思
(1)课程明确了价值目标,有效提高育人效果。通过分享中国制造C919、三一重工泵车等优秀案例,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及认同感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课程注重教学设计,能够满足学生对高质量课堂、有难度课程的学习需求,增加课程挑战度的同时学生的获得感也增强了;
(3)课程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与立场这三个维度,组织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下练习,同步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4.2 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1)大班上课无法做到关注到每一位同学,不能面面俱到;
(2)学生的课后自学情况,参差不齐;
(3)总体上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绝大多数同学只是做到了上课认真听;
4.3 今后的改进思路
(1)继续优化及完善课程设计。通过不断改进课程设计,注重学生教学反馈,观察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2)加大课后和学生的沟通以及对学生的指导工作。课后通过腾讯会议以及微信群等方式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对成绩落后学生及参与度不高的学生,积极沟通,谈心谈话,找出问题所在;
(3)提升课程思政的应用能力。育人先育己,想教出德才兼备的学生,要先提升自身道德素质、政治修养,不断提升挖掘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元素的能力;根据所授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毕业后从事行业性质的不同,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无形地融入自己的课堂。
5 总结
教学改革一直在路上,课程思政的探索一直在路上,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能够立足学科文化及课程特色,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同时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探究合理的教学方式,梳理、凝练教学内容,最终以如盐入水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基金项目: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务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校级)+(项目编号:234420)。
参考文献:
[1]赵双,袁威.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图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14):66-67.
[2]高成慧,付正飞. “机械制图”课程育人资源的设计与开发[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08):58-60.
[3]高成慧,付正飞,李月安. 机械基础类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路径与方法——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为例[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36):81-83.
[4]刘昊,张正中.新时代“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07):70-71.
[5]唐乐为,熊嫣,刘桂萍,谌霖霖.课程思政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教学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21(06):58-61.
[6]李大龙,李昌威,董志奎,赵炳利,李兴东.“课程思政”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实施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20):125-128.
[7]贾雨.“工程制图”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21(11):49-52.
[8]王丽丽.工程制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03):22-24.
[9]朱文博,纪海慧,李海渊,郭淼现.“工程制图”课程思政探讨[J].南方农机,2021,52(03):134-136.
[10]徐戎,刘双,苏思超,罗颂荣.工程制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资讯,2021,19(04):114-116.
[11]郭江,杨睿,高菲.基于思政案例库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01):77-80.
[12]黄明强,连宇新,严庆.《工程制图》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及意义[J].广东化工,2021,48(02):241+245.
[13]彭胜男,徐佳欣,胡晓雯.工程制图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249-250.
[14]苏文桂,李俚,李竞,卢煜海,李海平.《工程制图》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20(11):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