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层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

2023-10-19刘蓓蓓王站杰

新疆农垦经济 2023年6期
关键词:薪酬激励

刘蓓蓓 王站杰

摘要:文章基于沪深上市企业2011—2019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管理层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管理层能力的强弱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管理层能力越强越有助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提升;同时两者关系受到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以及薪酬激励的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产权性质以及所处行业的不同,管理层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一定差异性;非国有企业和零售行业的企业管理层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从内部视角进一步深化了管理层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研究,对我国提升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激发管理者潜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管理层能力;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市场化程度;薪酬激励

一、引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而商业模式创新占到美国企业创新的60%以上[1]。由此可见,在企业创新中商业模式创新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研究认为,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不仅取决于商业模式结构性能,还取决于商业模式的运行效能[2];而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等,都与管理者能力息息相关[3—4]。就如同一辆汽车,虽然它有好的配置性能,但能否跑出好的成绩,更多是由车手的操控能力决定的。就像素有“钾肥之王”之称的ST盐湖,“一手好牌被打烂”与战略失误和管理无力等息息相关[5]。既然管理者作为企业商业模式的掌舵者,其能力的高低对企业运行效能有着重要影响,那么是否管理层能力会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管理层能力的研究认为,管理层能力是一个综合素质能力的总和,包括管理层的认知能力、风险控制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等,这种综合能力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绩效的好坏[6]。管理层作为企业战略决策的主导者,其特征以及认知异质性以及高管团队异质性(包括任期以及学历的异质性)等会对企业战略变革、商业模式创新以及企业经营绩效产生重要影响[7—9]。无论是战略变革过程还是商业模式创新发展,两者都是一种管理者决策与实施的企业行为。相关研究也证明,管理层特征是通过管理层能力这一综合因素来影响企业行为[10]。但对于管理层能力水平强弱是否也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现有研究还未做出解释,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研究指出,管理层能力的发挥受到市场化水平高低的影响[11]。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市场相关制度完善,企业间竞争关系强烈,更容易激发管理层能力发挥。也有研究认为,企业薪酬激励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管理者的积极性,从而激发管理层能力的提升[12]。因此,是否市场化程度以及薪酬激励也在管理层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关系中产生影响?同时,企业产权性质以及行业的差异是企业创新绩效关键的权变因素,那么企业产权性质、行业差异是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层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产生影响呢?

由此,本文在演繹推理基础上,应用国泰安数据库2011—2019年沪深上市企业数据,对管理层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关系,市场化程度与薪酬激励对其关系的影响以及两者关系在产权性质与行业差异方面的表现等进行了验证。研究将管理层的作用引入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影响要素研究中,从内部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管理层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以及市场化程度与薪酬激励对两者关系的重要影响,为企业推动管理层能力发展、提升商业模式创新绩效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企业管理层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影响

首先,管理层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企业的决策、战略制定和执行,能力越高则在制定决策时越有大局意识与长远目光,尽可能搜集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同时管理层能力是嵌入管理层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管理层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市场信息能否被准确理解预测以及战略能否被有效选择或变革[13]。而商业模式具有动态性,面对商业模式的不断变动,管理者则是企业战略调整、风险承担以及商业模式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14]。管理层能力的强弱决定了管理者能否把握时机以及及时有效地处理风险[15]。管理层能力水平越高,面对风险越能快速识别处理,及时进行商业模式变革,从而有利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提升[16]。

其次,商业模式由其基本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系统发挥作用的动力机制三个方面构成[17]。同时商业模式不是由单一性企业构成,而是由众多企业、合作伙伴、利益相关者等共同构成的一个系统结构。构成商业模式的这些要素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由内外部共同构成一个合作的关系网络。如果把商业模式视作一个木桶,那么商业模式的创新绩效不仅取决于各个板块的能力,还取决于各个板块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而各个板块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受到管理者的影响,即企业合作网络的关系维系受到管理者影响。管理层能力越高就越善于处理伙伴网络关系,可以更加有效的配置利用以及管理企业资源[15]。使得企业合作的关系网络更加紧密和谐,形成稳定的契约关系,从而使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绩效更好。就如同一艘轮船,虽然它的基础配置已经得到了极大的优化提升,但其在航行中能否发挥最优性能,更多是由舵手的操作能力决定的。同样地,实践中就存在“一手好牌被打烂”的现象,如乐视网就是由于其管理者经营管理失误从而导致整个商业模式的失败,管理者作为企业商业模式的掌舵者,其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水平。

最后,商业模式由于与客户价值关系密切,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其本身就是客户价值的体现[17]。而客户价值的创造不仅仅主导企业的运营活动,还体现于商业模式构建的设计阶段、生产阶段等各个环节。所以客户价值的传递需要企业不断地进行维护,为客户提供满意的商品与服务。此时对于管理者而言,管理层能力越高,面对客户价值的创新变化越能够快速适应,更好地协调客户价值传递,及时抓住机遇,准确维护客户价值传递间的关系。管理者作为客户价值传递维护的关键力量,极大程度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提升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管理层能力的强弱影响商业模式的运行效能,其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由此本文提出假设H1:

假设H1:企业管理层能力正向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绩效。

(二)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

市场化程度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程度。而市场化程度的不同导致了企业外部环境生存条件的差异。市场化程度会对管理层能力的发挥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产生影响。

首先,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市场环境具有高度变化的特点。相关的经济与法律政策制度以及企业的客户价值主张、伙伴网络等结构相比于市场化低的地区是快速调整变化的。面对高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等外部环境要素,管理者具有高强度的紧迫感与压力感,促使其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行相应改变[18—19],从而形成相对最优的资源配置以迅速适应企业外部变化,提高自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使企业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20]。其次,由于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21],企业面临破产的可能性以及管理者被解雇的风险相对较大,市场会持续不断地淘汰低创新绩效的企业。因此,高能力的管理者会不断地对商业模式的客户价值传递、价值网络等结构采取创新以及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稳定,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水平。

而对于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客户价值主张、伙伴网络等商业模式结构以及相关的经济与法律政策制度等外部环境要素改变速度较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此时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间竞争力较小,现有的企业商业模式能够给企业带来稳定的收益,因此,企业的相关成员对新的商业模式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会相应降低,高能力的管理者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无法使企业获取更好的商业模式创新绩效。

综上所述,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对激发管理层能力产生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提升。由此本文提出假设H2:

假设H2:在企业管理层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市场化程度起正向调节作用。

(三)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

管理者的薪酬高低不仅反映着企业的经营状况,还可以在相应的程度上对管理者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22]。首先,当企业采取薪酬激励时,管理者薪酬激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委托代理的问题,激发管理层能力水平的发挥,有助于提高高能力的管理者的积极性[23]。管理层能力越高将更乐于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商业模式的各个板块以及板块之间的关系进行维护以及绩效提升。其次,企业薪酬激励将管理者的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匹配,采用管理者收入水平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相挂钩,进一步鼓励企业管理者释放管理层能力,加大自身精力投入,有利于高能力的管理者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长期有效提升。

与此相反,当企业采取的薪酬激励力度小时,企业管理者会在一定程度上感觉到企业薪酬与自身能力不符,此时不仅会加大高能力管理者的离职风险,影响企业管理层的稳定性,同时还会降低高能力管理者的积极性,此时管理层能力越高越不乐意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以及绩效的提升,对于企业商业模式的价值主张、资源能力配置以及盈利模式等结构进行相应协调的积极性降低,从而导致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降低。

综上所述,薪酬激励的力度大小对激发管理层能力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提升。由此本文提出假设H3:

假设H3:在企业管理层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薪酬激励起正向调节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1—2019年在沪深交易所正常上市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为确保数据有效性,剔除ST、*ST、金融保险类以及缺失值较多、指标不全或异常的上市公司。最终得到13 317个样本观察值,其中企业管理层能力、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化程度、薪酬激励、企业性质、行业性质等变量的数据均来自CSMAR以及所选取样本企业的公开披露年报,并对数据均进行了上下1%的缩尾处理,数据检验使用Stata16.0和Excel2019完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

为验证前文假设本文建构如下模型:

1.管理层能力变量测量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梳理,本文借鉴DEMERJIAN等[24]的研究,采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来测量管理层能力,该测量方法已获大量文献支持。第一阶段通过DEA得到公司的企业效率值;第二阶段通过Tobit模型在企业效率值中剔除企业层面效率,剩余部分即为管理者的能力。该测量方法可以对全样本公司进行测量,不受行业限制,其测量的管理层能力可以更真实反映管理层自身能力的情况。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通过DEA方法得到企业效率值。本文采用多阶段变动规模 DEA 模型计算,并选择投入导向。将研发支出(R&D)、销售与管理费用(G&A)、无形资产净额([Intan])、商誉(GW)、固定资产净额(PPE)、营业成本(CoGS)作为投入变量,把营业收入([Sales])作为产出变量。

第二阶段通过Tobit模型得到管理层能力。企业效率值包括管理者效率以及企業层面效率,所以企业效率值将企业层面效率减去,即将国际化程度([FC])、市场份额([Maketshare])、自由现金流([FCF])、成立年限([Age])、企业规模([Size])和多元化程度([HHI])减去,最后计算得到的残差值就是管理层能力。为了避免出现信息误差,在稳健性检验中将对所求出的管理层能力残差值分组赋值,对管理层能力进行重新度量。

2.商业模式创新测量

商业模式创新评价现有研究大多是从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获取、价值网络四个方面进行的[25—26]。而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作为商业模式创新的结果反映,本文也将从这四个方面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进行测量。同时鉴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可得性,参考项国鹏[27]、朱兆珍[28]、翟淑萍[29]的测量方式,本文的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将从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获取、价值网络四个方面进行测量,并对其指标进行了一定的改良。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KMO和Bartlett检验发现,样本数据KMO大于0. 5,[sig] =0. 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 05,所以做主成分分析是合理的。而方差贡献率的结果表明前5个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且特征值之和占总特征值的 81.21%,所以,提取前5个因子作为主因子是适合的(具体指标见表1)。最后用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得分来表示商业模式创新绩效。

3.调节变量测量

(1)市场化程度(Mindex)是对于我国各个省份地区的市场化总体评价,借鉴现有相关文献采用《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30]。(2)薪酬激励(Lnsala)。目前国内外薪酬激励主要包括货币薪酬、股权等激励,但是由于上市公司对于薪酬激励相关信息披露不够全面,所以借鉴陈志军[31]的研究成果,采用高管前三名薪酬总额的自然对数表示薪酬激励。

4.控制变量

借鉴现有相关文献,本文控制了其他可能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企业资产负债率(Lev)、高管团队规模(TMT)、独立董事所占比例(Indr)等15个控制变量,详见表2。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结果(见表3),依次分别是基本回归、固定效应(Fe)回归,并且进行了Cluster聚类处理。均是以商业模式创新绩效(BMIP)作为因变量检验主效应所进行的回归,由表3可以得出,管理层能力(MA)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BMIP)的回归系数依次为1.324、1.292、1.343,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管理层能力(MA)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BMIP)作用明显,假设H1成立。

表4列出了模型(2)、模型(3)的估计结果。由模型(2)估计结果可知,管理层能力(MA)与市场化程度(Mindex)的交乘项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BMIP)的回归系数为1.358,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表明市场化程度越高,管理层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越明显,假设H2成立。由模型(3)估计结果可知,管理层能力(MA)与薪酬激励(Lnsala)的交乘项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BMIP)的回归系数为1.334,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表明薪酬激励越强,管理层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越明显,假设H3成立。

(二)进一步研究

1.分产权性质

本文预期管理层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会受到产权性质差异影响。产权性质一般是从投资(企业注册资金来源)和所有权角度界定的。大致分为国有、民营和混合所有制股权。一般情况下,管理层能力越高越乐意追求商业模式创新的高绩效水平,但是绩效水平的提升本质上是有风险的,一旦失败,管理者将会面临解雇的风险。但是由于高能力管理者具有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自身更高的自信力,所以对于风险高的项目以及创新目标会更愿意追求,以此提升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来获取更高的企业收益。不过企业产权性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决策以及其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研究认为国有企业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政府的管制力度较强,且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着更大的社会职能,因此国有企业管理者会更倾向于稳健性的投资策略,习惯于规避风险、投资短期经营项目,忽略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管理者的创新意愿[32]。从而较少考虑进行供应链、产品服务等方面重构与创新,不利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提升。也有研究认为国有企业的政府支持力度更高,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支持,管理者会更加专注于绩效的提升,会进一步释放管理者的能力,使得有能力管理者更乐意实施战略调整与产品服务创新,更倾向于提升商业模式创新绩效水平[33]。因此,本文将企业产权性质划分为国有与非国有企业,进一步探索企业产权性质是否对管理层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关系产生作用。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2.分行业性质

本文预期管理层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影响还受到行业差异的影响。零售行业由于处于顾客和供应商之间的双边平台,该行业形成了由众多企业、合作伙伴、利益相关者等共同构成的一个系统的商业模式结构。同时零售行业作为我国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客户价值等商业模式结构要素在不断变化,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有效提升绩效,以保证自身的竞争力。而管理者面对客户价值等商业模式变化能够快速适应,及时的抓住机遇,维护商业模式各结构之间的关系[17]。但是也可能未必这样,由于随着零售行业商业模式创新频率越高,影响的外部因素也越多,管理者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影响会相对削弱。而相对于零售行业而言,非零售行业由于商业模式创新活动不频繁,相对比较稳定,影响的外部因素较少,管理者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所以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行业差异是否对管理层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关系产生作用。因此,本文将行业划分为零售行业与非零售行业进行研究,探索行业差异是否对管理层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关系产生作用。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的回归結果可以得出,国有企业的管理层能力(MA)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BMIP)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为1.250,非国有企业的管理层能力(MA)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BMIP)也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为1.382。由此可知,管理层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在国有与非国有企业中均正向显著,但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非国有企业回归系数略高于国有企业。

零售行业企业的管理层能力(MA)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BMIP)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为2.083,非零售行业企业的管理层能力(MA)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BMIP)也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为1.329。由此可知,管理层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在零售行业与非零售行业中均正向显著,但其中零售行业企业的回归系数高于非零售行业,即行业差异对管理层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

(三)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

考虑到替代性变量的选取及其估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差,有可能影响本文上述实证结果的可靠性。为确保本文的研究结果并非是偶然性的,于是将通过改变变量的测量方法、滞后变量以及工具变量方法进行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1)更换管理层能力(MA)测量方法。基于前文借鉴的DEMERJIAN等[24]管理层能力的测量,管理层能力残差以管理层能力四等分赋值替换进行检验。赋值越高,代表管理层能力越强。(2)更换商业模式创新绩效(BMIP)测量方法。采用翟淑萍[29]测量指标重新度量。(3)变量滞后一期。将商业模式创新绩效(BMIP)、管理层能力(MA)分别滞后一期测量。考虑到内生性问题,采取变量滞后一期来减弱数据的内生性影响。(4)工具变量检验。本文借鉴姚立杰[34]研究,管理层能力(MA)的工具变量分别采用管理层能力行业以及地区均值进行检验,结果显示F>10,通过弱识别。经检验发现主要结论未发生改变,具体结果如表6所示。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研究通过2011—2019年沪深上市企业数据,探讨了管理层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关系,引入市场化程度、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以及产权性质、行业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管理层能力正向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绩效。(2)这种关系的发挥受到市场化程度以及薪酬激励的调节。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的生存环境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激发管理层能力的水平发挥,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薪酬激励越大,越有利于激发管理层能力的释放,高能力的管理者更乐意追求更高的商业模式创新绩效。(3)进一步研究表明,管理层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影响关系在不同企业产权性质、行业差别中存在一定的差异,非国有企业和处于零售行业的企业管理层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由此,研究认为,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结构设计的效能,还取决于商业模式的运行控制的效能。影响商业模式运行控制效能的内部诸多要素中,管理层能力起到了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市场化程度越高,薪酬激励越大,越有利于激发管理层能力的发挥水平。

(二)管理启示

1. 增强管理层能力,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提升

企业在构建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同时,也要关注管理层能力的构建和提升。制定与企业战略和管理规划相匹配的系统性的管理能力培养与实践计划,同时建立和形成管理层学习与分享机制,有助于管理层能力提升,以杜绝“一手好牌被打烂”,从而更好地提升商业模式创新绩效。

2. 创建企业良好环境,推动管理层能力提升

一方面企业需要重视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政策,采取合理的、多元化的薪酬激励结构,例如除采取股权激励等措施之外,还应根据管理层职能差异选择相应的业绩奖励标准,充分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除关注外部市场化之外,更要重视企业内部市场化,以竞争机制代替传统的行政机制,让“能者上,庸者下”。建立起具有统一和灵活性相结合的企业管理机制,使管理层在市场压力下激发出巨大的创造力,最终获取更加有效的商业模式创新绩效。

3.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大传统行业商业模式创新

各级政府要继续深入推进国企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管理层能力,以便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大传统行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力度,鼓励管理层学习其他行业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经验,因地制宜,探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新型商业模式,最终有利于提升商业模式创新绩效。

参考文献:

[1]魏炜,李飞,朱武祥.商业模式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2]罗倩,李东.基于AHP逻辑的商业模式效能测评方法——对整体框架和基石性概念的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03):33-37,134.

[3]王金凤,余良如,冯立杰,等.新创企业管理者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研究——環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J].管理学刊,2019,32(05):47-55.

[4]孙慧琳.管理者能力对科技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求索,2016,(11):121-125.

[5]江芬芬.优选高景气赛道,寻找“小巨人”企业[N].金陵晚报,2021-12-20.

[6]ANDREOU P C,LOUCA C,PETROU A P.CEO age and stock price crash risk[J].Review of Finance,2017,21(3):1287-1325.

[7]HAMBRICK D C,MASON P A.Upper Echelons: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Top Managers [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4,9(2):193-206.

[8]肖挺,刘华,叶芃.高管团队异质性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服务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3,(8):125-135.

[9]GUO B,PANG X,LI W.The role of top management team diversity in shaping the performance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a threshold effect[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2018 (2):1-13.

[10]张敦力,江新峰.管理者能力与企业投资羊群行为:基于薪酬公平的调节作用[J].会计研究.2015,(8): 41-48,96.

[11]焉昕雯,孔爱国.管理者能力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应——基于市场竞争与地方保护的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3(01):172-183.

[12]鲁清仿,楊雪晴.管理层能力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20,41(07):210-220.

[13]YASEMIN Y. K, ANDREA M. Dynamic managerial capabilities:Configuration and orchestration of top executives'capabilities and the firm's dominant logic[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3,34(2):233-244.

[14]魏泽龙,宋茜,权一鸣.开放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竞争环境的调节作用[J].管理评论,2017,29(12):27-38.

[15]陈雪芩,郑宝红.国外管理者能力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8,40(07):155-166.

[16]孙秀梅,高德芳,宋剑锋.创业者行业经验、资源整合与商业模式创新性[J].华东经济管理,2021,35(05):61-70.

[17]AFUAH A.Business models:A strategic management approach[M].New York:Irwin/McGraw-Hill,2004.

[18]BASHIR M,VERMA R.Why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s the New Competitive Advantage[J].Iup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2017,15(1):7-17.

[19]唐建新,程利敏,陈冬.资本市场开放与自愿性信息披露——基于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实验检验[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1,41(02):85-97.

[20]FOSS N J,SAEBI T.Business models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Between wicked and paradigmatic problems[J].Long Range Planning,2017,51(1):9-21.

[21]顾雷雷,欧阳文静.慈善捐赠、营销能力和企业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17,20(02):94-107.

[22]柴才,黄世忠,叶钦华.竞争战略、高管薪酬激励与公司业绩——基于三种薪酬激励视角下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7(06):45-52,96.

[23]郭雪萌,梁彭,解子睿.高管薪酬激励、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与企业绩效[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41(04):78-91.

[24]DEMERJIAN P,LEV B,MCVAY S.Quantifying Managerial Ability:A New Measure and Validity Tests[J].Management Science,2012,58(7):1229-1248.

[25]OSTERWALDER A,PIGNEUR Y,TUCCI C L.Clarifying Business Models:Origins, Present, and Future of the Concept[J].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05,16(16):1-25.

[26]魏江,刘洋,应瑛.商业模式内涵与研究框架建构[J].科研管理,2012,33(05):107-114.

[27]项国鹏,周鹏杰.商业模式对零售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顾客价值创造视角的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28(01):25-33.

[28]朱兆珍,毛宪钧,张家婷.商业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数构建——基于财务管理视角[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0(02):70-80,147.

[29]翟淑萍,张建宇,杨洁,等.环境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企业商业模式与创新投资绩效——基于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经验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8):68-74.

[30]王小鲁,樊纲,胡李鹏.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31]陈志军,闵亦杰.家族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的解释[J].经济管理,2015,37(4): 42-50.

[32]李瑛玫,史琦.内部控制能够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吗?[J].科研管理,2019,40(06):86-99.

[33]党建民,李强,邹鸿辉.高管特征、企业异质性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来自风电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工业技术经济,2017,36(10):117-124.

[34]姚立杰,周颖.管理层能力、创新水平与创新效率[J].会计研究,2018(06):70-77.

责任编辑:李亚利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Listed Companies

1Liu Beibei  2Wang Zhanjie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0, Xinjiang, China

2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from 2011 to 2019,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mechanis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strength of managements ability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the stronger the managements ability is, the more conducive it i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positively regulated by the degree of marketization and salary incentives in the region where the enterprise is located. Further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impact of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nature of enterprise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industry in which they operate; the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of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retail industry have a more significant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business models. This study further deepens the research on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from an internal perspective, and has provide guidance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 business models and stimulate the potential of managers.

Key words: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degree of marketization; salary incentives

[基金項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216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2162029);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GZYB55)。

[作者简介]刘蓓蓓(1996-),女,甘肃陇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王站杰(1986-),男,河南虞城人,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社会责任与绿色增长。

猜你喜欢

薪酬激励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关键人才薪酬激励机制探讨
薪酬激励对员工满意度影响问题的研究
所有权结构、薪酬激励与家族企业绩效
湖南工程学院外籍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
国有工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薪酬激励措施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国有工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薪酬激励措施
高管薪酬激励、在职消费与公司财务绩效文献综述
基于互联网行业知识型团队的薪酬激励模型设计
第三方物流企业薪酬激励优化设计研究